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某与某村委会山林土地纠纷调解案

作者&投稿:征典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王某与某村委会山林土地纠纷调解案

案情简介

王某与妻子梁某离异后,独自抚养儿子王某乙。由于对儿子疏于管教,王某乙一直游手好闲。王某乙因犯抢劫和故意伤害罪被依法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三年。该村经村民大会通过决议,以王某乙已被判无期徒刑、无法再耕种土地、集体应当收回其承包地为由,收回了王某乙土地承包中分得的7.5亩旱田地,并作为机动地发包给同村李某。 

王某回村得知儿子王某乙的土地被收回,找到村主任提出异议,不同意村委会收回王某乙的承包地,并多次要求将土地退还,均被拒绝。王某来到镇人民调解委员会(以下简称调委会)申请调解此事,要求该村将收回的承包地退还给王某乙,并赔偿在此期间造成的损失8000元。

调解过程

受理王某的申请后,调委会派员立即入村,调查了解情况。调解员先是查阅了该村土地台账核对土地使用证,确认王某乙分得承包地的亩数,后找到村主任钱某。钱某称他是后当选的村主任,但听时任村主任说过此事。

当时收回承包地有两点原因:

一是承包地是在王某乙被判处无期徒刑时收回的,王某乙属于长期脱离农业生产人员,不可能履行承包义务; 

二是收回承包地是执行村民大会的决议,属于村民自治的范畴,不得擅自变更,加之该土地已经转包给李某,签订承包合同到2027年,在承包期内无法退回。了解到这些情况后,调委会认真研究调解方案,成立了以调委会和经管站、土地所工作人员等组成的联合调解工作小组,开展调解工作。

调解员再次来到村委会,表明虽然收回王某乙土地时钱某并未任职,但作为现任村主任,有责任代表该村处理相关事务,钱某表示同意。调解员又找到村两委成员做工作,解释了相关法律法规。调解员指出,国家实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是以户为单位进行承包。土地承包过程中,为公平起见,将当时集体经济组织内的人和地对应,按人口平均发包到各农户家庭。承包方案实施后,承包期内的承包方就是农户,农户家庭内部成员的变动与承包的土地面积不再发生联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二十七条规定:“承包期内,发包方不得收回承包地……”。第二十八条同时规定:“承包期内,发包方不得调整承包地……”。因此,在承包期内不管承包户内人口是增是减,也不管是因何增减(服刑、嫁娶或者死亡),该户承包地面积和地块都不应发生变化。村委会及村民大会以承包户家庭出现服刑人员为由,收回该承包户部分承包地的决定,违反了国家法律规定,构成了对承包户承包经营权的侵害。

村两委成员称,按照法律规定应退还土地,但当时通过了村民大会,而且已经转包给李某并签订了合同,现在退还将给村里造成经济损失。调解员进一步解释,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会议的决定不得与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的政策相抵触,不得有侵犯村民合法财产权利的内容,如有违反规定的,由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责令改正。而且,王某只要求赔偿收回的承包地折合5年的损失8000元,村委会有错在先,应予以赔偿。村两委成员商量后表示同意。调解员又找来王某,王某到后情绪激动,改变了索赔数额,改称需补偿土地转包费、补贴款等各项损失50000元,称如不赔偿就到法院打官司。 

调解员见此情形,便请王某到另一间办公室,缓和王某情绪,劝告王某索要赔偿要于法有据,且以后还要在村里从事生产生活,不要再为此伤了和气。经调解员耐心劝解,最终王某同意村委会赔偿8000元。

调解结果

1、该村在本季生产结束后的20日内,收回转包给李某的机动地,归还王某乙; 

2、该村一次性补偿8000元给王某乙作为收回该地块土地的补偿费。

案例点评

在农村因山林土地引发的纠纷是很常见的。本案争议的焦点在于,被判处无期徒刑的人承包地是否可以收回,该村执行村民大会作出的违法侵权决议是否应当赔偿损失?且因间隔时间长、村委会成员变动等也加大了工作难度。调解员在调解开始前进行调查取证,在了解清楚基本情况后,首先找准法律依据,做通一方的工作,后又在申请人情绪激动时及时采取背靠背调解,避免矛盾激化,最终达成了调解协议,合理合法化解了纠纷。

推荐理由

服刑人员的合法权益同样受保护。本案中,调解员多次向村两委做工作,运用情、理、法相结合的方法化解矛盾,避免了激化。

专家评析

本案是一起服刑人员土地承包经营权引发的纠纷。

涉及到两个问题:

一是服刑人员土地承包经营权是否受法律保护; 

二是村民代表大会的决议违法是否有效。 

调解员严格依法调解,既使村委会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又使当事人放弃不合理的诉求,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

农村村民与村委土地纠纷问题,该怎么办
答:2、村委会调解 如果是相互之间调解不了的土地纠纷矛盾,这个时候农民们一般都会找到村委会来调解。因为农村土地的分配就是村集体进行的,所以对农民各自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了解比较清楚,而且村干部对村里各农民家里的情况也都比较了解,处理村民之间的矛盾也很有经验,因此在农村调解土地纠纷的过程中也发挥了...

村委会有权处理林地纠纷案吗?
答:有权进行调解,但没有强制执行的权力。根据土地管理管理法之规定,发生土地权属纠纷的,可以先行协商调解,如果依然无法解决,可以申请当地基层政府处理,也可以起诉。

农村土地争吵如何处理
答:2、土地纠纷案件涉及人员多,群体化明显,不加以控制矛盾容易激化。3、土地利益争执激烈,矛盾具隐蔽性和突发性。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 第五十五条 因土地承包经营发生纠纷的,双方当事人可以通过协商解决,也可以请求村民委员会、乡(镇)人民政府等调解解决。当事人不愿协商、调解...

农村村民之间土地纠纷问题,调解不成该如何解决
答:的调查和调解工作;对需要依法作出处理决定的,拟定处理意见,报同级人民政府作出处理决定。县级以上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可以指定专门机构或者人员负责办理争议案件有关事宜。第五条 个人之间、个人与单位之间、单位与单位之间发生的争议案件,由争议土地所在地的县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调查处理。

农村林地纠纷怎么处理
答:农村土地纠纷问题可以走如下处理程序:当事人本着尊重历史、尊重事实、兼顾现实进行协商解决;协商不成可以请求村委会、人民调解委员会进行调解;调解不成可以请求乡政府或土地管理部门进行调查处理,进行权属确定;当事人对人民政府作出的处理。《土地管理法》第16条第3款规定:”当事人对有关人民政府的...

土地纠纷调解的内容是如何的
答:土地权纠纷调解协议书 甲方:XX县百货公司;法定代表人:XXX,系该公司董事长。乙方:城关镇XXX村民委员会;法定代表人:XXX,系该村村委会主任。甲、乙双方因土地权属发生争议,经过县信访局、城关镇政府、县国土资源局、县商贸办及县政府法制办等部门和单位的协调下,现达成如下协议:一、甲乙双方一致...

面对农村土地纠纷,有哪些合理合法的解决途径?
答:寿宁新闻网讯钟国平近日,在寿宁县鳌阳镇大同社区大会议室里,随着社区调解主任把调解委员会的印章逐一加盖在一式七份调解协议书上,这起因土地权属纠纷在持续近半年之后终于得到了的化解。据了解,今年2月初,寿宁县三峰公园征地鳌阳镇大同社区第二小组村民陈某招、卢某通、刘某芳、范某荣、富某辉、...

2017年农村土地纠纷案例
答:目前,农村土地纠纷的解决途径主要有:调解、仲裁和法院三种方式,而调解又分为自行调解、村委会调解和乡镇调解三种方式。结果表明,96.54%以上的土地纠纷主要通过村委会调解和自行调解两种方式,比例分别为71.38%和25.16%;而通过乡镇调解、仲裁和法院三种方式解决的纠纷比例分别占到2.43%、0.64%和0.38%,发挥了一定的补充作用...

村民不讲理土地纠纷怎么解决
答:综上所述,面对村民间不讲理的土地纠纷,解决途径依次为:首先寻求村委会调解,难以解决时向乡级或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申请处理,若问题依旧未得妥善处理,当事人可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最终由法院判决来确保纠纷得到公正合理的解决。【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十六条 土地所有权和...

农村土地纠纷村委会解决不合理
答:调解时间越久,越会给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带来麻烦和被动。行政调解不成时,要及时进入处理阶段。人民政府处理人民政府处理即所谓的行政处理。《土地管理法》第十六条规定,单位之间的争议,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处理;个人之间、个人与单位之间的争议由乡级或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处理。乡级人民政府处理的土地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