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的变态发育是怎样的现象? 所有的昆虫都是变态发育吗

作者&投稿:薄峰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昆虫产下卵并不直接发育成能繁殖后代的成虫,而是要经过一段幼虫期、有的还要经过一个过渡虫态蛹期才能变为成虫,这种现象就叫变态发育。有的昆虫一生发育经过卵、幼虫(若虫)、成虫三个虫期,幼虫与成虫生活习性相同,仅体型上小些,翅和生殖器官也未发育完全,属于不完全变态,如蝗虫、蚜虫、蝉类、椿象、螳螂等;有的昆虫一生发育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虫期,幼虫与成虫形态差异很大,生活习性也有不同程度的差别,属于完全变态,如蛾、蝶、蜂、蝇、甲虫、草蛉类等。

无论是不完全变态还是完全变态类昆虫,其幼虫(若虫)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都需要经历几次蜕皮才能逐渐长大,每蜕一次皮就长1龄。通常幼虫(若虫)在低龄阶段体壁薄、食量小、活动较集中,是防治的有利时机。



昆虫的发育特点属于变态发育,这句话是正确的吗?那么说昆虫的发育特点是变态发育,是否正确?~

对的。
变态发育(Metamorphosis) 指动物在胚后发育过程中,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所出现的一系列显著变化.幼体与成体差别很大,而且改变的形态又是集中在短时间内完成,这种胚胎发育叫变态发育。
在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这种发育过程称为变态发育。
昆虫分为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
两栖动物属于变态发育,但无蜕皮现象。
变态发育是昆虫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现象。根据发育过程中是否有蛹期可以把绝大多数昆虫分为完全变态与不完全变态两大类。完全变态的昆虫一生要经历卵、幼虫、蛹和成虫4个阶段。此类昆虫的幼虫与成虫在外观上有较大的差别,比如毛虫和蝴蝶或蛴螬和甲虫。完全变态昆虫被认为是昆虫纲中进化程度最高的一群,种类也最繁多。常见的昆虫中,蜜蜂、蚂蚁、苍蝇、蚊子、跳蚤、蝴蝶、蛾子、以及各种甲虫都是完全变态的。 不完全变态的昆虫一生经历卵、若虫和成虫3个阶段。它们的幼虫在外观上与成虫差别一般不大,通常只是体型稍小,没有翅。不完全变态昆虫的幼虫生活在陆地上的又称为若虫,生活在水中的又称为稚虫。常见的昆虫中,蝗虫、蟋蟀、螳螂、蜻蜓、蝉、蟑螂、蚜虫、虱子等都是不完全变态的。蝗虫的若虫称为蝗蝻(跳蝻)。另外,还有一类昆虫在发育过程中没有明显的变态。它们是昆虫纲中的原始种类。它们没有翅膀,在分类上属于昆虫纲无翅亚纲。这类昆虫种类很少,平时能见到的可能就是生活在书箱或衣箱里的衣鱼(书虫)。相对于以上两种变态发育,这一类昆虫的发育又称为不变态或表变态。
要特别注意一下,在完全变态发育过程中,不一定所有都是受精卵,比如蜜蜂,蜂王产下的卵,分受精和未受精的,未受精的也可以变态发育成雄蜂。此语录出自8年级下册的生物书,学术上称为孤雌生殖。受精卵发育成雌蜂,吃蜂王蜜长大的发育成蜂王,没吃的则发育为工蜂,未受精的发育成雄蜂,雄蜂和蜂王交尾产生下一代 。
昆虫纲总共5种变态:1.增节变态:增节变态是从多足纲演化来时保留下来的一种原始变态类型。在昆虫纲中唯有无翅亚纲的原尾目属于这种变态。2.表变态:这是无翅亚纲中除原尾目以外各目(弹尾目、缨尾目和双尾目)所具有的变态类型。3.原变态:原变态是有翅昆虫中最原始的变态类型,只有蜉蝣目才有这种变态类型。4.不全变态:即卵期、幼虫期(陆生若虫和水生稚虫)和成虫期。有直翅目、等翅目、竹节虫目、螳螂目、蜚蠊目、革翅目、啮齿目、纺足目、半翅目、同翅目、蜻蜓目、绩翅目等。5.完全变态:这种变态类型有4个虫期:卵、幼虫、蛹和成虫。如鳞翅目、双翅目等。同时还有个复变态,主要代表有芫菁。
变态发育的前提是有性生殖。

昆虫,很可能是目前这个世界上最兴盛的生物类群了,它们的物种数量超过了已知动物物种数的60%,占到地球已知物种数量的大约一半。这个类群的一个显著特点便是变态发育,其中的“完全变态”更是分成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发育阶段,那昆虫为什么要在自然进化中选择变态发育呢?
昆虫,各种变态!
所谓的变态发育,说的是在出生后,幼体和成体在生理结构和行为习性上差距都比较大,而从幼体变成成体的过程中会经历短暂的“变形”过程,“跃迁”成另一种生活模式,甚至有的时候给人的感觉,幼体和成体似乎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生物的样子,比如幼虫是“面目可憎”的毛毛虫,而成虫却变成了天空中的花蝴蝶……
不过,昆虫类六足动物的变态发育种类繁多,大致可以分成增节变态、表变态、原变态、不完全变态和完全变态五大类,在不完全变态里还可以分成半变态、渐变态、新变态等各种变态……粗略说的话,不完全变态和完全变态是最常见到的,它们是有翅昆虫的主要发育方式。绝大部分昆虫都是有翅的,即使蚂蚁和白蚁这些看起来只在地上爬的家伙,它们王国中的“公主”和“王子”也是生有翅膀的。
不完全变态发育的特征是幼体(若虫)和成虫的生活习性接近,只是幼体体型较小,生殖器官和翅没有完全发育,比如蝗虫、蟋蟀、螽斯(如蝈蝈)、蜻蜓、蝉等都是这样的发育方式。不完全变态要精力卵、若虫和成虫三个阶段,蜻蜓等在水中生活的幼体用鳃呼吸,也称为稚虫。


而完全变态发育则要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幼虫的栖息环境和食性往往有显著不同,形态上也有明显的差别。蛹是从幼虫转变为成虫的过渡状态,不吃不动,体内却在经历着巨大的变化,这是完全变态发育的最重要特点。甲虫、蝴蝶、蛾子、蜂类、蚊蝇、蚂蚁等等都是完全变态发育昆虫。

需要注意的是,在不完全变态中有一种特殊的发育方式,称为新变态。这种发育方式的最末期若虫不仅部分类型不取食,也在不同程度上不再运动,也被称为拟蛹,这暗示着蛹的起源。新变态,很可能是从不完全变态发育到完全变态发育的中间类型。
昆虫,何以变态?
以完全分变态发育为例,昆虫一生当中要经过多次蜕皮才能成为成虫,达到一定蜕皮次数,才能变成蛹。这一过程受到其体内激素的调节,头部的咽侧体分泌保幼激素,胸部的前胸腺分泌蜕皮激素,前者使其保持幼虫状态,后者则促使其向成虫转变,促使虫子不断蜕皮……如果两者平衡,就能够正常地发育为成体。如果向幼虫的食物中掺入过量的蜕皮激素,这种平衡状态就会被打破,于是虫子不停的蜕皮,然后蜕死了……而保幼激素则可以使昆虫发育不全,产生不孕现象,从而使种族灭绝。这就是号称“第三代杀虫剂”的基本原理……
如果我们认真分析进行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类型,我们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这些昆虫类群当中至少有部分是传粉昆虫,蛾子和蝴蝶类则几乎无一例外。这在某种程度上暗示了一种有趣的可能,在进化的某个阶段,植物与昆虫的某些祖先达成了妥协——昆虫随着被子植物的兴起而繁盛的,双方互相促进,在更深的层次上达到了某种合作,也就是,植物帮着昆虫喂养幼虫,允许其取食枝叶,而成虫则为植物传播花粉。于是,幼虫和成虫这两个主要发育阶段在亿万年的进化过程中,走向了吃货和飞行健将的两个极端,一部纠缠在物种之间的爱恨情仇的大戏,也在演化史上拉开了……
以美洲的野生烟草(Nicotiana attenuate)为例。它们通常在黄昏时开花,并且一直绽放到夜里9点或第二天早晨。这种植物与每晚光顾其花朵的天蛾有着爱恨交加的关系。这种蛾子为植物授粉,但同时也会产下自己的卵——这些卵最终会孵化出饥饿无比的毛虫。为了繁衍后代,植物不得不忍受啃食之痛。但这也不是无底线的,如果滋生了太多的毛虫,它们就要给蛾子点颜色看看了:一些植物开始产生毒素,并且将营养物质向根转移,不再产生新的叶片,同时开花的时间调整到白天,减少吸引蛾子的化学物质,调整花蜜的成分——它们向白天活动的蜂鸟发出了邀请!
变态,不止昆虫
虽然完全变态发育在昆虫以外的动物界中几乎没有,但普通的变态发育则没有那么罕见。两栖类动物从蝌蚪般的幼体,到四足爬行的成体,从用鳃呼吸,到从用肺呼吸,这样的变态发育已经为我们所熟知。但事实上,包括海绵动物、腔肠类动物、扁形动物、纽形动物、环节动物、节肢动物、软体动物、棘皮动物、半索动物和尾索动物在内,甚至部分鱼类都存在变态发育,这几乎包括了相对低等动物的所有类群。

以中华螯蟹(Eriocheir sinensis)为例,这货也叫大闸蟹,虽然在我们的餐桌上堪称美食,但是入侵到欧洲和美洲以后,在那里造成了巨大的生态破坏,是强悍的入侵物种……它的蚤状幼体从受精卵孵化出来以后,要经过五次蜕皮,才能变成大眼幼体(蟹苗),再蜕皮一次,才能成为幼蟹。
再比如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幼体最初外鳃发达,胸鳍扩大,侧位,上面有血管网,对改善呼吸条件具有重要作用;但是随着稚鱼的生长,呼吸能力增强,外鳃退缩被鳃盖遮掩,胸鳍缩小变成下腹位,上面的血管网也已经退化,慢慢变成接近成鱼的样子。
事实上,生物在不同的发育阶段、不同的体型状态下可能会遇到不同的问题,变态发育形成(或退化)的器官或机能,对于改善生存条件、躲避敌人以及增强运动和捕食能力都是有利的,是在自然选择下产生的一种适应性进化。

完全变态类的昆虫各虫期的主要特点是什么?根据不同虫期特点.可采取哪些...
答:③蛹期,是完全变态昆虫由幼虫到成虫的过渡阶段,昆虫的蛹期不吃不动,御敌和抗逆性差,是开展防治的好时期。例如,翻耕哂垡捣毁蛹室及人工挖蛹等;④成虫期,是昆虫交配产卵繁殖后代的阶段。多数昆虫羽化为成虫后需继续取食来满足卵巢发育,所以了解不同昆虫对补充营养的种类及需求程度,就可以开展化学...

昆虫变态是如何进化出来的?
答:所以蛹态的起源也就是全变态的起源,蛹的获得是成幼发育分化的结果。8、全变态昆虫性状在幼期被抑制,必须有一个蛹期,把幼虫的若干组织经过改造,才能过度到成虫,蛹态相当于蜉蝣的亚成虫,全变态类起源于原变态。9、昆虫体型的起源,翅的产生,全变态发育形式的活动在发育上是统一的、连续的,与生...

什么和什么是昆虫一生变态发育的两种类型
答:昆虫一生变态发育的两种类型是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1.完全变态:完全变态是指昆虫在发育过程中经历四个明显不同的阶段:卵、幼虫、蛹和成虫。每个阶段都有特定的形态和功能。这种类型的变态发育通常发生在两翅目(如苍蝇)、鳞翅目(如蝴蝶)和鞘翅目(如甲虫)等昆虫中。以下是完全变态发育的四个阶段...

什么是完全变态发育
答: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都是指昆虫 完全变态发育: 发育过程中要经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幼虫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与成虫的显著不同。例如:苍蝇、蜜蜂、家蚕等。 不完全变态发育: 个体发育只经历卵、若虫、成虫3个时期,幼虫和成虫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差别不大。例如:蟑螂、蝗虫...

昆虫在发育成成虫时会有脱皮现象原因是
答:起到保护、支撑和防止体内水分的散失,外骨骼不能随着身体的长大而变大,当昆虫逐渐长大时,外骨骼就会限制昆虫的生长,因为昆虫在生长过程中脱去外骨骼的现象就是蜕皮现象,该现象对于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来说只发生在幼虫期.而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不具外骨骼,没有进行蜕皮的现象.故选:C. 点评: ...

昆虫有哪些主要变态类型
答:胚后发育过程中从幼期的状态改变为成虫状态的现象,即称为变态。其类型主要有增节变态、表变态、原变态、不全变态和全变态5个基本类型。柑橘害虫所涉及的主要为不全变态(如同翅目的黑蚱蝉、粉虱科等)和全变态(如鳞翅目的嘴壶夜蛾、鞘翅目的恶性叶甲等)。一般情况下,不全变态只有卵期、幼虫期...

昆虫的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的主要区别?
答:完全变态:完全变态的发育过程包括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不完全变态:受精卵、幼虫、成虫等3个时期。二、羽化不同 完全变态:完全变态有羽化现象。不完全变态:不完全变态没有羽化现象。三、幼虫和成虫不同 完全变态:完全变态的幼虫和成虫有明显的差异。不完全变态:不完全变态的幼虫和成虫相似...

同样是变态发育,昆虫的变态发育和两栖动物的变态发育有区别吗
答:有的。变态发育的意思是改变形态,指的是动物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幼体到成体的差别很大,这些差别不仅体现在外形结构上,而且在生活习性上。变态发育的动物包括昆虫和两栖动物,但是昆虫的变态发育和两栖动物的变态发育又是不同的。对于两栖动物来说,雄性产出精子,雌性产出卵子,精子和卵子在它们的身体...

毛毛虫为什么会变成蝴蝶?
答:昆虫变态的一种现象昆虫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要经过一系列内部及外部形态上的变化,才能转变为成虫。这种体态上的改变称为变态。蝴蝶是完全变态的昆虫,即一生会经过四个阶段:卵、幼虫、蛹、成虫。

昆虫成虫的现象是什么?
答:昆虫从卵孵化出来后,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要经过一系列外部形态和内部器官的变化,才能转变为成虫,这种现象称为变态。根据进化程度的高低,不同类群发生了不同的变态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