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园林里面的字词有什么意思啊?

作者&投稿:在建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课文《苏州园林》字词解释:

鉴赏:鉴别,欣赏。

因地制宜: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宜的办法。因,根据。制,制定。宜,适当。

自出心裁:独创一格,与众不同。心裁,心中的设计筹划。

轩榭:轩,有窗的廊子或小室;榭,建筑在台上的敞屋。

重峦叠嶂:重重叠叠的山峦。

俯仰生姿:高树好像低着头,低树好像抬着头,形成一种相互呼应的优美姿态。

嶙峋:突兀的样子。

珠光宝气:闪耀着珍宝的光色。多形容妇女服饰华贵富丽,这里指各种鲜花色彩的华美。

界:分划,动词。

镂空:雕刻出穿透物体的花纹或文字。

诸如此类:与此相似的种种事物。

琢磨:雕刻打磨(玉石),加工是精美(指文章等)。

工细:精巧细致。

斟酌:考虑事情、文字等是否可行或是否适当。

闲适:清闲安适。

阅历:一个人对社会、对事件、对生活中所发生的事的经历及理解程度。

相间:(事物和事物)一个挨着一个。

败笔:文、字、画、诗、文中不好的一笔。

扩展资料

《苏州园林》写作背景:

本文是叶老为一本苏州园林图片册写的序。1979年初,香港有一家出版社打算出一本介绍苏州园林的摄影集,约叶老写一篇序文。

叶老22岁以前,一直生活在苏州,课余之暇,常和好友游览苏州园林,对苏州园林的情趣和特征有深刻的体会,写作这篇序文时又参阅了陈从周教授编撰的《苏州园林》一书。

序文写好后交给了香港那家出版社,但图片册一直不见出版。《百科知识》编辑部知道叶老有这样一篇文章,便要求让他们先发表,于是,这篇序文发表在《百科知识》1979年第4期上。发表时删去了序文最后的几句话。

人民教育出版社把它编入语文课本时,又删去了序文的第一段,原题“拙政诸园寄深眷——谈苏州园林”也随之改为“苏州园林”。

苏州园林部分主要景点简介:

1、沧浪亭

沧浪亭位于苏州市城南三元坊内,是苏州最古老的一所园林。占地面积10800平方米。园内有一泓清水贯穿,波光倒影,景象万千。“

沧浪亭”始为五代吴越王钱缪之子钱元亮的池馆。宋代著名诗人苏舜钦以四万贯钱买下废园,进行修筑,傍水造亭,因感于“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题名“沧浪亭”,自号沧浪翁,并作《沧浪亭记》。

欧阳修应邀作《沧浪亭》长诗,诗中以“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题咏此事。自此,“沧浪亭”名声大振。

苏氏之后,沧浪亭几度荒废,南宋初年(12世纪初)一度为抗金名将韩世忠的宅第,清康熙三十五年(公元1696年)巡抚宋荦重建此园,把傍水亭子移建于山之巅,形成如今沧浪亭的布局基础,并以文征明隶书“沧浪亭”为匾额。

清同治十二年(公元1873年)再次重建,遂成如今之貌。沧浪亭虽因历代更迭有兴废,已非宋时初貌,但其古木苍老郁森,还一直保持旧时的风采,部分地反映出宋代园林的风格。

2、拙政园

拙政园是江南园林的代表,也是苏州古典园林中面积最大的古典山水园林,现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此地初为唐代诗人陆龟蒙的住宅,元朝时为大弘(宏)寺。

明正德四年(公元1509),明代弘治进士、明嘉靖年间御史王献臣仕途失意归隐苏州后将其买下,聘著名画家、吴门画派的代表人物文征明参与设计蓝图,历时16年建成,借用西晋文人潘岳《闲居赋》中“筑室种树,逍遥自得……灌园鬻蔬,以供朝夕之膳……此亦拙者之为政也,”之句取园名。暗喻自己把浇园种菜作为自己(拙者)的“政”事。

园建成不久,王献臣去世,其子在一夜豪赌中,把整个园子输给徐氏。400多年来,拙政园屡换园主,曾一分为三,园名各异,或为私园,或为官府,或散为民居,直到上个世纪50年代,才完璧合一,恢复初名“拙政园”。

拙政园全园占地62亩(另三资料分别为:51950平方米、约50000平方米、52000平方米),分为东、中、西和住宅四个部分。住宅是典型的苏州民居,现布置为园林博物馆展厅。

3、留园

留园与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苏州拙政园齐名。坐落在苏州市阊(音:chāng)门外,始建于明嘉靖年间(公元1522~1566年),另一资料:留园修建于明天顺四年(公元1460年)。

原为明代徐时泰的东园,清代归刘蓉峰所有,改称寒碧山庄,俗称“刘园”。清光绪二年又为盛旭人所据,始称留园。

留园占地约30亩(另两资料:2顷、约30000平方米),留园内建筑的数量在苏州诸园中居冠,厅堂、走廊、粉墙、洞门等建筑与假山、水池、花木等组合成数十个大小不等的庭园小品。

其在空间上的突出处理,充分体现了古代造园家的高超技艺、卓越智慧和江南园林建筑的艺术风格和特色。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苏州园林



~

现在州表示什么?洲又表示?
答:这种和县同级的区划单位“州”被取消了。但这种行玫区划的名称还保留在许多地名里,如杭州,苏州 简单地说《州》原来是水中陆地小岛的意思。 旧时行政区划单位。现在有的地方还保留这样的名称,如杭州、苏州、通州 。沧州。洲---形声。从水,州声。”洲”本作”州”,后人加水以别州县之字。本义:...

关于园林的诗句并赏析
答:翻过茱萸片,为一谷地,有“仄径荫宫槐”句,题名“宫槐陌”,“是向欹湖道”。 以上供参考。 3.关于园林的古诗词 赞美园林的诗句 1、江山如有待;花柳更无私。 2、苍松翠竹真佳客;明月清风是故人。 3、鸥鸟群嬉,不触不惊;菡萏成列,若将若迎。 4、绝怜人境无车马,信有山林在市城。——明·文徵明《...

园林建筑的意境与诗词绘画的关系
答:才能因妙趣横生而提高园林艺术的感染力;另一种是靠楹联(特别是五代末期,在唐代诗歌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楹联,作为一种文学形式,至宋代有所发展,特别是在园林中成为一种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题咏对园林意境进行表达,楹联题咏是语言艺术,是意觉时间-空间艺术,它是中国古典园林诗词的精萃,其媒介材料是词(语言)--...

题临安邸每个字词的意思.
答:直 把 杭 州 作 汴 州 。作者背景 林升,南宋孝宗淳熙年间(1174-1189)的一位读书人,其他情况都无从查考。注词释义 临安:即诗中的杭州(在今浙江),南宋的国都。邸:旅店。直:简直。汴州:北宋的国都,在今河南开封。古诗今译 山外有青山楼外有楼,西湖的歌舞何时方休?暖风把游人熏得...

苏州是一座园林城市,描写苏州的古诗词有很多?
答:春船载绮罗。遥知未眠月,乡思在渔歌。译文:你到姑苏时将会看到,那儿的人家房屋都临河建造。姑苏城中屋宇相连,没有什么空地;即使在河汊子上,也架满了小桥。夜市上充斥着卖菱藕的声音,河中的船上,满载着精美的丝织品。遥想远方的你,当月夜未眠之时,听到江上的渔歌声,定会触动你的思乡之情。

与中国园林艺术相关的中国诗词或者诗文?
答:因地制宜是指造园时根据不同的基地条件,有山靠山,有水依水,充分攫取自然景色的美为我所用,这实际上也就是园林规划布局中的顺应自然。顺应自然的另一层意思是按自然山水风景的形成规律来塑造园中的风景,使园内景色富有自然天真的魅力。园林艺术的主要目的是创造(或者改造整理)山水风景美,使之更集中、更精练、更...

谁有《苏州园林》教案 的答案?急急急急急急急急
答:13、苏州园林教师寄语: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学习目标:1.积累字词;整体感知课文,梳理文章的写作思路,弄清作者介绍园林的条理和顺序;把握本文所运用的说明方法,培养说明文的阅读写作能力2.揣摩语言,引导学生体会本文说明中糅合记叙、议论,表达方式灵活多变、语言简洁生动的特点3.了解苏州园林的艺术成就,领会欣赏中国园林的...

苏州园林说明方法语句欣赏
答:二、揣摩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回答问题。1.倘若要我说说总的印象,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标本”在这里是什么意思?)2.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艺术”与“技术”有什么区别?)3.可是墙壁上有砖砌的各式镂空图案,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依傍的,实际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因而...

园林建筑的意境与诗词绘画的关系是什么?
答:另一种是靠楹联(特别是五代末期,在唐代诗歌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楹联,作为一种文学形式,至宋代有所发展,特别是在园林中成为一种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题咏对园林意境进行表达,楹联题咏是语言艺术,是意觉时间-空间艺术,它是中国古典园林诗词的精萃,其媒介材料是词(...

解答苏州园林的题目急~
答:2003年被中央文明委命名为全国创建文明行业工作先进单位。描写苏州园林之美的诗句 “君到姑苏间,人家皆枕河。故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唐代诗人杜荀鹤 一迳抱幽山,居然城市间。(宋·苏舜钦《沧浪亭》)人道我居城市里,我疑身在万山中。(元·维则《狮子林即景》)绝怜人境无车马,信有山林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