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数学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带答案)

作者&投稿:马芬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例1:夏季,为了节约用电,常对空调采取调高设定温度和清洗设备两种措施.某宾馆先把甲、乙两种空调的设定温度都调高1℃,结果甲种空调比乙种空调每天多节电27度;再对乙种空调清洗设备,使得乙种空调每天的总节电量是只将温度调高1℃后的节电量的1.1倍,而甲种空调节电量不变,这样两种空调每天共节电405度.求只将温度调高1℃后两种空调每天各节电多少度?
分析:本题有四个未知量:调高温度后甲空调节电量、调高温度后乙空调节电量、清洗设备后甲空调节电量、清洗设备后乙空调节电量.相等关系有调高温度后甲空调节电量-调高温度后乙空调节电量=27、清洗设备后乙空调节电量=1.1×调高温度后乙空调节电量、调高温度后甲空调节电量=清洗设备后甲空调节电量、清洗设备后甲空调节电量+清洗设备后乙空调节电量=405.根据前三个相等关系用一个未知数设出表示出四个未知量,然后根据最后一个相等关系列出方程即可.
设只将温度调高1℃后,乙种空调每天节电x度,则甲种空调每天节电度.依题意,得:
1.1x+(x+27)=405
解得: x=180
答:只将温度调高1℃后,甲种空调每天节电207度,乙种空调每天节电180度.
二、分段型;分段型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是指同一个未知量在不同的范围内的限制条件不同的一类应用题.解决这类问题的时候,我们先要确定所给的数据所处的分段,然后要根据它的分段合理地解决.
例2:某水果批发市场香蕉的价格如下表:
购买香蕉数(千克) 不超过20千克 20千克以上但不超过40千克 40千克以上
每千克价格 6元 5元 4元
购买香蕉数(千克)不超过20千克20千克以上但不超过40千克40千克以上每千克价格6元5元4元.张强两次共购买香蕉50千克(第二次多于第一次),共付出264元, 请问张强第一次、第二次分别购买香蕉多少千克?
分析:由于张强两次共购买香蕉50千克(第二次多于第一次),那么第二次购买香蕉多于25千克,第一次少于25千克.由于50千克香蕉共付264元,其平均价格为5.28元,所以必然第一次购买香蕉的价格为6元/千克,即少于20千克,第二次购买的香蕉价格可能5元,也可能4元.我们再分两种情况讨论即可.
1) 当第一次购买香蕉少于20千克,第二次香蕉20千克以上但不超过40千克的时候,设第一次购买x千克香蕉,第二次购买(50-x)千克香蕉,根据题意,得:6x+5(50-x)=264解得:x=1450-14=36(千克)
2)当第一次购买香蕉少于20千克,第二次香蕉超过40千克的时候,设第一次购买x千克香蕉,第二次购买(50-x)千克香蕉,
根据题意,得:6x+4(50-x)=264解得:x=32(不符合题意)
答:第一次购买14千克香蕉,第二次购买36千克香蕉例
3:参加保险公司的医疗保险,住院治疗的病人享受分段报销,保险公司制定的报销细则如下表.
住院医疗费(元) 报销率(%)
不超过500元的部分 0
超过500~1000元的部分 60
超过1000~3000元的部分 80
某人住院治疗后得到保险公司报销金额是1100元,那么此人住院的医疗费是( )
A、1000元   B、1250元  C、1500元   D、2000元
设此人住院费用为x元,根据题意得:500×60%+(x-1000)80%=1100
解得:x=2000
所以本题答案D.
三、方案型 方案型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往往给出两个方案计算同一个未知量,然后用等号将表示两个方案的代数式连结起来组成一个一元一次方程. 
例4:某校初三年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原计划租用30座客车若干辆,但还有15人无座位. (1)设原计划租用30座客车x辆,试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该校初三年级学生的总人数; (2)现决定租用40座客车,则可比原计划租30座客车少一辆,且所租40座客车中有一辆没有坐满,只坐35人.请你求出该校初三年级学生的总人数.
分析:本题表示初三年级总人数有两种方案,用30座客车的辆数表示总人数:30x+15用40座客车的辆数表示总人数:40(x-2)+35.
(1)该校初三年级学生的总人数为:30x+15
(2)由题意得: 30x+15=40(x-2)+35
解得:x=6 30x+15=30×6+15=195(人) 答:初三年级总共195人.

~

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
答:1.解:设甲打谷机打完谷子需X天,则因为甲机的工作效率是乙机的2倍,乙打谷机打完谷子需2X天。40%×X+60%×2X-4=1/(1/X+1/2X)X=30/7(天)2X=60/7(天)答:略 2.解:设甲做一天拿x元 因为预先就约定甲做4天的工资比乙做5天的工资还要多40元 所以乙做一天拿(4x - 40)/5元 ...

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归类答案
答:答:甲的速度是4.5km/h,乙的速度是5.5km/h.(3)解:设家到学校y千米 根据题意可得 y/15+15/60=y/9-15/60 解得y=45/4千米 所以家到学校的距离为45/4千米 (4)解:设t分钟后第一次相遇 320t-280t=400 t=10 (5)速度为3比2解,设客车速度x,货车速度为2/3x 16(x+2/3x)=200+...

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 急需
答:x+(1+25%)x=1)6.-2.(提示:如图,设报3的人心里所想的数是x,根据题意,每个人报的数为他旁边两人所说数的平均数.所以,A1心里所想的数应该是4-x, A5心里所想的数应该是8-x,同理,A9心里所想的数为16+x,A7心里所想的数为x+4.由已知列方程)7. 答:20块白块。

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
答:速度差=150-120=30米/秒 (150-120)a=410 a=410/30=41/3分钟=13分钟40秒 关于此题的相距10米理解方式很多,小杰超过小丽10米,算一次相距10米,当小杰即将追上小丽,追了390米时,也是相距10米 此时方程 (150-120)a=(400-10)a=13分钟 好像这个结果更符合题意一些 5、小杰、小丽分别在...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题,附带答案,谢谢
答:第一个2是8时到10时,共2小时 36*2是10时到12时有两次相距36千米,即两小时二人共走36*2千米 (36*2)/2就求出二人一小时共走多少千米,即二人速度和 根据“以知两人在上午8时同时出发,到上午10时,两人还相距36千米”这句话列出方程 结果 X=108 答:AB两地相距108千米 3一列火车从甲地...

20道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 附加答案 解、设、答
答:根据题意5a+2a×2=48(此时用墙作为宽)9a=48a=16/3长=80/3米宽=32/3米面积=80/3×16/3=1280/9平方米或5a×2+2a=4812a=48a=4长=20米宽=8米面积=20×8=160平方米 15、某市移动电话有以下两种计费方法:第一种:每月付22元月租费,然后美分钟收取通话费0.2元。第二种:不收月租费 每分钟收取通话...

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
答:答:客船静水速度为每小时24千米 一队学生练习行军,以每小时5公里的速度步行,出发3小时后,学校通讯员以每小时60公里的速度追上去,文通讯员经过多少小时追上学生队伍?(一元一次方程解)设x小时后追上 60x=5(x+3)60x=5x+15 55x=15 x=3/11 答.一列慢车从某站开出,每小时行48km,过了一段...

10道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带答案
答:答:这个两位数是46 9.一件工作,甲单独做20小时完成,乙单独做12小时完成。若加先做4小时,剩下部分两人合作,还需几小时完成? 解:设还需X小时完成 1-4/20=(1/20+1/12)X 4/5 =2/15X X =6(小时)答:还需6小时完成 10.在一次知识竞赛中,给出50道题,答对一题得3分,...

一元一次方程带答案应用题
答:一元一次方程是指只含有一个未知数、未知数的最高次数为1且两边都为整式的等式。这篇文章我给大家分享几个带答案的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希望可以帮助同学们巩固知识点。1.某高校共有5个大餐厅和2个小餐厅。经过测试:同时开放1个大餐厅、2个小餐厅,可供1680名学生就餐;同时开放2个大餐厅、1个小...

10道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带答案
答:第一个2是8时到10时,共2小时 36*2是10时到12时有两次相距36千米,即两小时二人共走36*2千米 (36*2)/2就求出二人一小时共走多少千米,即二人速度和 根据“以知两人在上午8时同时出发,到上午10时,两人还相距36千米”这句话列出方程 结果 X=108 答:AB两地相距108千米 3一列火车从甲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