当初朱祁钰若把朱见深收为养子,能避免被推翻的悲剧吗?

作者&投稿:展寇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朱祁钰的失败,就是从废掉朱见深为太子开始的。

本来,当初朱祁镇御驾亲征的时候,让朱祁钰监国。但是为了防备朱祁钰监国过程中篡国,同时因为是出外打仗,害怕有不测,因此把自己的儿子朱见深立为太子。

朱祁镇做的这一点,当时无论是太后,还是朝中的大臣,大家都是心知肚明的,也都认为这样的安排是合适的。

而后来,朱祁镇果然遭遇了不测。这种情况下,实际上最好的做法,是把朱见深扶持起来当皇帝,让朱祁钰继续监国。当时孙太后也有过这样的观点。

(朱祁钰与朱祁镇)

但是,这样做有一个很大麻烦,就是朱见深年纪太小,他根本就干不了事。而当时又是处在十分危急的时刻,瓦剌利用朱祁镇,威胁明朝,让明朝的边关放弃抵抗,打开城门。以至于打到北京城下,利用朱祁镇,逼迫明朝投降。

如果当时立朱见深为小皇帝,势必会被瓦剌要挟,这样在保卫北京城的时候,就会受到很多限制。别的不说,至少很多明朝将领不敢和瓦剌硬拼。皇帝的爹在瓦剌军队里,万一伤害了这个爹,将来小皇帝长大后,还不收拾自己吗?

如果镇守北京城的将领们有众多顾虑,肯定就会抵挡不住瓦剌军队的进攻。

所以,于谦等人通盘考虑,才会主张把朱祁钰这样一个成年人扶起来,让他直接当皇帝。这样一来,朱祁钰不管从哪个角度来说,都会积极抗战,决不妥协。

于谦等人的想法显然是对的。而且,最终明朝也是依靠换皇帝,粉碎了瓦剌的阴谋,稳固了明朝的江山。

不过,于谦等人能够想到前一节,却想不到后一节。后一节是什么呢?就是朱祁镇被瓦剌送回来了,而且朱祁钰废了朱见深的太子之位,立自己的儿子为太子。

朱祁镇被送回到,其实也是无所谓的。毕竟他已经不是皇帝,存在的作用并不大。但朱祁钰废黜了朱见深的太子之位,立自己的儿子朱见济为太子。这件事,所产生的影响则是很深远的。

因为朱见深被废,使得很多大臣们对朱祁钰的做法有意见,觉得朱祁钰这样做,太自私了一点。毕竟朱见深是当初在大家的认可下,被立为太子的。而且,朱见深并没有犯什么错误。如果朱见深犯了错误,朱祁钰趁机拿下他,这样大家的意见可能不会那么大。朱见深没犯错,却把他给废了,朱祁钰自私的地方,就展露无遗了。

当时于谦并没有充分考虑过朱祁钰做这件事所产生的严重后果,因而并没有劝阻朱祁钰。或许他当时也考虑到了,但是想到如果他阻止朱祁钰,朱祁钰肯定会很不高兴,把他拿下来。毕竟当初他在瓦剌入侵时力挽狂澜,建立了再造之功。而大臣功劳越大,越容易被君王猜忌。


(朱祁钰与朱祁镇)

所以,于谦出于避免被君王猜忌,因此并没有劝阻。

同时,对于朱祁钰换太子这件事来说,只是朱家内部的格局变化,并没有影响到大明江山的安危。因此,他觉得这样显然是无所谓的。

但是,显然朱祁钰的运气也不太好。自从朱祁钰换太子后,他的麻烦事就一件接一件。先是他立为太子的儿子朱见济早夭去世了。然后他的两个后妃虽然怀孕了,但是尚没有临盆。接着他自己又生了重病。

在这样一种情况下,石亨、徐有贞、曹吉祥等人看到朱祁钰以及他后人没有希望了(那两个怀孕的妃子,究竟能不能顺利生产,生产的后人是男孩是女孩,其实谁也不知道)。所以,他们才会冒险地把朱祁镇拥戴起来,让他“夺门”。因此,朱祁钰就悲剧了。

(朱见深)

正因为这样,因此有人就说,如果当初朱祁钰把朱见深收为养子,是否就能够避免这样的悲剧呢?

这种想法确实不错。但实际上,这几乎是不可能操作的。我们来看看几个时间点。

第一个时间点,当朱见深还是太子的时候,朱祁钰把他收为养子是没有必要的。朱见深将来当了皇帝,他肯定会尊奉朱祁钰,是不是养子,都无所谓。

第二个时间点,当朱见济当了太子后,如果再把朱见深收为养子,那么他对朱见济就是一种威胁,显然是不恰当的。

第三个时间点,当朱见济夭折以后,朱祁钰不好意思把朱见深收为养子。那样一来,朱见深其实并不会感激他,而且,当初朱祁钰废朱见深,就是想传位给自己儿子。虽然朱见济去世了,但是朱祁钰的妃子怀孕了,似乎还有希望。

由此可见,朱祁钰把朱见深收为养子,看起来是一个不错的方案,其实是完全没有可操作性的。



~

明宪宗朱见深是明英宗朱祁镇的第几个儿子?
答:一年之后英宗被瓦剌放回,而后又被朱祁钰软禁了起来。朱祁钰之所以有此举动自是为了保住自己的皇位。而他为了进一步将皇位维系在自己这一脉上,后来又于1452年将朱见深给废了。不过又五年之后,朱见深的太子之位又因英宗的成功复辟而得到恢复。在他恢复太子身份的同时,英宗还为他更名为了朱见濡。

明宪宗朱见深是如何登上皇位的?
答:朱见济早夭,大臣内斗,英宗复立后朱见深重获太子之位 随着景泰帝册封其独生子朱见济为太子之后,明王朝可能会有另一种情况。但,不曾想仅一年之后,朱见济夭折,景泰皇帝又只有一个儿子,他们这一系难以继续把持帝位。大臣们主要倾向继续复立朱见深为太子,为此曾和景泰帝闹得血雨腥风。但,也有人...

明英宗回归之后,朱祁钰只是将他软禁并没有杀他是为何?
答:一 明英宗回归之后,虽为太上皇,却被软禁在南宫。并且,朱祁钰接受太监高平的建议,将南宫的树木全部砍伐,以防有人越过高墙与明英宗联系。也即朱祁钰对于朱祁镇,可谓严加防范。同时,景泰三年(1452年),朱祁钰把侄子朱见深的皇太子废掉,立自己的儿子朱见济。凡此种种,都表明明代宗朱祁钰对于皇位...

朱祁镇的儿子朱见深终于为他的叔叔平反了
答:不管他是否被封为王子,他似乎都不是唯一的王位候选人。事实上,在民事堡垒的变化后,朱见深在王太后的建议下被封为王子。随着王太后的继位,敏锐的王太后已经感觉到未来会发生什么。为了保护她的孙子,他把朱见深带到自己身边,由女仆万贞儿抚养。没有人被允许去见王子。后来,由于朱祁钰立他的儿子为...

为了易储,明景帝朱祁钰都想了什么办法?
答:历史上的皇帝们,把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再正常不过了,但这对明朝的明代宗来说,想让儿子接班,却很不容易。因为他是在哥哥明英宗被瓦剌掳走后才即位的,而之前,明英宗的儿子、明代宗的侄子朱见深,已经是公认的太子。所以明代宗心里很不爽,为什么自己忙来忙去要为他人作嫁衣裳呢?可更换储君不是小事...

朱见深是谁生的儿子
答:正统十四年(1449年),土木之变,英宗被俘,皇太后命立朱见深为皇太子,并立英宗弟朱祁钰为帝,即明代宗。景泰三年(1452年),代宗废朱见深皇太子,改封沂王。天顺元年(1457年)正月,代宗病重,武清侯石亨等发动夺门之变,拥英宗复位,朱见深重新立为皇太子。天顺八年英宗去世,太子朱见深即皇帝位...

都说崇祯深受明代小冰河期的祸害,朱祁钰:我才是第1个受害者,为什么?
答:让人不可思议的是,贯穿于景泰年间的洪水,貌似始于景泰帝的易储事件。景泰三年,朱祁钰废朱见深而立朱见济为太子。几日后,黄河决堤,淮水泛滥。一年后,皇太子朱见济便夭折了。当时的朝臣认为,朱祁钰贸然废太子,乱了正统,才会遭到天谴,以致于洪水不止。而一年后皇太子朱见济的夭折,似乎更印证...

明英宗被俘后,朱见深已是太子,为何于谦却要拥立朱祁钰?
答:当然,从朱祁钰后来的所作所为来看,他不是那种狠心的人,但是这在当时必然也会在于谦的考虑范围之内。所以,让朱见深即位,让朱祁钰掌舵的办法也不太可靠。那么,难道要让后宫的孙太后出来掌舵?孙太后当时在朝廷上其实的确拥有一定的威慑力,她若真有临朝称制之心,于谦还真拦不住她。若由她掌舵的...

朱祁钰费尽心思立儿子为太子,却没想到儿子早夭
答:在奏章呈上之前,他把奏章给御史刘广衡看,刘广衡看了奏章后,劝他不要这个马蜂窝。钟同不听,稍稍改了几句话,然后就把奏章递上去了。章纶当时是仪制郎中,见到钟同上疏,也急忙上了一道奏疏。与钟同的上疏差不多。午后,景泰帝收到了这两份奏章,读毕奏章大怒。这时候,太阳已经下山了,宫门也...

土木之变时朱见深多少岁,为何于谦不让太子继位反而迎立朱祁钰继位?
答:这对于国家来说,是处于危难时期了,国赖长君,避免主少国疑(新皇帝年幼,很多人都不相信他),如果立两岁的朱见深,是不能很好的处理与解决目前的难题,所以于谦等人就奏请皇太后,立朱祁钰为帝。此外,他们可能还出于另外一种考虑,如果立朱见深为帝,那么被俘虏的朱祁镇是朱见深的亲生父亲,那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