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行政区划代码怎么排的 有什么规则? 求全国各省行政代码。

作者&投稿:雀净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按照国务院《行政区划管理条例》规定,行政区划代码由民政部门确定、发布。该标准对我国县以上行政区划的代码做了规定,用六位阿拉伯数字分层次代表我国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地区(市、州、盟)、县(区、市、旗)的名称。

代码从左至右的含义是:

第一、二位表示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

第三、四位表示市(地区、自治州、盟及国家直辖市所属市辖区和县的汇总码)。其中,01-20,51-70表示省直辖市;21-50表示地区(自治州、盟)。

第五、六位表示县(市辖区、县级市、旗)。01-18表示市辖区或地区(自治州、盟)辖县级市;21-80表示县(旗);81-99表示省直辖县级市。

第七至九位表示乡、镇(街道办事处)

为了更详细地反映乡镇以下区划情况,国家统计局补充了三位表示居委会、村委会的代码。

扩展资料:

县以下行政区划代码编制规则:

1、为统一、规范地编制县以下行政区划代码,满足建立统计上使用的全国行政区划代码库的需要,特制定本规则。

2、行政区划编码应做到不重、不漏,留有备用号。

3、县以下行政区划代码共有12位数字,分为三段。代码的第一段为6位数字,表示县及县以上的行政区划;第二段为3位数字,表示街道、镇和乡;第三段为3位数字,表示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

4、行政区划编码中的地址名称应采用民政部门认可的正式名称,书写不得使用繁体字,简化字应按国家颁布的简化字总表的规定书写。

参考资料: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统计上使用的县以下行政区划代码编制规则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行政区划代码



行政区划代码其实就是统计局统计码,也就是身份证上的前6位。
第一位华北区1,东北区2,华东区3,中南区4,西南区5,西北区6。
第二位是各大区的各省在区内的号码,比如西南区5,50重庆(当然重庆是后来成立的所以是50,北京是11,也就是华北区的1,上海市31,也就是华东区的1),51四川,52贵州,53云南,54西藏。
第三四位是各次一级行政区的代码,其中省、自治区第三四位是各城市的编码,01从省会/首府开始(因为行政区划的各种调整,所以有一些是空缺的,比如四川51没有5102,因为这个码原来是重庆的,后来重庆走了就空缺了),比如江苏32,01南京,02无锡,03徐州,04常州,05苏州等等,这两位的先后顺序在各省有所不同,有的是按照比如设地级市的时间先后,有的是根据一定的地理方位(比如省会开始,由北向南),有的是按照当时的经济地位(江苏就是这种情况)等等,当然这个可能有其他特定顺序,待考。
当然这里头也有一些特殊,比如海南、河南、湖北、新疆有省直辖的县级行政单位,就给省直辖的县级行政单位编了一个90,然后各县级市就从9001,各县就从9021开始排。
而各直辖市第三四位表示该行政区是市辖区还是县,如北京1101是市辖区,1102是县,各直辖市都是这样,以前重庆的5003是各县级市,后来四个县级市改区了也就没有了。
各省/自治区下辖市地州的第五六位就是表示县级区划了,一般01表市辖区(这在统计上有特定意义,所以需要设立),如石家庄市市辖区的六位码就是1(华北区)3(河北省)01(石家庄市)01(市辖区),然后各市辖区就从01往后排,比如石家庄市130102长安区、130103桥东区、130104桥西区、130105新华区、130107井陉矿区、130108裕华区等等(缺130106,必然又是撤消了的市辖区);而考虑到一些市可能有10个以上的区(目前还没有20个以上的),所以各县是从21开始,顺次后排;而县级市则是从81开始,顺次后排,这个排列顺序可能没有什么特别的标准,但是后设的比如原来一个县后来改成县级市,哪怕原来这个县再牛而原来的县级市们本来不太好,这个新的县级市在编码上也只能往后排。
而地区、自治州是没有市辖区的,所以就把县级市从01开始排,各县还是从21开始排。
各直辖市的区、县也是同样的原则,只是市辖区有0100表示,所以就从0101开始,比如北京市东城区就是110101,11=北京,第一组01=北京市所有市辖区,第二组01=东城区,县有02占据第三四位,所以县就是0221(注意,还是21)开始,比如密云县110228,延庆县110229(缺的很多都是改成了区的县的代码)。
当然,这个也有例外,比如贵州省六盘水市原来只有六枝、盘县、水城三个特区,所以是用01、02、03排的,后来水城和盘县都改了县,于是就变成21、22了,而六枝特区作为实际上的县,还是使用03,而新成立的钟山区则使用了01,没有给市辖区单独设立一个编码(毕竟只有一个市辖区,还好办),而铜仁地区的万山特区则是按照县的编码顺序排的,所以但凡有这种混乱,必然是行政区划调整遗留的,我就无法穷举了。
事实上除了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编码之外,一些非正式的行政区实际上都有自己的编码,这个看各市的操作。
可以参考这样的原则来看各个具体的编码,规律还是很明显的。

我要全国的行政区划代码~

截至2017年10月31日,全国的行政区划代码如下:
北京市(110000 BJ);天津市(120000 TJ);河北省(130000 HB);山西省(140000 SX);内蒙古自治区(150000 NM);辽宁省(210000 LN);吉林省(220000 JL);黑龙江省(230000 HL);上海市(310000 SH)
江苏省(320000 JS);浙江省(330000 ZJ);安徽省(340000 AH);福建省(350000 FJ);江西省(360000 JX);山东省(370000 SD);河南省(410000 HA);湖北省(420000 HB);湖南省(430000 HN)
广东省(440000 GD);广西壮族自治区(450000 GX);海南省(460000 HI);四川省(510000 SC);贵州省(520000 GZ);云南省(530000 YN);西藏自治区(540000 XZ);重庆市(500000 CQ)
陕西省(610000 SN);甘肃省(620000 GS);青海省(630000 QH);宁夏回族自治区(640000 NX);新疆维吾尔自治区(650000 XJ);香港特别行政区(810000 HK);澳门特别行政区(820000 Mo);台湾省(830000 Tw)

扩展资料:
由9位阿拉伯数字组成,相当于机关单位的身份号码。《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发布。代码从左至右的含义是:
1.第一,二位表示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
2.第三,四位表示市(地区、自治州、盟及国家直辖市所属市辖区和县的汇总码)。其中,01-20,51-70表示省直辖市;21-50表示地区(自治州、盟);
3.第五、六位表示县(市辖区、县级市、旗)。01-18表示市辖区或地区(自治州、盟)辖县级市;21-80表示县(旗);81-99表示省直辖县级市;
4.第七至九位表示乡、镇(街道办事处)。
参考资料:
国家统计局官网:2017年统计用区划代码和城乡划分代码
百度百科——行政区划代码

各省行政代码如下:
北京市(110000 BJ)
天津市(120000 TJ)
河北省(130000 HB)
山西省(140000 SX)
内蒙古自治区(150000 NM)
辽宁省(210000 LN)
吉林省(220000 JL)
黑龙江省(230000 HL)
上海市(310000 SH)
江苏省(320000 JS)
浙江省(330000 ZJ)
安徽省(340000 AH)
福建省(350000 FJ)
江西省(360000 JX)
山东省(370000 SD)
河南省(410000 HA)
湖北省(420000 HB)
湖南省(430000 HN)
广东省(440000 GD)
广西壮族自治区(450000 GX)
海南省(460000 HI)
四川省(510000 SC)
贵州省(520000 GZ)
云南省(530000 YN)
西藏自治区(540000 XZ)
重庆市(500000 CQ)
陕西省(610000 SN)
甘肃省(620000 GS)
青海省(630000 QH)
宁夏回族自治区(640000 NX)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650000 XJ)
香港特别行政区(810000 HK)
澳门特别行政区(820000 Mo)
台湾省(830000 Tw)

扩展资料:
《县以下行政区划代码编制规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的补充和拓延,它规定了表示乡、镇(街道办事处)一级行政区划的三位代码。
代码从左至右的含义是:
第一、二位表示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
第三、四位表示市(地区、自治州、盟及国家直辖市所属市辖区和县的汇总码)。其中,01-20,51-70表示省直辖市;21-50表示地区(自治州、盟)。
第五、六位表示县(市辖区、县级市、旗)。01-18表示市辖区或地区(自治州、盟)辖县级市;21-80表示县(旗);81-99表示省直辖县级市。
第七至九位表示乡、镇(街道办事处)
为了更详细地反映乡镇以下区划情况,国家统计局补充了三位表示居委会、村委会的代码。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国行政区划分为省级行政区、县级行政区、乡级行政区三个级别;
中国现行的行政区划实行如下:
一级省级行政区: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
二级地级行政区:分为地级市、〔地区行政公署管辖区域〕、自治州、〔盟行政公署管辖区域〕、直辖市〔仅台湾地区设置〕;
三级县级行政区:分为市辖区、县、自治县、县级市、旗、自治旗、林区、特区、〔特别行政区非政权性区〕。
四级乡级行政区:分为镇、乡、民族乡、〔街道办事处/地区办事处管辖区域〕、苏木、民族苏木、〔区公所管辖区域〕、县辖市〔仅台湾地区设置〕。
以省级行政区划分的结果如下:
华北地区: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
东北地区: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
华东地区: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福建省、江西省、山东省、台湾省
华中地区: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
华南地区: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省、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
西南地区:重庆市、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西藏自治区
西北地区: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行政区划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