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岁的儿童在文言文中指什么? 古代文言文中孩子被称为什么?有那些?分别是几岁?

作者&投稿:巩滢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古代对这个年龄段孩子最为贴切的说法应该是“垂髫(3-7岁孩子)”。这种表达是属于借代。
此外,“黄口小儿”泛指10岁以下的孩子,跟这个年龄段也有重叠。

古时对儿童称谓不少,但具体在3~8岁这个年龄段的,应是“垂髫”。
古时对于三四岁到八九岁的儿童称“垂髫”,是因为此时的童子头发下垂,不扎束。髫,是古代儿童头上下垂的短发。

三至八岁的儿童在文言文中指:垂髫。
希望帮到你。

在文言文中称为“垂髫”

三四岁至八九岁的儿童古代称什么?~

三四岁至八九岁的儿童古代称为:垂髫(tiáo)。
髫:古代儿童头上下垂的短发。
垂髫:指童年。古时童子未冠,头发下垂,因而以“垂髫”代指童年。
又如:髫稚(幼童;幼稚);髫草(指小儿,幼童);髫儿(幼童,小孩);髫岁(幼年,童年);髫发(小儿垂发。引申为童年之称);髫齿(幼年,童年);髫龀(幼年);髫辫(指童年)

扩展资料
相关名称
1、孩提: 2~3岁的儿童。指代幼儿时期
2、总角:八岁(女)、九岁(男)至十四岁的少年(古代儿童将头发分作左右两半,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形如两个羊角,故称‘总角’、‘总丱’)。
3、豆蔻:十三四岁至十五六岁(豆蔻是一种初夏开花的植物,初夏还不是盛夏,比喻人还未成年,故称未成年的少年时代为“豆蔻年华”)。
4、束发:男子十五岁。(到了十五岁,男子要把原先的两个 总角解散,扎成一束髻);古代男孩十五岁时束发为髻,因用为指代成童。束发一般15岁,这时应该学会各种技艺 。
5、及笄:女子十五岁。(女子拾伍岁行笄礼,表示已经成年,可以结婚了。女子15岁结发,用笄贯之,因此称女子15岁为‘及笄’,也称“既笄”)
6、弱冠:男子二十岁。(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人,因为还没达到壮年,故称“弱冠”)。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年龄称谓

儿童称谓
1、童孺:儿童。
2、垂髫[tiao]:指儿童。儿童垂发叫髻。垂髫:髫[tiáo],指古代儿童犹未束发时自然下垂的短发。因而就用“垂髫”称幼儿或指人的幼童阶段。也有说“垂发”的,意思相同。
3、龆[tiao]:儿童换牙。龆年:童年。
4、髫[tiáo]年:童年。
5、髫[tiáo]龄:童年。
6、束发:是指青少年。
7、稚:称年龄小的为稚。
8、膝下:幼年,言子女幼年仅能依附父母的膝下。
9、孺子:儿童。也用作老人对年轻后生的称呼。

扩展资料
1、伞寿,指80岁寿辰。因“伞”字的草体形似“八十”,故称“伞寿”。
2、米寿,指88岁。因米字拆开好似八十八,故借指88岁。此外,还含有年事虽高,但食欲旺盛之意。
3、白寿,指99岁。百少一为99,故借指99岁。
4、期颐,指百岁高寿。据朱熹讲,期是“周匝之义”,即转过一圈了。
5、下寿,指60岁以上。中寿,指80岁以上。上寿,指百岁。
6、茶寿,指108岁。茶字上面廿,下面为八十八,二者相加得108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年龄称谓

七八岁的小孩在古代叫做什么
答:七八岁的小孩在古代叫做垂髫。垂髫:指三四岁至八九岁的儿童。垂髫:亦作“垂龆 ”。指儿童或童年。髫,儿童垂下的头发。

三四岁至八九岁的儿童古代称什么?
答:三四岁至八九岁的儿童古代称为:垂髫(tiáo)。髫:古代儿童头上下垂的短发。垂髫:指童年。古时童子未冠,头发下垂,因而以“垂髫”代指童年。又如:髫稚(幼童;幼稚);髫草(指小儿,幼童);髫儿(幼童,小孩);髫岁(幼年,童年);髫发(小儿垂发。引申为童年之称);髫齿(幼年,童年);髫龀(幼年);髫...

古代文言文中孩子被称为什么?有那些?分别是几岁?
答:1、童孺:儿童。2、垂髫[tiao]:指儿童。儿童垂发叫髻。垂髫:髫[tiáo],指古代儿童犹未束发时自然下垂的短发。因而就用“垂髫”称幼儿或指人的幼童阶段。也有说“垂发”的,意思相同。3、龆[tiao]:儿童换牙。龆年:童年。4、髫[tiáo]年:童年。5、髫[tiáo]龄:童年。6、束发:是指青少年。

孩子年龄的文言文
答:1. 各年龄段时古文说法 襁褓:婴幼儿时期孩提:小孩会笑要人提抱的年龄阶段,后指2-3岁儿童龆龀:小孩换乳牙,后指7-8岁的孩子垂髫:儿童头发不加收束,自然下垂。 后指儿童。又称髫岁,髫年,髫龄,髫发。 总角:儿童把头发收束起来扎在头顶两旁的发髻。代指幼年。 9岁九龄:为9岁。13岁豆蔻:指女子十三岁。 豆蔻...

文言文中各个年龄阶段如何称呼?
答:古代,儿童未成年时不戴帽子,头发下垂。后因以“垂髫”指童年。晋陶渊明《桃花源记》;“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3. 豆蔻 十三四岁的少女。唐代杜牧《赠别》诗:“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4. 及笄 女子15岁。笄是古代妇女盘头发用的簪子。及笄,指女子至15岁时,把头发簪起,表示已...

每个年龄段的称谓是什么?
答:龆龀:指儿童。语出《韩诗外传》卷一:“男八月生齿,八岁而龆齿……。女七月生齿,七岁而龀齿……”教数之年:指儿童九岁。外傅之年:指儿童十岁。舞勺之年:指儿童十三岁。以上皆出自《记》。破瓜之年:指十六岁女子。这是旧时文人将“瓜”字拆为二八字以纪年。《通俗编·妇女》:“宋...

古汉语中对各个年龄的称呼?
答:总角:8、9岁至13、14岁的少年。古代儿童将头发分作左右两半,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形如两个羊角,故称总角。《诗经》中就有总角之宴,言笑晏晏。黄口:10岁以下。本指幼鸟,后指儿童。《孔子家语·六本》:孔子见罗雀者,所得皆黄口小雀。夫子问之曰:大雀独不得,何也?罗曰:大雀善惊...

古文中每个年龄段的称呼 及背景
答:1、赤子:初生的婴儿。孔颖达疏:“子生赤色,故言赤子。(小孩子一生下来是红色的,所以叫赤子。)2、襁褓:亦作“襁保”、“强葆”、“婴儿”。本意是指包裹婴儿的被子和带子。如《后汉书·桓郁传》:“昔成王幼小,越在襁保。”意思是当时成王还是个在襁褓中的婴儿,后借指未满周岁的婴儿。3...

古文中有关年龄的解释?
答:古文中有关年龄的表述有:襁褓:指未满周岁的婴儿;孩提:指2~3岁的儿童;垂髫:大约3、5岁至7、8岁的儿童;总角:大约8、9岁至12、13岁的儿童;豆蔻年华:指女子13岁;及笄:指女子15岁;弱冠:指男子20岁;而立之年:指30岁;不惑之年:指40岁;知天命、半百:指50岁;花甲、耳顺:指60岁...

古代文言文中孩子被称为什么?有那些?分别是几岁?
答:称幼儿或指人的幼童阶段。也有说“垂发”的,意思相同。3、龆[tiao]:儿童换牙。龆年:童年。4、髫[tiáo]年:童年。5、髫[tiáo]龄:童年。6、束发:是指青少年。7、稚:称年龄小的为稚。8、膝下:幼年,言子女幼年仅能依附父母的膝下。9、孺子:儿童。也用作老人对年轻后生的称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