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尚念经为什么要敲 为什么念佛时要敲木鱼?

作者&投稿:祝邱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是问寺庙梵呗时,敲木鱼、引磬、撞钟或其他声音吗?
领众(引领大众和谐一致同诵经典),是主要原因。

由于厅堂广大,寺庙也不像教堂的空间设计,有着集音的效果。
因此,运用各种音律,引导每个念经的出家与在家众(如早课、法会时),在相同时间念诵经典同一处位置,则能产生一致的频率,并达到共修的集成效果。

和尚念经为何要敲打木鱼?~

唐僧师徒历尽千辛万苦到达西天之后,拜过如来佛祖。佛祖因他们未带赠礼,不愿传经给他们,后来多亏观音菩萨说情,佛祖这才答应了下来,但要他们自己去抄经书。唐僧师徒见佛祖不肯赐传经书,无奈,只好准备纸笔,跟随着引路的阿傩、伽叶来到一间小屋里。只见屋子里空空的,并没有经书,只是屋子中间有一只木做的鲤鱼,闭着嘴,放在一张书桌上,书桌前放着一张椅子。除此以外,别无他物。师徒四人暗自纳闷,阿傩、伽叶也不言语,只是笑嘻嘻地让唐僧对着木鱼坐好,摆好纸笔,然后对着鲤鱼轻轻吆喝一声,只见鲤鱼把口一张,经文便源源不断地从它口中吐了出来。这下可忙坏了师徒四人,不停地轮流抄着,别看孙悟空降伏妖怪挺勤快,可要他抄经,却没这份心思,一篇经文没抄完,就嚷开了:“这还不如降妖快活。”吃过晚饭,又轮着孙悟空抄经了。抄了一会儿,手就酸麻得抬不起来,小小的笔竿儿仿佛比呼噜声,懒劲儿就上来睡在地上的师徒三人,听着那甜甜的呼噜声,懒劲儿就上来了。可这该死的木鱼一会儿也不停,孙悟空真恨不得给它一棒才解气。他望着木鱼口中的经文,灵机一动,伸手就去掏,可木鱼嘴立即就闭上了,再也不愿开口了。孙悟空慌了神,赶忙学着阿傩、伽叶的样子吆喝了一声,可木鱼理也不理他。孙悟空更慌了,又跪下求拜了一番,木鱼儿还是不卖帐。这下可把个孙大圣惹恼了,耳后“嗖”地抽出金箍棒。天哪!三万多斤的东西,木鱼儿层了阵,赶忙张开了嘴。孙悟空一见,早乐的跳起来。“哼!没想到你也怕打。”便越发地骄横起来,高声喝道:“慢点!我用笔竿敲你一下,你就吐点出来。否则,棒儿伺侯。”木鱼儿惧怕棒重,乖乖地照办了。抄了一会,孙悟空嫌累。他想:我何苦抄它呢!只要把这木鱼儿偷回去,诵经时边敲边念,不是很好吗!他赶忙叫醒师父,说明原由。这唐僧也是就抄累了,八戒、沙僧更是叫妙,忙忙地收拾行李、带上木鱼,连夜逃出了灵山。师徒四人回到大唐,消息震动了全国,太宗皇帝想试试他们有没有求到真经,便排回雁塔寺,要听他们诵上一段。那天,雁塔寺里人山人海,人们都想听听圣僧取来的真经。只见孙悟空把个木鱼摆在师父面前,又取了一根小棍儿递给师父。唐僧把小棍儿往木鱼上一击,马上就口若悬河地念了起来。各地和尚听说取经回来的和尚念经时边敲木鱼,于是争相效尤,不久,就传遍了所有寺庙。从此以后,这习惯便一直流传了下来。第一、有精進的意義:我們看水裡的魚,不管游水或靜止不動,它是不會閉上眼睛的。佛門以魚的形象,來勉勵大家在修行上,要像魚一樣精進不懈。甚至在魚梆上會寫著「生死事大,無常迅速;珍惜光陰,時不待人」,提醒大家惜時惜陰、努力用功。精進,可以改造自己懈怠因循的毛病;精進,是勉勵自己向上最實際的方法,也是開發潛能的不二法門。因此,我們無論做什麼事,都要效法木魚精進的精神。第二、有警惕的意義:我們的心經常處在妄念裡,幻想、亂想、白日夢,想一些不切實際的情境。這木魚一敲,透過木魚的聲音,會給你有個警惕,可以把散亂的心、妄想的念頭找回來,叫你不可以胡思亂想,不隨便想入非非,所以它有警惕的作用。不要小看那一槌,歷史上很多禪師,在修行的過程中,有時候,一槌磬聲、一記鐘聲、一棒鼓聲、一槌木魚,「哆!」就是在這麼一個聲音下,一個警惕作用,他就豁然大悟了。第三、有統一的意義:在誦經時,你念、他念、我也念,你念得快、他念得慢,念得七零八落、參差不齊,不僅不好聽,也會讓誦經的人心起動念,不能專心。這時候,木魚就有統一的作用,它可以把大家的聲音結合起來,隨著木魚的節拍進行,一樣的快慢,好像流水一樣潺潺有聲,也像潮水一樣,一波一波、一湧一湧,那誦經的聲音,就會悅耳好聽,讓人彷彿置身在另一個清涼境界,也令人息下許多雜念。

念佛时敲木鱼有以下原因:
1,木鱼主要是用来在僧众赞诵时整和声调节奏的,类似于乐队中的指挥。同时也取鱼类目不阖睛,昼夜精进,以激励僧众不断用功的意义。
2,木鱼有集合僧众的作用。

3,木鱼还用来打更报晓。
4,木鱼也是比丘们在出外乞食化缘时,不断敲击,以提醒俗众广发慈悲心的工具。
扩展资料:
木鱼的传说:
僧众中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远在汉朝时期,皇帝派慈光大师和两个僧徒去西天取经,历尽千辛万苦,在取经归途中,乘船划船之时,突然风浪大作,一条恶鱼张着大口朝船扑来,船头上的经书被大鱼一口吞掉。
两僧徒跃身入海与大鱼搏斗,了结了大鱼性命并将 它拖上船头。刹时间,风平浪静,阳光灿烂,大鱼身躯化为污水流入大海,只剩下鱼头摆在船头上。
慈光师徒带着大鱼头返回佛寺,为了讨还经卷,每天敲打大鱼头口念“阿弥陀佛 ……”。
日复一日,大鱼头被敲得粉碎,后来只好照着大鱼头的模样做了个木头的,天天敲打。就这样,敲木鱼诵经成了佛家的习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木鱼

三个和尚挑水的故事 出处
答:1、《三个和尚》从前有一座山,山上有座小庙,庙里有个和尚。他每天挑水、念经、敲木鱼,给菩萨案桌上的水瓶添水,夜里不让老鼠来偷东西,生活过得安稳自在。不久,来了个和尚。他一到庙里,就把半缸水喝光了。 和尚叫他去挑水,和尚心想一个人去挑水太吃亏了 ,便要和尚和他一起去抬水,两...

寺里什么叫普法?我们这里做一次1000元左右,由和尚念经。
答:那叫"普佛",分延生普佛,随早课和往生普佛随晚课.可以做,功德利益是有,不过你恐怕是希望越早有效果越好,那恐怕不一定会如你愿,因果成熟是需要时间的.当然不排除,很快有效果的情况.你老婆吵着要离婚,是你老婆有问题,还是你有问题,还是你们两个都有问题?你俩不搞清楚问题的根本,对事情不会有太大...

古代出家为什么男人叫:和尚,女人叫尼姑?
答:”明刘若愚《明宫史.内府职掌》:“神庙曾选择经典精熟、心行老成、持斋者数员,教习宫女数十人,亦能于佛前作法事,行香念经,若尼姑然。”清梁绍壬《两般秋雨庵随笔.尼姑》:“汉刘峻女出家,乃尼姑之始,而尚未立名。东晋妇人阿藩习西域之教,始有尼姑之称。”和尚 对僧人的通称。古西域称作...

拜忏念经的效果很大么
答:而善的诚敬的心念越来越多;其实这也正是转化、升华不良习气的过程。当然做这个事情是必须要做到诚敬二字的,真的要把佛菩萨的塑像当做就是圣人、老师在眼前,那么,拜佛人的谦恭心态回转到自己身心之上的效果就是;心的宁静乃至身体逐步康健。而这正是佛法修持的初步效果。希望可以帮到楼主。

"听和尚念经"打12生肖中一种动物
答:是虎。传说中有一只专门作恶的虎,吃掉了很多的生灵。当时,潭柘寺有位高僧不忍,打算亲自去见这只恶虎,便不顾他人劝阻,独自上山,并在虎前打坐念经。虎竟未伤害他,反倒坐下听他念经,而后随其回到寺中,每日食粥听禅。 不知道是不是你要的答案,我自己对文物考古有兴趣,阅读近期虎塔文物出...

高中语文书上的一篇文章 忘了叫什么了 很想再找出来
答:庵里的地铺的都是箩底方砖,好扫得很,给弥勒佛、韦驮烧一炷香,正殿的三世佛面前也烧一炷香、磕三个头、念三声“南无阿弥陀佛”,敲三声磬。这庵里的和尚不兴做什么早课、晚课,明子这三声磬就全都代替了。然后,挑水,喂猪。然后,等当家和尚,即明子的舅舅起来,教他念经。 教念经也跟教书一样,师父面前一本经...

远来的和尚会念经是什么意思?
答:仔细研究这一句话,也很好玩。难道本地的和尚不会念经?非也,和尚都会念经(除非是假和尚!)。外来的和尚一定比本地强?也未必。但为什么外来的和尚受欢迎,本地的和尚受冷落?某师范学院一名所谓教授,在单位,人缘极差,提起他,没有不嗤之以鼻的。他所干的“破事”成了单位人闲谈的话资,历年...

请问"外来的和尚好念经"人凭一张嘴货卖—张皮."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
答:就是说为人处世要能说会道才能好办事;货物的外表如果好看了就可以卖个好价钱,强调第一印象的重要。意思是商品必须讲究包装,做生意必须重视宣传。

外来的和尚好念经中的“好"怎么读
答:第三声,意思是“便于、比较容易被人接受”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