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仪晚年游故宫的时候发生什么事情导致他再没去过故宫? 晚年溥仪与妻子重游故宫的时候,坐在龙椅上说了什么?

作者&投稿:离婵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溥仪是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位皇帝,他的一生是悲剧而又传奇的。溥仪一生中一共登基三次,第一次是在1909年的时候,光绪帝驾崩后,慈禧太后指定年仅三岁的溥仪继任皇位;第二次是在1917年辫帅张勋复辟的时候溥仪再次登基;第三次是在日本人的扶持下登基成为伪满洲国的皇帝。不过在1945年的时候,苏联对日本宣战了,然后派兵进攻伪满洲国,伪满政权随之覆灭,溥仪被苏军俘获,沦为一名战俘。

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二年,也就是1950年,溥仪被引渡回中国,在战犯管理所接受9年劳动改造。直到1959年12月,溥仪得到我国政府的特赦。溥仪被特赦后,成为新中国的一名普通公民,曾经在植物研究所和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等单位工作过。据说在溥仪被特赦出来后,有一回朋友约他一起去故宫游览。结果在这次游览故宫的过程中,发生了很尴尬的一件事,之后溥仪就再也没有去过故宫了。那么当时溥仪去游览故宫的时候,究竟是遇到了什么事情?

我们都知道故宫原本是溥仪待过的地方,故宫对于溥仪来说就像自己的家一样。然而这些都是过去的事,如今早已时过境迁了。故宫早已不再是清朝的皇家住所了,而是属于人民的博物院。据说当时溥仪要进故宫的时候,仍然保持着一副回家的姿态。结果故宫的工作人员提醒溥仪要购买门票才能进去游览。溥仪当时听了工作人员的话后楞了一下,然后说道:“我到这里来参观,还要买门票吗?”

不过没过多久,溥仪就意识到自己说的这句话很有问题。最后溥仪按照规定购买了门票,然后才进去故宫。而回到自己曾经生活过的地方游览,溥仪思绪万千,往事一幕幕在脑海中呈现。溥仪当时的感受应当是“雕梁玉器今犹在,只是朱颜改。”看着这个物是人非的地方,溥仪的心里难免有些失落。然后又想起自己如今需要购买门票才能进入故宫,溥仪的心情可想而知。

其实一般人也都能理解溥仪当时的心情。溥仪毕竟曾经是大清帝国和紫禁城的主人,故宫在过去就是溥仪的家而已。如今自己回到曾经的家,居然还要买门票才能进来,这种心理落差一般人也是承受不了的。

通过这件事情,溥仪再次意识到故宫已经不属于自己的了,而是属于全国人民的历史文化遗产。溥仪也意识到自己如今只是新中国的一名平凡的公民而已,不再具有什么特殊的待遇了。正是因为这些原因,溥仪之后就没有再去过故宫,毕竟如今的故宫对溥仪来说只是一个触景伤情之地而已。



几十年的风雨沉浮,最终都抵不过命运的捉弄,面对大起大落,他不动声色只为求一个平安的晚年,站在故宫里回想起自己少年时的荒诞不经,明明想笑,却不知为何在心里流下了泪,是的,一切都过去了,那个九五之尊,一心想恢复祖宗基业,再造康乾盛世的溥仪已经死了,而今留下的只是一个苟延残喘,艰难度日的老人而已。

末代皇帝,这个头衔压了溥仪一辈子,少年时,他的师傅们天天在他耳朵边夸赞自己是天生英主,认为复兴大清有望,自己也曾经在这种幻梦中如痴如醉,当众向祖宗发誓:有自己在,大清就不会亡!中年时,他费尽心机想要拉拢军阀,散尽家财,只希望能有一个忠臣出现,护国保驾,到了东北后,在经历了一次次委屈和威胁之后,他逐渐颓废,再也不愿去做那个美梦,而是用极端的方式维护自己最后一点尊严,他动辄惩罚下人,打骂下属,为的就是给自己这个皇帝找一点存在感,当了一辈子的傀儡,为何就不能做一回自己呢?

溥仪一生都没有享受到平凡人的快乐,没有亲情,没有爱情,也没有友情,大臣们利用他,太监们欺骗他,日本人威胁他,爱人们鄙视他,作为一个国家的君主,溥仪无力回天,作为妻子的丈夫,溥仪无法给妻子们一个完整的家,最终大清亡了,婉容疯了,文绣和他离婚了,谭玉玲死了,李淑贤只是把他当成一个供自己提升地位和随意打骂的工具。人生最不幸的事情,莫过于此了。

在被改造九年之后,溥仪最终被释放,出狱后的溥仪对未来的生活好像并没有什么打算,只是想找个人好好过日子,其实对他这种具有特殊身份的人来说,没有打算才是最好的打算,一个末世之君,既然还留有一条性命,只能是平淡度日最安全了。因此晚年的溥仪显的非常随和,他不仅对李淑贤非常包容,而且还和昔日的仇人熊秉坤及鹿钟麟合影留念,对于往事,他不想再提,既然过去了,就当过去的那个溥仪死了吧。

溥仪刚出狱的时候,曾经有一次,杜聿明邀请他一起去逛故宫,溥仪本来是不想去的,但是架不住杜聿明的怂恿,于是溥仪便和杜聿明一起到了故宫,对于这座古老的宫殿,溥仪实在是太熟悉了,当再一次见到自己曾经的家,他的心情有些莫名的激动,还有一种说不出的失落,正当他抬腿准备进入故宫的时候,旁边的售票员却突然拦住溥仪,对溥仪说:我们这是卖票的,没票不能进。溥仪一下愣住了,他似乎忘记了自己现在的身份,也不明白所谓的紫禁城卖票是怎么一回事,于是他惊讶的问了一句:我来这地方还要买票?

但是话刚出口,他就意识到自己失言了,杜聿明笑着向溥仪解释说:老溥,现在故宫是人民的故宫,已经开始收门票啦,当然门票钱是用在保护故宫方面,也是为了更多的文物能够流传后人嘛!溥仪听完点了点头,慌里慌张的赶紧买了票,然后才和杜聿明进了故宫。

站在故宫大殿之上的溥仪看着周围熟悉的情景,恍惚之间好像自己又回到了四十多年前,那时的自己才20多岁的年纪,曾经在紫禁城里斗过蛐蛐,看过蚂蚁搬家和骆驼打喷嚏,后花园那棵树下似乎还趴着那个不谙世事的孩子,顽皮的又吵又闹,死活不读书,非要看蚂蚁搬家,太和殿的龙椅上似乎还有一位少年,看着大殿之中的文武群臣在向自己跪拜。他兴奋的向杜聿明介绍了这里发生的一切,毓庆宫是自己读书的地方,太和殿是自己十几岁二次登基的地方,一幕幕场景就像放电影一样浮现在自己眼前。

介绍完后,溥仪独自一人又围着紫禁城转了一圈,此时他的内心或许是失落的,或许怕自己的情绪失控,逛了一会之后,他就提前告辞离开了,从此之后,再也没有踏进故宫一步。他四十多年再也没回到自己儿时玩耍的地方,他想多回去看看,可是他怕别人说他还对过去的帝王身份念念不忘,怕再次回到那个伤心地,想起那一幕幕清晰的场景。

1967年,61岁的溥仪因为肾癌晚期去世,没有庞大的送葬仪式,也没有太多的花费,墓地更是一切从简,只是草草火化了事,一代帝王就这样离开了人世,带着一生的传奇经历和故事永远的摆脱了人世间的枷锁,离开了人间这片伤心地。



溥仪最后一次和杜聿明游故宫的时候兴奋地像他介绍了自己年少时候在这里一切,往事一幕幕浮现,但是围着故宫转了一圈后,心里或许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失落,便提前离开了,从此再也没去过故宫。

溥仪晚年游故宫的时候,故宫已经不是她家了,他后来没去,是因为他去了江南,而且得了一场大病,没有能力再去游故宫呢

因为那时候的他游玩故宫,售票员却告知他进故宫要买票才能进去,看着住了大半辈子的故宫,如今故宫已经被保护起来,他怕别人会说他对帝位念念不忘,也害怕再回到这个伤心地,所以从那之后他再没去过故宫。

溥仪晚年游故宫,为何要将花瓶说成是"夜壶"?~

因为溥仪游览故宫的时候,发现专家侃侃而谈正在介绍的那个花瓶,是自己小时候拿来当作夜壶用的。

末代君王溥仪的一生可以说是颠沛流离的,辛亥革命爆发没几天他就退位了,不久他又被日本人控制做了傀儡君王,日本人无条件投降之后他在逃亡时又被苏联人抓住了,并且被苏联软禁了5年。在这5年时间里他度日如年,最后终于回到了新中国。面对祖国翻天覆地的变化,溥仪显得很不适应,甚至不知道该怎么样去过自己的生活,也就是说他与社会脱节了,跟不上时代的变化。

幸好这个时候他在国家的帮助下,得到一份在植物园上班的工作,溥仪对这个工作还算满意,不会很辛苦,待遇虽然不是很高,但起码能够保障自己的生活了,而且福利还不错有许多休闲的时间,他心里也算是满足了。工作了几年之后,有一次植物园组织大家去故宫旅游,溥仪也在队伍里面。想起自己当年在故宫里面长大、处理朝政,如今回去看一下却还要买票,溥仪不经感慨万千,真是计划赶不上变化呀。

到了故宫以后大家都聚集在展厅中,听一位专家在一个花瓶旁边侃侃而谈,介绍这个花瓶的艺术价值和来历。可是他说的太久了,溥仪有些不耐烦就讲了句真话:“那是个夜壶,不是花瓶。”围观的人听他这么说,就一下子都安静了下来,用奇怪的眼神看着溥仪和专家。专家这时也不知道说什么好,为了缓解尴尬,他只好继续跟大家讲解这个花瓶。实际上这个花瓶是溥仪小的时候,晚上起夜拿来当作夜壶用的,但这是他自己的一个秘密,不是很亲近的人根本不知道。后来专家知道他就是溥仪之后,为自己刚才对花瓶的讲解感到很不好意思。

我们都知道,溥仪是清朝的最后一个皇帝,他这个皇帝一生可谓是过得十分曲折,经历了太多常人不能够经历的事情,所以我们作为普通人,都感受不到他的这一份艰辛。他的一生起起落落,从清朝的皇帝到最后沦为平民,他还是一如既往的坚持,用笑来面对生活,小编也是十分的佩服他,今天小编就和大家讲一讲晚年溥仪参观故宫时,发生的一件事。

溥仪这一生,见证了大清王朝的覆灭,见证了封建社会的瓦解,也看见了中国逐渐崛起的步伐,他的内心肯定有着很多的感慨,估计说也说不尽。溥仪晚年回故宫参观,没想到在龙椅下找到了自己曾藏下的东西。据说溥仪晚年的时候,曾经受邀回到故宫参观,看着自己过去生活的地方,自己曾经的家变成了游客参观的景点,不知道心里究竟是作何感想?

有一次,在一起工作的同事约溥仪一起去故宫参观,可是,溥仪却面露难色,很不情愿的样子。于是同事们就开玩笑的说道:“你该不会怕触景生情吧?”听到这句话,溥仪深吸了一口气说道:“去就去呗,反正也已经很久都没有回去了。”溥仪在皇宫里逛来逛去,虽然不需要别人来为他做向导,可身边还是有人陪同着的。

当溥仪与妻子两人来到摆放龙椅的地方时,李淑贤问溥仪古时候为什么有那么多人都喜欢坐这把椅子呢?而此时溥仪心中算是五味杂陈,看到龙椅的那一刻他触景生情,想到了很多曾经的往事,在沉默了许久后溥仪缓缓的说:皇帝表面上虽然好,但它其实是这个世界上最可悲的职业了。这句话从溥仪口中说出来着实令人心酸,曾经身为皇帝的他,没有掌握自己的命运,直到晚年才作为一名普通人找到了自我,其中的悲伤外人或许都理解不到吧。

故宫为什么5点关门 故宫晚上灵异事件频繁是真的吗
答:然而实际上,整个灵异事件都是被人瞎编的,至于影视文件更是被有心人故意制造的。因为那个时候,绝大多数人对所谓的影视文件造假技术还不太了解,认为影视文件就一定是真实的,所以后来官方才不得不对此进行澄清。巧合的是都在那些年发生了一些事情,当时由于故宫关门较晚,并且故宫内部分区域仍然存储着皇宫...

92年故宫灵异事件,游客看到的太监宫女究竟为何物?
答:吓的游客四散奔逃,当时很多游客都拿出了拍照工具拍照,这个画面也因此被记录和保留下来。故宫灵异事件的科学解释故宫出现行走的宫女之后,惊动了很多的专家和学者,经过不断的假说和推演,专家给出了这样的解释,故宫的宫墙当中含有大量的四氧化三铁,在雷雨天气的时候,闪电可能会将电流传导,如果在这个...

溥仪晚年去上户口,家庭住址吓坏户籍员,究竟写的什么文化程度?
答:然后接着户籍员又问了溥仪的出生地,溥仪直接回答了紫禁城,这也把户籍员吓了一跳,毕竟在户籍员看来一个普通人怎么可能会住在这么高贵的地方,于是怀着怀疑的态度又问了溥仪的名字,当溥仪把全名说出来的时候,这位户籍员才恍然大悟,原来站在我面前的前皇帝。然后溥仪也算是真正有了户籍。纵观溥仪的...

92年故宫灵异事件,游客看到的太监宫女究竟为何物
答:那可能有人会有这样的疑问,就是灵异故事有没有真实发生的呢?答案当然是肯定的。喜欢看灵异故事的朋友应该都知道,在1992年的北京故宫里,就曾经发生过一起灵异事件,就是游客在故宫里看到了古代的太监和宫女,而游客在看到他们之后,还专门拍了照片。当时这个事情引发了很大的关注,毕竟北京故宫里确实...

北京故宫的故事有什么?
答:在故宫中,有许多微小的设置都符合风水学、建筑学,处处体现着皇家的权威,让我们来看几例。一、999间半房间的传说 相传当初刘伯温修建北京城皇宫的时候,向皇帝诉说他梦见玉皇大帝说天宫宝殿有一千间,凡人间宫殿数量万不可以超过天宫,还要请天上三十六金刚、七十二地煞去保护凡间皇城,才能够风调雨顺国泰...

故宫的由来,有哪些历史?
答:4、明朝时期 故宫建成后,明清宫廷五百多年的历史,包含了帝后活动,等级制度、权力斗争、宗教祭祀等。永乐十八年(1420年),北京宫殿竣工。次年发生大火,前三殿被焚毁。 扩展资料: 故宫的建筑布局: 整体格局 故宫位于北京城中心。布局依据《周礼·考工记》中所载:“左祖、右社、面朝、后市”的原则,建筑在北京城南北...

故宫灵异事件是真的吗?为何每天5点关门?
答:然而实际上,整个灵异事件都是被人瞎编的,至于影视文件更是被有心人故意制造的。因为那个时候,绝大多数人对所谓的影视文件造假技术还不太了解,认为影视文件就一定是真实的,所以后来官方才不得不对此进行澄清。巧合的是都在那些年发生了一些事情,当时由于故宫关门较晚,并且故宫内部分区域仍然存储着皇宫...

关于故宫的故事和传说。
答:1、奇怪的井 故宫里有一口井,平日白天的时候往下看,井底就是一些石头,杂草,但每到晚上12点后往下看,只要天上有月亮,你会看到井底出现的不是石头,杂草,而是水,水上倒映的却不是你的面孔。有科学人员解释:故宫能看见宫女是有科学依据的,因为宫墙是红色的,含有四氧化三铁,而闪电可能会将...

有关北京故宫的传说或故事有哪些
答:1、故宫看门人 5点,是故宫关门清客的时间。据说,那个钟点是故宫阴气最重的时刻。很多游人都感觉到,即使是在闷热的夏天,5点的故宫也会让人感到一种阴 冷。那是因为,过了5点,阳间的客人们就要走了,而即将登场的就是那些以前故宫还有守夜的人。故宫看门人的孩子身体都不好,老人都说是因为那人...

故宫有哪些不为人知的秘密
答:走到神武门的时候我开始返回,参观两边的宫殿,但是部门宫殿都闭门,不让进啊。最后转转转到了慈禧的储秀宫。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因为冤魂太多的缘故,我离主道不是很远,但是信号一直很差,太阳下炎热无比,但是在廊下,确实是阴凉。也许这是古代建筑的智慧吧。前几年,网上说故宫有宫女出行,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