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夕节是什么节日 古代元夕是指哪一天

作者&投稿:邴滕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元夕节有什么说法
元夕其实是元宵节别名,旧又称农历正月十五日是夜称元夕,与元夜、元宵同。今称农历正月十五日为元宵节。农历里正月为元月,古人称夜晚为宵或夕,而正月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夕、元宵节,根源于民间开灯祈福古俗。按中国传统民俗,在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节日夜晚,天上明月高悬,地上彩灯万盏人们观灯、猜灯谜、吃元宵合家团聚、其乐融融,欢乐无比。
  元夕节的由来是什么
元夕其实就是民间开灯祈福古俗。另有一说是元宵燃灯的习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说;《岁时杂记》说,这是沿道教陈规。道教称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七月十五为中元节,十月十五为下元节,合称三元。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别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乐,故上元节要燃灯。 上元节又称上元天官节,系上元赐福天官紫微大帝诞辰;中元节又称中元地官节,系中元赦罪地官清虚大帝诞辰;下元节又称下元水官节,系下元解厄水官洞阴大帝诞辰。

   元夕节的起源是什么
元夕习俗这一天的形成有一个较长的过程,根源于民间开灯祈福古俗。开灯祈福通常在正月十四夜便开始试灯,十五日夜为‘正灯’,民间要点灯盏,又称送灯盏,以进行祭神祈福活动。当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变迁,元宵节的风俗习惯早已有了较大的变化,但至今仍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元宵在早期节庆形成过程之时,只称正月十五、正月半或月望,隋以后称元夕或元夜。唐初受了道教的影响,又称上元,唐末才偶称元宵。但自宋以后也称灯夕。到了清朝,就叫做灯节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