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十三号返回地球观后感悟10篇

作者&投稿:毛宣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1.神舟十三号返回地球观后感悟


  神舟十二号和神舟十三号的“无缝衔接”,首先是作为对于宇航员的人性关怀和神舟飞船的保护。


  这不仅仅是宇宙飞船的更替,也让一批宇航员执行完该阶段任务可以进行休息并更换新一批的宇航员去执行新的任务,以此保持的状态来更好的完成任务。而且可以更高效的发现并解决存在的问题。


  其次,这也是我国对航天领域进一步开拓的表现,我国的航天航空事业发展正在蓬勃发展,我们要抓紧时间全面建造我们的空间站,打破外国对我们的技术限制,我国依靠航天航空事业在国际地位上得到了重大的提升,我们更加不能停下脚步。


  最后,这也是在告诉世界,中国航天的征程并不会止步于此,“高擎红旗展国威,伴星环顾千里短”,我们要大步向前!


2.神舟十三号返回地球观后感悟


  随着神舟十三号成功返回地,我心中的疑团也一点一点的消退了,心中的大石头也终于落地了。


  中国的载人航天事业成果丰硕。在“追梦”的道路上,每一次都是全新的征途,每一次都是前所未有的挑战,当然,前所未有的挑战难度也造就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鲁迅先生曾说:“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路是由双脚踏出来的,是一步一个脚印开拓出来的。从1956年中国航天事业发展至今,自力更生、自主创新是发展中一以贯之的坚持,是推动航天事业发展壮大的核心竞争力。走前人没走过的路自然少不了弯路,闯前人没闯过的关也必然少不了挫折,成为先驱,方能成为先锋,唯有敢闯,才能闯出新天地,抢占“新高地”。


  伟大事业孕育着伟大精神。回望航天事业发展史,无论是“东方红一号”的成功发射,还是神舟系列载人航天工程的重大成就;无论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全面建成,还是“嫦娥”奔月与“天问”探火,从大胆设想到成功实践,无不彰显着中国与时俱进的航天实力。中国的航天事业从艰难起步到艰辛跋涉再到取得辉煌业绩,在浩瀚太空中留下的是中国身影、中国足迹,在航天事业的发展道路上留下的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这种精神与力量必将引领着14亿中华儿女万众一心齐奋斗,激荡起磅礴伟力,奋进新征程,逐梦新时代。


3.神舟十三号返回地球观后感悟


  听说神舟十三号已经回来了,今天还给我们来了一场现场直播。


  在直播中,给我们讲了许多科学原理。比如把一个瓶子里接满水放在桌子上,然后把乒乓球放进去,用一根吸管把它往进扎,扎进去乒乓球不但没有弹射出来,反而在里面固定住了,非常神奇。然后又把那个装满水的瓶子没有盖盖子,不但没有洒下去,反而一滴水也不漏地飘着。


  还有就是用一个放大镜放在桌子上,然后用挤水袋往上挤水,挤上去的水不但没有洒下来,反而在上面凝固住了好像住在了上面。就这样变成一个大大的水晶球。然后还把上面弄了一个圆圈,圆圈上就可以看见两个宇航员,一个正的,一个反着的,很是神奇。


  看完这次直播,我感受到了科学的神奇和祖国的强大,所以我也要好好学习,这样就能为祖国做贡献。



4.神舟十三号返回地球观后感悟


  2022年4月16日9时56分,在太空遨游半年的神舟十三号飞船在东风着陆场平安降落,太空“出差”的3名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安全顺利出仓,重回地球的怀抱。


  当我看到摘星星的妈妈回来了!镜头前甜美微笑、开心挥手的王亚平,笑着送给红裙相迎的女儿“星星”,我的内心激动不已,这是对女儿的,更是对祖国人民的。


  通过观看神舟十三号返回地球直播,我体会到,中国的航天事业从艰难起步到艰辛跋涉再到取得辉煌业绩,在浩瀚太空中留下中国身影,为人类科学事业贡献中国力量,在人类航天留下中国精神。作为祖国的“花朵”,我们要努力学好科学知识,并善于运用科学知识,将伟大的航天精神转化为我们学习的内驱力,握好祖国科学发展的接力棒,承担我们的使命,为祖国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做出自己的贡献。


5.神舟十三号返回地球观后感悟


  今天4月16日,农历三月十六,恰逢周六的好日子,神州十三顺利返航。在太空“出差”六个月的三位宇航员顺利返回地球。


  虽然宇航员在航空期间的生活丰富多样,但是实际活动范围大受限制,除了要保证仪器的正常运转,在长期在感受不到重力的环境下,不仅对身体,对心理也是一个挑战。


  但他们坚定信念,克服重重困难,将不可思议之事变成现实,创下了连续在轨飞行的最长新纪录,这将是中国航天向前跨进的一大步。相信在未来,浩瀚的宇宙中一定会有更多的中国印记。


6.神舟十三号返回地球观后感悟


  今天我和同学们在教室里一起观看了神舟十三号的直播课,其中我觉得最深刻的就是王亚平阿姨拿一个像放大镜一样的东西,再拿出水袋,把水袋里边的水挤进那个圆形的框上。王亚平阿姨说让它变成一个大大的水球,只见她不断的往那个像放大镜一样的东西里加水,那个大水球慢慢的膨胀起来了,她还把自己和女儿做的粉红色的小花放在水里,小花瞬间就开放了。接着王亚平阿姨又把一个装满空气的东西往水球里挤,但是透过水球里的那团空气,看见王亚平阿姨是正对着我们的,可是从水球里看,王亚平阿姨是倒过来的。


  还有一个令我印象深刻的实验——就是王亚平阿姨把一个乒乓球放在一杯水里,又拿筷子顶了几秒,乒乓球竟然没有浮起来,王亚平阿姨把没有盖上盖子的水杯倒放在空中,杯子里面的水和乒乓球竟然没有倒出来,这可真是太神奇了。


  通过这堂课,让我懂得了好多科学道理,让我进一步了解了太空的奥秘和有趣而神奇的宇宙飞船,让我明白了,科学无处不在和祖国的强大。我以后一定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让我们的祖国科技越来越发达。



7.神舟十三号返回地球观后感悟


  神舟十三号返回地球,还给我们带来了直播。


  在直播中我学到了许多有用的科学小妙招。


  在太空中,把一个装满水的杯子放在桌子上,然后把乒乓球放进去,用一根吸管把它往水中扎。乒乓球真厉害呀,不但没有弹出来,反而固定住了,把那个装满水的杯子往下倒,杯子里的水和球不仅没有倒出来,反而一滴也没漏。


  还有一个科学小妙招,就是把一个放大镜放在桌子上,然后从一个挤水袋里面挤水,挤出来的水没有洒下去,但是却凝固在了上面,像一个大大的水晶。然后在上面成了一个圆圈,圆圈上可以看到两个宇航员,一个是正着的,一个是反着的,非常的神奇。


  看完这次有趣的视频,我感受到了科学的神奇。我们要努力学习,争取当上一名科学家。


8.神舟十三号返回地球观后感悟


  多年前,中国航天事业正式起步,每一次航天发射任务的成功,都是中国航天不断努力奋斗的真实体现。


  未来,随着新一代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不断发展,我国运载火箭能力将再一次实现新跨越:长征六号甲、长征七号甲、长征八号等新一代中型运载火箭正按计划开展研制,以实现运载火箭整体的“更新换代”;长征五号火箭将先后执行多个重要发射任务,支撑我国探月三期月球采样返回、火星探测器发射、空间站核心舱建设等重大工程项目的稳步实施;重型运载火箭有望在2030年实现首飞,使我国航天运输系统水平和能力进入世界航天强国前列……与此同时,中国航天空间运输的方式也将实现由一次性使用向重复使用、由单一航天运输向航天运输与空间操作相结合等重大突破。不难想见,随着中国航天综合实力的不断增强,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必将承载着中国的航天梦,凝聚着中国航天人的奋斗精神,一次次飞向太空,开启中国航天事业的“新长征”。


  仰望星空,征途漫漫。300次发射,仅仅是中国航天事业“万里长征”的第一步,还有500次、1000次,甚至更多次的突破,等待着我们去不懈奋斗。相信在未来,我们必将能创造更多的航天奇迹,实现新的更大的“航天梦”,在浩瀚宇宙中留下更为精彩的中国印记。


9.神舟十三号返回地球观后感悟


  2022年4月16日9时56分,伴随着“砰”的一声巨响,数米高的烟尘在戈壁滩上腾起,神州十三号返回舱在预定区域成功着陆!整个中华大地在欢呼,坐在电视机前的我一跃而起,太空“出差三人组”终于平安凯旋了啦!


  当看到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三位航天员带着胜利的微笑依次出舱,向大家挥手致意时,之前的小紧张一扫而空,心中自豪和激动油然而生。从2003年的一个人的太空一日游,到20XX的“出差三人组”太空半年行;从神舟十二号返回时历经20多个小时压缩至神州十三号的7。5个小时,“手可摘星辰”的跨越,是几代航天人平凡而伟大的逐梦,更是伟大祖国的蓝天筑梦。


  在强大的中国力量的引领下,仰望星空、脚踏实地的中国人,必将在饱经沧桑的神州大地上书写别样的繁花似锦。


10.神舟十三号返回地球观后感悟


  继“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荣耀归来后,“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在众人期盼的目光中,载着三位航天员顺利升空,中国人追逐星辰大海的梦想又将向前迈进一大步,为“圆梦九天”再立一座崭新的里程碑。


  千年等一回。从女娲补天、嫦娥奔月到司南、孔明灯,我们从飞天梦中看到了浪漫瑰丽的想象,也经历了从零到一的突破。“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我们对梦想的坚守,也是我们对梦想艰苦奋斗的初心。从浪漫的想象到朴素的探索工具,是中国人丈量梦想的脚步,是中国人敢想敢做、善作善成的生动注脚。一个民族需要仰望星空的人,它是探索发现新事物的眼睛;一个民族也需要脚踏实地的艰苦奋斗,它是想象转化为成果的途径。


  星河滚滚入梦来。中华民族是一个善于把感性浪漫升华为科学实践的民族,从“玉兔何年上月宫,夜间捣药特无踪”到“嫦娥三号”驶抵月球表面;从“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北斗望京华”到“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建成开通。在极富感情 色彩的诗句中,我们找到了对飞天梦充满诗意与浪漫的表达,从一件件大国重器的问世中,我们找到了代际间的精神传承与接续奋斗,那是航天精神中的浪漫延续。


  伟大事业孕育伟大精神,伟大精神推动伟大事业。从巾帼不让须眉的王亚平身上,我们看到的是特别能吃苦的坚韧精神;从频繁调动重新清零、从头开始的叶关富身上,我们看到的是特别能战斗的拼搏精神;从为国家需求多次转行,在探空火箭、返回式卫星、载人航天领域完成多项首创工作的王希季身上,我们看到的是特别能攻关的探索精神;从胸怀祖国,放弃国外优渥待遇,突破重重困难,登上归国航船的钱学森身上,我们看到的是特别能奉献的无私精神……


  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有心人。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一代代科学家脚步不歇,不畏艰难,义无反顾投身航天事业,他们凭借着对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的一以贯之,一路闯关夺碍,用对事业的执着追求,默默耕耘,在一代代航天人的.浪漫坚守中,将科学的“荒漠”变“绿洲”,创造出航天事业的累累硕果,也为我们留下了代代传唱的航天精神,这种精神还将继续鼓舞和推动更多中国人迈入探索太空的大门。


  涓涓不绝,流为江河;征途漫漫,惟有奋斗。一部中国人的“飞天史”也是一部奋斗史,唯有,脚踏实地才能浇灌出“浪漫的果实”,才能在勇攀高峰中越走越远。我们要从“航天精神”中堪破“浪漫”的终极奥义,磨炼一往无前的勇气,汲取苦战能过关的决心,为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添砖加瓦。




~

航天思政课专题观后感启迪
答:返回舱内传来了宇航员的声音:“神舟十三号顺利返回地球,感觉良好!”现场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看着这令人振奋的场面,妈妈激动地说:“这次神舟十三号航天员在空间站生活了一百八十三天,他们在太空中做实验、装机械臂、上’天空课堂’授课,任务很多很重要,这些都离不开他们辛苦的学习和训练。” 我觉得只要明确目标...

神十三发射微纪录片出征观后感感悟
答:下面就是我整理的神十三发射微纪录片出征观后感感悟十篇,希望大家喜欢。 神十三发射微纪录片出征观后感感悟1 自古以来,人们对浩瀚的宇宙就充满着遐想,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渐渐将探索的脚步迈向太空。但质疑的声音也逐渐传来:探索外太空是否是劳民伤财呢? 时至今日,由于地球资源有限,世界上的航天强国纷纷将探索的...

天宫第二课堂观后感500字6篇
答:在太空驻留了三个月,很快就要告别“天宫”空间站返回地球了,想到很快就能见到地球上的亲人,非常激动。 太空本身已经非常迷人,在浩瀚无垠的宇宙中,每每出现带有五星红旗的一切,都愈发使每一位中华儿女倍感亲切与自豪! 天宫第二课堂观后感500字5 神舟十三号此次的“亮点”颇多:相比神舟十二号在太空驻留3个月,这次是...

同上一堂航天精神观后感10篇
答:同上一堂航天精神观后感3 神舟十三号返回地球,还给我们带来了直播。 在直播中我学到了许多有用的科学小妙招。 在太空中,把一个装满水的杯子放在桌子上,然后把 乒乓球 放进去,用一根吸管把它往水中扎。乒乓球真厉害呀,不但没有弹出来,反而固定住了,把那个装满水的杯子往下倒,杯子里的水和球不仅没有倒出来,...

航天精神观后感8篇
答:此次返回舱着陆有三大特点:第一点是快,与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相比,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使用快速返回模式,在不改变硬件软件的条件下,返回绕飞地球从18圈缩短至5圈,返回时间缩短近20小时;第二点是稳,自神州六号以后,返回舱第二次以直立的方式着陆,我国航天技术完美的通过了考验,向全国人名,乃至世界交出了一份完美的...

“天宫课堂”第三课观后感感悟(7篇)
答:“天宫课堂”第三课观后感感悟篇6 神舟十三号此次的“亮点”颇多:相比神舟十二号在太空驻留3个月,这次是半年,三位航天员将在太空过春节,地球上的我们将历第一次收到来自太空的新春祝福;这是中国女航天员第一次进驻中国空间站,航天员王亚平也将会成为中国首位实施出舱活动的女航天员;此次将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的...

空间站天宫课堂观后感
答:空间站天宫课堂观后感 篇4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已于10月16日发射,飞行乘组由翟志刚、王亚平和叶光富3名航天员组成。从9月17日神舟十二号返回地球到神舟十三号发射,时间仅过去短短一个月。按照计划,神舟十三号飞船入轨后,将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模式,对接于天和核心舱径向端口,与天和核心舱及天舟二号、天舟三号货...

2022中小学航天专家讲座观后感及感悟(7篇)
答:2022中小学航天专家讲座观后感及感悟4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将于10月16日凌晨发射。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15日表示,不到一个月前,中国欢迎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胜利凯旋,16日凌晨,中国将再次怀着激动的心情目送神舟十三号飞向太空。“这不仅生动诠释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中国载人航...

2022看天宫课堂的感想100字10篇
答:这次“天宫课堂”授课的对象主要是青少年,采取天地协同的互动方式,由神舟十三号的航天员王亚平担任主授课教师,叶光富和翟志刚担任助手,为大家进行直播授课。 三位“太空教师”为广大青少年展示了三个有趣的科学实验: 乒乓球 实验、水膜实验和泡腾片实验。同学们在地上也进行了上述实验,由于太空失重环境和地球的重力环...

“航天点亮梦想”特别活动优秀观后感范文10篇
答:“航天点亮梦想”特别活动优秀观后感范文8 我有一个航天梦,每当在电视里看到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后,宇航员穿着宇航服在太空里飞来飞去的情景,我的心情都会泛起一阵阵涟漪,向往着有朝一日也能和宇航员叔叔阿姨一样去探索神秘的太空。 2021年的时候,随着倒计时的结束,一个巨大的白色“大铁桶——神舟十三号发射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