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期中测试题 声 物态变化 光 求初二物理物态变化的练习题~~!!

作者&投稿:崔娟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试题汇编--第四章 物态变化

(09年)2. 炎热无风的夏天,小宇走在被晒得发烫的柏油路上,看见前面的路面已被一辆洒水车洒水淋湿了。他认为走在潮湿的路面上一定比走在干燥的路面上感到凉爽,于是赶快走过去,结果在洒过水的路面上,他却感到更加闷热了。你认为产生这种感觉的主要原因是( )
A. 洒水车中的水经过暴晒后,内能增大,温度很高
B. 地面上的水使反射的阳光增多,身体获得更多热量
C. 洒水后使附近的空气湿度增加,身上的汗液蒸发变慢
D. 地面上的水蒸发时把热量带到了人的身上
解:C
(09年)5. 在水泥路面的道路施工中,其中有一道工序是:大约每隔8m在水泥中插入一根长木条,将水泥路面割断成一块一块的。然后再趁水泥还未完全固化时用带有齿的轮在铺设好的路面上划出一道道的横线(如图1所示)。对上述做法的分析,你认为下列说法中最可能的是( )
A. 用带有齿的轮在铺设好的路面上划出一道道的横线,是为了使路面更加美观
B. 用长木条将水泥路面割断成一块一块的,是为了节约铺设路面的水泥材料
C. 用长木条将水泥路面割断成一块一块的,是为了防止由于热膨胀导致路面损坏
D. 用长木条将水泥路面割断成一块一块的,是为了增大路面的摩擦
解:C
(08年)4.某工厂要制造一种特殊用途的钢罐,要求在钢罐内表面牢牢地压接上一层0.25mm厚的铝膜。技术人员联合攻关提出了以下方案:先把铝膜紧贴到钢罐内表面,排出铝膜与钢罐之间的空气,冉向钢罐内灌满水并插入冷冻管使水结冰,铝膜就可以与钢罐接触牢了。对于使铝膜与钢罐接牢的方法,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
A.铝膜与钢罐之间的水把它们冻牢了
B.水结冰时放出的热量使铝膜焊接在钢罐表面上了
C.大气压的作用把铝膜压接到钢罐上了
D.水结冰膨胀产生的压力把铝膜与钢罐紧紧地压牢在一起了

(07年)3、蔬菜加工企业为了避免蔬菜在长途运输、贮藏等环节中腐烂变质及高温杀菌时对蔬菜营养成分的破坏,常常对蔬菜进行真空脱水,使之成为脱水蔬菜。从物理学的角度看,真空脱水的道理是( )
A.真空环境的温度极低,可使蔬菜中的水分迅速凝固并升华,从而实现脱水
B.真空环境的温度很高,可使蔬菜中的水分在短时间内迅速汽化,从而实现脱水
C.真空环境的空气密度很小,可迅速提高蔬菜中水分子的运动速度,从而实现脱水
D.真空环境的气压很低,因而大大降低了水的沸点,使蔬菜中的水分迅速汽化,从而实现脱水
(07年)4、人们用来取暖的一种热水袋如图2所示。它的表面有很多长条状的橡胶突起部分,这些突起部分相互平行且突起的高度较大,做成这种外形的主要目的是( )
A.使热水袋美观大方,起到装饰作用
B.使热水袋能同时具有传导、对流和辐射的传热功能
C.这种突起具有良好的弹性,在外界压力作用下容易发生弹性形变,以防止在某种重压下,所灌热水将热水袋胀破
D.减小热水袋与人体的直接接触面积,以降低热水袋的放热速度,实现缓慢放热
(06年八年级)6.我国去年发射的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其返回舱的表层有一层叫做“烧蚀层”的物质。它可以在返回时保护返回舱不因高温而烧毁。烧蚀层能起这种作用,除了它的隔热性能外,还由于 ( )
A.它的硬度大,高温下不会损坏 B. 它的表面非常的光滑,能减少舱体与空气的摩擦
C.它在汽化时能吸收大量的热量 D. 它能把热辐射到宇宙空间
6.C
(04年)2.烹制油炸食品时,如果不慎将水滴溅入烧热的油锅中,会听到“叭叭”的响声,同时油花四溅。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水是热的不良导体 B.水滴的温度与油的温度不一样
C.水的沸点比热油的温度低 D.水的比热容比油的比热容大
2.C
(03年)4.我国最近发射的神州四号飞船返回舱的表面有一层叫做"烧蚀层"的物质,它可以在返回大气层时保护返回舱不因高温而烧毁。烧蚀层能起这种作用,除了它的隔热性能外,还由于[ ]
A.它的硬度大,高温下不会损坏
B.它的表南非常光滑,能减少舱体与空气的摩擦
C. 它在汽化时能吸收大量的热
D.它能把热辐射到宇宙空间
4.C.
(01年)5. 下列物体都能导热,其中导热本领最好的是:( )
A. 铁管 B. 铝管 C. 铜管 D. 热管
5.答案:D。
【解析】 从分子运动论的观点来看,导热方式实质上是物质的分子在相互碰撞时传递动能的过程。热管相对铜管、铝管、铁管本身具有较大的平均动能。因此在热传递过程中导热本领最好o
(01年)11. 炎热的夏天,当你走在晒得发烫的柏油路上时,刚巧来了一辆洒水车,洒湿了路面。这时你会感到更加闷热,产生这种感觉的主要原因是:( )
A. 洒水车中的水经过曝晒,内能增加,温度很高
B. 洒水后空气的湿度增加,身上的汗较难蒸发
C. 地面上的水反射了阳光,使身体得到更多的热量
D. 水蒸发时把地面的热带到了人的身上
11.答案:B。
【解析】 当洒水车洒湿发烫的柏油路面时,路面的水分会迅速蒸发带走热量,使路面温度降低,但被蒸发的温度较高的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使空气的湿度明显增大,人体上的汗较难蒸发,所以人会感到更加闷热。
(98年)3.用高压锅煮粥,熄火后用冷水将锅冷却,拿去限压问后打开锅盖,可以看到锅内的粥仍在沸腾。普通铝锅却看不到这样的现象。对此,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熄火后,锅内温度迅速降到100℃以下,但由于打开锅盖后气压降低,所以重新沸腾;
B.熄火时,锅内温度仍然高于100℃, 即使不冷却、不拿去限压阀,粥也在沸腾;
C.熄火时,锅内温度仍然高于10 0℃,冷却后锅内气压比原来降低,所以重新沸腾;
D.粥的流动性差,不易降温。熄火后即使不挠冷水、不拿去限压阀,粥也要沸腾较长时间。
3C,
(98年)4.冬天,医生检查牙齿时,常把小镜子放在酒精灯上适当烤一烤,然后再伸进口腔内。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 )
A.防止接触口腔时病人感到太凉;
B.进行消毒;
C.镜面不会产生水雾,可以看清牙齿;
D.防止镜框受热膨胀,致使镜片脱落。
4C,
(97年)5.在制糖工业中常用沸腾的方法较快地除去糖汁中的水分。为了使糖汁在沸腾时不致因温度过高而变质,沸腾时的温度要低于100℃。可行的做法是 ( )
A.缩短加热时间
B. 使容器内的气压小于标准大气压
C.降低炉火的温度
D. 将糖汁密封在高压容器内加热
5. B
(97年)6.目前有些饭店安装了热风干手器,打开它就有热风吹到手上,使手上的水很快蒸发掉。使水快速蒸发的原因是 ( )
A.加快了水面附近空气的流动并提高了水的温度
B. 提高了水的温度并增大了水的表面积
C.加快了水面附近空气的流动并增大了水的表面积
D. 加快了水面附近空气的流动,提高了水的温度并增大了水的表面积
6. A ,
(97年)8.生活中常把碗放在大锅内的水中蒸食物,碗与锅底不接触,如图所示,当锅里的水沸腾以后,碗中的汤将 ( )
A.同时沸腾 B. 稍后沸腾
C.不会沸腾,汤的温度总是低于水的沸点
D. 不会沸腾,汤的温度能够达到水的沸点
8. D,
(96年)3.对锅加热,锅内的水持续沸腾时,水面上的“白气”并不明显。如果突然停止加热,水面上很快出现许多“白气”。这是因为 [ ]
A.沸腾时水不蒸发
B.沸腾时水面上的蒸气温度高于100℃
C.停火后水开始大量蒸发
D.停火后水面上方的温度明显低于水蒸气的温度,大量水蒸气液化为细小的水珠,形成“白气”
3.D,
(96年)5.在舞台上喷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可以产生白雾,形成所需的效果。这种雾气是 [ ]
A. 二氧化碳气体迅速液化而形成的小液滴
B. 干冰迅速熔化后再蒸发形成的气体
C. 干冰迅速升华变成的气体
D.干冰使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及小水珠凝固形成的小冰晶
5.D,
(95年)4.在北方的冬天,汽车驾驶员常用水和酒精的混合物作为汽车冷却系统中的冷却液,这是因为这种混合液具有 [ ]
A.较低的沸点。 B.较低的熔点。
C.较大的比热。 D.较小的密度。
4.B
(95年)8.在烹炸食物时常会见到滚开的油锅中,溅入一滴水后,会有剧烈的响声,并溅起油来。其主要原因是 [ ]
A.溅入的水滴温度太低。
B.水是热的不良导体。
C.水的比热比油的比热大。
D.水的沸点比油的沸点低。
8.D
(95年)11.用飞机向云层喷洒于冰(固体的CO2)是一种人工降雨的方法。以下列出几个物态变化过程:a)干冰迅速吸热升华;b)干冰吸热熔解;c)云层中水蒸气遇冷液化成雨滴;d)云层中水蒸气遇冷凝华成小冰晶;e)水蒸气以干冰为核心凝结成雨滴;f)小冰晶下落遇暖气流熔解成雨滴。在这种人工降雨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过程为 [ ]
A.a、c。 B.a、d、f。
C.b、c。 D.e。
11.B
(94年)7.在制药时,为从溶液中提取抗菌素,要用加热的方法使水沸腾而除去水分,但抗菌素不能在超过80℃的条件下提取,应采用的方法是 [ ]
A.增加容器内的气压,使水的沸点低于80℃
B.降低容器内的气压,使水的沸点低于80℃
C.缩短加热沸腾的时间
D.用微火加热使其沸腾
7.B
(93年)3.多油的菜汤不易冷却,这主要是因为 [ ]
A.油层阻碍了汤的热辐射。
B.油层和汤中的水不易发生热交换。
C.油的导热能力比水差。
D.油层覆盖在汤面,阻碍了水的蒸发。

(93年)4.夏天,自来水管上常有水珠,这是因为 [ ]
A.夏天自来水的温度较高,蒸发较快,从而在管壁形成水珠。
B.夏天空气中水蒸气较多,遇到较冷的自来水管就在管壁上凝结成水珠。
C.夏天气压较低,管内外压强差较大,少量水分透过管壁微孔渗出。
D.夏天用水量大,水厂需给自来水加压,管内外的压强差增大,因此有少量水分透过管壁微孔渗出。

(92年)2.夏天,打开冰箱门,常可看到白雾。这是 [ ]
A.冰箱内原有的水蒸气。
B.冰箱内食物中的水分遇到高温空气后,蒸发形成的水蒸气。
C.空气中的水蒸气降温形成的小冰晶。
D.空气中的水蒸气降温形成的小水滴。
2D
(92年)7.冬天,把自来水笔从室外带到室内,有时会有墨水流出。这主要是因为 [ ]
A.墨水受热膨胀,流出来了。
B.笔囊受热膨胀,把墨水挤出来了。
C.笔囊中的空气受热膨胀,把墨水挤出来了。
D.笔尖处的缝隙受热膨胀,使墨水漏出来了。
7C
(92年)9.小明两次煮鸡蛋。第一次在水开后继续用急火煮,直到煮熟;第二次在水开后将火焰调小,但仍保持锅中的水沸腾,直到煮熟。两次比较发现 [ ]
A.第一种方法比第二种方法省燃料又省时间。
B.第一种方法费燃料但省时间。
C.第二种方法比第一种方法省燃料但费时间。
D.第二种方法比第一种方法省燃料,两种方法所用时间相近。
9D
(91年)1.冬天用手去摸铁棍和木棍。觉得铁棍比木棍凉.这是因为 ( )。
A.铁棍比木棍的温度低。 B.铁棍比木棍的热能少。‘
C.铁棍比木棍的导热能力强。D. 铁棍比木棍比热容大
1.C
(91年)2.有一块厚铁板M。冲下圆柱体N(N能很紧密地塞回原孔)。现把铁板和铁柱同时放到炉内加热较长时间,在取出的瞬间 ( )

A.N变粗,塞不进原孔。
B.原孔变大,N很容易塞进
C.原孔变小,N不能塞进。
D.N仍能紧密的塞进原孔。
2.D

(07年)2(1)获取饮用水。如图4,用大塑料袋套在树叶浓密的嫩枝上,扎紧袋口。随着植物中水的不断________和__________,经过一段时间,塑料袋的内表面上就会出现一层水珠。
2(1) 蒸发 液化

(07年)4.用久了的白炽灯泡会蒙上一层浅浅的黑色,这是因为钨丝受热时产生________现象,出现钨蒸气,在灯泡内壁上产生_________的缘故。
(06年)3.(3分)在海拔3000m以上的高原地区,汽车发动机的冷却水容易沸腾,这是因为高原地区 ___________________的缘故。常年生活在平原地区的人到达该地区后,由于空气稀薄会产生缺氧反应,为了得到足够的氧气,人会不自觉地进行深呼吸,这时肺的容积与在平原上相比要扩张得更 (选填“大”或“小”)一些。
3.(3分)气压低(或小于1标准大气压),水的沸点降低(或低于100℃)(2分);大(1分)
(06年八年级)1.干湿泡温度计(湿度计)是用两个相同的温度计并列制成的,使用时,其中一个温度计下端的玻璃泡包着湿布,另一个温度计的玻璃泡不包着湿布。将其放在室内,不包湿布的温度计显示的是 温度;因为水在蒸发时要 ,所以,包着湿布的温度计的读数要比不包湿布的温度计的读数 ;两个温度计的读数差越大,表明空气的水蒸气含量(湿度)越 。
1.室内(空气) 吸热 小 小
(05年)3.(3分)住在非洲沙漠的居民,由于没有电,夏天无法用电冰箱保鲜食物,当地人发明了一种简易“沙漠冰箱”, 如图4所示。它由内罐和外罐组成,两罐之间填满潮湿的沙子。使用时将食物放在内罐,罐口盖上湿布,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并经常向内罐和外罐之间的沙子上洒些水,这样对内罐中的食物可以起到一定的保鲜作用。

根据上文,请回答:
(1)将它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经常向两罐之间的沙子上洒些水,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加快水的蒸发 保持沙子的湿润,使蒸发持续进行
(95年)6.农村广泛使用塑料地膜种菜。来自太阳的热量主要通过______的方式传递进去,以提高土壤的温度,同时,由于薄膜隔开地膜上下的空气,所以防止了热量以______方式的散失。
6.热辐射 对流
(94年)1.帽子的功能很多,仅从热学角度看,夏天戴草帽主要是为了防止______;冬天戴棉帽主要是为了防止______。
1.热辐射;热传导
(94年)2.制造金属工具时,为增加工件的硬度,将烧红的工件放入冷水中进行淬火,此时会发出“吱吱”的声音,并在水面上冒出“白烟”,这个物态变化是______过程。
2.沸腾(或汽化)和凝结(或液化)
(94年)4.干湿泡湿度计是用两个相同的温度计并列制成的,在使用时,其中一个温度计下端的玻璃泡包着湿布,因为水在蒸发时要______所以这个温度计的读数要比另一个的读数______。在相同室温下,两个读数的差值大,就表明空气的水蒸气含量______。
4.吸热;小;少
(93年)3.有一支用毕没有甩过的体温计,读数停留在38.2℃,被误用来测量病人的体温。病人实际体温是37.8℃,体温计读数是______℃;如果病人实际体温是38.5℃,体温计读数是______℃。

(92年)3.炒菜时利用的热传递方式主要是________。
3.传导
(91年)3.下列天气现象的发生各属于汽化、液化、升华、凝华中的哪一种?
露: ;霜: ;雾: 。
3.液化;凝华;液化
(91年)4.电冰箱中常用的致冷物质是 ,测量一60℃低温的温度计中装的液体通常是

4. 氟氯烃(即氟里昂);酒精
(09年)1. 豆腐本来是光滑细嫩的(如图3甲所示),经冰冻再解冻以后,就会出现许多小孔,成为美味的“冻豆腐”(如图3乙所示).请你说明“冻豆腐”中产生许多小孔的道理。
解:(1)水结冰后,体积会变大(2分)。(2)豆腐中含有水,冰冻以后,豆腐中的小冰块把整块豆腐挤压成蜂窝形状(2分)。(3)待冰熔化成水后,就留下了许多孔洞(1分)。
(09年)3. 小琳家新安装了一台电热水器,电热水器的铭牌旁贴有右侧所示的一段警示语。
请你应用学过的物理知识对这段警示语的必要性给予合理的解释。
解:(1)因日常用水不是纯净水、含有杂质,会导电,湿手拔插电源插头容易触电(2分)。
(2)若水箱中无水,通电后热水器的温度会快速持续上升,直至损坏热水器(2分)。
(3)在气温低于0℃的寒冷季节,长时间停用热水器,热水器中的水会因结冰而体积变大,容易胀破热水器(1分)。

(08年)5.我国南方某些地区有用“番薯、酒曲、水”做原料酿造“地瓜酒”的习俗。首先将番薯煮熟,晾到一定的温度后,把“番薯、酒曲、水”按。定比例混合并搅拌均匀,经艘酵40天左右,其间每天搅拌一、二次;最后在“酒料”中分离山“地瓜酒”。图11是从“酒料”中提取“地瓜酒”的装置示意图。
小驯同学利用放假期间,在家协助爷爷完成了酿
造“地瓜酒”的最后一道工序
①在小锅中加入冷水;
②取适量消料放入大锅里加热;
③在大杯中得到“地瓜酒”:
④适时用冷水替换小锅中变热的水;
⑤把“渣”取出.重复以上步骤。
请你说叫酿造“地瓜酒”的这最后一道工序中用到了哪些物理知识。

(07年)3、寒冬时节的早晨,汽车司机上车后常发现在前风挡车窗上出现白色的“哈气”,于是他打开暖风,很快就能除掉“哈气”;夏天,在下大雨后,风挡车窗上也出现“哈气”影响安全驾驶,于是司机打开空调制冷,很快“哈气”也被除掉。为什么同样的现象,司机采取不同的方法却收到了相同的效果?请你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加以解释。

(07年)5、如图8为输电线路中常用的油浸自冷式变压器。变压器内部的铁芯、线圈就浸没于变压器油(一种矿物油,也称导热油)中。变压器工作时,铁芯、线圈会发热。这些热量主要通过导热油并流经变压器外部的一根根金属管道散发到空气中,从而使铁芯、线圈的温度不会升高太多,以确保变压器的安全运行。请回答:
(1)变压器外部的散热器为什么做成管道状?
(2)变压器的上部有个油箱,其侧面有一个油量表。油量表就是一根上、下两端均开口并插入油箱中的玻璃管。电工通过观察玻璃管中油面的高度来判断油箱中油量的多少。请问:设计这一装置利用的主要物理知识是什么?
(3)从图8我们发现:变压器外部的散热管道都是沿竖直方向而不是沿水平方向分布的,这是为什么?
(4)正常情况下,变压器油箱中的导热油是绝对不允许装得满满的,这是为什么?

(06年)1.(4分)火箭点火发射时,若高温火焰向下喷射到发射台上,发射台就会被烧毁。为了保护发射台,在它的底部建造了一个大水池,从而巧妙地解决了这个技术问题。
(1)火箭发射时,底部喷出的庞大的白色气团(图6)是由什么组成的?它是怎样形成的?
(2)分析“大水池”对发射台起到保护作用的道理。
1.(4分)参考答案:
(1)(2分)庞大的白色气团是由小水珠组成的……………………………1分
它是由水池里的水汽化后又降温液化成小水珠飘浮在空中形成的。………1分
(2)(2分)高温的火焰喷到水中,水吸收热量汽化成水蒸气,从而起到保护发射台的作用。 (水还起减震的效果,这也是一项保护作用。此项不答不扣分)………………2分
(06年)5.(6分)长期以来,实心粘土砖一直是我国主要的建筑材料。由于粘土砖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着诸多弊端,国家有关部门提出了减少粘土砖使用率、倡导新型材料的要求。如图10所示的空心水泥砖就是新型建筑材料的一种。请你从节能与环保等方面分析,使用空心水泥砖比使用实心粘土砖有哪些好处。〔至少写出三条)
5.(6分)参考答案:
①使用空心水泥砖,减少了水泥与沙石量,可以有效节约资源。
②用空心水泥砖垒墙,由于墙体内的空气为热的不良导体,使这种房子冬暖夏凉,从而节约能源。
③有隔音作用
④不挖粘土,不破坏环境
说明:每答出一条得2分,最多得6分
(06年八年级)1.寒冷干燥的季节,为防止暴露在空气中的脸和手的皮肤开裂,通常在脸上和手的皮肤上涂抹护肤或润面油。请你联系物理知识,说明这样做的道理。
1.涂抹护肤霜或润面油,可以阻碍(减少)皮肤水分蒸发,从而可避免由于水分过分蒸发而造成的皮肤开裂
(05年)1.(4分)小明和小红都想帮妈妈煮鸡蛋。当煮鸡蛋的水烧开后,小明认为要继续将火烧得很旺,使锅内水剧烈沸腾,这样会很快将鸡蛋煮熟。小红则认为,水沸腾后应改用小火,盖上锅盖,让锅内水微微沸腾,同样能很快将鸡蛋煮熟。你认为谁的想法更合理?请写出理由。
1.小红的想法更合理。因水在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小红的想法更节约燃料。
(04年)1.(4分)用来烧开水的铝制水壶的底部,常有几个凸凹不平的同心圆,其主要作用是: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增大受热面积,(2)增强机械强度。每空2分。
(02年)4.(6分)请两个有实用价值的液体蒸发吸热的应用实例: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1年)2.(3分)小峰想利用电冰箱降低室温:他先将电冰箱的门打开,然后接通电源。他这样做,可以达到降低室温的目的吗?为什么?
2.【解析】 不能。因为电冰箱的制冷机工作后,冰箱冷冻室内的蒸发器温度降低,吸收空气的热量,与此同时,冰箱外部的冷凝器温度升高,将热量传给空气,室内空气的热量只是被冰箱吸收后又被放出,所以室温不会降低。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40分)1.下列措施中,为了加快蒸发的是 ( )A.酒精灯不用时盖上灯帽 B.将湿衣服展开后晾在向阳、通风处C.用保鲜袋装蔬菜放入冰箱 D.春季植树时剪除大量枝叶2.以下说法中,你认为最符合实际的是 ( )A. 人体的正常体温为35℃ B. 冰箱冷冻室的温度约为5℃。C. 上海盛夏中午室外温度可达38℃ D. 上海的最低气温可达零下30℃。3.下列对各种气象形成原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雾是地面的冰块升华而形成的 B. 石头上的霜是水滴放热凝固而形成的C. 雪是雨水汽化而形成的 D. 荷叶上的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放热液化而形成的 4.炸食物时烧开的油溅到身上往往比烧开的水溅到身上对身体伤害得更严重,其主要原因是 ( )A.油的沸点比水的沸点高得多 B.油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C.油的比热容比水的比热容大 D.油的热量比水的热量多 5.如图所示为冰在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冰是一种晶体 B.冰的熔点为0℃C.从t1到t2,冰处于熔化过程 D.从t1到t2,冰的质量保持不变6.在北方的冬季,下列几种常见的物态变化现象中,属于凝华现象的是 ( )A.室外冻冰的衣服会变干 B. 正在跑步的人,口中呼出“白气”C. 房间窗户玻璃的内表面出现冰花 D. 河面上结了一层厚厚的冰7.室内温度为20 C ,此时用浸有少量酒精的棉花裹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随着酒精的迅 5中哪幅图正确反映了温度计读数随时间的变化 8.下列现象的产生,需要吸热的是 ( ) A .夏天,输水管外出现小水珠 B .严冬,玻璃窗内壁结了一层冰花 C .擦在皮肤上的酒精马上干了 D .早晨,室外大雾迷漫9.沈括纪念馆要浇铸沈括纪念铜像.在用铜块浇铸铜像的过程中,铜块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先升华,后凝华 B.先凝华,后升华 C.先熔化,后凝固 D.先凝固,后熔化(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温度均保持不变任何情况下水的沸点都是100℃B.物体吸收热量后,温度一定升高C.金属在熔化和液态金属凝固的过程中, D.任何情况下冰的温度一定低于0℃11.某同学在实验室研究物态变化时,依据实验数据画出的四个图像如图所示.其中属于晶体熔化图像的是 ( )12、男同学一般总是比女同学发出的声音沉闷、浑厚,即音调一般比女同学的低。其原因是男同学声带振动的频率与女同学的相比( )A.较低 B.较高 C.一样 D.时高时低在一只玻璃杯中先后装入不同量的水,用细棒轻轻敲击,会听到不同频率的声音。与此类似,当医生给病人检查腹部是否有积水时,常会用手轻轻敲击患者腹部,细细倾听其发出的声音,此为“扣诊”。

你至少要说要哪个地方的题吧

这哥们儿够牛

2. 炎热无风的夏天,小宇走在被晒得发烫的柏油路上,看见前面的路面已被一辆洒水车洒水淋湿了。他认为走在潮湿的路面上一定比走在干燥的路面上感到凉爽,于是赶快走过去,结果在洒过水的路面上,他却感到更加闷热了。你认为产生这种感觉的主要原因是( )
A. 洒水车中的水经过暴晒后,内能增大,温度很高
B. 地面上的水使反射的阳光增多,身体获得更多热量
C. 洒水后使附近的空气湿度增加,身上的汗液蒸发变慢
D. 地面上的水蒸发时把热量带到了人的身上
解:C
(09年)5. 在水泥路面的道路施工中,其中有一道工序是:大约每隔8m在水泥中插入一根长木条,将水泥路面割断成一块一块的。然后再趁水泥还未完全固化时用带有齿的轮在铺设好的路面上划出一道道的横线(如图1所示)。对上述做法的分析,你认为下列说法中最可能的是( )
A. 用带有齿的轮在铺设好的路面上划出一道道的横线,是为了使路面更加美观
B. 用长木条将水泥路面割断成一块一块的,是为了节约铺设路面的水泥材料
C. 用长木条将水泥路面割断成一块一块的,是为了防止由于热膨胀导致路面损坏
D. 用长木条将水泥路面割断成一块一块的,是为了增大路面的摩擦
解:C
(08年)4.某工厂要制造一种特殊用途的钢罐,要求在钢罐内表面牢牢地压接上一层0.25mm厚的铝膜。技术人员联合攻关提出了以下方案:先把铝膜紧贴到钢罐内表面,排出铝膜与钢罐之间的空气,冉向钢罐内灌满水并插入冷冻管使水结冰,铝膜就可以与钢罐接触牢了。对于使铝膜与钢罐接牢的方法,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
A.铝膜与钢罐之间的水把它们冻牢了
B.水结冰时放出的热量使铝膜焊接在钢罐表面上了
C.大气压的作用把铝膜压接到钢罐上了
D.水结冰膨胀产生的压力把铝膜与钢罐紧紧地压牢在一起了

(07年)3、蔬菜加工企业为了避免蔬菜在长途运输、贮藏等环节中腐烂变质及高温杀菌时对蔬菜营养成分的破坏,常常对蔬菜进行真空脱水,使之成为脱水蔬菜。从物理学的角度看,真空脱水的道理是( )
A.真空环境的温度极低,可使蔬菜中的水分迅速凝固并升华,从而实现脱水
B.真空环境的温度很高,可使蔬菜中的水分在短时间内迅速汽化,从而实现脱水
C.真空环境的空气密度很小,可迅速提高蔬菜中水分子的运动速度,从而实现脱水
D.真空环境的气压很低,因而大大降低了水的沸点,使蔬菜中的水分迅速汽化,从而实现脱水
(07年)4、人们用来取暖的一种热水袋如图2所示。它的表面有很多长条状的橡胶突起部分,这些突起部分相互平行且突起的高度较大,做成这种外形的主要目的是( )
A.使热水袋美观大方,起到装饰作用
B.使热水袋能同时具有传导、对流和辐射的传热功能
C.这种突起具有良好的弹性,在外界压力作用下容易发生弹性形变,以防止在某种重压下,所灌热水将热水袋胀破
D.减小热水袋与人体的直接接触面积,以降低热水袋的放热速度,实现缓慢放热
(06年八年级)6.我国去年发射的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其返回舱的表层有一层叫做“烧蚀层”的物质。它可以在返回时保护返回舱不因高温而烧毁。烧蚀层能起这种作用,除了它的隔热性能外,还由于 ( )
A.它的硬度大,高温下不会损坏 B. 它的表面非常的光滑,能减少舱体与空气的摩擦
C.它在汽化时能吸收大量的热量 D. 它能把热辐射到宇宙空间
6.C
(04年)2.烹制油炸食品时,如果不慎将水滴溅入烧热的油锅中,会听到“叭叭”的响声,同时油花四溅。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水是热的不良导体 B.水滴的温度与油的温度不一样
C.水的沸点比热油的温度低 D.水的比热容比油的比热容大
2.C
(03年)4.我国最近发射的神州四号飞船返回舱的表面有一层叫做"烧蚀层"的物质,它可以在返回大气层时保护返回舱不因高温而烧毁。烧蚀层能起这种作用,除了它的隔热性能外,还由于[ ]
A.它的硬度大,高温下不会损坏
B.它的表南非常光滑,能减少舱体与空气的摩擦
C. 它在汽化时能吸收大量的热
D.它能把热辐射到宇宙空间
4.C.
(01年)5. 下列物体都能导热,其中导热本领最好的是:( )
A. 铁管 B. 铝管 C. 铜管 D. 热管
5.答案:D。
【解析】 从分子运动论的观点来看,导热方式实质上是物质的分子在相互碰撞时传递动能的过程。热管相对铜管、铝管、铁管本身具有较大的平均动能。因此在热传递过程中导热本领最好o
(01年)11. 炎热的夏天,当你走在晒得发烫的柏油路上时,刚巧来了一辆洒水车,洒湿了路面。这时你会感到更加闷热,产生这种感觉的主要原因是:( )
A. 洒水车中的水经过曝晒,内能增加,温度很高
B. 洒水后空气的湿度增加,身上的汗较难蒸发
C. 地面上的水反射了阳光,使身体得到更多的热量
D. 水蒸发时把地面的热带到了人的身上
11.答案:B。
【解析】 当洒水车洒湿发烫的柏油路面时,路面的水分会迅速蒸发带走热量,使路面温度降低,但被蒸发的温度较高的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使空气的湿度明显增大,人体上的汗较难蒸发,所以人会感到更加闷热。
(98年)3.用高压锅煮粥,熄火后用冷水将锅冷却,拿去限压问后打开锅盖,可以看到锅内的粥仍在沸腾。普通铝锅却看不到这样的现象。对此,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熄火后,锅内温度迅速降到100℃以下,但由于打开锅盖后气压降低,所以重新沸腾;
B.熄火时,锅内温度仍然高于100℃, 即使不冷却、不拿去限压阀,粥也在沸腾;
C.熄火时,锅内温度仍然高于10 0℃,冷却后锅内气压比原来降低,所以重新沸腾;
D.粥的流动性差,不易降温。熄火后即使不挠冷水、不拿去限压阀,粥也要沸腾较长时间。
3C,
(98年)4.冬天,医生检查牙齿时,常把小镜子放在酒精灯上适当烤一烤,然后再伸进口腔内。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 )
A.防止接触口腔时病人感到太凉;
B.进行消毒;
C.镜面不会产生水雾,可以看清牙齿;
D.防止镜框受热膨胀,致使镜片脱落。
4C,
(97年)5.在制糖工业中常用沸腾的方法较快地除去糖汁中的水分。为了使糖汁在沸腾时不致因温度过高而变质,沸腾时的温度要低于100℃。可行的做法是 ( )
A.缩短加热时间
B. 使容器内的气压小于标准大气压
C.降低炉火的温度
D. 将糖汁密封在高压容器内加热
5. B
(97年)6.目前有些饭店安装了热风干手器,打开它就有热风吹到手上,使手上的水很快蒸发掉。使水快速蒸发的原因是 ( )
A.加快了水面附近空气的流动并提高了水的温度
B. 提高了水的温度并增大了水的表面积
C.加快了水面附近空气的流动并增大了水的表面积
D. 加快了水面附近空气的流动,提高了水的温度并增大了水的表面积
6. A ,
(97年)8.生活中常把碗放在大锅内的水中蒸食物,碗与锅底不接触,如图所示,当锅里的水沸腾以后,碗中的汤将 ( )
A.同时沸腾 B. 稍后沸腾
C.不会沸腾,汤的温度总是低于水的沸点
D. 不会沸腾,汤的温度能够达到水的沸点
8. D,
(96年)3.对锅加热,锅内的水持续沸腾时,水面上的“白气”并不明显。如果突然停止加热,水面上很快出现许多“白气”。这是因为 [ ]
A.沸腾时水不蒸发
B.沸腾时水面上的蒸气温度高于100℃
C.停火后水开始大量蒸发
D.停火后水面上方的温度明显低于水蒸气的温度,大量水蒸气液化为细小的水珠,形成“白气”
3.D,
(96年)5.在舞台上喷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可以产生白雾,形成所需的效果。这种雾气是 [ ]
A. 二氧化碳气体迅速液化而形成的小液滴
B. 干冰迅速熔化后再蒸发形成的气体
C. 干冰迅速升华变成的气体
D.干冰使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及小水珠凝固形成的小冰晶
5.D,
(95年)4.在北方的冬天,汽车驾驶员常用水和酒精的混合物作为汽车冷却系统中的冷却液,这是因为这种混合液具有 [ ]
A.较低的沸点。 B.较低的熔点。
C.较大的比热。 D.较小的密度。
4.B
(95年)8.在烹炸食物时常会见到滚开的油锅中,溅入一滴水后,会有剧烈的响声,并溅起油来。其主要原因是 [ ]
A.溅入的水滴温度太低。
B.水是热的不良导体。
C.水的比热比油的比热大。
D.水的沸点比油的沸点低。
8.D
(95年)11.用飞机向云层喷洒于冰(固体的CO2)是一种人工降雨的方法。以下列出几个物态变化过程:a)干冰迅速吸热升华;b)干冰吸热熔解;c)云层中水蒸气遇冷液化成雨滴;d)云层中水蒸气遇冷凝华成小冰晶;e)水蒸气以干冰为核心凝结成雨滴;f)小冰晶下落遇暖气流熔解成雨滴。在这种人工降雨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过程为 [ ]
A.a、c。 B.a、d、f。
C.b、c。 D.e。
11.B
(94年)7.在制药时,为从溶液中提取抗菌素,要用加热的方法使水沸腾而除去水分,但抗菌素不能在超过80℃的条件下提取,应采用的方法是 [ ]
A.增加容器内的气压,使水的沸点低于80℃
B.降低容器内的气压,使水的沸点低于80℃
C.缩短加热沸腾的时间
D.用微火加热使其沸腾
7.B
(93年)3.多油的菜汤不易冷却,这主要是因为 [ ]
A.油层阻碍了汤的热辐射。
B.油层和汤中的水不易发生热交换。
C.油的导热能力比水差。
D.油层覆盖在汤面,阻碍了水的蒸发。

(93年)4.夏天,自来水管上常有水珠,这是因为 [ ]
A.夏天自来水的温度较高,蒸发较快,从而在管壁形成水珠。
B.夏天空气中水蒸气较多,遇到较冷的自来水管就在管壁上凝结成水珠。
C.夏天气压较低,管内外压强差较大,少量水分透过管壁微孔渗出。
D.夏天用水量大,水厂需给自来水加压,管内外的压强差增大,因此有少量水分透过管壁微孔渗出。

(92年)2.夏天,打开冰箱门,常可看到白雾。这是 [ ]
A.冰箱内原有的水蒸气。
B.冰箱内食物中的水分遇到高温空气后,蒸发形成的水蒸气。
C.空气中的水蒸气降温形成的小冰晶。
D.空气中的水蒸气降温形成的小水滴。
2D
(92年)7.冬天,把自来水笔从室外带到室内,有时会有墨水流出。这主要是因为 [ ]
A.墨水受热膨胀,流出来了。
B.笔囊受热膨胀,把墨水挤出来了。
C.笔囊中的空气受热膨胀,把墨水挤出来了。
D.笔尖处的缝隙受热膨胀,使墨水漏出来了。
7C
(92年)9.小明两次煮鸡蛋。第一次在水开后继续用急火煮,直到煮熟;第二次在水开后将火焰调小,但仍保持锅中的水沸腾,直到煮熟。两次比较发现 [ ]
A.第一种方法比第二种方法省燃料又省时间。
B.第一种方法费燃料但省时间。
C.第二种方法比第一种方法省燃料但费时间。
D.第二种方法比第一种方法省燃料,两种方法所用时间相近。
9D
(91年)1.冬天用手去摸铁棍和木棍。觉得铁棍比木棍凉.这是因为 ( )。
A.铁棍比木棍的温度低。 B.铁棍比木棍的热能少。‘
C.铁棍比木棍的导热能力强。D. 铁棍比木棍比热容大
1.C
(91年)2.有一块厚铁板M。冲下圆柱体N(N能很紧密地塞回原孔)。现把铁板和铁柱同时放到炉内加热较长时间,在取出的瞬间 ( )

A.N变粗,塞不进原孔。
B.原孔变大,N很容易塞进
C.原孔变小,N不能塞进。
D.N仍能紧密的塞进原孔。
2.D

(07年)2(1)获取饮用水。如图4,用大塑料袋套在树叶浓密的嫩枝上,扎紧袋口。随着植物中水的不断________和__________,经过一段时间,塑料袋的内表面上就会出现一层水珠。
2(1) 蒸发 液化

(07年)4.用久了的白炽灯泡会蒙上一层浅浅的黑色,这是因为钨丝受热时产生________现象,出现钨蒸气,在灯泡内壁上产生_________的缘故。
(06年)3.(3分)在海拔3000m以上的高原地区,汽车发动机的冷却水容易沸腾,这是因为高原地区 ___________________的缘故。常年生活在平原地区的人到达该地区后,由于空气稀薄会产生缺氧反应,为了得到足够的氧气,人会不自觉地进行深呼吸,这时肺的容积与在平原上相比要扩张得更 (选填“大”或“小”)一些。
3.(3分)气压低(或小于1标准大气压),水的沸点降低(或低于100℃)(2分);大(1分)
(06年八年级)1.干湿泡温度计(湿度计)是用两个相同的温度计并列制成的,使用时,其中一个温度计下端的玻璃泡包着湿布,另一个温度计的玻璃泡不包着湿布。将其放在室内,不包湿布的温度计显示的是 温度;因为水在蒸发时要 ,所以,包着湿布的温度计的读数要比不包湿布的温度计的读数 ;两个温度计的读数差越大,表明空气的水蒸气含量(湿度)越 。
1.室内(空气) 吸热 小 小
(05年)3.(3分)住在非洲沙漠的居民,由于没有电,夏天无法用电冰箱保鲜食物,当地人发明了一种简易“沙漠冰箱”, 如图4所示。它由内罐和外罐组成,两罐之间填满潮湿的沙子。使用时将食物放在内罐,罐口盖上湿布,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并经常向内罐和外罐之间的沙子上洒些水,这样对内罐中的食物可以起到一定的保鲜作用。

根据上文,请回答:
(1)将它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经常向两罐之间的沙子上洒些水,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加快水的蒸发 保持沙子的湿润,使蒸发持续进行
(95年)6.农村广泛使用塑料地膜种菜。来自太阳的热量主要通过______的方式传递进去,以提高土壤的温度,同时,由于薄膜隔开地膜上下的空气,所以防止了热量以______方式的散失。
6.热辐射 对流
(94年)1.帽子的功能很多,仅从热学角度看,夏天戴草帽主要是为了防止______;冬天戴棉帽主要是为了防止______。
1.热辐射;热传导
(94年)2.制造金属工具时,为增加工件的硬度,将烧红的工件放入冷水中进行淬火,此时会发出“吱吱”的声音,并在水面上冒出“白烟”,这个物态变化是______过程。
2.沸腾(或汽化)和凝结(或液化)
(94年)4.干湿泡湿度计是用两个相同的温度计并列制成的,在使用时,其中一个温度计下端的玻璃泡包着湿布,因为水在蒸发时要______所以这个温度计的读数要比另一个的读数______。在相同室温下,两个读数的差值大,就表明空气的水蒸气含量______。
4.吸热;小;少
(93年)3.有一支用毕没有甩过的体温计,读数停留在38.2℃,被误用来测量病人的体温。病人实际体温是37.8℃,体温计读数是______℃;如果病人实际体温是38.5℃,体温计读数是______℃。

(92年)3.炒菜时利用的热传递方式主要是________。
3.传导
(91年)3.下列天气现象的发生各属于汽化、液化、升华、凝华中的哪一种?
露: ;霜: ;雾: 。
3.液化;凝华;液化
(91年)4.电冰箱中常用的致冷物质是 ,测量一60℃低温的温度计中装的液体通常是

4. 氟氯烃(即氟里昂);酒精
(09年)1. 豆腐本来是光滑细嫩的(如图3甲所示),经冰冻再解冻以后,就会出现许多小孔,成为美味的“冻豆腐”(如图3乙所示).请你说明“冻豆腐”中产生许多小孔的道理。
解:(1)水结冰后,体积会变大(2分)。(2)豆腐中含有水,冰冻以后,豆腐中的小冰块把整块豆腐挤压成蜂窝形状(2分)。(3)待冰熔化成水后,就留下了许多孔洞(1分)。
(09年)3. 小琳家新安装了一台电热水器,电热水器的铭牌旁贴有右侧所示的一段警示语。
请你应用学过的物理知识对这段警示语的必要性给予合理的解释。
解:(1)因日常用水不是纯净水、含有杂质,会导电,湿手拔插电源插头容易触电(2分)。
(2)若水箱中无水,通电后热水器的温度会快速持续上升,直至损坏热水器(2分)。
(3)在气温低于0℃的寒冷季节,长时间停用热水器,热水器中的水会因结冰而体积变大,容易胀破热水器(1分)。

(08年)5.我国南方某些地区有用“番薯、酒曲、水”做原料酿造“地瓜酒”的习俗。首先将番薯煮熟,晾到一定的温度后,把“番薯、酒曲、水”按。定比例混合并搅拌均匀,经艘酵40天左右,其间每天搅拌一、二次;最后在“酒料”中分离山“地瓜酒”。图11是从“酒料”中提取“地瓜酒”的装置示意图。
小驯同学利用放假期间,在家协助爷爷完成了酿
造“地瓜酒”的最后一道工序
①在小锅中加入冷水;
②取适量消料放入大锅里加热;
③在大杯中得到“地瓜酒”:
④适时用冷水替换小锅中变热的水;
⑤把“渣”取出.重复以上步骤。
请你说叫酿造“地瓜酒”的这最后一道工序中用到了哪些物理知识。

(07年)3、寒冬时节的早晨,汽车司机上车后常发现在前风挡车窗上出现白色的“哈气”,于是他打开暖风,很快就能除掉“哈气”;夏天,在下大雨后,风挡车窗上也出现“哈气”影响安全驾驶,于是司机打开空调制冷,很快“哈气”也被除掉。为什么同样的现象,司机采取不同的方法却收到了相同的效果?请你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加以解释。

(07年)5、如图8为输电线路中常用的油浸自冷式变压器。变压器内部的铁芯、线圈就浸没于变压器油(一种矿物油,也称导热油)中。变压器工作时,铁芯、线圈会发热。这些热量主要通过导热油并流经变压器外部的一根根金属管道散发到空气中,从而使铁芯、线圈的温度不会升高太多,以确保变压器的安全运行。请回答:
(1)变压器外部的散热器为什么做成管道状?
(2)变压器的上部有个油箱,其侧面有一个油量表。油量表就是一根上、下两端均开口并插入油箱中的玻璃管。电工通过观察玻璃管中油面的高度来判断油箱中油量的多少。请问:设计这一装置利用的主要物理知识是什么?
(3)从图8我们发现:变压器外部的散热管道都是沿竖直方向而不是沿水平方向分布的,这是为什么?
(4)正常情况下,变压器油箱中的导热油是绝对不允许装得满满的,这是为什么?

(06年)1.(4分)火箭点火发射时,若高温火焰向下喷射到发射台上,发射台就会被烧毁。为了保护发射台,在它的底部建造了一个大水池,从而巧妙地解决了这个技术问题。
(1)火箭发射时,底部喷出的庞大的白色气团(图6)是由什么组成的?它是怎样形成的?
(2)分析“大水池”对发射台起到保护作用的道理。
1.(4分)参考答案:
(1)(2分)庞大的白色气团是由小水珠组成的……………………………1分
它是由水池里的水汽化后又降温液化成小水珠飘浮在空中形成的。………1分
(2)(2分)高温的火焰喷到水中,水吸收热量汽化成水蒸气,从而起到保护发射台的作用。 (水还起减震的效果,这也是一项保护作用。此项不答不扣分)………………2分
(06年)5.(6分)长期以来,实心粘土砖一直是我国主要的建筑材料。由于粘土砖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着诸多弊端,国家有关部门提出了减少粘土砖使用率、倡导新型材料的要求。如图10所示的空心水泥砖就是新型建筑材料的一种。请你从节能与环保等方面分析,使用空心水泥砖比使用实心粘土砖有哪些好处。〔至少写出三条)
5.(6分)参考答案:
①使用空心水泥砖,减少了水泥与沙石量,可以有效节约资源。
②用空心水泥砖垒墙,由于墙体内的空气为热的不良导体,使这种房子冬暖夏凉,从而节约能源。
③有隔音作用
④不挖粘土,不破坏环境
说明:每答出一条得2分,最多得6分
(06年八年级)1.寒冷干燥的季节,为防止暴露在空气中的脸和手的皮肤开裂,通常在脸上和手的皮肤上涂抹护肤或润面油。请你联系物理知识,说明这样做的道理。
1.涂抹护肤霜或润面油,可以阻碍(减少)皮肤水分蒸发,从而可避免由于水分过分蒸发而造成的皮肤开裂
(05年)1.(4分)小明和小红都想帮妈妈煮鸡蛋。当煮鸡蛋的水烧开后,小明认为要继续将火烧得很旺,使锅内水剧烈沸腾,这样会很快将鸡蛋煮熟。小红则认为,水沸腾后应改用小火,盖上锅盖,让锅内水微微沸腾,同样能很快将鸡蛋煮熟。你认为谁的想法更合理?请写出理由。
1.小红的想法更合理。因水在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小红的想法更节约燃料。
(04年)1.(4分)用来烧开水的铝制水壶的底部,常有几个凸凹不平的同心圆,其主要作用是: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增大受热面积,(2)增强机械强度。每空2分。
(02年)4.(6分)请两个有实用价值的液体蒸发吸热的应用实例: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1年)2.(3分)小峰想利用电冰箱降低室温:他先将电冰箱的门打开,然后接通电源。他这样做,可以达到降低室温的目的吗?为什么?
2.【解析】 不能。因为电冰箱的制冷机工作后,冰箱冷冻室内的蒸发器温度降低,吸收空气的热量,与此同时,冰箱外部的冷凝器温度升高,将热量传给空气,室内空气的热量只是被冰箱吸收后又被放出,所以室温不会降低。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40分)1.下列措施中,为了加快蒸发的是 ( )A.酒精灯不用时盖上灯帽 B.将湿衣服展开后晾在向阳、通风处C.用保鲜袋装蔬菜放入冰箱 D.春季植树时剪除大量枝叶2.以下说法中,你认为最符合实际的是 ( )A. 人体的正常体温为35℃ B. 冰箱冷冻室的温度约为5℃。C. 上海盛夏中午室外温度可达38℃ D. 上海的最低气温可达零下30℃。3.下列对各种气象形成原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雾是地面的冰块升华而形成的 B. 石头上的霜是水滴放热凝固而形成的C. 雪是雨水汽化而形成的 D. 荷叶上的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放热液化而形成的 4.炸食物时烧开的油溅到身上往往比烧开的水溅到身上对身体伤害得更严重,其主要原因是 ( )A.油的沸点比水的沸点高得多 B.油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C.油的比热容比水的比热容大 D.油的热量比水的热量多 5.如图所示为冰在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冰是一种晶体 B.冰的熔点为0℃C.从t1到t2,冰处于熔化过程 D.从t1到t2,冰的质量保持不变6.在北方的冬季,下列几种常见的物态变化现象中,属于凝华现象的是 ( )A.室外冻冰的衣服会变干 B. 正在跑步的人,口中呼出“白气”C. 房间窗户玻璃的内表面出现冰花 D. 河面上结了一层厚厚的冰7.室内温度为20 C ,此时用浸有少量酒精的棉花裹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随着酒精的迅 5中哪幅图正确反映了温度计读数随时间的变化 8.下列现象的产生,需要吸热的是 ( ) A .夏天,输水管外出现小水珠 B .严冬,玻璃窗内壁结了一层冰花 C .擦在皮肤上的酒精马上干了 D .早晨,室外大雾迷漫9.沈括纪念馆要浇铸沈括纪念铜像.在用铜块浇铸铜像的过程中,铜块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先升华,后凝华 B.先凝华,后升华 C.先熔化,后凝固 D.先凝固,后熔化(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温度均保持不变任何情况下水的沸点都是100℃B.物体吸收热量后,温度一定升高C.金属在熔化和液态金属凝固的过程中, D.任何情况下冰的温度一定低于0℃11.某同学在实验室研究物态变化时,依据实验数据画出的四个图像如图所示.其中属于晶体熔化图像的是 ( )12、男同学一般总是比女同学发出的声音沉闷、浑厚,即音调一般比女同学的低。其原因是男同学声带振动的频率与女同学的相比( )A.较低 B.较高 C.一样 D.时高时低在一只玻璃杯中先后装入不同量的水,用细棒轻轻敲击,会听到不同频率的声音。与此类似,当医生给病人检查腹部是否有积水时,常会用手轻轻敲击患者腹部,细细倾听其发出的声音,此为“扣诊”。

初二物理上学期物态变化的测试题~

例1:图4-1是一个金属圆盘挖成的环,斜线表示被挖空的部分。当温度升高时,这个挖空的孔的面积将怎样变化?



思路分析

解决这个问题时,有的同学认为:热膨胀是向各个方向的,向外胀时,也向里胀,结果会使圆环孔的面积变小.这种分析看起来好像有道理,实际上是没有根据的想当然.

正确的分析应该是这样的:如果圆环挖空部分没被挖去,就是一个完整的圆盘.以圆心为圆心,不同长度为半径,可以画一系列同心圆.当温度升高时,这些同心圆的半径都将变大,而圆环的内圆就是这一系列同心圆中的一个,因此当温度升高时,这个孔的面积也将变大.

(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答:当温度升高时,挖空的孔的面积将变大.

例2:利用寒暑表(室温计)、体温计和实验温度计进行测量时,应注意什么?

思路分析与答

三种温度计根据不同的使用条件和测温目的,有不同的量程和构造.在使用时应该特别给予注意,绝对不能用体温计和室温计测量沸水的温度.因为体温计的最大测温值为42℃,(三种温度计的量程和构造不相同)室温计一般最大量程为50℃左右.由于实验室使用的温度计和医用体温计构造不同,因此使用实验温度计读数时,不能使温度计的玻璃泡离开被测物体.在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时,(这是使用温度计的测量方法)注意不要使玻璃泡贴靠在容器的壁和底上.因为容器壁、底与液体的温度往往有差异.温度计有比较厚的壁,使得刻度线不能紧靠液体柱,这给准确读值带来困难,因此一定要使温度计与视线垂直,才能准确地读出温度值.

例3:两支没有甩过的体温计的读数都是39℃,经消毒后直接用来测量体温是36.5℃和40℃的两个人,问这两支体温计的读数分别为( )

A.36.5℃,40℃ B.都是40℃ C.都是39℃ D. 39℃,40℃

思路分析

体温计在使用前应先用力向下甩几下,使水银回到玻璃泡中,这是因为体温计测量了人的体温后,水银膨胀通过缩口上升到玻璃管中,当拿离人体读数,水银变冷收缩,在缩口处断开,水银柱就不能自动地退回到玻璃泡中.若不甩直接使用,当被测体温高于原来的体温时,水银能继续上升,指示出新的示数,而当被测体温低于原来的体温时,水银柱不能下降,也就不能指示新示数,故仍指示原来的示数.(这是使用体温计的特殊方法)

答:D

例4:一根刻度不准确但均匀的温度计,在冰水混合物中显示为4℃,在沸水中显示的温度为96℃,把它插在温水中所显示的温度是20℃,那么温水的实际温度是( )

A.26℃ B.24℃; C. 10℃ D.17.4℃

思路分析

按摄氏温度的规定: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O℃,沸水的温度为100℃,不准确但均匀的温度计上4~96间有96-4等份,每一等份的实际温度值为,当它的示数为20℃时,实际上有(20-4)=16等份,故实际温度为.(实际温度和温度计上的示数是不相同的)

答:D

例5:比较开水和刚从冰箱内取出的冰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开水的热多 B.冰棍的热少

C.冰棍温度低 D.开水热,冰棍冷(区别热度和温度)

思路分析

物体的冷热程度用“温度”表示,用物理术语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应该说:“开水比冰棍温度高”.日常用语中总说“热多”,但“热多”并非物理学词汇;通常用温度的“高”或“低”来表示物体的冷热,而不用“热的多少”.物体的冷热是人的一种感觉,所以用测量仪器才能准确地测出物体的冷热程度,即物体的温度.

答:C

例6:关于摄氏温度的规定,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冰的温度一定是O℃

B.开水的温度一定是100℃

C.把冰块投入100℃的开水中,水的温度一定是0℃

D.物体温度升高1℃时也可以说物体温度升高了1K

思路分析

摄氏温度是把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沸腾时的温度规定为100℃,把O℃到100℃分成100等分,规定为温度变化的标准(1℃).在国际单位制中把宇宙间绝对温度—273.15℃规定为OK,而温度变化1℃与温度变化1K是相等的(这种温度标准又称为热力学温标).(注意温度和温度的变化是不相同的)

答:D

点评:A中应该是“冰水混合物的温度”;B中应该是“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开水的温度”;C中,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不再发生变化时的温度才是0℃,而把冰投入开水中,此时水的温度不好确定.这是因为冰和水体积不能确定.

例7:在使用温度计测量物体的温度前应首先了解温度计的______、_______和_______.

思路分析

使用温度计测量物体的温度,首先要了解它的最高温度、最低温度和分度值.图4-2是液态温度计的结构示意图. (测量前要了解温度计!)



答:最高温度;最低温度;分度值



例8:在使用液体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时,下列要求中正确的是( )

A.先把温度计中的液体甩入液泡内

B.把温度计放在盛有被测液体的容器中,如图4-3

C.读数时应将温度计取出

D.记录结果要注明单位



思路分析

正确使用温度计应该做到:“放对”——使温度计液泡与液体良好接触,“看对”——视线跟温度计内液面相平,“读对”——注意单位,“记对”——记录结果有数值和单位. (这四点是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答:D

点评:A除体温计外其他液体温度计不需要在测量前将液体甩入液泡内;B温度计液泡应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但不能接触容器壁和底部;C读数时不能将温度计从被测液体中取出.体温计跟一般液体温度计的结构不同,使用前必须将液体甩入液泡内并且在读数时可以将它取出.(温度计、体温计的使用方法不同)

例9:将一烧红的钢块扔到水里后钢块将_______热(填“吸收”或“放出”);水的温度将________.(填“升高”或“降低”)

思路分析

热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向温度低的物体,由于钢块的温度比水的温度高,所以钢块放出热;在没有发生物态变化的情况下,放出热的物体温度会降低,吸收热的物体温度会升高.

答:放出;升高 (这是一般物体温度变化的原因之一)

例10:图4-4中温度计表示的温度是______℃,读作_____或_______.



思路分析

认清温度计的分度值是2℃,图中液柱在“0”刻度以下说明被测物体的温度低于0℃.(从零刻度和分值找到相应的示数)

答:—4;零下4℃;负4℃.

例11: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在读数时_______把温度计从液体中取出.(填“能”或“不能”)

思路分析

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时,当温度计内液体的温度与被测液体的温度不同时它们之间会有热传递.在热传递过程中温度计的示数会不断变化,此时读取数据就不准确;当温度计内液体的温度与被测液体的温度相同时,温度计的示数不再发生变化,此时读取的数据是准确的.在环境温度与被测物体温度不同的情况下,如果在读数时把温度计取出,温度计的示数同样也会发生变化;因此这样读出的数据也是不准确的.(这是温度计不能取出的原因)

答:不能

例12:在图4-5中,是某物质在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则( )



A.这种物质是萘

B.这种物质可能是水

C.这种物质可能是玻璃

D.这种物质可能是钢

思路分析

从图象特征可知,这种物质的熔点是0℃,它可能是水.

图中AB段表示冰吸热后由—15℃上升到0℃;BC段表示冰的熔化过程,在这时冰继续吸热,但其温度保持不变;CD段是水吸热升温的过程.

从图象中还能确定冰的熔化时间为8min.

(通过图像可以研究物质的种类及吸热、放热过程)

答:B

例13:如图4-6所示,容器A中装有水,在水中放入另一个小铁桶B,B中也装水,给容器A加热并使A中的水沸腾.继续加热,B中的水是否也可以沸腾?为什么?



思路分析与答

当A中水的温度上升时,由于高于B容器中水的温度,B中的水从A中的水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当A中的水沸腾时,温度保持lOO℃,B中水的温度也可以达到100℃.但是,由于A、B之间没有温度差,B中的水不能再从A中的水吸热了(这是B容器中的水不能沸腾的原因).液体沸腾不仅仅要求温度达到沸点,还要求继续供热,由于B中的水不能继续吸热,因此不能沸腾.

例14:图4-7是物质熔化或凝固的图象,其中_______是物质的熔化图象;_______是晶体熔化和凝固的图象.



(会用图象分析物态变化过程)

思路分析

晶体在熔化和凝固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非晶体在熔化和凝固过程中温度发生变化. (注意区分晶体和非晶体!)

答:甲、丁;丁、乙(“熔点”和“凝固点”指的是温度值!)

点评:晶体在熔化和凝固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即:晶体有固定的熔点和凝固点,同一种晶体熔点和凝固点是同一温度;非晶体则没有固定的熔点和凝固点,这是晶体和非晶体的重要区别之一.

例15:我国北方地区最低温度能够达到-50℃以下,在这些地区_____用水银做测温物质的温度计测量气温.

思路分析

液体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来测温的,但如果环境温度低于水银的凝固点,水银放出热变为固态后便不能测量温度了;查教材P69表可知:在标准大气压下,水银的凝固点是-39℃.

答:不能

例16:把盛有冰和水混合物的盆拿到20℃的房间里,在冰熔化过程中( )

A.冰的温度升高,水的温度不变

B.冰、水的温度都升高

C.冰的温度不变,水的温度升高

D.冰、水的温度都不变

思路分析

在没有发生物态变化时,物体吸热温度升高,物体放热温度降低.冰是晶体,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虽然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答:D

例17:酒精的沸点是78.5℃;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测量沸水的温度时_______使用酒精温度计.

思路分析 (利用液体的沸点,可以制成不同用途的温度计)

不同液体的沸点不同,测量了各种已知液体的沸点并列成表格供研究时使用.查教材第77页表可知: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是100℃,酒精在78.5℃时如果继续吸热会沸腾而产生大量酒精蒸气,所以着重标出不能用酒精温度计测量沸水的温度.

答:不能

例18:电冰箱、电冰柜是怎样致冷的?

思路分析与答 (注意液化和汽化在此应用的条件)

电冰箱是利用液态制冷剂在蒸发器(冰室的壁上)迅速汽化成气态,此时它要从周围的环境或物体中吸收热量,使得冰室内外附近形成低温区域;气态制冷剂在压缩机内加压后被液化,再供制冷使用.致冷剂在液化时,放出大量的热,通过箱体后面的散热器向箱外散发.因此,有冰箱工作的房间里,室温要高一些.

如果在屋里打开电冰箱的门,并不能达到使室温下降的目的.

房间里用的空调器与电冰箱的原理相同,只是空调器的散热片在窗口外面.制冷时它放出的热量全部释放给了外界.

例19:打开电冰箱常常会看到有“白气”从电冰箱里“流”出来,这是为什么?

思路分析与答

当打开电冰箱时,电冰箱里的低温冷空气便“流”出箱体.而在空气中存在着水蒸气,由于温度突然下降使一些水蒸气液化成为小水珠飘浮在冷空气中,形成了“白气”.因此,这“白气”并不是水蒸气,而是小水珠,更不是从冰箱里“流”出的.

(“白气”形成的原因是由箱外水蒸气液化造成的)

例20:夏天吹电风扇时人感到凉爽,这是由于( )

A.吹过来的风的温度比室温高

B.室内的温度降低了

C.汗液蒸发使人体表面温度下降

D.风把人体的温度吹到了空气中

思路分析 (这是因为空气流动加快)

吹电风扇可以加快人体表面汗液的蒸发,汗液的蒸发使人体的表面温度下降,使人感到凉爽.吹电风扇不会降低室内的温度,吹过来的风的温度也不会比室温低.热可以传递,物体吸热或放热可以使自身温度发生变化,但温度不能传递.

答:C(这个知识很重要)

例21:用水壶烧水时,壶嘴附近会出现上升的“白气”,这些“白气”是______形成的;当“白气”上升到一定程度时就不见了,这是由于________.

思路分析

烧水时,水吸热不断有水蒸气从壶嘴喷出,由于水蒸气的温度比空气温度高,水蒸气在空气中放出热而液化成大量的小水滴,看到的“白气”就是大量小水滴.由于小水滴很小,因此在上升过程中又蒸发变为水蒸气,所以“白气”又不见了.(注意两种物态变化同时发生)

答:水蒸气液化;小水滴蒸发变成了水蒸气

例22:利用酒精和水沸点的不同,为什么可以提高酒精的纯度?

思路分析与答

在相同压强下,不同液体的沸点不同,酒精的沸点低于水的沸点.因此,给酒精和水的混合液体加热并使温度保持在酒精沸点使酒精沸腾,酒精沸腾时剧烈地汽化,产生大量的酒精蒸气,把酒精蒸气收集起来冷却为液体后,可以得到较高纯度的酒精.同时水虽然没有沸腾,但由于酒精蒸发时会有一部分水蒸气混杂在酒精蒸气中,所以说只能提高酒精的纯度.(这是利用两种液体的不同沸点提纯某一种液体的方法)

例23:用久了的电灯泡中的钨丝变细和灯泡壁上变黑的原因是( )

A.钨丝熔化了 B.钨丝蒸发了

C.钨丝液化了 D.钨丝升华和凝华了

思路分析

电灯泡是靠高温发光的,灯泡工作时钨丝的温度很高,但不可能熔化;蒸发只是对液体而言的,只有液体才会发生蒸发现象;液化是对气体而言的,而钨丝是固体,它先升华然后又凝华。

答:D (在这一现象中发生两种物态变化)

例24:在冰箱冷冻室内的四壁上有时会有很多霜,这些霜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思路分析与答

冷冻室内四壁温度很低,在打开门取、放物品时,外界有一部分空气进入室内,空气中有大量的水蒸气,水蒸气遇到温度很低的室壁时快速放热而凝华成霜.水蒸气在变成霜的过程中并没有经过液态,而是直接从气态变为固态的. (注意这些水蒸气不是由冰箱产生的)

例25:夏天,人们吃冰棍时,看到冰棍周围冒着“白气”;冬天,人呼出“白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都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珠

B.它们都属于汽化现象

C.冰棍冒“白气”是冰棍先熔化后蒸发形成的,呼出的“白气”是液化的水蒸气

D.冰棍冒“白气”是空气中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人呼出的“白气”是呼出的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

思路分析

我们看到的“白气”不是水蒸气,而是由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珠.冰棍周围的“白气”与人呼出的“白气”,尽管都是水蒸气变成的小水珠,但水蒸气的来源不同,一个是空气中的水蒸气,一个是从人体内呼出的水蒸气.本题容易忽视水蒸气的来源而错选A。

答: D (“白气”的来源和“白气”在生活中是有区别的)



练习题

  1.(北京市西城区)将湿衣服挂在向阳的地方,是为了提高液体的_______,从而加快衣服上水分的蒸发.

  2.(上海市)“神舟三号”发射时,“长江二号”捆绑式火箭尾部的火焰如果直接喷到发射台,发射架要熔化.为了保护发射架,就在发射台底建了一个大水池,让火焰喷到水池中,这是利用了水汽化时要_______,使周围环境温度不致太高.

  3.(天津市)图为实验室温度计的示意图,它的小刻度是1℃,此时它所示的温度是______℃.



第3题图

  4.(河北省)在高温环境下,人体体温调节功能不能适应时,会出现体温升高、头痛、眩晕、恶心等中暑症状.在患者身上擦酒精可以缓解症状,其道理是:_____________.

  5.(沈阳市)烧红的铁件放入冷水时升腾起一团“白气”,这个过程中包含的物态变化有________和________.

  6.(哈尔滨市)中暑是在高温环境下,体温调节不适应,体温上升而头痛、眩晕、恶心.通常情况下,在中暑患者身上擦一对中暑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其中的道理是________.

  7.(宁夏回族自治区)为图中有序号的框填写适合的内容,完成“物质状态变化图”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_④________.



第7题图

  8.(江西省)铁匠师傅打铁时,将烧红的铁块放人冷水中,会听到“嗤”的一声,同时看到水面上冒出一股“白烟”,在这个过程中,水先后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_____和________.

  9.(河南省)湿衣服在通风向阳处比在阴凉密闭的房间里干得快,这是因为___________.

  10.(四川省)同一种晶体,它的凝固点和____________相同,给冰水合物缓慢加热,当冰未完全熔化之前,水的温度________0℃.(选填“大于”、“等于”、“小于”)



答案:  1.温度 2.吸热 3.-2 4.酒精蒸发时,吸收热量,可以降低人体体温 5.汽化 液化 6.酒精 (白酒) 酒精(白酒)易蒸发(或蒸发快) 蒸发吸热,使人体温度降低 7.略 8.汽化 液化 9.通风向阳处空气流动较快、温度较高,加快衣服上水份的蒸发 10.熔点 等于
(我是从别的地方复制过来的....)

初二物理第一章《物质的状态及其变化》练习题(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
姓名 班级 成绩 家长签字
一 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28分)
1.下列物态变化的事例中,正确的是……………………………………( )
A.电冰箱冷冻室内出现白色的霜,这是凝固现象 B.夏天荫凉地方的石头比较湿润,这是液化现象
C.舞台上用干冰制作“云雾”,这是汽化现象
D.衣柜中的樟脑丸,过一段时间变小或消失,这是汽化现象
2.如图2所示测量液体温度时,温度计使用正确的是 ( )






3.在空中喷洒干冰是人工增雨的一种方法。干冰使空气中的水蒸气变成小冰粒,冰粒 下降过程中变成雨滴。水蒸气变成冰粒、冰粒变成雨滴的物态变化过程分别属于…( )
A.凝华、熔化B.升华、熔化C.升华、液化D.凝华、液化
4.一代伟人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写到“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形成这种自然景象的主要物态变化是………………………(  )
A.熔化和汽化 B.凝固和液化 C.凝固和凝华 D.汽化和升华
5.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图可能是海波熔化图象 B.乙图可能是松香凝固图象
C.丙图可能是明矾熔化图象 D.丁图可能是石英凝固图象

6.根据一些物质的凝固点和沸点判断,在我国各个地区都能测量气温的温度计应选用( )
水水银酒精乙醚
凝固点/℃0-39-117-114
沸点/℃1003577835




A.酒精温度计B.乙醚温度计 C.水温度计D.水银温度计
7.关于晶体和非晶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都上升 B.晶体可以熔化,非晶体不可以熔化
C.晶体熔化时吸热,非晶体熔化时不吸热 D.晶体有熔点,非晶体没有熔点
8.冬天,戴着眼镜喝热开水时,镜片会逐渐模糊起来,是因为水蒸气发生了( )
A.汽化B.液化C.升华D.凝华
9.小明将盛有水的烧瓶放在火焰上加热,水沸腾后肥烧瓶从火焰上拿开,迅速塞上瓶塞;再把烧瓶倒置后向瓶底浇上冷水,如图所示,则观察到烧瓶里的水( )

A.一直沸腾,浇上冷水时,停止沸腾 B.先停止沸腾,浇上冷水时,会再沸腾
C.因没有继续加热,且又浇上冷水,故不会沸
D.从火焰上拿开到向瓶底浇上冷水的整个过程中,始终都会沸腾
10.下面几种现象中属于液化现象的是…………( )
A. 初冬的早晨草木上的霜 B. 碘被加热变成紫色的气体
C. 海面上的大雾 D. 湿的衣服被晾干
11.下列现象不可能出现的是……………………………………( )
A、寒冷的冬天,冰冻的衣服会变干 B、潮湿的夏天,从冰箱里取出的啤酒瓶上会出现小水珠
C、有风的天气,游泳后从水中出来会感觉冷
D、冬天,戴眼镜的人从室内走到室外,眼镜上会出现小水珠
12.关于晶体的熔化和凝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晶体的温度达到熔点时一定熔化
B. 将食盐放到水中,一会儿水就变咸了,这是熔化现象
C. 晶体在凝固过程中要放出热量 D. 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
13.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属于吸热过程的有……………………( )
A、打开暖水瓶盖,从瓶口冒出的“白气”形成的过程 B、放入衣箱的樟脑球变小的过程
C、冬天,室内的水蒸气在玻璃窗上形成冰花的过程 D、出炉的钢水变成钢锭的过程
14.下列现象中可能发生的是…………………………………( )
A.冰不经过熔化就可以直接变为水蒸气 B.对沸腾的水加热,水温不断升高
C.当外界的气温升高到37℃时,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也上升到37℃ D.冰的熔点为80℃
二、填空题 (每空2分,共30分)
15.非典型肺炎的主要特征之一,是患者持续的高烧,那么人体的正常体温约为_______。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________℃,分度值为_______℃。
16.为了加快液体的蒸发,可以提高液体的_______;增大液体的_____________;加快液体表面的__________________.
17.打预防针前常用酒精棉球涂在皮肤上消毒,皮肤有凉爽的感觉,这是因为酒精________时从皮肤吸热,使皮肤的温度________( 填“升高”或“降低”)
18.飞机在人工降雨时向云层喷洒干冰,使之降雨,写出这一过程经历的物态变化和吸热或放热情况:干冰:_______________,水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早春冰河解冻会感到寒冷,这是因为________的缘故;盛夏在地上洒水会感到凉爽,这是因为________的缘故;深秋早晨地上出现的霜是________现象;冬天戴眼镜的人,从户外进入室内,眼镜上有一层“白雾”,是_______现象.
三、探究与解答题:(每空都是1分,选择2分,做图象2分,其它按题中给分,共42分)
20.(7分)图10所示是陈凡小组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的情景。
⑴请指出他们在实验中操作错误之处:              ⑵在纠正错误后他们继续实验,观察到水沸腾时的现象如图中的   图.
⑶他们得到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时间/min0123456789
水温/OC90929495969798999999


A 水沸腾时不断吸收热量,温度     。
B 从记录数据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此时水沸腾的温度为______OC
C 沸点不能达到100 OC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4)发现从开始加热到沸腾的这段时间过长,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写出两种原因):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4分)某同学对某物体加热使其熔化。下表中记录了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请根据表中数据在坐标(图10)上画出该物质熔化的图象(2分)。
时间/min12345678910
温度/℃-4-202222246

(1)(4分)在表中画出熔化图象.
(2)(2分)由图知此物体的熔点是________,熔化过程共持续了_________时间.










22.(2分)如图11为某晶体的熔化曲线图。则该晶体的熔点为 ℃,图中 (选填“AB”、“BC”、“ CD”)段为固液共存状态。
23.(4分)有一刻度均匀但所标读数与实际温度不相符的温度计,用它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时读数为
4℃;用它测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时读数为96℃;再用它测某液体的温度时,它的读数为27℃,则此液体的实际温度应为 ℃。
24.(3分)2009年全球流行甲型H1N1流感,患上这种流感后第一症状就是发热,因此要用体温计测量体温。如图所示是体温计和常用温度计,请简要说出它们在构造和使用上的三个不同点。

(1) (2)
(3) 。

25.(2分)在探究海波的熔化规律时,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请根据表中的实验数据完成填空。
时间/min01234567891011
海波温度/℃404244464848484848495356
海波的熔点是 ℃,从开始加热经过2min,海波处于 态(选填“固”或“液”)。
26.(2分)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寒冷的冬天玻璃窗上的冰花是凝固现象   B.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
C.所有气体在温度降到足够低时都可以液化 D.下雪不冷化雪冷   
27.(2分)下列物理现象中,属于升华的是 ( )

28.(8分)小凡同学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
①他的操作如图18a所示,其中错误之处是 。
②纠正错误后,水沸腾时温度计示数如图18b所示,为 ℃.
若小凡用图a所示的装置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
③为了完成实验,还需要的测量器材是 ;
④下表是实验中他记录的一组数据,由数据可知,水的沸点
是 ℃;
⑤根据记录的数据,在图乙中画出水沸腾前后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2分);
⑥杯口附近出现大量“白气”,“白气”是 遇冷 (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












29.(3分)下表是小刚同学在观察水的沸腾现象时记录的实验数据,请根据要求解答下列问题:
(1)由表中的实验数据可知:水的沸点为 ℃,当水的温度达到沸点后,继续给水加热,水的温度 。(选填“升高”、 “不变”或“降低”)
(2)水银温度计玻璃泡中的液体是水银,酒精温度计玻璃泡中的液体是酒精。已知在标准大气压下,水银的凝固点和沸点分别为-39℃和357℃,酒精的凝固点和沸点分别为-117℃和78℃。在做“观察水的沸腾现象”的实验时,应选用 温度计。(选填“水银”或“酒精”)
30.(5分)小海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后,又进一步观察了水是自然冷却过程,他根据实验数据绘出水温随时间变化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
(1)水是沸点是________0C,这说明当时水面上方的气压_______一个标准大气压。
(2)做上述实验时是环境温度(即室温)应在_____0C左右。
(3)沸腾前水温随时间变化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



物质的状态及其变化参考答案
一 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28分)
1.B 2.C 3.A 4.C 5.A 6.A 7.D 8.B 9.B 10.C 11. D 12.C 13.B 14.A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
15.37℃、35—42.、 0.1 16。温度、表面积、空气流动速度、17。蒸发(汽化)、降低
18.干冰:升华、吸热;水蒸气:凝华、放热;液化、放热(熔化、吸热)19。熔化、吸热、水蒸发、吸热、凝华、液化

三、探究与解答题:(共42分)
20(1)读数时,视线没有与温度计中的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或:温度计玻璃泡碰到了烧杯底(答出一个即可)(2)乙、不变 (3)99℃ (4)水太多或水的初温太低或酒精灯的火焰小(或其它合理说法)
21.2℃、4分钟。
22. 70;BC
23.



24.(1)量程不同:实验用温度计是从0℃~100℃,体温计是35℃~42℃。(2)分度值不同:实验用温度计是1℃,体温计是0.1℃。(3)体温计上有缩口,实验用温度计无缩口。(4)实验用温度计读数时不能离开被测物体,体温计读数时可离开人体。(5)实验用温度计使用前不用甩,体温计使用前要用力甩。
说明:本题学生只要答出任意三条在构造和使用上的不同即可
25.48; 固 26。A 27.D 28 . 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容器底、98、秒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