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者不可复生,刑者不可复属什么意思? 妾切痛死者不可复生,而邢者不可复续,虽欲改过自新,其路莫由,...

作者&投稿:钟离底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被处死的人不能复活,人被砍断了肢体不能再给他接起来。

这句话出自西汉路温舒《尚德缓刑书》。

原文:

臣闻秦有十失,其一尚存,治狱之吏是也。秦之时,羞文学,好武勇,贱仁义之士,贵治狱之吏,正言者谓之诽谤,遏过者谓之妖言,故盛服先王不用于世,忠良切言皆郁于胸,誉谀之声日满于耳,虚美熏心,实祸蔽塞,此乃秦之所以亡天下也。

方今天下,赖陛下恩厚,亡金革之危、饥寒之患,父子夫妻戮力安家,然太平未洽者,狱乱之也。夫狱者,天下之大命也,死者不可复生,绝者不可复属。

《书》曰:“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今治狱吏则不然,上下相驱,以刻为明,深者获公名,平者多后患。故治狱之吏,皆欲人死,非憎人也,自安之道在人之死。

是以死人之血流离于市,被刑之徒比肩而立,大辟之计岁以万数。此仁圣之所以伤也。太平之未洽,凡以此也。

译文:

我听说秦朝有很多失误的地方,其中一条现在还存在,就是负责审案的官吏违法判案的问题。

秦朝时候,看不起文学,崇尚武勇精神,轻视奉行仁义的人,重视负责判案的官吏,正直的言论被认为是诽谤,阻拦犯错误的话被说成是妖言,所以那些衣冠整齐的儒生在那时不被重用。

忠良恳切的言辞都郁积在胸中,称赞阿谀声天天响在他们耳边,虚伪的赞美迷住了心窍,而实际上存在的祸患被遮蔽、掩盖住了,这就是秦朝失去天下的原因。

如今天下靠着陛下恩厚,没有战争的危险和饥饿寒冷的忧患,父子、夫妻合力安家,但是天下太平还未完全实现,原因就是判案的人把事情搞乱了。判案,这是天下最重要的事情,被处死的人不能复活,人被砍断了肢体不能再给他接起来。

《书经》上说:“与其杀死无罪的人,宁愿犯不遵守成规旧法酌错误。”现在负责判案的官吏便不是这样,上下相互驱使,把苛刻当作严明,判案严厉的获得公道的名声,判案公平的后来多有祸患。

所以负责判案的官吏,都想把人置于死地,并不是他们恨别人,而是他们求得自身安全的办法就在于置人于死地。

因此死人的血在街上漂流,受刑的人并肩站着,处死刑的人计算起来每年数以万计。这是奉行仁义的圣人感到悲伤的原因。太平未能完全实现,都是因为这引起的。

扩展资料:

文章尖锐地揭露了封建法制运用“逼、供、信”的残忍手段,使人入罪。提出改变重刑罚、重用治狱官吏的政策,主张“尚德缓刑”,“省法制,宽刑罚”。

文章除了对狱政黑暗、用刑酷烈的现象进行痛斥外,还对造成冤狱的刑讯逼供表示深恶痛绝,并进行了深入的剖析揭示。

文章从春秋时的齐桓公、晋文公成就霸业说起,又从反面指出秦朝的过失,揭露了汉朝狱吏的危害,最后归结到秦朝灭亡的原因,目的是要说服宣帝改变自武帝以来的严刑峻法、冤狱四起的情况,很有说服力。

他认为秦朝灭亡的原因,是法密政苛,重用狱吏。汉承袭秦朝这一弊政,必须改革。路温舒“尚德缓刑”的主张受到重视,宣帝曾下诏在廷尉下面设置廷平四员,秩六百石,负责审理冤狱。



死者不能复生,行过刑的人(指断手脚之类的)不可以再接上肢体,虽然想改过自新,也没有办法了(道:办法)原句是:妾切痛死者不可复生而刑者不可复续,虽欲改过自新,其道莫由。

妾伤夫死者不可复生,刑者不可复属,虽复欲改过自新,其道无由也。 求翻译!~



我深切地哀伤死的人不可以再生,断了肢体的人不可能再接上,即使想悔过自新,却无法走上这条路,最终不能得到改过的机会。
“妾”,古代妇女对自己的谦称。

“称”称道,赞扬。“廉平”,廉洁公平。

“坐”,犯罪。“坐法”,因触犯法律而犯罪。

“切痛”,深切哀伤。“复”,又,再。“续”,连接,这里指断了的肢体再接上。

其道莫由”,意思是无法走上这条路。“莫”,没有什么,这里是“没有办法”的意思。“由”,经过,通过。

缇萦救父中第一句是齐太仓女者的译文
答:”缇萦自悲泣,而随其父至长安,上书曰:“妾父为吏,齐中皆称廉平,今坐法当刑。妾伤夫死者不可复生,刑者不可复属,虽欲改过自新,其道无由也。妾愿入身为官婢,以赎父罪,使得自新。”书奏,天子怜悲其意,乃下诏曰:“盖闻有虞之时,画衣冠,异章服,以为戮,而民不犯,何其至治...

请问一下有人知道【容斋续笔】的【汉文帝受言】的翻译吗?有的可以...
答:齐国太仓令淳于意犯了罪,当处以肉刑,被逮捕拘压在长安诏狱。他的小女儿缇萦向皇帝上书说:“我父亲做官,齐国人都称赞他廉洁公平;现在他犯了罪,按法律应判处肉刑。我感到悲痛伤心的是,死人不能复生,受刑者残肢不能再接,即使以后想改过自新,也没有办法了。我愿意没入官府做官婢,以抵赎我父...

缇萦救父的原文及翻译
答:文帝四年中,人上书言意,以刑罪当传西之长安。意有五女,随而泣。意怒,骂曰:“生子不生男,缓急无可使者!”于是少女缇萦伤父之言,乃随父西。上书曰:“妾父为吏,齐中称其廉平,今坐法当刑。妾切痛死者不可复生而刑者不可复续,虽欲改过自新,其道莫由,终不可得...

缇萦救父文言文原文加翻译?
答:(汉)文帝四年中,人上书言意。以刑罪当传,西之长安。意有五女,随而泣。意怒,骂曰:“生子不生男,缓急无可使者。”于是少女缇萦伤父之言,乃随父西,上书曰:“妾父为吏,齐中称其廉平,今坐法当刑。妾切痛死者不可复生,而邢者不可复续,虽欲改过自新,其路莫由,终不可得。妾...

奇女救父文言文翻译。
答:文帝四年中,人上书言意②,以刑罪当传西之长安。意有五女,随而泣。意怒,骂曰:“生子不生男,缓急无可使者!”于是少女缇萦伤父之言,乃随父西。上书曰:“妄父为吏,齐中称其廉平,今坐法当刑.妾切痛死者不可复生而刑者不可复续,虽欲改过自新,其道莫由,终不可得.妄愿入身为...

文言文缇萦救父
答:缇萦救父 【原文】:《史记 扁鹊仓公列传(节选)》 文帝四年中,人上书言淳于意受赂,以刑罪当传,西之长安。 意有五女,随而泣。意怒,骂曰:“生子不生男,缓急无可使者!”于是少女缇萦伤父之言,乃随父西。 上书曰:“妾父为吏,齐中称其廉平,今坐法当刑,妾切痛死者不可复生,而刑者不可复续,虽欲改过...

亡国不可以复存,死者不可以复生翻译
答:亡国不可以复存,死者不可以复生翻译为:国家灭亡了就不能再存在,人死了不能再复活。亡国不可以复存,死者不可以复生出自孙子兵法·火攻篇。原文:孙子曰:凡火攻有五:一曰火人,二曰火积,三曰火辎,四曰火库,五曰火队。行火必有因,因必素具。发火有时,起火有日。时者,天之燥也。日者...

《史记.孝文本纪》缇萦救父 翻译
答:☆其少女缇ti萦ying自伤泣,乃随其父至长安,上书曰:「妾父为吏,齐中皆称其廉平,今坐法当刑。○他的小女儿缇萦伤心地哭了,就跟随父亲来到长安,向朝廷上书说:“我的父亲做官,齐国的人们都称赞他廉洁公平,现在因触犯法律而犯罪,应当受刑。☆妾伤夫死者不可复生,刑者不可复属,虽复欲...

孝文本纪原文及翻译
答:其少女缇萦自伤泣,乃随其父至长安,上书曰:“妾父为吏,齐中皆称其廉平,今坐法当刑。妾伤夫死者不可复生,刑者不可复属,虽复欲改过自新,其道无由也。妾原没入为官婢,赎父刑罪,使得自新。” 书奏天子,天子怜悲其意,乃下诏曰:“盖闻有虞氏之时,画衣冠异章服以为僇,而民不犯。何则?至治也。今法...

《幼学琼林》卷四·讼狱原文及译文
答:《汉书·路舒温传》:“夫狱者,天下之大命也,死者不可复生,绝者不可复属。《书》曰:‘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 羑:古城名,故址在今河南省汤阴县北,商纣王曾将周文王囚禁于此。《史记·殷本纪》:“纣囚西伯羑里。” 桎梏:脚镣手铐,古时用来锁住犯人手脚的刑具。《周礼·秋官·掌囚》:“中罪桎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