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人说的“抵拢倒拐”,到底在哪?-

作者&投稿:孟强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四川人讲话,即是一种 表演艺术 ,还是一种 玄学

最典型的,当一个外地人 问路 ,热情的四川人好像说了很多地方,什么 坝坝边边拐拐咔咔角角 ,问了个寂寞。

一到节假日,成都的巷巷里充满了游客。

图/四川文旅

李伯清 散打评书中,就说过这事——

外地人问:“李先生,你住在哪里?”

李伯清:“春熙路过去一滴点儿,

盐市口倒转 一丝丝儿

高房子的 边边儿 ,矮房子的 咔咔儿

倒三个 拐拐儿 ,转四个 弯弯儿

街沿 衔衔儿 ,栽根 桩桩儿

钉个 牌牌儿 ,两个字 巷巷儿 。”


北方人大抵喜欢说东西南北,大多南方人可能偏爱前后左右,而四川人执着于用一种非常 模糊的方式 来描述参照地点,仿佛所有人都生活在一颗只有四川人能懂的 “快乐星球” ,这颗星球的流行语是 “叠词”

四川人的“叠词”有多奇妙?

用普通话的发音读出四川话的味道,你试试?

有些成都方言的一声是普通话的二声。

设计/吴玖洋

它们可以将清晰的地方变模糊,“咔咔角角”到底在哪里; 大的概念变细小 ,上当受骗成了吃别人的“麻麻鱼”; 尖锐的表达变圆滑 ,“瓜兮兮”一出口,气势就没了。

晒晒太阳喝喝茶,四川人的生活巴适的板。

图/小红书@小包同学

这也是四川人在人际交往中所追求和践行的 生活哲学 :差不多就行了, 不用特别较真 ;不管什么状态,到了极致都不好, “二”才是最优 ;喝酒喝麻麻了伤身体, “二麻二麻”才是最好的状态

二乖二乖的熊猫仔仔。

图/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

人生不是一条 “端端走” 的路,既然已经 “抵拢” ,那就 “倒拐”

在四川,也许 “坝坝” 是出现最多的地名。

东坡湖广场坝坝茶,一座难求。

图/人民图片

广场这类 空阔的场地 在四川话里叫坝坝,但它的 定义十分飘忽 ,到底多大的空地算坝坝?

十米见方 仅够来回踱步的算;大爷大妈们随着音乐起舞的场地当然也算,于是广场舞到了四川就变成了 坝坝舞 ;大到川西的 一大片草原 ,也可以是坝坝。

红原草原坝坝上的瓦切塔林。

图/小红书@阿雪JustA

所以当四川人说坝坝,你还真不太好和脑海里的想象对应上。

川西坝子,也许是四川最大的“坝坝”。

制图/孙璐

比“坝坝”更难琢磨的是 “咔咔角角” 。角落就叫“咔咔”,如果特别窄小,还可以加上“角角”。

“咔咔角角”是四川人用来形容 逼仄之处 的常用词汇,在不同语境里还引申出别的意思。当一个四川人说“咔咔角角”的地方, 口吻多少是带着点嫌弃的

春熙路附近的“边边”、“角角”有不少网红。

图/锦江发布

告诉你一个话外音: 常呆在“咔咔角角”的,可不都是好人哦 ~

转弯的地方叫 “拐拐” ,这倒挺好理解。可四川人就非要用叠词,好像描述出来不那么直接也就不那么生分了。同样的例子还有 “边边” ,本意指旁边,但这里的分寸感被叠词完全抹去。

乐山上的拐拐,一到假期就拥堵。

图/小红书@达布溜

紧挨着的是“边边”,隔了一条马路的还是“边边”。 具体有多远全靠说的时候边的发音拖得有多长长长长 ……四川人最好给外地人出一个“长音指南”,发音1秒对应多长的距离,到底是说清楚噻。

所以当你问路时,四川人说: “前面有一个坝坝,它的边边有一个拐拐,不要管那些咔咔角角。” 不知道的,还以为大哥这是来了一段即兴rap?

四川人的可爱,遍布四川大地。

设计/吴玖洋

倒也不是所有的四川地名或者方位都如此模糊, 四川有不少地方叫“包包上” ,确实那个地方有小山或者土包,十分传神。

此外, 坎坎上、沟沟上、岭岭上、梁梁上,岩岩弯、坑坑头、尖尖山、洞洞沟 ,这些简单直接的地名,充满了 乡土气息 ,但也是四川人对家园最亲切的称呼,仿佛叠词一用, 家就变得可爱了起来

乐山市,坝坝上的包包和几条沟沟。

图/网络

如果说四川人在描述地名方位的时,用叠词只会让清晰的位置变模糊,那么当这种用法进入餐饮领域, 四川的一道道 美食 除好吃之外,更显得乖巧可爱了起来

头顶香肠来打牌,太安逸了。

图/视觉中国

逛逛菜市场,买两把 藤藤菜 ,称两斤 鸡飞飞 ;做冒菜,要用 花椒壳壳 ;吃一顿大餐,叫 吃莽莽 ;逢年过节,吃完 坝坝宴 ,再摆龙门阵,不可或缺一道 坝坝茶 ……更不用说 串串香、钵钵鸡、担担面 早已冲向全国。

四川 美食 中,不少名字是经典叠词。

设计/吴玖洋

钵钵鸡把各种食材 用签签串成串串 ,放进 盛满汤汤的钵钵 吃完再数签签 。食材是荤是素、汤底是红油还是清汤,对于四川人来说都是无所谓的, 包容一点 ,想吃啥就吃啥。

钵钵鸡也是串串中的一大美味。

图/四川文旅

四川人对待 美食 足够真诚却不教条, 享受是第一位的

这种包容在 担担面 的身上尤为明显。四川人对待担担面的亲切, 就像是见到舅舅家的小孩 ,至于是大舅二舅还是三舅,倒是无所谓的。

担担面巷巷面都是好面。

图/网络

所以一碗四川担担面 不管有汤还是没汤、无论纯面还是加菜 ,只要面上加上一勺麻辣鲜香的肉臊,那就是一碗好担担面。

好等不等于正宗? 四川人一听正宗的问题就头疼 ,生怕有人非得要求把面放上扁担沿街叫卖才行。 不要那么古板朋友,时代变啦

吃担担面,边吃边搅拌,在舌尖感受面条与佐料缠绵的滋味。

图/网络

宜宾把把烧、乐山油炸串串、洪雅卤水串串、江油沾沾 ……无论哪种串串,都是荤素不忌,不仅是因为四川物产丰富,也是 四川人对待 美食 的一种包容

四川人好吃、会吃天下皆知,四川人不仅告诉你什么好吃, 还会告诉你什么不好吃、不能吃 ,即使听起来一个样, 也神似指路般的迷惑

四川特色九斗碗坝坝宴。

图/网络

这里面的代表就是 “米米”

四川话里的米米原意指小粒的东西,用来形容“米粒一般的小物”,可到了食物领域就成了薛定谔的“米米”。

西瓜米米 是西瓜的籽, 樱桃米米 是樱桃的核,吃瓜子要剥了瓜子的壳壳、吃里面的米米, 葡萄米米 要吐了, 核桃米米 要吃了。就没有一个和米有关系,你就说你晕不晕吧。

热爱 美食 的四川人,不知不觉中也把自己的性格特征、生活习惯都暴露在一道道 美食 里。 看上去可爱的叠词,有时候既在说菜,也是一种生活智慧

来美味的四川,一起吃莽莽。

图/网络

“耙耙菜” 是四川农村有名的小菜,将豇豆、茄子、土豆等等一起煮耙,再配上蘸水即可上菜。在四川男人的聊天里,这道菜也是在自嘲。 很爱很爱老婆的男人 ,在四川被称作“耙耳朵”。 几个耙耳朵聚会,自嘲这是一桌“耙耙菜” ,也是四川男人的一种风趣。

四川男人爱老婆,做饭也是一把好手。

图/网络

名小吃 “棒棒鸡” ,得名于制作时用木棒敲击切鸡肉的刀背。在四川俚语里, “敲棒棒” 这一过程被引申为在做生意过程中被宰了。 “你不要敲我棒棒哈” ,是四川人讨价还价时最常说的话。

四川人的日常,少不了鸡脚脚、鱼摆摆、花椒壳壳。

图1、图2/视觉中国,图3/张灿彬

川东、川南以及重庆地区流行的 “麻麻鱼” ,是一道火辣辣的河鲜菜。从名字就能听出里面加了多少花椒。而麻在四川话里有另一个意思,就是 欺骗、哄骗

小时候的糖油果子,脆脆甜甜。

图/网络

当四川朋友提醒你 不要吃别人的“麻麻鱼” ,可不是劝你少吃鱼,而是让你小心别上当。

如果说地名上的叠词抽象模糊让人摸不着头脑,食物里的叠词凸显个特征明显一目了然, 四川人在描述现象时用到的叠词就有点玄学了

四川金钱板,边喝茶边听。

图/网络

一块肉要炖到什么程度最好吃?四川人会用 “二耙二耙” ,一个极致暧昧的叠词来描述。

耙是软的意思 ,如果想描述特别特别软,四川人会直接用叠词“耙耙”安排上。

喝喝茶采采耳,巴适的四川生活。

摄影/李志勇

那软又不是特别软怎么说呢? “二”就是神来之笔 —— 通常用于描述还没有到达完美程度但也不远的境界。

就这么一个词,四川人都还要再叠一次, 用“二耙二耙”来强调距离彻底耙软细微到肉眼不可测的距离

邻居聚在院子里摆摆龙门阵,四川人的快乐。

图/网络

如果你要问 “二耙二耙”到底有多耙? 恐怕四川人自己也说不出来,环顾左右后无奈告诉你: 用心去感受。

于是你只能默默盯着锅里的肉,暗自问它:你耙了没有?说不定四川的肉也会回你一句:还没有, 我现在“二耙二耙”的

炖得二耙二耙的鸡脚脚。

图/网络

二式叠词,在不好直说的场合,这种委婉至少显得不那么冒犯。

别家的宠物看着也不是那么可爱,当着主人的面,说一声 “二乖二乖” 的总是没错;领导交代的事情没有多大把握,领导问起来,讲一句 “二稳二稳” 的也八九不离十。

成都老年人公园扎堆下象棋,场面热闹和睦。

图/网络

和“二”异曲同工的,还有“小”字,这女孩 “小乖小乖” 的,这男生 “小帅小帅” 的。

说者将一些看似尖锐的表达变得圆滑,使言语攻击性没有那么强,即使在吵架中也显得挺可爱的。

天凉的时候,盖碗茶更受欢迎。

图/小红书@LainOnJuly

“瓜兮兮”“哈戳戳” ,试图形象地表现出对对手的智商压制。可这词啊一旦叠上,就显得拖泥带水, 伤害指数骤减 ,以至于模糊了吵架和打情骂俏的边界。

有时候, 听四川人吵架就像看综艺节目 ,仿佛每一句话都有特效弹幕。

马路边边坎坎上面扛杆杆。

摄影/李志勇

叠词的运用体现的四川人性格中的一些元素, 是由这片土地的地理和丰富物产所孕育出来的文化气质

这种气质和 “天府之国”崇尚安逸 的生活氛围不谋而合,随处可见的四川叠词们, 正是这一场安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音符

两千年前的四川人说叠词吗?

图/网络

最后, 去二仙桥,要走成华大道 ?!



~

郫县红光镇(九斗碗农家乐)在哪
答:在丽天大酒店附近,那边没公交车,坐三轮去就可以了,自己开车的话就问丽天酒店在哪里,不是丽天花园大酒店哈,不要搞错了

十一要去成都玩,有没有人给个详细的小吃攻略
答:所以也就有了“天不怕、地不怕,最怕四川人说普通话”的典故。成都小吃 成都人大多没有方向感,问路的时候,几乎没有人会告诉你往北走多少米、往西走多少米。在告诉你某个具体地点的大方向后,好像是约定俗成,再送给你一句“抵拢倒拐就到了!”。就是这一句“抵拢倒拐”,让不少来成都游玩的外地人尝够了苦头...

为什么在重庆逢人都叫老师?
答:在重庆逢人都叫老师,因为老师是大家都尊敬的职业,所以现在重庆逢人都叫老师,请采纳吧。

成都电视台的抵拢倒倒拐男主持人叫什么名字 就是带眼镜那个
答:陈笛哈

石桥铺哪里有充值学生卡的?
答:但现在却一个能充学生卡、免费卡、次卡的地方都没了,去问了,说只能到沙坪坝等地去充。2、地铁站充值原来有人工充值窗口,现在也取消了,只能在地铁售票上充值,遇到人多的时候,就得等。拿发票也要到处去找背包包的人。3、有几处能充值的便利店,充值要多缴一元钱才行。这就是公交说的方便于...

收集成都话
答:骗人=喝人 拖鞋=杀板儿孩 中间商=川川儿 板车=甲甲车 石头 剪刀 布=石雀儿(石que'r)东西少=滴点儿 全部=一哈 一巴掌=一耳屎 好了=归意 打架=搁孽=打锤 吵架=扯经 冷=冰欠 非常黑=区马打黑 场面宏大=阵丈只吓人 形容满的=闷了=扑了 搓澡=搓甲甲 直走=抵拢 说话=开腔 爱打扮=...

有关现代汉语
答:1.声母 韵头 韵腹 韵尾 四呼 ⑴良 l i a ng 齐齿呼 ⑵高 g a o 开口呼 ⑶铁 t i ê 齐齿呼 ⑷远 零 v a

重庆跟成都人一样吗?
答:…”  重庆人道别,“……斗楞个。”………走了。2、重庆人说话火暴,但是问题好解决,成都人说话温柔,但是麻烦更大~~~  晚上回家晚了,男人一敲门,重庆妹妹RI妈倒娘的一阵乱骂,骂得你想寻死,但是15分钟后保证都钻进被窝。晚上回家晚了,男人一敲们,成都妹妹不骂,温柔的说,“回来了所...

王励勤简介_上海世乒赛王励勤对陈玘_陈玘王励勤为何不和
答:刘彦池,女,1987年出生,身高1.71米,四川达州人,毕业于四川师范大学电影电视学院05级10班。曾任成都电视台第二频道(CDTV-2)情感故事类节目《抵拢倒倒拐》主持人,担任过中央电视台《挑战主持人》校际对抗赛特别主持,荣获蒂爵珠宝形象大赛亚军,曾参加2007年凤凰卫视的中华小姐评选。刘彦池2010年前...

抖音耙耳朵兔儿脑壳闷墩儿一哈子就长大_歌曲介绍/完整歌词
答:郭征鑫车攘熙熙人来人往不经回眸一夜长大二十年前把什么放在心上为了她离开了家就算日子过得乱如麻别紧张我在这里等你就算日思夜想了不去牵挂我会在这里守望那年那人那个地方你是否会记得吗那时我们都还青涩的脸庞细雨绵绵黄桷兰香灯红酒馆风裹椒麻每当忆起南方时最想家是啊一辈子不忘就算日子过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