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亥北行日记》文言文阅读及答案解析

作者&投稿:汉泳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在日常的学习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文言文了吧?文言文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古人为我们留下了大量的文言文。为了让更多人学习到文言文的精华,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乙亥北行日记》文言文阅读及答案解析,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原文:

  乙亥北行日记(四则)①

  [清]戴名世

  六月初十日,宿旦子冈。甫行数里,见四野禾油油然,老幼 男女,俱耘于田间。盖江北之俗,妇女亦耕田力作;以视西北男子游惰不事生产者,其俗洵美矣。偶舍骑步行,过一农家,其丈夫方担粪灌园,而妇人汲井且浣衣;门有豆棚瓜架,又有树数株郁郁然,儿女啼笑,鸡犬鸣吠。余顾而慕之,以为此一家之中,有万物得所之意,自恨不如远甚也!

  十三日,三更启行。行四五里,见西北云起;少顷,布满空中,雷电大作,大雨如注,仓卒披雨具,然衣已沾湿。行至总铺,雨愈甚;遍叩逆旅主人门,皆不应。圉人于昏黑中寻一草棚,相与暂避其下。雨止,则天已明矣。道路皆水弥漫,不辨阡陌。私叹水利不修,下无由治也。苟得良有司,亦足治其一邑。惜无有以此为念者。仰观云气甚佳:或如人,或如狮象,如山,如怪石,如树,倏忽万状。余尝谓看云宜夕阳,宜雨后,不知日出时看云亦佳也。是日仅行四十里,抵临淮;使人入城访朱鉴薛,值其他出。薄暮,独步城外。是时隍中荷花盛开,凉风微动,香气袭人,徘徊久之,乃抵旅舍主人宿。

  二十三日,宿东阿之旧县。是日大雨,逆旅闻隔墙群饮拇战,未几喧且斗。余出观之,见两人皆大醉,相殴于淖中,泥涂满面不可识。两家之妻,各出为其夫,互相詈,至晚乃散。乃知先王罪群饮,诚非无故。

  七月初二日,至京师。芦沟桥及彰义门,俱有守者,执途人横索金钱,稍不称意,虽襆被欲俱取其税,盖榷关使者②之所为也。涂人恐濡滞,甘出金钱以给之。惟徒行者得免。盖辇毂之下而为御人之事,或以为此小事不足介意,而不知天下之故,皆起于不足介意者也。是日大雨,而余襆被书笈,为逻者所开,尽湿,涂泥被体。抵宗伯张公③邸第。盖余之入京师,至是凡四,而愧悔益不可言矣!因于灯执笔,书其大略如此。

  [注]①《乙亥北行日记》是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戴名世从江苏江宁到北京途中的日记,自农历六月初九起,七月二日止。②榷关使者:主管关税的人。③张公:即张英,桐城人,时任礼部尚书。

  译文:

  第二天我住在了旦子冈,刚行走了几里地,看见田间禾苗油然茂盛,男女老少在田间耕作。大概是江北的习俗,女人也参加农业生产,比较西北那些不从事农业生产的懒惰男子,江北的习俗的确好得多。偶然间我放弃骑马开始步行,路过一农家,这家男主人正在给园子浇大粪,女子从井里打水洗衣。园中有豆篷瓜架,还有几棵郁郁葱葱的树木,孩子嬉戏欢笑,鸡狗相闻。我看着看着越来越羡慕他们,觉得这一家子中,万物都怡然自得,我自遗憾比他们差得远呢!

  阅读题:

  4.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甫行数里 甫:刚刚

  B.遍叩逆旅主人门 逆旅:旅店

  C.值其他出 值:遇到

  D.乃知先王罪群饮 罪:怪罪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而妇人汲井且浣衣 若属皆且为所虏

  B.不知日出时看云亦佳也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C.至晚乃散 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

  D.盖榷关使者之所为也 夫晋,何厌之有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初十日,所见的.是一幅和谐安宁的农家风情图,这与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描绘的图景相似,作者特别赞美妇女也参与农业生产的“江北之俗”。

  B.十三日,作者遇雨狼狈不堪,由雨后道路皆水联想到水利的重要,进而发出“苟得良有司,亦足治其一邑”的喟叹,表达出作者对民生疾苦的关心。

  C.二十三日,记述了一件世态小事,绘形绘声地描写了酒徒猜拳、喧闹、谩骂以及醉后于泥淖中厮搏的情景,虽只有几十个字,但酒徒形象跃然纸上。

  D.这四则日记所记述的是沿途风光和民情世风,只是一些日常见闻之事,并没有惊世骇俗的内容,但即小见大,从中可见到的是当时社会的缩影。

  7.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余顾而慕之,以为此一家之中,有万物得所之意,自恨不如远甚也!(5分)

  (2)私叹水利不修,天下无由治也。苟得良有司,亦足治其一邑。(5分)

  参考答案

  4.(3分)D

  5.(3分)C

  6.(3分)C

  7.(10分)(1)我看了十分羡慕他们,认为这一家之中,有万物各得其所的真谛,很遗憾自己远远不如他们(安适)。(“顾”、“以为”、“恨”、“远甚”及句意各1分,共5分)

  (2)私下感叹水利得不到修治,天下就没有办法治理了。如果得到好的官吏,也足以养活那一方百姓。(“私”、“无由”、“苟”、“活”及句意各1分,共5分



~

文言文《乙亥北行日记》
答:1、盖江北之俗,这里的“之”就是“的”的意思:这就是江北的风俗。2、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间 3.顾指看的意思

明日,宿旦子冈文言文翻译
答:“明日,宿旦子冈”的意思是:第二天我住在了旦子冈。节选自戴名世《乙亥北行日记》:明日,宿旦子冈。甫行数里,见四野禾油油然,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间。盖江北之俗,妇女亦耕田力作;以视西北男子游惰不事生产者,其俗洵美矣。偶舍骑步行,过一农家,其丈夫方担粪灌园,而妇人汲井且浣衣;间有...

乙亥北行日记戴名世翻译
答:《乙亥北行日记》翻译如下:原文:明日,宿旦子冈。甫行数里,见四野禾油油然,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间。盖江北之俗,妇女亦耕田力作;以视西北男子游惰不事生产者,其俗洵美矣。偶舍骑步行,过一农家,其丈夫方担粪灌园,而妇人汲井且浣衣;间有豆棚瓜架,又有树数株郁郁然,儿女啼笑,鸡鸣犬吠。...

盖江北之俗盖的意思
答:“盖江北之俗盖”的意思是:这就是江北的风俗。此句出自清代文人戴名世的文言文《乙亥北行日记》。原文为:明日,宿旦子冈。甫行数里,见四野禾油油然,老女,俱耘于田间。盖江北之俗,妇女亦耕田力作;以视西北男子游惰不事生产者,其俗洵美矣。偶舍骑步行,过一农家,其丈夫方担粪灌园,而妇人...

乙亥北行日记作者的情感态度
答:《乙亥北行日记》逐日地记述作者从南京到北京的旅途中二十几天的见闻感触,内容非常丰富:有沿途风光和人情风俗的描写,有旅途名胜古迹的记述。中国古代山水游记菁录”系列丛书共六册,是一套中国古代山水游记名篇的汇编集。本套丛书收录、译注了上至两汉下至清代两千年间的几百篇山水游记佳作。每册书都...

余与朱子颖别文言文
答:9. 浦口刘大山过余文言文答案 乙亥北行日记 【清】戴名世 【原文】 六月初九日,自江宁渡江。 先是浦口刘大山过余,要与同入燕;余以赀用不给,未能行。至是徐位三与其弟文虎来送;少顷,郭汉瞻、吴佑咸两人亦至。 至江宁闸登舟,距家数十步耳。舟中揖别诸友;而徐氏兄弟,复送至武定桥,乃登岸,依依有不忍舍...

苏子瞻智慧夙成文言文
答:3. 浦口刘大山过余文言文答案 乙亥北行日记 【清】戴名世 【原文】 六月初九日,自江宁渡江。 先是浦口刘大山过余,要与同入燕;余以赀用不给,未能行。至是徐位三与其弟文虎来送;少顷,郭汉瞻、吴佑咸两人亦至。 至江宁闸登舟,距家数十步耳。舟中揖别诸友;而徐氏兄弟,复送至武定桥,乃登岸,依依有不忍舍...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答: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及其答案(学习专题)2008年05月12日 星期一 07:07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及其答案(学习专题) (一)文征明习字《书林纪事》 【原文】 文征明临写《千字文》,日以十本为率,书遂大进.平生于书,未尝苟且,或答人简札,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故愈老而愈益精妙. 【译文】 文征明监贴写《文...

高中文言文阅读训练带答案的
答:高中文言文阅读基础训练12篇及答案 1.班昭续《汉书》 扶风①曹世叔妻者,同郡班彪②之女也,名昭,字惠班。博学高才。世叔早卒,有节行法度。兄固著《...龙门子闻而笑日:“敦何见之晚哉?士之于文亦然。” (选自明•宋濂《宋学士文集》) [注释]①申屠敦:复姓申屠。这是作者虚构的人物。②鼎:古代的...

急急急!!!求:文言文翻译 明日,宿旦子冈。甫行数里,……自恨不如远甚也...
答:翻译:第二天住在了旦子冈。刚行走了几里地,看见田间禾苗油然茂盛,男女老少在田间耕作。大概是江北的习俗,女人也参加农业生产,比较西北那些不从事农业生产的懒惰男子,江北的习俗的确好得多。偶然间我放弃骑马开始步行,路过一农家,这家男主人给园子浇肥,女子从井里打水洗衣。园中有豆篷瓜架,还有几颗郁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