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南京!》 的 影评怎么写啊? 从视听语言和内容两方面来分析。 《阿甘正传》的影评怎么写啊? 从视听语言和内容方面分析。 谢...

作者&投稿:殳选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拷贝中的影像慢慢呈现出来
  这段历史 这一段我们必将铭记完事却从未真正发自内心去深究并祭奠过的历史影像
  好像一张张底片 浸入显影液 并快速翻动起来
  带着浓重的炮火和尘土的味道
  不加商量的把你带进了胶片之中

  130分钟
  我并没有流泪
  因为这并不是一部要教会你憎恨的电影

  刘烨被砍头的剧照
  这个镜头并未在拷贝中出现
  我无法想象突然改变的上映时间究竟让陆川忍痛放弃了多少的初衷和演员的牺牲
  陆建雄死的并不特殊
  和所有被集体处决的士兵一样
  他死的很平常
  甚至是他带着那些不愿意面对残酷死亡的兄弟们
  默默的走向无力反抗的坟墓
  “中国万岁”喊出口时 很多人都流泪了
  我没有哭 始终没有哭 可是我觉得自己被点燃了
  心抖得厉害

  开场几个微小的市侩言行 她所饰演的妓女身份彰显无疑
  而随着拉贝难民营的陷落
  我们也清楚
  最后拿肉体换回片刻大众生存权利的
  并将有这样一个曾经用身体吃饭却依然有着自尊的女人
  她叫江一燕
  看过电影之后 开始对这个女人有好感
  是因为这个角色吧
  卑微的可怜却又伟大的让人心碎
  她无力拿枪 当男人们面对沦陷也放弃抵抗的时候
  一个女人 能做的也许只有这屈辱的奉献
  士兵被扫射和掩埋的时候 死的悲壮
  而她和其他的女人
  直到死亡 也是赤身裸体 互相压着 被平板车当众推走
  江一燕演得很好 她带出了一个女人骨子里的尊严 即便她曾经被生活所迫过
  很感谢她
  正如《金陵十三钗》一样
  这段历史中 有这样一种身份的女人
  值得所有人去尊敬并感激

  高圆圆所饰演的姜老师
  电影中的篇幅并不少 可总也不觉得这个女人是重心
  她不如范伟饰演的唐先生那样挣扎
  她简单的只是抱着只要在难民营 有着拉贝的保护 便可以求生存的信念
  声嘶力竭的用尽一切办法来保护在自己身边的人
  到最后 这些需要保护的人 只有女人和孩子
  为了解救那些被抓的男人
  她很清楚自己在那几分钟中迎来的是自己生命的尽头
  一句“shoot me ”
  是一个女人为了尊严可以做的最后的选择
  这个角色很孱弱 弱到甚至让人有种要去保护她的冲动
  她和江一燕所饰演的妓女不同
  她们有不同的人生观 不同的身份 不同的情操 不同的追求
  然而面对屠杀 面对那些已被战争摧残到麻木的更弱者
  她们只能逼迫自己去做些什么

  若你看完整部电影
  再在脑海中重新回忆那些场景画面
  那种沉痛的感觉 不知道我们的感觉是否相同
  似乎脖子上被人拴上了一块不明重量和大小的石块
  投入海里
  你想呼吸 想要将头探出海面
  但是 石块却一直拉着你向下沉 向下沉
  直到无法喘息
  直到你的所有血脉都凝固 静止
  直到你的心被撑到爆裂
  撑破心的
  是那些你无法承受和再次回顾的历史的重放

  坐在电影院中 一次次的在眼前重历死亡
  自己就像那些手中有枪 但是已经随着国家和城市的沦陷麻木的人们一样
  除了坐着 等待日本军人安排不同的死亡方式一样
  我只能坐着 等着导演安排出的下一幕剧
  叹气还是颤抖
  根本不是自己可以左右的

  这些屠杀者和被屠杀者一样的年轻
  他们也可以相貌英俊并非施暴者就是粗暴丑陋
  他们也可以有自己小小的幸福和期许并非屠杀者就不是人
  他们只是被集体意志所完全掌控的傀儡
  就像角川问道:“其实活着比死去更辛苦,对吧”

  中泉英雄在观影后一个人躲在角落哭泣
  我想一整部电影所带来的历史 一段与他来说完全陌生的历史
  这是他所不能承受的
  一个人不能忍受自己活在谎言中
  一个人更不能接受自己活在国家编造的谎言中
  当他无条件的爱着自己的国家时
  这种直面自己祖辈暴行的场景
  不解困惑无颜以及自己来到中国接拍这样一部电影的压力
  他的泪水 含义要比我们来的更酸楚吧

  电影的音乐很好听
  虽然他不乏日本音乐的元素
  我们的血会烧的灼伤自己的内心 为那些屈辱还有屠杀
  但是 电影并不会让我们去憎恨
  因为我们也能看到日本人的胆怯 日本人作为被扭曲者的挣扎和忏悔
  我们的放弃抵抗是麻木 而他们的持续屠杀又何尝不是一种服从的愚忠和麻木呢

  我们可以继续痛恨 痛恨那场战争 痛恨那些施暴者
  我们有理由痛恨 痛恨那些掩盖事实真相
  并仗着时间的无情流逝 那场屠杀证人一个个老去逝去而从不反省自己历史的日本政府和军国主义

  但我们不要再盲目憎恨 不要以为砸辆日本车 摔坏家中的日本货就是爱国的热诚表现了
  爱国 请给自己多一些尊严 给自己的民族多一些尊严

  至少
  请你在看过这部电影之后 能够等到字幕放完 音乐停止
  给所有的演职人员应有的尊重
  给那段历史一次尊重
  若你还有力气
  请你 鼓掌
  我觉得 这样也是爱国和铭记

南京南京的影评~

南京大屠杀是中国人心中永远的痛,我想这种感觉跟现在犹太人回望二战集中营毒气室的感觉还不一样,除了悲愤,更多的是屈辱,毕竟这是一国之都,没有经过像样的抵抗就轻言放弃,任自己的子民变成魔鬼刀俎下的鱼肉,对于一个政府来说,是不可原谅的。
《南京!南京!》从一开篇就真实地让我体会到了那个裸露在狼群的末日危城里弥漫着的恐惧和绝望,被炮弹蹂躏的千年古城墙,弃守的军队踩踏着同胞的尸体溃败,这种恐惧和绝望自始至终地攫取着我,从放弃抵抗到寻求庇护到任人宰割,我看到的是一个不设防的城市面对豺狼的正面全裸。那轰然倒地的中山像与后来日军占领南京仪式上的祭祀舞蹈形成锋利的对比,失去了民主民生民权信仰恩泽的南京,在她裸露的躯体上只有一群野兽在蛇行,这个场面带给人强烈的视听震撼,前面剧情中有几次日军练习跳舞的情节,到这里才知道那并非闲笔,所有的摧毁都是预谋和准备好的,而且,可能一直到今天,他们一直在准备。
(如果抛开政治因素和民族情绪,跳舞这场戏真的很精彩,观赏性极高,那两个日本鼓手太牛NB了!)
《南京!南京!》很大胆的一点是,陆川没有按惯例用一条贯穿的个人命运情节线来组织全片,而且用的是一个参战的日本兵角川的视角来审视和判断所发生的一切。我徒劳地等待着男女主角命运的交集,但刘烨扮演的演员表上的男一号,中国军官陆剑雄在影片三分之一处就死了,而这时高圆圆和范伟所扮演人物的故事还没有真正展开,所以这部影片中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男女主角,这里的主角只有一个,那就是这座沦陷的城市。这样做的结果是影片的纪实色彩大大增强,但却部分剥夺了观众的观影快感,因为这里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情节高潮,节奏缺乏变化,两个小时郁结在观众心中的压抑和绝望没有得到有效的释放,以至于到后来因感官疲惫而产生了一丝麻木,从而削弱了影片本应具有的感染力。不过这是见仁见智的事情,据说现在的故事格局是经过几番修改最后形成的,如果能接受这种叙事模式,虽然看下来有点累,但也很过瘾。
而影片中有几处人为设置的败笔不得不说,一个是在中国被俘军队在接受屠杀时爆发出的口号,这一点我在任何史料中都没看到过有这样的记载,这应该是导演借人物之口想要传达给观众的情绪了,但在这里让人一下子就跳出影片的情境了,让我觉得很别扭。还有就是影片的结尾,出现了剧中出现人物的生卒年,我们都知道这些剧中人是虚构的,就算是有原型也不是原名了,而这样的罗列太莫名其妙了,也许只为了最后出现的那行字:“小豆子,一直到现在还活着。”这个小豆子是最后被角川释放的两名幸存者之一,也许导演是想借这样的设计来表现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生命力,但这样的设计实在是太刻意了,即使要传达这样的意义也应该用更电影化的手法来表现,很多人都还记得《辛德勒的名单》中的那一缕烛光和那个小女孩在黑白影像中的那一抹红色吧?
其实这样沉重叙事力求真实还原历史的电影很忌讳的一点就是导演替观众去思考,很直白地把导演意图强加在观众身上,还有一点就是人为地拔高人物。范伟扮演的唐先生是这部影片中塑造最丰满的一个角色,千方百计小心翼翼委曲求全,只为保护家人性命,甚至不惜与魔鬼交易,但我实在是看不出他有什么理由和动机最后主动放弃生存的机会,至少影片中没有给出充分的理由,也正由于此,他与妻子生离死别的一场戏尽管范伟和秦岚的表演都很落力,但依旧感染不了我。还有就是角川这个轴心人物,我可以理解导演在这个人物身上赋予一些人性的光辉,其实这个人物前面的举动都符合逻辑,包括他与日本慰安妇百合子的交往,对高圆圆扮演的姜淑云的敬仰和成全,甚至到他放走了两名战俘,都可以视为是给为了救这两人而死的姜淑云一个交代,但让他以自杀来为自己亲历的这场屠杀谢罪有点过了,据我所知这样的事情并非没有,但电影本身并没有给我充分的说服力,我觉得这都是创作者在揠苗助长地拔高人物。

因此我觉得由于上述缺陷,《南京!南京!》很难被称为是一部伟大的电影,但说它是一部优秀的具有较强艺术性的商业电影,则一点不为过,尤其是在技术层面上,陆川已经在尽可能的程度上做到最好了。
首先在置景服装道具上,基本上无懈可击。我看到了事先被反复炒作的剧组在天津和长春复原的南京城,残垣断壁,遍地瓦砾,极具质感,昔日繁华的六朝古都已经成为真正的人间地狱。陆川曾反复强调这是一部战争电影,但这部电影中真正的战争场面也就那么十几分钟,但就是这十几分钟的巷战也已经全面超越中国以前战争电影的拍摄水准了,凌厉的剪辑、逼真的声效、一丝不苟的场面调度、灵活走位的斯坦尼康,将人物的反应、动机、战术交代得清清楚楚,而且最终呈现效果异常的惨烈。
为了追求忠实记录的真实效果,片中大量运用长镜头,其中最典型的一场应该是唐先生被处决一场,从点烟、交谈、枪杀、补枪一气呵成,到最后两名日本人在前景说话,后景一直是半吊着的已经死亡的唐先生,绝佳的构图,而且我们知道后景中一直低垂着的是范伟而不是替身,因为镜头没有换过。后面姜淑云之死也是同样效果。在那个命贱如蝼蚁的时期,影片中所有的死亡表现得都很干脆,没有任何的拖泥带水,一条生命被剥夺,就是这么轻易,轻易得让人心惊。
群众演员的表现是考量一部大场面电影很重要的一个指标,即使是《投名状》、《赤壁》这样的超级制作,群众演员穿帮的场面也比比皆是,有的还很严重(尤其是《投名状》)。在《南京!南京!》中,人海场面有多处,我只发现了一个群众演员笑场的穿帮镜头。小股日军误入小教堂一场戏,是将观众彻底拉入影片设置的绝望深渊的开始。数千中国人面对几个惊慌失措的日本军人举起双手,其实这几千人一拥而上这几个日本兵都能给活活踩死,但他们没有,他们选择屈服,这是一个丧失的反抗意识等待宰割的城市,这里的群众演员表现出来的木然很到位,配合影片情境,我们可以感受到他们心里的恐惧和茫然(典型的库里肖夫实验效应),可以说陆川对大场面的掌控能力还是很令人赞叹的。

应该说看这样的电影人人都应该是做好了一定的心理准备的,但看过之后依旧会有难以释怀的压抑。我觉得这部电影可贵的地方不是在于一味谴责侵略者的残暴和兽性,它在试图在更深的层次上探讨我们为什么会遭受这样的一场劫难。
影片真正让我动容的有两个地方,一个是拉贝离开南京时面对难民们的下跪,尽管影片已经弱化了拉贝在这场屠杀中对中国人的救世主色彩,但他使得20万人幸免于难毕竟是事实,对于一个已经完全丧失自保能力,仅靠求生本能苟延着寻找救命稻草的群体来说,值得反思的东西更多。所以最后日本人的祭祀之舞才会给我那么大的冲击力,那种阳刚、那种秩序、那种虔诚,都是当时的中国人所不具备的。这里就说到另一个让我感动的场面,这名为了换取过冬物资带头去充当慰安妇、并最后被日本人蹂躏至死的妓女,至少她在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去保护自己的城市和人民。
也许会有人看完《南京!南京!》后会谴责这电影如何美化了日本人,但现在单纯地用民族主义情绪去解读那一场屠杀应该是远远不够的,屠城的事不止日本人干过,真正的国耻不仅仅是别人强加于自己身上的伤害,还有这个民族无法保护自己、面对屠刀只能丧失血性地正面全裸的羸弱。

  转载别人的一个不错的影评 希望对你有帮助
  《一部电影史上的里程碑》
  这部电影我看了10遍左右。每次看完都会有新的人生感悟。

  首先要欣赏这部电影,需要有一定的美国历史知识,如果对美国历史一无所知,我相信基本看不懂这部电影。因为这部电影是讲述阿甘的成长结合了一段时期内美国发生的历史事件。

  要用2个半小时讲述人的一生谈何容易,但这部电影却做到了,大量的镜头切换,时代的转变,都在音乐声中自然的完成,不显得仓促,凌乱。这是这部电影经典之一。

  这部电影的内容应该用庞大来形容,猫王,黑人运动,越南战役,中美建交等等...~每个人物或事件都可以讲述一段独自的历史。但看完这部电影给我的感觉却没有那么复杂与繁琐,因为这部电影用情感贯穿始末。这是这部电影经典之二。

  这是部包含丰富感情与精神的影片,甘与母亲的亲情,对JENNY致死不虞的爱情,对巴布与丹中尉的友情,每种情感都表现的那么震撼人心而又恰到好处。而甘的执着,善良,单纯...在现在人的眼中却变成了弱智的象征。这些情感正是这个时代所缺少的。这是这部电影经典之三。

  这不是部音乐剧,但在影片随时,随地都伴随着音乐。阿甘的原声集收录了32首歌曲,这些歌以其广阔的时间跨度,包含了阿甘所在各个时期的音乐代表。这是这部电影经典之四。

  至于这部电影也许只有经历过那段历史的美国人才能真正意义上的感动,但我们可以通过了解美国的历史来容入这部电影之中。这样你会发现这是部百看不厌的经典之作。

  很多人拿《肖申克的救赎》与该片做比较,这是必然的,它们同是奥斯卡的竞争对手。但我要说的是,这完全没有必要,制作这两部影片的都是美国人,奥斯卡小金人的归属也是美国观众与评委做出的选择,既然阿甘胜出就一定有它的理由。至于《肖申克的救赎》是不是经典,应该不用犹豫的回答“是”。但它们表达的内容不同,手段不同,这就因人而易了

  喜欢的人请发表自己的感受,不喜欢的人也请不要批评,你不是批评了一部影片,而是别人的观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