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同等学力申硕打怪升级记

作者&投稿:融骆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2019年10月25日,随着论文答辩老师宣读论文答辩通过的那一瞬间,我竟然没有想象中那么激动。但是当随后陈老师跟我说,如果我的时间再充裕一点,凭我的能力可以做出非常好的研究成果;我们都是统一辅导的组员,我们通过了,一定是我的功夫下到了。得到老师的赞扬时候,往日的种种辛苦涌上心头,差点泪崩。回想这学习、考试、申请论文的几年时间,真心不容易,有很多的感触想要说一说。

      我98年大学本科毕业,2002-2004年读金融学硕士,心理学是第二个学位。

      一、流水账(想看干货的可以略过)

      (一)缘起篇。到中科院心理所的学位班学习,一方面源于我一直非常重视教育,另一方面孩子上一年级以后,我发现在孩子教育方面有非常多的困惑,有一个小朋友的妈妈推荐我来这里学习,说有很多老师讲课很好,会有收获。我觉得那个小朋友教育得非常好,很羡慕,就于2014年底报名参加了儿童心理学学位班的学习。当时纯粹是为了听课学习怎么教育孩子,根本没有考虑过学位的事情。当时有老师讲到国考如何如何,我也根本就没往心里去。在一年半将近两年的学习中,每周日上一天课,说实在的对我来说是非常大的考验,陪伴孩子的时间更少了,一直纠结是不是得不偿失。非常感激我们14儿童班的班长李冬和班上的几个学霸,在考试的时候、缺勤的时候、补课时候给我很多帮助,让我能够顺利拿到了所有的学分。在此期间,我也的的确确从心理小白,心理学爱好者,开始努力向心理学专业人士靠拢,几年间通过了二级心理咨询师的考试,还参加了好几位心理学大咖的线上、线下课程;参加过心理专业成长小组;对心理学的学习越深入,就越觉得这门学科博大精深,越发现自己的无知。不过,同事朋友们遇到的亲子问题、情绪问题似乎经常能从我这里得到一些启发。自家孩子的成长教育当然也不是一帆风顺的,每当遇到问题的时候,我也试着着从科学的角度来理解孩子,帮助和陪伴她成长。

      (二)考试篇。2017年1月,我报名了英语和心理学国考,距离考试只有不到4个月的时候,我连一遍书都还没有看完。不过既然报了名,就尽量努力通过呗。我报了线下辅导班,英语、心理学双线作战。同等学力的国家考试英语难度不大,大约是4级左右的水平,复习起来没太大压力;而心理学是考7门课合在一起的一本教材,量非常大。辅导班老师水平很高,重点非常准,可惜我很多地方不明白自然也就背不下来了。7月份考试成绩出来的时候,英语顺利通过,心理学考了51分,还有一定差距。2017年底我开始了第二轮的备考,这次备考,我尽量利用早上的时间学习,周末到附近的大学自习室复习,按照老师的要求抓重点备考。功夫不负有心人,第二次考试我顺利通过了。辅导班的老师和一直鼓励我的同学们都非常暖。

      (三)小论文篇。2018年8月2日,考试成绩出来的时候,我就开始寻找导师。心理所官网上所有的导师我全部用百度和中国知网搜索了一遍,研究了每一位老师的研究方向,发现陈老师作为通讯作者的文章最多,而且对学生的要求最严格,还要考试、每周组会等等,我深知严师出高徒的真理,给老师发了一封非常真诚的邮件,申请成为她的学生。意外的是,第二天陈老师就给我回邮件,让我加入了她的学习汇报小组,开始给我们布置文献阅读和文献报告的任务,这种认真负责的态度让我深受感动。在经过了2个多月的阅读文献、报告进展、找各种量表的进度之后,导师告诉我可以以儿童考试焦虑简版修订为题开始小论文的写作。运气还不错的我,于2019年7月份得到了期刊外审通过的消息。

      (四)学位论文篇。在学位论文写作过程中,我的时间把握得不够好,2019年9月中旬提交论文材料送审前夕,我的初稿都还没成形。好在老师给予我很大的信心和支持,在最后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并顺利通过了2019年10月25日的答辩,即将在2020年1月份拿到心理学硕士学位,也是我的第二个硕士学位。

      我在申硕的过程中,不仅自己有了提高,也给孩子树立了努力学习的榜样,她不止一次在作文里写妈妈在开组会的时候怎样怎样,妈妈论文怎样怎样,读书学习是需要言传身教的。

        二、如何做到高效学习

      从2018年8月到2019年10月,我用了14个月的时间,完成了从选题、做问卷、发表论文、再做问卷、学位论文的全部过程,在同等学力的学生中,属于节奏非常快,基本没有耽误时间的,与许多比我早通过国考1年、2年甚至3年的同学一同毕业。大家都觉得很诧异,我怎么能在工作很忙、单位很远、照顾孩子很累的情况下,这么快就完成学业任务,下面把我的做法和思考跟大家分享,希望能对同学们有所启发。

    (一)设立目标、充满信心

      我是2014年11月份入学的,5年期以内,就是2019年11月必须完成论文答辩的工作,有了deadline之后,我也没什么好纠结的了,要在2019年11月完成答辩,必须在2019年9月份申请,那么就意味着我只有1年的时间来完成所有的工作。我采取的办法很简单,就是在脑海中想像论文答辩完成、学位证书拿到手的场景,然后列出了13个月的进度安排。场景越清晰、越具体,效果越好。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给大脑一个努力的目标,一定要相信自己思想的力量,之前有同学说过,只要是跟着陈老师坚持下来的,都拿到学位了,没拿到的都是中途自己放弃的。大家智商水平的差异其实非常有限,我这个40多岁的外行老阿姨都拿到了,你们这些年轻人一定没问题的,信心非常重要,千万不要放弃!

      那么为了实现这个目标需要做哪些具体的事呢,给予大家以下建议:

      1.按照自己的毕业时间设定deadline,比如2020年下半年毕业的同学,需要在2020年9月份提交毕业申请的时候拿到发表论文的接收函,那么2020年9月份就是目标时间。

      2.根据目标时间往前推到现在有10个月,那么就列出10个月的进度安排,陈老师当时给我们组的同学列了一个时间安排表,我基本上是按照那个时间来安排自己的进度的。当然这个进度需要每一两个月调整和梳理一次。事后来看,这个动作非常有效,基本上能够按照计划推进。以下是我2019年1月份做的3个月时间安排,供大家参考:

    3.进度不符合期待的时候也没有关系,“今天不做不是你明天不做的理由”这句话我超级喜欢,有的时候由于累了、不想做了导致进度稍晚,没有关系啊,明天后天继续就好。这个过程是一个积累的过程,一定不是一蹴而就的。

    (二)做好时间管理

      时间不能被管理,能管理的只有自己的行为。时间对每个人都是24小时,那么怎么在有限的时间之内做到工作、家庭、学习的平衡呢?我也非常困惑,从去年8月份开始,我学习了很多时间管理课《叶武滨时间管理100讲》《张萌精力管理50课》等等,最后选择了叶武滨的易效能时间管理课,按照他的体系开始早起、锻炼、写晨间日记,做周总结、月总结和年总结等等,建议大家在喜马拉雅上听一听,是非常非常棒的课程。其中对我而言最受益的是 一是精力管理 ,晚上下班回来,陪孩子做作业,等孩子入睡已经10点多了,再拿起文献,相信大家没有10分钟一定会瞌睡连天。早起就不一样了,早上5点多起来的时候精力正好,可以高效地学习一整段没人打扰的时间。 二是专注。 使用番茄钟25分钟专注,5分钟休息;再学习25分钟,5分钟休息。在专注学习的时候不看手机、不接电话、不看微信,保持高度专注,5分钟休息的时候再处理这些事,相信25分钟别人找不到你世界照常会运转的。试一下一定会发现妙处,我们太多的时间精力被微信分散掉了。 三是周末的整块时间 。我一般是周六全天、周日上午去图书馆或附近高校的自习室学习,因为周日下午要开组会。我感觉进步最大的那几个阶段,都是每周有连续的十几个小时的持续学习之后出现的。 四是能外包的工作尽量外包。 在小论文的数据处理的时候,我还不知道有 数据录入 的服务,二百多份纸质问卷全是自己录入的,浪费了许多时间;后来做学位论文数据处理的时候,直接交给了录入公司,双录也才花了不到1000块钱,性价比太高了。建议大家如果有数据录入的需求,就可以直接找专业公司服务,速度又快又不贵。还有 SPSS的学习 ,刚开始老师要求的探索性因素分析,我自己搞了2星期都没搞清楚,后来找了统计老师,几个小时就给我讲得明明白白。后面组会上老师对我数据统计的要求,我都是找统计老师指导我做的,虽然费用不菲,但是我觉得很值,我对系统啊、计算机什么的一向不灵,要是靠我自己学习,估计再有一年也做不出来。当然如果是年轻的同学有精力又觉得SPSS不难的话,就可以自己搞定,这个因人而异。

    (三)高效组会、团队的力量

      一定一定要按时参加组会,不要请假!  一定一定要按时参加组会,不要请假!  一定一定要按时参加组会,不要请假! 重要的事说三遍。 组会特别特别重要,老师在组会上的指导是你下一周的工作内容和方向,会少走很多弯路。我基本上没有缺勤过组会,出差的时候、孩子上辅导班的时候、聚会的时候都认真参加组会,感谢现代化的通讯手段,感谢微信和QQ。参加组会的建议: 一是一定认真记录,第二周及时反馈。 组会的时候认真记录老师的要求,第二周开组会的时候就按照老师上周的要求来一二三四地汇报,同时提出问题 。因为老师辅导很多学生,内容太多了,如果你把上周的思路按照老师的要求接着汇报的话,就可以节约时间少走弯路,老师会对你的文章进展了解得更清晰。 二是认真听其他同学的汇报和老师的指导。 其他同学的思考和问题可以给我们很多启发,同时可以激励自己。 三是资源共享。 无论是文档库、同学分享的文献资源、思考的火花,都是对自己很有帮助且节约了大量的时间,我们自己如果有了好的资源,也一定要和组里的同学共享。

      三、学术上的建议

    (一)跨界思维,融会贯通

      在这几年的学习过程中,我还接触了管理心理学、催眠,包括各种家庭关系、亲子教育的理论和课程,这些内容和我的经济学本行、规划方面的本职工作,包括阅读的心理健康素养的文献、等等,都变成了我的知识体系里的枝枝蔓蔓,这个跳出了知识本身的、对于我的思维体系的构建和锻炼,是一个比写出了论文更重要的过程。跨界的各个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其实都可以在我们写作和思考的过程中得到锻炼。如果是非心理学专业的同学,其实这个方面的感受应该最深。

      建议大家在阅读心理学文献的同时,也别忘了其他领域知识和书籍的阅读和学习。

    (二)框架设计,重视逻辑 

      在修改论文的过程中,陈老师反复强调的一点就是,每一段话都要有逻辑。文章不是文献和数据的堆砌,而是有自己的思维框架,编筐编篓,现有的资料是果子,要往不同的筐里放。文献和统计数据是论据和论证,最重要的是有自己的观点。我最早写的段落里,都是罗列不同人的观点,没有自己的观点,就觉得很碎又说不出为什么。老师修改了多次之后,我突然发现所有好文章的逻辑都是一样的。我们写公文的时候,也是一样要写一二三个观点,然后分别论述,用数据案例支撑,从来没有说把一堆数据摆出来就能成一篇文章的。有了这个认知之后,我后面的综述和论述表达就有了一定的逻辑性,虽然学术水平还很有限,不过自觉能够自圆其说,这个就达到目的了。

      建议无论在写发表论文还是学术论文的时候,都要始终记得这个原则。文献和统计数据都是为观点服务的,而不是相反。

    (三)不怕试错

    9月15号要交论文初稿,9月初的时候,我的大论文还有很大一部分没有完成,年休假定在了9月1号到5号,加上周六日整整7天的时间都泡在图书馆里。结果到倒数第二天的时候,绝望地发现,我之前的数据处理是有问题的,修正之后原有的模型和假设全都不显著。后来在学霸同学明治君的启发下建立了新的模型。这时就很懊恼,觉得折腾了五六天,结果还是不理想,那么不白费了功夫吗?我爸当时就跟我说,“你吃了第7个馒头饱了,不能说前6个馒头都没用”,我一下恍然大悟。原来,错误也是成长和进步的一部分。

      在这一年里,无论是问卷的修改发放、收集、数据处理、测谎题的使用、网络问卷的收集等等各个环节,出了无数的问题和错误,也走了很多弯路,现在回想起来,就是因为有这些弯路和错误,我才能走回正确的方向上。

      建议大家 不要怕出错 ,但是每出一次错,要做 总结和复盘 ,避免犯同样的错误。另外,每进入一个 新的阶段 和环节的时候,要多向同学和老师请教,不要怕麻烦,因为别人犯过的错误你要是知道了,就可以尽量避免重复犯错,节约时间和金钱。

        最后,总结一下,申硕的过程就是打怪升级,一关一关过,一级一级升,通过树立明确的目标、细化每月进度、高效管理时间、认真学习提高,与同学们团结结队,在陈老师这个智商情商学术水平都超高的队长的带领下,一定能够打到硕士学位这个大BOSS,加油!!!

~

请问同等学力申硕有用吗?
答:有用。同等学力申硕,是我国现在对于在职人员以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的全国性考试,考试时间为每年的五月,也叫五月统考。在职者选择同等学力申硕,可以免试入学,因为其学位授予模式是采用先学习后申硕考试的模式,在职者自身条件达到申硕资格,然后完成申硕考试之后进行论文答辩,之后便可获得硕士学位。其...

同等学力申硕可以报考哪些专业?
答:同等学力申硕:绝大部分专业都为学硕,包含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军事学、管理学、艺术学,但还有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和中医三个专业学位。

在职联考和同等学力申硕的两者区别?
答:常见的在职研究生报考形式,两者有明显差异,在职研究生教育网招生信息网为广大考生整理了七项不同之处,从开设的专业、报考条件、入学方式、考试时间、考试内容及形式等来为在职人员全面解读在职联考和同等学力申硕的不同之处。1.同等学力申硕开设的专业侧重于一些研究型(学术型)学位,如文学、理学、...

同等学力考研并不是“同等学力申硕”
答:在两到三年内修完所有的课程学分,很多的情况都是周末授课,同等学力考研开办专业侧重于一些研究型(学术型)学位,如文学、理学、工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同等学力申硕的专业和所有普研一致,国务院学位办规定只要该校某个研究生专业有三年的时间,就可以同等学力申请该专业的硕士学位,所以同等学力的专业...

全国同等学力申硕考试经济学专业都考什么内容?
答:据了解,同等学力申硕的开办专业侧重于一些研究型(学术型)学位,如文学、理学、工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同等学力申硕的专业和所有普研一致,国务院学位办规定只要该校某个研究生专业有三年的时间,就可以同等学力申请该专业的硕士学位,所以同等学力的专业非常多。但由于是在职学习,课程时间少,像工科...

同等学力申硕有用吗
答:第一,同等学力申硕研修班所学知识有用 同等学力申硕这种方式不需要大家参加入学考试,仅需要大家具备专科或者以上学历的毕业证书即可。只要大家能够进入研修班学习,所学习的知识都是对大家有用的,能够学习到所报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增强大家的知识层面,能够更好地解决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可以说通过...

同等学力申硕在职研究生与全日制研究生就业一样吗?
答:毕业获得毕业证书和学术型(例如:经济学、理学、工学等)硕士学位。近年来,各个企业在进行招聘的时候,有工作经验着有限,在一定程度来说,同等学力在职研究生比全日制研究生更为受到企业的青睐。对于想要报考同等学力申硕在职研究生的在职人员,现在可放心报考。如果您还有疑惑可在线咨询老师或登录在职研究...

同等学力申硕有用吗?
答:同等学力申硕有用。近年来,随着研究生教育的逐步完善,同等学力申硕在课程体系的设置上,越来越趋于完善;在师资力量方面,也大都为高校高水平教师,名校同等学力申硕课程班更是如此。因此,对于想要系统地提升自己理论知识的人群来说,这将会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尽管同等学力申硕采取的是非脱产学习形式...

同等学力申硕和在职联考的区别有哪些?
答:对于这种“鱼和熊掌”的问题,如何才能做到两全其美呢?答案就是选择在职硕士。开办专业不同:同等学力申硕的开办专业侧重于一些研究型(学术型)学位,如文学、理学、工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同等学力申硕的专业和所有普研一致,国务院学位办规定只要该校某个研究生专业有三年的时间,就可以同等学力申请该...

同等学力申硕法学硕士考试难吗
答:同等学力申硕法学在职研考试的难度不是太高,跟往年的考试难度是没有多大改变的,而考生考试只是达到60分即为通过。同等学力申硕法学在职研考试科目为:英语水平考试和法学综合水平考试。同等学力申硕法学在职研综合考试内容包括:法理学、民法学、刑法学、宪法学、中国法制史。满分100分,60分合格。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