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哪些强国? 2019年时事政治新闻汇总

作者&投稿:马冠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十九大报告解读丨从十九大报告看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来源:新华社作者:黄小希、姜潇责任编辑:朱红
2017-10-23 15:230
凝聚心力量 铸就新辉煌

——从十九大报告看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新华社记者黄小希、姜潇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内容占了较大篇幅。

代表们认为,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随着人民的需要从物质文化需求发展到美好生活需要,随着中华民族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文化建设也要提升至更高层面,肩负更多的使命。

坚定文化自信: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十九大报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阐释,彰显了一个伟大民族在苦难与奋斗的历程中积淀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

十九大代表、中央党校教授谢春涛认为,在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的背后,是我们坚定的文化自信。“我们在国际上讲中国故事,往往都从讲中国文化开始。我们的制度与我们的文化密切相关,我们实施这样的制度、走这样的道路,有我们充分的道理,包括文化的道理。对此,我们要有充分的自信。”

中华书局总经理徐俊代表说,文化自信的应有之意,是要对民族自身文化有更准确的理解、更高度的认同。“作为出版工作者,要做好更精准的阐释工作,倡导经典阅读和有价值的阅读。”

云南省西盟佤族自治县文化工作者杨娜代表和她的伙伴一起,这些年几乎走遍了全县偏远山寨,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佤族歌舞讲解党和国家的政策。“十九大报告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我们要结合时代主旋律,创新编排,让传统佤族歌舞更加精彩。”她说。

激发文化活力:不断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

文化创造美好,美好需要文化。在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中,丰富的精神食粮不可或缺。

过去五年,我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成效显著。统计显示,2016年全国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从2012年的18071亿元增加到30254亿元,占GDP的比重从2012年的3.48%提高到4.07%。

“我们要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不断增强文化发展实力。一方面加大对公共文化服务的投入,提高服务效率和服务有效性;另一方面要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到‘十三五’末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5%。”文化部部长雒树刚代表在十九大中央国家机关代表团媒体开放日上说。

河南开封在几年前正式提出“文化+”战略,文化元素与城建、旅游、工业等相关产业深度融合,不仅促进了文化繁荣,还为城市转型升级提供了新动能。开封市委书记吉炳伟代表说,我们要在丰厚的文化积淀中凝聚起更加强大的创新创造活力,努力打造文化发展新高地,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阶段实现新的更大发展。

在湖南省祁剧保护传承中心演员肖笑波代表眼中,过去五年来,党和政府对文化建设、对群众的文化生活高度重视。“这几年,我们团队每年送戏下乡200多场,受到群众欢迎。在这个伟大的时代,我对戏曲的未来、对我们更加美好的文化生活、对中华文化的新辉煌充满了信心和憧憬。”

凝聚奋进力量:以文化繁荣兴盛助力民族伟大复兴

十九大代表、中央党史研究室主任曲青山说,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走向强起来,文化要承担起更大的责任和使命,十九大报告将文化的地位和作用提升到一个崭新高度。

中央民族大学副教授蒙曼代表认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仅是物质的复兴,更是精神的复兴。如果把走向复兴的中华民族比作一个人,那么强起来必然包括身体与精神两个方面,要让中华民族的精神力量与价值观发挥举足轻重的影响力。

“在国际舞台上,越来越多的中国故事引来八方喝彩,越来越多的中国作家、艺术家获得国际大奖,中华文化正成为中国走向世界的灿烂名片,也正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强大正能量。”中国文联副主席潘鲁生说,这些辉煌成就表明,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一定能够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在实践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

十九大报告,提出十三个强国目标,是:制造强国、科技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网络强国、交通强国、海洋强国、贸易强国、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体育强国、教育强国、人才强国、强军战略。

代表们认为,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随着人民的需要从物质文化需求发展到美好生活需要,随着中华民族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文化建设也要提升至更高层面,肩负更多的使命。

2018年4月到5月有哪些重要的时事政治~

1、2018年4月2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强调,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要咬定总攻目标,严格坚持现行扶贫标准,不能擅自拔高标准,也不能降低标准。要整合创新扶持政策,引导资源要素向深度贫困地区聚焦,精准施策,有效帮扶特殊贫困群体。
2、2018年4月10日,习近平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指出,实践证明,过去40年中国经济发展是在开放条件下取得的,未来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也必须在更加开放条件下进行。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这是中国基于发展需要作出的战略抉择,也是在以实际行动推动经济全球化造福世界各国人民。

3、2018年4月13日,习近平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新时代,海南要高举改革开放旗帜,创新思路、凝聚力量、突出特色、增创优势,努力成为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新标杆,形成更高层次改革开放新格局。
4、2018年5月4日,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强调,马克思主义始终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是我们认识世界、把握规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仍然要学习马克思,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高扬马克思主义伟大旗帜,不断从中汲取科学智慧和理论力量,更有定力、更有自信、更有智慧地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让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人类社会美好前景不断在中国大地上生动展现出来。
5、2018年5月7日,中共中央印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立法修法规划》强调,要着力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律法规的立改废释全过程,确保各项立法导向更加鲜明、要求更加明确、措施更加有力,力争经过5到10年时间,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筑牢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

1、2019年11月5日,国家新闻出版署近日发出《关于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规定网络游戏企业每日22时到次日8时不得为未成年人提供游戏服务。
2、2019年11月10日,在对希腊共和国进行国事访问之际,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希腊《每日报》发表题为《让古老文明的智慧照鉴未来》的署名文章。

3、2019年7月31日下午(当地时间),联合国粮农组织在位于意大利罗马的总部举行总干事交接仪式。来自中国的屈冬玉正式接替第八任总干事达席尔瓦,成为该组织历史上首位中国籍总干事。
4、2019年6月2日,最后一根500千伏海底电缆成功登陆舟山大鹏山岛,标志着世界首个500千伏交联聚乙烯海缆敷设工程顺利完工。
5、2019年4月28日电,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4月30日上午10时30分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将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