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阿里申请香港纽约双重主要上市,为何近期多家企业在港双重上市?

作者&投稿:荀非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1、双重主要上市和二次上市的区别

双重主要上市:美国和香港都上市,各自按照各自股票市场的规则申请上市,哪边出了状况不会影响另外一边;二次上市:先上美国,然后再拿出一部分股票去香港这边发,拿出来的部分和之前的部分有区隔;在美国先上就是美国那边是主要上市地,那边出了问题香港这边也受到影响;优劣势上:双重主要上市优点是两边互不影响,缺点是两边的规则你都要遵守,流程和要求复杂;二次上市的优点是申请和审核简单,但没办法解决“极端情况”

2、你所说的“极端情况”是什么?

中概股的股票在美国退市可见的中短期内不会改变的中美对立关系的格局、SEC关于审计底稿和中国的博弈;最坏的结果就是,大批的中概股公司因为没有办法满足SEC的要求而退市;

3、极端情况出现的概率大吗?

关于审计底稿这个破事,不是今天才开始的,法案实施时间是21年12月,要求是连续3年没办法审计底稿,就退市;以及整个法案还有个加强版,把3年弄成2年;那就是说22年开始,23年年底就是deadline;而为了让23年的审计是符合SEC规则的,这个事情就必须在22年年内有个明确的说法。

4、所以,不管有没有极端情况,先弄个双重上市兜个底?

阿里不是第一家做双重上市的,理想、小鹏、知乎、B站、贝壳都弄了所以哪怕真的到了极端情况那一天,没什么办法了,在美国那边退了也就退了;公司还有一个香港上市公司的身份,股票还能流通至于之前投资人能否跟着你来这边交易,实话实说那还得看公司自己是否足够好了。

中国互联网产业发展过程中,实际上除了人们曾经调侃的“美国出什么,中国抄什么”之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因素,就是中国互联网企业跟美国资本高度绑定。比如,大家可以查下红杉资本。、DCM之类对于这些企业的持股。这并不能从民族主义情结的角度来给企业扣帽子。毕竟企业发展需要资金支持,而咱们国家哪怕20年前都还是比较落后的经济发展水平,想要让这么多互联网企业拥有足够融资机会,除了国外资本几乎别无选择。

所以我们看到,大多数早期中国互联网企业的成功者都是选择去美股上市,获取美国资本的支持。而对于很多美国投资机构来说,中国市场肉眼可见的“网络人口红利”本身就是过硬的增值理由所以后来越来越多的美国投资机构甚至于在中国企业刚刚开始天使轮的时候,就纷纷布局了。可以说,直到特朗普上台的那个节点,“中概股。”跟美国资本发展几乎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对中国企业而言,纳斯达克就是通往财富自由之路。比起网络安全隐患,大家都看着天上掉下来的钱眼红,谁不愿意一个PPT拉来几百万美元融资?

但也正因为如此,在全球经济降速、中国市场见顶、美国选出了一个"MAGA"的懂王后,整个大环境变了。特朗普这个人,其作用不仅是通过发起贸易战,让美国资本投资中概股的风险大幅度提升。更重要的是,他后来被推特等联合封杀的遭遇,唤起了中国,还有全世界对于数据安全的恐惧。大家可以查一下时间线,国内对于互联网企业的各种监管,包括对于滴滴的处理等,实际上都是从特朗普被封杀后开始的。这么一来,从国家利益角度出发,尽管嘴上要说不反对大家去美股上市,但由于互联网企业掌握了太多用户数据信息,如今再想上市就必然会经历无比复杂的审核流程。考虑到这个问题,现在互联网企业们在美股的前景就很难被看好。

双重上市,在香港留一个重要的“保险”,不仅发出了“我真的很安全”的信号,同样在美股出现问题时也不至于立刻束手无策。毕竟由于疫情之后美国方面极其不负责任的胡闹瞎搞,美国金融霸权地位实质上也开始动摇。今年更是出现了不少地方开始选择放弃美元、以人民币或其他货币结算的现象。

美国股市最近一年表现,看起来还没有到股灾地步,但波动非常剧烈,谁也不敢否认可能存在的崩盘风险。毕竟就拿道指来说,它所体现出的真是健康的美国经济环境吗?1929年夏天的时候,人们还以为天空才是道琼斯的极限。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某天美国股市突然不靠谱了,香港的金融城地位就将凸显出来(毕竟目前来看,伦敦可能面临英国国内诸多混乱,资本安全性并不能得到保证)现在两头下注,对中概股们而言未尝不是一种既能规避当前风险,又有可能在未来腾飞的选择。当然,现在一切都还太早,除非已经砸钱投资的利益相关方之外,其他人看戏就好。

这其实这并不是啥新鲜事物,贝壳、知乎、小鹏、理想,之前早就双重上市了。双重上市,单一上市、二次上市,双重上市优势更明显,可以更好的吸纳全球资本、分散风险、也能让国内股民享受行业增长红利。只不过,对公司要求会高很多。

客观上来说,过去20年里中国科技公司正是因为在美股上市,才得以充分利用海外资本,增强了自身实力,完善了中国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也让中国在互联网科技领域弯道超车,超越众多老牌发达国家,成为领头羊。但随着国际环境的变化,大国之间的博弈,中概股面临的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美国再也不会坐视中国公司继续薄资本主义羊毛,不断壮大然后和自己翻手腕。于是,我们就看到近两年美国一系列针对中概股的操作:先是逼你交审计底稿,再是宣布你是“恶名市场",动不动就威胁给你摘牌经过无数次无端打压,现在中概股几乎全部腰斩。这里面最大的原因就是在于,市场是人家的,人家说了算。



当然在香港进行申请上市,也许只是为了能够更多的获得到一些香港地区的投资,以及是需要一些数字生态参与者,参加到阿里的成长中。

因为在这边上市的话,其实在一些手续方面更加的方便一些,而且对于国内的一些企业来说的话,也是有双重的一定意义。

我认为这样做的话,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他们可以和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和一些优惠政策,有利于他们公司后期的发展和进步,也获得了更多人的支持与认可。

~

马云公布传承计划,如何看待马云的“退休风波”?
答:不得不为马云拍手叫好,成大事者必有大格局。这既是对阿里巴巴的成全,也是对自己的成全。一个企业发展到一定时候,最关键的是什么?年轻的生命力。年轻的生命力怎么来,当然来自企业员工的年轻化,年轻人尽管经验不足,但是年轻人毕竟精力旺盛,后劲十足,最重要的是,年轻的生命来带年轻的生命,是最好...

微信、支付宝同现国外,你如何看待呢?
答:支付宝的国际化对阿里来说不仅仅只是针对中国的出境游客,还寄托着如何将阿里电商生态与海外市场连接起来的重任。雷锋网在一篇报道中表示,「事实上,如果你把国内支付行业的争端上升到国际层面的话,你会发现支付宝早已是一个雏形的帝国,而其它同行最多只能称作是一股精兵。」而对比来看,微信支付主要执行的是一种开放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