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诉法15条刑事年龄是多少? 刑事责任年龄是多少

作者&投稿:招叙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刑诉法 15条刑事年龄,依据 刑法 规定,已16周岁犯罪应当承担刑事责任,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故意杀人,放火,投毒的行为应当承担刑事责任,未满14周岁,属于未达到 刑事犯罪 年龄,不能承担刑事责任,如果未达到法律规定年龄已经被 逮捕 的,应当立即释放,撤销案件。 法律依据是《刑法》第十七条和《 刑事诉讼法 》第一百六十一条的规定。根据《刑法》第十七条的规定, 当事人对于自己的行为是否应该承担刑事责任,要根据其年龄来确定,也就是有关 刑事责任年龄 的规定 。 根据该条规定,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对于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 故意伤害致人重伤 或者死亡、强 奸、抢 劫、贩卖毒 品、放 火、爆 炸、投 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如果当事人未满十四周岁的,则不管实施何种行为,都属于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要求,依法不承担刑事责任。如果在刑事 立案 后,发现 犯罪嫌疑人 不满十四周岁, 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的,则不可以追究其刑事责任,应该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一条的规定撤销案件。《刑法》第十七条 【刑事责任年龄】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 奸、抢 劫、贩卖毒 品、放 火、爆 炸、投 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 监护人 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一条 在侦查过程中,发现不应对犯罪嫌疑人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撤销案件;犯罪嫌疑人已被逮捕的,应当立即释放,发给释放证明,并且通知原 批准逮捕 的人民检察院。 《刑法》第十七条第二款规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 抢劫 、贩卖毒品、放火、爆炸、 投放危险物质罪 的,应负刑事责任。”也即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人只对自己实施的这八种严重犯罪承担刑事责任,在司法实践中必须严格遵守 罪刑法定原则 ,不得突破这一界限。 具体规定 1、已满 16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即为完全负刑事责任年龄 2、己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即为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 综上所述, 刑诉法15条刑事年龄 ,刑 法规 定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犯罪,应当从轻处罚,如果没有达到年龄要求犯罪的,不予处罚,其监护人应当承担一定的经济赔偿,政府部门应当对其进行收容教养,案件在侦查过程中,发现罪犯没有达到年龄,则不予追究刑事责任。

刑事年龄是多少~

法律分析:刑事年龄一般是十六周岁。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刑事责任年龄为十四周岁。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满足特殊条件也认定具有刑事责任年龄。【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对依照前三款规定追究刑事责任的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依法进行专门矫治教育。

我国现行刑法关于刑事责任年龄的规定,参考了国外立法例,同时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又具有我国自己的特点。其规定根据是:
(1)未满14周岁的人,由于身心发育未成熟,他们幼稚无知,还不具备必要的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因而,对他们所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不追究刑事责任。
(2)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虽然有一定的辨认是非善恶的能力,但年纪尚轻,智力发展尚不完全,缺乏社会知识和法制观念,因此,对他们的危害行为一般不追究刑事责任,而只对某些严重的犯罪追究刑事责任。
(3)已满16周岁的人,智力、体力已有相当的发展,已经具有辨别是非善恶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因此,法律应当要求他们对自己所实施的一切犯罪行为负刑事责任。
(4)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虽有一定的辨别是非善恶的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但尚未成年,容易接受外界的不良影响,同时,由于他们可塑性大,易于接受改造。因而,对他们所实施的犯罪,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同时刑法第49条还规定:犯罪的时候不满18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
资料扩展
刑事责任年龄是法律规定行为人应负刑事责任的年龄。
刑事责任能力的条件之一。根据人的生理与心理发展成熟度及社会化水平确定。依照刑事法律规定,凡达到一定年龄、精神正常者实施犯罪行为,应负刑事责任。

检察院不起诉需要满足什么条件
答:即人民检察院要根据犯罪嫌疑人的年龄、犯罪目的和动机、犯罪手段、危害后果、悔罪表现以及一贯表现等进行综合考虑,只有在确实认为不起诉比起诉更为有利时,才能做出不起诉决定。有的学者将其解释为“酌定不起诉”,把“应当不起诉”称为“法定不起诉”。三、证据不足不起诉 《刑事诉讼法》第140条第4款...

取保后检察院不起诉就没事了吗
答:检察院不起诉的三种情形:一、法定不起诉(绝对不起诉)法定不起诉,是指《刑事诉讼法》第142条第1款规定:犯罪嫌疑人有本法第15条规定的情形之一的,人民检察院应当作出不起诉决定。这种情形我们称之为绝对不起诉,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5条规定,法定不起诉适用于以下六种情形:(1)情节显著轻微、危害...

有期徒刑的最高年限是多少?
答:最高不能超过二十五年。有期徒刑的刑期幅度大致可分为三类情况:1、10年以上有期徒刑为长期徒刑;2、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为中期徒刑;3、3年以下有期徒刑为短期徒刑。有期徒刑,是剥夺犯罪分子一定期限的人身自由,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有期徒刑是剥夺自由刑的主刑,其刑罚幅度变化较大,...

跨省可以起诉吗
答: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二)有明确的被告;(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二、独任审理还可以起诉吗独任审理可以起诉...

偷窃无罪的法律情形具体都有哪些
答:偷窃无罪的法律情形一般是没有达到盗窃数额,或者没有达到刑事责任年龄,或者精神病患者,除此之外,符合刑事诉讼法第15条的也不会追究刑事责任。《刑事诉讼法》第十五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一)情节显著轻微、...

青少年犯罪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答:主要是教育和环境方面的原因:1、学校缺乏对青少年的思想品德和法制教育,是青少年违法犯罪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因素。很多青少年学生不知什么是违法犯罪,缺乏普通的法律常识,不知法、不懂法,更谈不上遵纪守法。前一段时间,笔者办理的刘×抢劫案,被告人刘×在学校、网吧门口强行向其他学生索要钱财,以...

检察院说认罪就不起诉了
答:一、法定不起诉(绝对不起诉)法定不起诉,是指《刑事诉讼法》第142条第1款规定:犯罪嫌疑人有本法第15条规定的情形之一的,人民检察院应当作出不起诉决定。这种情形我们称之为绝对不起诉,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5条规定,法定不起诉适用于以下六种情形:(1)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中国...

检察院不起诉的条件是什么
答:法定不起诉,是指《刑事诉讼法》第142条第1款规定:犯罪嫌疑人有本法第15条规定的情形之一的,人民检察院应当作出不起诉决定。这种情形我们称之为绝对不起诉,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5条规定,法定不起诉适用于以下六种情形: (1)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 中国刑法把情节分为定罪的...

刑事诉讼法中的不起诉有哪几种?其性质与特点是什么?
答:这里规定的“应当作出不起诉决定”,是指人民检察院遇到刑事诉讼法第15条规定的情形之一时,只能依法作出不起诉决定,没有自由裁量的余地。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5条的规定,法定不起诉有以下六种情形:(1)犯罪嫌疑人实施的行为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2)犯罪嫌疑人的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

在什么情况下批捕后可以不起诉
答:根据刑事诉讼法,人民检察院作出不起诉决定 不起诉制度 具有以下三种情形: 法定不起诉(绝对不起诉) 法定不起诉,是指《刑事诉讼法》第142条第1款规定:犯罪嫌疑人有本法第15条规定的情形之一的,人民检察院应当作出不起诉决定。这种情形我们称之为绝对不起诉,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5条规定,法定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