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火罗人的起源和迁徙(文摘)

作者&投稿:邲祁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吐火罗人是最早定居天山南北的古代民族之一,阿尔泰山至巴里坤草原之间的月氏人、天山南麓的龟兹人和焉耆人、吐鲁番盆地的车师人以及塔里木盆地东部的楼兰人,皆为吐火罗人。他们对西域文明,乃至整个中国文明的发生、发展都起过重要作用。起源于西亚的小麦就是吐火罗人从西方引入中国的。具有千年文明史的楼兰文明,对中国佛教史发生重大影响的龟兹文明,融会东西方多种文化因素的吐鲁番文明,也是吐火罗人创造的。

吐火罗人究竟什么时候迁入新疆的? 吐火罗文化又是新疆境内哪一类考古文化? 为此,我们初步分析了公元前2000 年至前1500 年间在新疆分布的几种青铜时代文化,终于发现解读吐火罗人起源的关键是阿尔泰山与天山之间的克尔木齐文化。这个文化源于里海—黑海北岸的颜那亚文化,其中一支向东迁徙到阿尔泰山南麓,并在阿尔泰山和天山之间形成克尔木齐文化;从后者分化的一支南下楼兰,形成小河—古墓沟文化。而塔里木盆地中部的新塔拉文化和尼雅北方青铜文化,则是吐火罗文化与羌文化结合的产物。

…克尔木齐文化的发现具有划时代意义, 首次揭示了阿尔泰山南麓古代文化与里海- 黑海北岸颜那亚文化之间的联系。公元前2000 年或早期时候, 克尔木齐文化在阿尔泰山、天山地区初步形成, 北起阿尔泰山南麓的克尔木齐, 南至巴里坤草原。现在看来, 月氏人是一直留守阿尔泰山南麓的克尔木齐人的后裔, 随着中亚草原部落的游牧化, 最终发展成吐火罗系统的游牧民族; 另一部分克尔木齐人南下塔里木盆地, 与当地羌人以及后来迁入塔里木盆地的雅利安人逐渐融合, 随着中亚绿洲文明的兴起, 最终发展成吐火罗系统的农业民族。

从中亚历史发展进程看, 天山南北的吐火罗化与月氏人称霸中亚有直接关系。匈奴兴起以前, 月氏人一直是西域霸主, 就连匈奴太子冒顿都得送到月氏王庭当质子。匈奴单于的称号“头曼”和突厥可汗的称号“土门”皆源于吐火罗语tumane , 意为“万户长”。 看来, 月氏统治下的匈奴和突厥部落首领必须得到月氏王的认可或册封, 吐火罗语大概就在这个时期成了西域官方用语或通行用语。人们不禁要问, 吐火罗人究竟是如何进入塔里木盆地的呢?

雅利安人大迁徙与吐火罗人再度南下塔里木盆地

公元前1500 年,欧亚大陆面临一场更大规模的印欧人迁徙浪潮,史称“雅利安人大迁徙”。和以前入侵小亚、讲赫梯语的印欧人不同,他们讲雅利安语,故称“雅利安人”。公元前1450 年,他们驾马御车从中亚草原南下,首先控制了本来属于胡里安人的美索不达米亚北部,随后兼并叙利亚和伊朗山地,建立了近东历史上第一个雅利安国家———米坦尼王国。晚些时候,雅利安人分批南下伊朗高原,先后建立米底、波斯两个王朝。另一支雅利安人远征印度河流域,开创了印度文明史上的雅利安时代。

一般认为,公元前1600~前1400 年广布中亚草原的安德罗诺沃文化就是雅利安文化。阿尔泰山和天山地区近年不断发现安德罗诺沃文化遗物,证明了雅利安人的到来。天山南北这个时期发生的“多米诺骨牌式”民族迁徙运动,就是在雅利安人迁徙浪潮的强烈冲击下出现的。正由于雅利安人大举入侵,迫使另一批吐火罗人从阿尔泰山、天山南下塔里木盆地,形成新塔拉文化和尼雅北方青铜文化等绿洲文明。中日尼雅联合考察队在尼雅北方遗址采集到安德罗诺沃陶器,似乎有助于证明这一点。

吐火罗人南下天山之后,不可避免地与羌人直接交锋,不久便发生融合。两者相互融合的一个实例在天山南麓和硕县新塔拉遗址和曲惠遗址相继发现,今称“新塔拉文化”。这个文化和尼雅北方青铜文化有许多相似之处。

新塔拉文化遗物亦分两类,一类以筒形杯、带把石杯、玉斧等为代表,与克尔木齐文化一脉相承;另一类以双耳罐、彩陶残片、空首铜斧、粟粒等为代表,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天山北路文化。所以新塔拉文化实际是吐火罗文化与羌文化融合的产物。从时间上看,新塔拉文化比克尔木齐文化和天山北路文化晚二三百年,14C 年代数据集中在公元前1500 年左右。…

综合全文的讨论,似可得出以下几点认识:

1) 新疆境内年代最早的青铜时代文化是分布于阿尔泰山与天山之间的克尔木齐文化,由于它和阿凡纳谢沃文化有明确的共存关系,时代应在公元前2200 年—前1900 年。该文化源于里海-黑海北岸的颜那亚文化,后来称霸西域的月氏人应是一直留守阿尔泰山南麓的克尔木齐人的后裔;随着中亚草原游牧化,最终发展成吐火罗系统的游牧部落。

2) 奥库涅夫文化兴起以及辛塔什塔- 彼德罗夫斯卡文化的扩张,迫使一部分克尔木齐人南下楼兰,形成小河- 古墓沟文化。天山中部康家石门子双马神岩画地处于克尔木齐人南下楼兰的必经之地,其艺术风格与天山北路文化彩陶器的男女巫师图像如出一辙,创作年代应在公元前1800年左右。

3) 雅利安人大规模迁徙浪潮,迫使另一批克尔木齐人南下塔里木盆地。他们和天山北路文化为代表的羌人以及进入塔里木盆地的雅利安人相互融合,最终形成吐火罗系统农业部落,早期代表性文化有新塔拉文化和尼雅北方青铜文化。

4) 匈奴兴起以前,月氏人一直是西域霸主,吐火罗语在这个时期得以推广,成为天山南北的官方语言或通行用语。塔里木盆地的吐火罗化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月氏人。

私の—小麦、驯养马、两轮马车、青铜、冶铁术、马鞍、马蹬、重装骑兵、轻装骑兵…总之、西向的草原游牧文明与中原农耕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是“一体多元,漫天星斗”可以涵盖的吗?

~

姓氏“罗”的由来是什么?
答:自清代开始,居住在广东梅县、大埔、及福建宁化等地的罗氏,曾多次向台湾迁徙,还有一些人迁往南洋的文岛(印尼)等国家。其中,祖籍广东嘉应州梅县石扇堡的罗芳伯在西婆罗洲(今加里曼岛)建立了一个共和制的兰芳国,实行"兰芳大总长制",立国时间达108年(1777--1885)。罗氏,在台湾是个较为普遍...

罗这个姓起源那里?
答:二、迁徙分布 罗姓最早起源于中原地区,春秋战国时期,罗国为楚所灭,罗姓便由原聚集地逐渐向南迁移,周末时迁至湖南长沙,产生湖南罗姓。秦汉时期,罗姓发展缓慢,但出现了罗姓当时最著名的人物罗珠,历任高官,甚至被称为罗姓人鼻祖。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罗姓居住地战事频繁,争战不断,加之两晋时期...

哈迪为火罗国打的火炮是什么
答:3. 精度:155毫米口径榴弹炮采用了先进的制导系统,能够提高射击精度。这使得它能够在远距离对敌方目标进行精确打击,有效地削弱敌方的战斗力。4. 机动性:这款火炮采用了履带式底盘,具有较好的机动性。它可以在复杂的地形条件下快速移动,随时调整射击位置,以适应战场的变化。三、使用情况 在火罗国与...

中国和西方对人类起源的有哪些相似?这种惊人的相似说明了什么??_百度...
答: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是劳动,因此他提出了“劳动创造人本身”的名言,并把人类起源和发展的递进过程划分...在非洲有布罗肯人、萨尔达纳人等。与现代人相比,早期智人的前额显得低而斜,眉脊略有突出,颏部不...,比北京猿人要大得多,脑组织也复杂得多,且脑壳较薄,早期智人已能制造多种石器工具,并会人工取火。

关于人类起源的神话有哪些?
答:归纳各种神话,人类的起源可以分为“呼唤而出”、“原本存在”、“植物变的”、“动物变的”和“动物变的”五种,现就分别叙述。2、原本存在:人类原本就存在着的神话,散见於北美印第安人和新西兰毛利人。印第安人神话中说到神创造天地,然后从地下带领人类上来,生活在大地上。毛利人的神话说“兰奇“...

【看世界系列】乞力马扎罗的雪---攀登非洲最高峰乞力马扎罗(一)
答:她也是世界七大高峰中最受欢迎的一座,每年有超过25000名登山者前来,大约有一半的人可以登顶。从炽热炎炎的赤道酷暑到终年积雪、银装素裹的山顶,这是一趟名符其实的“冰与火”之旅。为了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为当地的向导和背夫提供更多工作机会,乞力马扎罗国家公园规定,每个攀登者都必须使用当地的登山公司服务和雇佣有...

求铁木真(成吉思汗)的祖先氏族祖谱和氏族迁徙起源
答:还有的取谐音汉字为姓者如:父名为“伯颜”,则取“伯颜”首字的谐音“白”为姓;父名为“火你赤”,则取“火你赤”首字的谐音“霍”为姓等。还有的蒙古族人直接使用汉姓。⑵.蒙古族人名的特点:蒙古人的名字反映了蒙古民族的文化、历史传统、生活方式和宗教习俗等方面的特点。①以动物名称命名:...

有谁知道吉普赛人的来历?
答:印度北部,在公元11世纪左右踏上了迁徙的旅途。其间,他们的 语言受到了希腊语、波斯语等语言的影响。全世界一共有大约1200万吉普赛人,其中1000万左右分布在 欧洲。吉普赛人有独特的传统,他们不与外族通婚(结婚年龄在 12~13岁)。在各个国家有不同的吉普赛人“部落”。尽管吉普 赛人的人口不少,...

恩戈罗恩戈罗火山,为什么人们不害怕呢?
答:可以说,当地的人不但不害怕这座火山,反而以这座火山为荣。不得不说,大自然真是鬼斧神工。在这座休眠火山附近,坐落着一家国家公园。人们对这里的生态环境感到十分惊奇,便把这里保护了起来,与此同时,这里也是非洲最重要的野生动物保护区之一。这里生活着许多珍稀动物,比如黑犀牛等等。早年,人们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