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去病究竟有多厉害,匈奴的一首千古诗歌,什么内容直接道出当年悲凉之情? 从匈奴唯一民歌中,可以看出名将霍去病有多厉害吗?

作者&投稿:金何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少年将军霍去病,深入大漠,重创匈奴,匈奴的一首诗歌道出了他们对霍去病的忌惮:“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

这首诗歌的大意是:我们失去了祁连山,牲畜无法得到繁衍;我们失去了焉支山,女同胞没有了装扮的脂粉。由此可见,霍去病北击匈奴,对匈奴人的打击卓有成效。

西汉初年,连年战事让大汉国力衰微,北方边境常被匈奴侵扰,汉室不得不以和亲等方式换取片刻安宁。经过了数十年的发展,到了武帝一朝时,韬光养晦的大汉已经国富民强,对于扰乱边境的匈奴人,武帝决定正面抵抗,主动出击。霍去病就是汉武帝打击匈奴的一把“利刃”。

霍去病出生富贵,是武帝皇后卫子夫的侄子,年少时霍去病就善于骑射,深得武帝喜爱。十七岁那年,他随舅舅卫青初战漠南就崭露锋芒,率八百骑兵,长途奔袭,杀敌两千余人,俘虏单于叔父等若干匈奴贵族,被封“冠军侯”。

十九岁那年,霍去病出兵河西,率一万骑兵转战河西五国,杀敌数万,俘获匈奴王族近百人,让匈奴的实力大大折损,匈奴流传的那首诗歌就是在霍去病转战河西的背景下创造的。河西走廊被这位少年将军打动,汉朝从此开始控制河西地区。

二十一岁时,霍去病和舅舅卫青各率五万精兵,深入漠北打击匈奴主力,此一战霍去病北进两千余里,杀敌七万余人,在狼居胥山祭天封礼。此一战匈奴人的元气大伤,大汉国威远扬。

天妒英才,霍去病在二十四岁时溘然长逝,武帝悲痛不已,令将他葬在自己的陵墓一侧。仅仅七年的戎马生活,霍去病就取得了如此非凡的成就,这位大汉的“战神”着实令人敬佩。



这个内容就是:

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

从内容就可以看出来,霍去病多么牛,同时也显示出了匈奴人无家可归的悲凉之情。



霍去病把匈奴驱赶到了很远的地方,匈奴远离了自己的家乡。

霍去病收回了祁连山焉之山,所以使他们家畜都不能生息,妇女婚嫁都没有喜庆的气氛!

霍去病在匈奴的眼里估计就跟大魔王一样。

匈奴的一首诗道尽霍去病到底有多厉害~

匈奴的一首诗道尽霍去病到底有多厉害:“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
元狩二年(前121年)春,汉武帝任命十九岁的霍去病为骠骑将军。于春、夏两次率兵出击占据河西地区的匈奴部,歼四万余人。俘虏匈奴王5人及王母、单于阏氏、王子、相国、将军等120多人,降服匈奴浑邪王及部众4万人,全部占领河西走廊。匈奴为此悲歌:“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同年秋,奉命迎接率众降汉的匈奴浑邪王,在部分降众变乱的紧急关头,率部驰入匈奴军中,斩杀变乱者,稳定了局势,浑邪王得以率4万余众归汉。
元狩四年(公元前117),为了彻底消灭匈奴主力,汉武帝发起了规模空前的“漠北大战”。据说补给部队有五十万,车马无数。在深入漠此寻找匈奴主力的过程中,霍去病率部奔袭两千多里,以一万五千的损失数量,歼敌七万多人,俘虏匈奴王爷三人,以及将军相国当户都尉八十三人。大约是渴望碰上匈奴单于,“独孤求败”的霍去病一路追杀,来到了今蒙古肯特山一带。就在这里,霍去病暂作停顿,率大军进行了祭天地的典礼——祭天封礼于狼居胥山举行,祭地禅礼于姑衍山举行。这是一个仪式,也是一种决心。封狼居胥之后,霍去病继续率军深入追击匈奴,一直打到翰海(今俄罗斯贝尔加湖),方才回兵。从长安出发,一直奔袭至贝尔加湖,在一个几乎完全陌生的环境里沿路大胜,这是怎样的成就!
经此一役,等于是彻底切断了匈奴人北退之路,夺得河西走廊,将匈奴人的生存空间,挤压到了濒临绝灭的境地。时过几百年,匈奴人仍未从这次打击中恢复过来,从此就有一支悲伤的歌子,在匈奴人中世代传唱了。

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诫来提升自己,今天,依旧会为大家奉上精彩的历史故事——旷世史学巨著《史记》。
都说霍去病带兵打仗一辈子都没有输过,曾远征匈奴部落,所到之处均让对方望风而逃。
那么真实历史上的霍去病究竟有多厉害?竟能让匈奴人以一句诗歌,道出其中心酸?而这首悲歌却成为匈奴唯一一首留下来的民歌。

01
西汉时期,匈奴十分的嚣张,经常出没汉朝边境侵扰百姓。此时汉武帝就派遣年少有为的霍去病前去镇压,而有他参与的战争几乎都战无不胜,奇功屡建,最终霍去病就被人誉为西汉不败战神。
有人说,霍去病因战功所出的风头甚至超过自己的舅舅卫青,卫青此人也是西汉的一个传奇人物,早年带队杀匈奴立下不少功劳,因此被汉朝百姓传颂。
而到了外甥霍去病更是一个抗匈神话的存在。
为何说他是神话呢?主要是霍去病17岁就被汉武帝赏识,册封骠骑校尉,不久就跟着舅舅卫青征匈奴等国。到了19岁时他就已经名满天下,还把匈奴人杀得四处逃窜,在北方战争几乎无敌手,故而被人称为“不败战神”。

匈奴人很怕霍去病,那是有历史考究的。
公元前123年前后,年少的霍去病第一次对战匈奴大军,就大胜而归。之后,又以少胜多,单凭800轻骑兵就敢深入大漠,力敌匈奴重骑兵,把对方的2000余精锐杀得片甲不留,在战乱中还成功干掉了匈奴首领单于的爷爷,活禽单于他叔罗姑比。
凯旋归来后,汉武帝就开心的把他册封为冠军侯,当时霍去病才十七八岁。
不仅如此,汉武帝还因此更加其中这位少年战将,打算花巨资给他修建豪宅,送一些婢女过去服侍他,可是霍去病很客气,坚决不受领,表示杀寇卫国是自己的本分,还吐出一句个人至理名言:“匈奴未灭,何以为家?”

汉武帝见他如此,便不再为难,改而劝霍去病多看看孙子兵法,然而他又说:“为将须随时运谋,何必定拘古法呢?”
此话刚好体现出,霍去病作为当时的少年,却很有自己的前卫思想,不想墨守成规,沿用老旧套路。
02
公元前121年,才满19岁的霍去病已经功成名就,一举被汉武帝封为骠骑大将军,率领10000余精锐骑兵杀出陇西,向河西走廊进攻。

而著名的河西走廊被被两大匈奴首领占据,其名字分别叫休屠王跟浑邪王,后来霍去病带兵来到河西走廊东部地区,正迎头遇上对方的匈奴大军,为此二话不说就地开战,最终霍去病以一万汉朝轻骑兵,杀戮匈奴40000余人,吓得对方狼狈溃逃,从此留下了心理阴影。

之后又经过数次交战,汉军终于成功收复河西地域,并且把河西走廊列为军事要塞,大力的修建防御工事以及各种机构组织,以便更好的抵御匈奴入侵。

然而河西地域常年风调雨顺,水草树木长特别茂盛,实乃放牧的绝好佳地。匈奴人以前总把大批牛羊马群赶到这里放养,殊不知自从被霍去病攻下后,匈奴人就从此失去了这个纯天然牧场,于是就感到万分悲悯。
久而久之就在部落之间流传一首诗歌《匈奴歌》:“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

从这短短几句诗歌中,足可看出霍去病当年是如何神勇,以至于令匈奴人闻风丧胆,不敢再犯汉朝,从而以此悲歌来怀念失地之情。
意外的是,这首《匈奴歌》流传至今,竟成了后人研究美学价值的对象,包头师范学院文学院杨晋芳表示,如今《匈奴歌》已经是匈奴留给后世的"唯一一首民歌"。
虽说这首诗歌是由汉人收集,然而无论是内容还是情感以及其他方面,都具有浓厚的草原民族特色。
它与《诗经》有所不同,它不仅仅是失去家园的一首悲歌,更是一首鼓励民族进取的歌。

03
由此可见霍去病有多厉害,其实他一生战绩也不止如此。到了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春季,二十一岁的霍去病再一次领旨远征,均凭50000万兵马就敢杀入匈奴大本营,先重挫匈奴左贤王,斩敌七万零肆佰。
接着奋勇直追,一路杀向蒙古腹地,沿途遇到敌军势力一一铲除,直杀到蒙古境内的狼居胥山才停止。然后霍去病就在狼居胥山上设坛祭祀,以礼谢汉朝天威,因此这件历史大事情就成为了后代人们所熟知的典故“封狼居胥”。
还有一说是,汉武帝很有远见,知道有战神霍去病辅佐大汉,匈奴的气数将尽,于是就主动发起超大规模的漠北战争,倾动汉朝主力前去征服匈奴所有部族。

当时单单是汉朝的后期补给队伍就高达50万人,期间车辆马匹排成长长的大队伍,所过之处都踩出重重的碾压痕迹,有些痕迹至今还能考究到到。为此作为先锋的霍去病更加如虎添翼,一马当先追杀匈奴人两千余里,力擒匈奴皇爷3人,一干重臣将领83人,从而导致匈奴国元气大伤,难逃大败。
04
霍英雄的人生虽然精彩,但是如烟花般短暂,他成名太早,24岁就英年早逝。汉武帝面对这位战神新星的坠落,非常遗憾特别的悲伤,伤痛过后就决定把霍去病的尸骨埋入茂陵,给将来自己死后做陪葬,并且还追谥霍去病为“景桓候”。

看来汉帝挺迷信,不愿意就这样失去这位年少战神,死后也想他陪伴自己,好在九泉之下再次叱咤风云。
《史记》记载:“天子悼之,发属国玄甲军,陈自长安至茂陵,为冢象祁连山”。
由此可见,霍去病灵柩出殡当日,汉帝亲自调派兵马,一字排列开来,从长安城一路排到茂陵,沿途送行百姓众多,哭声震天。
由于霍去病曾攻陷过匈奴的祁连山,创下不世功劳,汉朝就特意把他的坟墓修得跟祁连山一样,以纪念他生前的辉煌事迹。

看完这段历史故事,难免有所感慨,其实每读一次《史记》,都会有不同的收获,《史记》里面蕴含着古人的智慧,《史记》就是一面镜子,可以照出自己的不足并加以改正,让自己变得更完美。
有很多做家长甚至老师问我,了解历史应该从哪些书开始?《史记》当是首选,开拓眼界、培养文化气质。
作为中国古代第一部通史,里面记载了近3000年的历史。
鲁迅称赞《史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台湾著名作家张嘉骅:读史记,成大器!

《史记》让人获益良多,既能了解历史,也能学习书中的处事能力,甚至是从政经略以及安身立命之能。

霍去病年仅十七就被封侯,他有多厉害?
答:之后就是提高霍去病的朝中地位,毕竟这一点还是要靠霍去病自己努力。不过霍去病没有让汉武帝失望,在战场上多次大破匈奴,更是在其21岁时带军北进两千余里,追击匈奴至狼居胥山。经此一役,匈奴彻底臣服于大汉,并退居到漠北一带。霍去病也被汉武帝封为大司马,与大将军卫青分庭抗礼,共掌兵权。总...

「 ”闪击专家”霍去病究竟是何许人,为什么能打得匈奴抱头鼠窜?
答:汉军也好,匈奴军队也好,都没有把这800人放在眼里。霍去病凭着800骑兵,突袭的匈奴部队。霍去病用劣势兵力却打得匈奴军队大溃败,所杀敌人数量远远超过了800人,史称:「 ”剽姚校尉去病斩首虏二千二十八级,及相国、当户,斩单于大父行籍若侯产,生捕季父罗姑比,再冠军,以千六百户封去病为冠军侯。”可以看出这一战...

“封狼居胥”的霍去病有多厉害?为什么能以1万的自损人数歼敌7万多...
答:封狼居胥是我国历史上对于武将的最高荣誉之一,细数整个华夏历史,封狼居胥的也不过5位,有汉朝霍去病,明朝蓝玉、朱棣等。那么历史上第一位封狼居胥的霍去病将军到底有多厉害呢?他曾经直捣匈奴腹地,自损1万人歼敌7万多人,打出了汉朝最强气势,堪称是历史上的一位传奇战神。今天我们就来了解霍去...

历史上霍去病有哪些功绩 后人如何评价霍去病
答:同时又在姑衍山下,修了一个祭天台场,让士卒举起火炬,祭告天地,并慰藉壮烈牺牲的汉军。众所周知霍去病非常厉害,特别是他那句“匈奴未灭,何以家为”让无数人潸然泪下,那么霍去病究竟有多厉害?笔者相信霍去病对手的评价最为客观,也最有说服力。“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

一代战神霍去病,不是一人在战斗,汉武帝和卫青,看着他写下传奇
答:在甘肃兰州市的南边,有一处具有两千多年 历史 的陇上胜地,叫五泉山公园。公园里有一座霍去病塑像,凡是去公园游走的人们,都会去认真地摸霍去病塑像下边的“霍去病”三个字,一边摸一边还念叨着“祛病祛病,不生病。”据说,每逢春节期间,成千上万的人,从早到晚排着长队,去摸这三字。大家都相信,只要“摸了霍去病...

霍去病是抗击匈奴第一人,为何他死后汉武帝却舒心了?
答: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霍去病19岁,带兵进攻匈奴,战阵、谋略、离间等等兵法,对霍去病来说都是累赘,他带着一万骠骑6天奔袭一千多里,直捣黄龙,先是歼敌9000,又孤军深入,歼敌30000,纳降浑邪王4万人。霍去病的战法只有一个,闪击战,像一道闪电一样冲击敌营,犹如神兵天降,他获胜的诀窍只有...

卫青霍去病缴获匈奴数千万战马牛羊,是真实存在的吗?
答:大汉名将,首推卫青霍去病。其实不仅仅是在汉朝,纵观二十四史,也很少有哪位名将建立了卫青霍去病那样的功勋。就连曹操那个眼高于顶的黄须儿曹彰,也发誓要把学习卫青霍去病进行到底。司马迁先生是贵族出身,所以只瞧得起同为贵族出身的常败将军李广,而看不起几乎等于草根出身的卫青霍去病。于是司马迁在《史记》中竭尽全...

西汉战神霍去病,打过几次匈奴,分别有哪样的结局?
答:元狩四年,霍去病第四次出场。《汉书》记载“上令卫青、去病各五万骑,及诸军数十万,而力战深入之兵皆属去病也。更令去病出代郡,令青出定襄。”这次出征,霍去病取得了空前的胜利,汉武帝意图是让霍去病面对匈奴王庭,卫青面对单于主力,然而由于一系列的阴差阳错,卫青遭遇单于主力,而...

汉匈战争霍去病、卫青、李广谁功劳最大?三人战绩对比
答:当布防好后方大阵营,卫青即纵五千骑往当匈奴,而匈奴亦纵万骑,双方以攻对攻进行激战。 激战中大风起,砂砾击面,两军不相见,卫青抓住机会汉益纵左右翼绕单于,以预备队及时投入战斗,迂回到匈奴左右翼进行夹击,在协同作战中依靠变化的形势采取灵活机动,最终大胜而归。 二、战神霍去病的战绩到底有多厉害?君臣联袂打...

战神霍去病果然英武,仅凭八百骑兵就直插匈奴老巢,斩敌两千多人吗?
答:此时,霍去病这只年轻的鹰头,正游晃在沙漠深处,寻找匈奴人的影子。很不幸,匈奴的老巢,被霍去病的特种部队找到了。更更不幸的是,匈奴老巢,被霍去病一窝全端了。霍去病端的这一锅,肥肉很多。首先,斩杀首虏两千零二十八级;其次,生擒匈奴相国、带兵指军官;更肥的还有,单于的两个叔父,一个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