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素—爱因斯坦宣言的宣言内容 《罗素—爱因斯坦宣言》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作者&投稿:俎媚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罗素—爱因斯坦宣言》发出的第一个呼吁是针对各国科学家的。宣言开篇指出:“在人类所面临的悲剧性的情况下,我们觉得科学家应当集会对这种由大规模毁灭性武器所引起的危险做出估计,并且按照所附草案的精神进行讨论,以达成一项协议。”宣言所指的科学家会议是由东西方科学家参加的国际会议。面对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给全人类带来的危险,需要来自不同阵营的科学家保持客观中立,共同探讨对策。在政治关系紧张的冷战时期,召集科学家会议是一个比较现实可行的计划。
由于美国工业家伊顿(C. Eaton)主动资助于1957年7月7日—10日在帕格沃什举行的首次《罗素—爱因斯坦宣言》倡导的科学家国际会议,因此之后举行的会议一直称为“帕格沃什科学与世界事务会议”,简称“帕格沃什会议”,这个科学家运动即称为“帕格沃什运动”。
首次帕格沃什会议由鲍威尔和罗特伯拉特主持。来自10个国家的22位科学家在第一次全体大会一般性讨论之后,分成三个委员会进行分组讨论。第一委员会评估在和平和战争中使用原子能导致的危险,得出结论:核试验尘埃的影响是全球性的,影响所有国家的公民;一定数量的核试验尘埃将对基因产生影响,导致基因突变,其影响将延续好几代人;一场核大战的灾难性影响将比核试验尘埃大几千倍,数以亿万计的人将被爆炸、高温和电离子放射一下子杀死,全球放射性尘埃将导致大范围的基因和其他伤害。东西方科学家之间首次就核试验的放射性危险达成一致意见。
第二委员会讨论核武器控制,很快得出结论,问题太复杂、争议太大,无法在规定的时间内提出具体建议,但勾画出裁军的总目标:所有国家必须废除战争,废除战争对人类生命的威胁;停止军备竞赛,马上暂停原子弹试验;用政治解决的办法,消除小国之间爆发局部战争的风险,防止大国介入导致核战争。
第三委员会专门讨论科学家的责任,在公共政策、人类安全、青年教育、国际合作、思想自由等方面达成11点共识,得出结论:科学家在他们的专业工作之外最重要的责任是尽力去阻止战争,帮助建立一种永久而普遍的和平;他们可以通过向公众宣传科学的破坏性和建设性潜力来做贡献,也可以利用帮助制定国家政策的机会来发挥作用。
最后一天,每个委员会准备了一个报告在全体大会上讨论,并附在最后发表的声明中。会议闭幕时,成立了一个五人常务委员会,负责指导继续组织类似的会议,罗素当选为委员会主席。会后,许多科学杂志转载了会议发表的声明全文,其观点为许多国家的其他科学家团体和人民所接受。在苏联和中国,会议声明被广泛宣传,得到了许多科学家的赞同。在西方,会议的主要观点逐渐为许多科学家所接受。
1957年12月18日—20日,帕格沃什常务委员会在伦敦开会,确定今后会议采取三种形式:举行大规模会议,讨论普遍性的问题,公布针对世界大范围问题的解决办法;举行小规模的会议,澄清科学家自身的思想,研究科学发展的社会含义;举行小规模会议,讨论直接的政治问题,主要是针对影响国家政府的问题。按照多数科学家的建议,第一种会议偶尔举行,第二种会议后确定为帕格沃什年度会议,第三种会议为小型专题研讨会,每次都与一个特定的议题相关。会议还确立了帕格沃什的三个目标,即影响政府、建立科学家之间的沟通渠道和教育舆论。
从召开首次帕格沃什科学与世界事务会议至今,总共举行了55届帕格沃什会议年会。帕格沃什会议早就发展成为经久不衰的科学家国际和平运动。帕格沃什会议的基本原则是:科学家仅仅作为个人参加会议,既不代表某个组织,也不代表某个国家和政府,以利于参加者无拘无束、随心所欲地交换思想,彼此达成理解和信任;自然科学家、人文社会科学家与政府决策人密切合作,从多学科、跨专业的角度探讨如何解决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导致的复杂问题;远离新闻媒体的视线,以保持会议的非正式与非官方性,为会议参加者营造一种有助于互相信任和坦率对话的气氛;寻求赞助多元化,由各国帕格沃什小组轮流主办会议,防止在经费上受制于人,以保持独立性和客观性。 《罗素—爱因斯坦宣言》发出的第二个呼吁是针对各国政府的。宣言结尾写道:“鉴于未来任何世界大战必将使用核武器,而这种武器威胁着人类的继续生存,我们敦促世界各国政府认识并且公开承认,它们的目的决不能通过世界大战来达到。因此,我们也敦促它们寻求和平办法来解决相互间的一切争端。”宣言发表后,罗素将其副本分别送给美国、苏联、中国、英国、法国、加拿大六国政府首脑。敦促各国政府放弃战争手段解决争端,比呼吁科学家参加会议、评估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给人类造成的危险来,难度要大得多。科学家们没有让这个呼吁完全停留在字面上,而是采取一系列实际行动,以防止核战争的爆发。
最初的行动是通过举行一系列科学家会议,客观深入地评估核战争对人类的危险,得出东西方科学家都认可、有科学根据的结论和建议,影响各国政府的战略决策。在帕格沃什专题研讨会上,各国科学家与军控专家对核军备竞赛和核武器攻击的可能结果作出科学客观、坦率明了的分析和评估,有助于敌对阵营保持战略平衡,放弃先发制人的战略企图,尤其是劝阻政治领导人不要做出轻率的冒险决定。科学家们还直接参与幕后调解,帮助化解战争危机,尽快结束武装冲突。帕格沃什常务委员会直接给政府首脑写信、发电报或与其面谈,调解地区武装冲突。
冷战结束后,参加帕格沃什会议的科学家们继续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防止核战争的爆发。2002年8月,第52届帕格沃什年会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举行,在全体会议上通过了第十个五年计划(2002~2007)的总目标,其中目标之一就是要继续把属于安全理念不同、意识形态不同、利益矛盾、宗教敌对的国家或国家集团的科学家、技术专家和决策人召集到一起,商讨对策和措施,避免那些拥有或可能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国家卷入武装冲突或紧张局势中。
今天,在有关中东安全、恐怖主义、克什米尔、北朝鲜和伊朗核问题等专题研讨会上,来自敌对双方的自然科学家、人文社会学家和前政府高官参加帕格沃什会议的辩论和研讨,增加交流、理解与信任,缓和对立情绪和紧张局势。 倡导核裁军协议,缓和国际紧张局势,是《罗素—爱因斯坦宣言》提出的第三个呼吁。这个呼吁是第一个呼吁——召集科学家会议的直接结果,同时是第二个呼吁——敦促政府放弃战争手段的预防措施。不过,由于裁军协定和其他协议最终需要各国政府去签署,裁军措施也需要各个政府去具体落实,科学家们如果要落实这个呼吁,首先必须设法说服各国政府接受科学家的科学分析和合理建议。
科学家们在促成裁军条约和军控谈判中扮演重要角色,通过举行一系列专题研讨会、专家小组会和秘密会议,科学分析,客观探索,辩论停止和缓和军备竞赛的具体措施,在官方谈判之前首先在科学家之间达成一致,为官方谈判和政府级的官方协定铺平道路。随着一些与政府有联系、对局势发展有影响的科学家和学者,特别是越来越多的官方科学家和政府顾问参加帕格沃什会议,帕格沃什会议讨论的观点更容易接近官方制定政策的水平。
此外,帕格沃什的议程还包括全面和彻底裁军、全面禁止核试验、禁止导弹飞行试验、无核武区、切断核原料的生产、反潜战、反击力量战略、限制战略武器会谈等。帕格沃什会议一直提供论坛,促进东西方之间的理解,帮助澄清问题,提出各种新思想和新方案,为政府级的谈判打基础。官方谈判越是陷入僵局,甚至破裂,东西方关系越紧张,科学家们就越抓紧时机开会,反复探讨解决难题的对策。
冷战时期,科学家们在其中或多或少贡献了智慧的国际条约主要包括《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核武器不扩散条约》和《反弹道导弹条约》。这些国际条约和军控措施并没有提供最终的解决办法,但是在冷战时期对不断升级的核军备竞赛起到了“刹车”作用。
冷战结束后,帕格沃什会议继续致力于防止任何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建议采取具体的步骤,消除所有核武器、生物和化学武器;加强针对平民的常规武器的发展、生产和转移的国际监测和限制;把战争本身的发生率减到最少,并最终消除战争;寻求创造性的方法,赶在武装冲突爆发之前解决争端,并很快结束已经发生的武装冲突,使其破坏最小。
尽管核裁军条约的缔结和其他军控措施的谈判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是参加帕格沃什会议的科学家们在其中发挥了特殊作用。1995年12月10日,诺贝尔委员会主席塞杰斯特德(F. Sejersted)在授予罗特伯拉特与帕格沃什科学与世界事务会议诺贝尔和平奖的颁奖典礼上说:“帕格沃什运动在导致诸如1963年禁止核试验条约、1968年禁止核武器扩散条约、1972年限制战略武器第一阶段会谈和生物武器协定的军备控制协定的过程中扮演了不容忽视的角色。通过长期不懈的努力,它也一直是自冷战结束以来如此从根本上改变核裁军思想的主要贡献者……挪威诺贝尔委员会因为那样的工作要给他们颁奖,同时表示希望工作继续进行下去,以便业已开始的裁军在将来某个时候真正带来一个没有核武器、更加安宁的世界。”帕格沃什科学家们长期为裁军与和平做出的独特贡献赢得了世界的公认。



《罗素—爱因斯坦宣言》的内容是什么?~

20世纪中叶,氢弹在美国和前苏联的相继研制成功,拉开了大国之间核军备竞赛的序幕,人类的生命安全受到了空前严重的威胁。著名英国哲学家和数学家罗素洞察到,要制止这场以科技为后盾、结局对战争双方必然是灾难性的军事竞赛,必须率先唤起科学界的警醒和重视。于是,1955年初他致信爱因斯坦,建议举行世界科学家会议,讨论废止战争问题。爱因斯坦欣然同意,并请罗素预先起草一份宣言,当年4月11日,爱因斯坦于逝世前两天在宣言上签名;接着来自6个国家的9位著名科学家也在宣言上签了名。
1955年7月9日,这份被称为《罗素—爱因斯坦宣言》的文件在伦敦卡克斯顿厅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予以公布。《宣言》指出,一般公众甚至许多当权者并没有认识到,如果使用了许多颗氢弹,其结果将是普遍的死亡。人类已经到了是走向灭亡还是断然弃绝战争二者择一的非常时刻。有必要敦请各国政府认识到并公开承认:每一个国家的目的都不能通过世界大战来达到,必须寻求和平办法解决一切国际争端。
1957年7月,《宣言》主张召开的科学家大会在加拿大的一个小渔村——普格沃什召开。包括我国科学家周培源在内的来自10个国家的22名科学家出席了会议。会议在原子战争的危害、核武器的控制和科学家的社会责任等问题上取得了积极成果。以后普格沃什会议大约每年举行一次,世界各国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和热爱和平的人士踊跃参加会议或成立分支组织,以致形成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普格沃什和平运动。

1955年7月9日,这份被称为《罗素—爱因斯坦宣言》的文件在伦敦卡克斯顿厅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予以公布。《宣言》指出,一般公众甚至许多当权者并没有认识到,如果使用了许多颗氢弹,其结果将是普遍的死亡。人类已经到了是走向灭亡还是断然弃绝战争二者择一的非常时刻。有必要敦请各国政府认识到并公开承认:每一个国家的目的都不能通过世界大战来达到,必须寻求和平办法解决一切国际争端。

罗素的主要生平经历
答:罗素的主要生平经历:罗素的全名叫做伯特兰·阿瑟·威廉·罗素,罗素出身于曼摩兹郡一个贵族家庭。1890年考入剑桥大学三一学院,后曾两度在该校任教。1908年当选为皇家学会会员。1950年获诺贝尔文学奖,并被授予英国嘉行勋章。1967年组织了斯德哥尔摩战争罪犯审判法庭,谴责美国在越南的政策。1970年在威尔士的...

关于爱因斯坦的问题
答:1955年,爱因斯坦与罗素联名发表了反对核战争和呼吁世界和平的《罗素—爱因斯坦宣言》。 在1949年爱因斯坦写了一篇《为什么要社会主义?》的论文。在这里,他提出了现在看来还是正确的看法!“计划经济还不就是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本身可能伴随着对个人的完全奴役。社会主义的建成,需要解决这样一些极端困难的社会——政治问题,...

一些关于爱因斯坦的资料,越详细越好.
答:1955年,爱因斯坦与罗素联名发表了反对核战争和呼吁世界和平的《罗素—爱因斯坦宣言》。 1955年4月18日1时25分,他在医院逝世。 漫长艰难的探索广义相对论建成后,爱因斯坦依然感到不满足,要把广义相对论再加以推广,使它不仅包括引力场,也包括电磁场。他认为这是相对论发展的第三个阶段,即统一场论。 已赞过 已踩...

爱因斯坦的主要贡献有哪些?
答:1、相对论和爱因斯坦质能方程 爱因斯坦在论文《论运动物体的电动力学》里提出了狭义相对论的两个基本公设:“光速不变”,以及“相对性原理”,按照这两个基本公设对于经典力学在运动速度接近光速时做出一些重要修正,从而化解了麦克斯韦方程组与经典力学定律之间的矛盾。经过整理之后,这些创举成为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 承认...

爱因斯坦的所有理论
答:1955年,爱因斯坦与罗素联名发表了反对核战争和呼吁世界和平的《罗素—爱因斯坦宣言》。 1955年 4月18日1时25分在医院逝世。 漫长艰难的探索广义相对论建成后,爱因斯坦依然感到不满足,要把广义相对论再加以推广,使它不仅包括引力场,也包括电磁场。他认为这是相对论发展的第三个阶段,即统一场论。 埃担罚的发生的 ...

爱因斯坦的成长,受过哪些教育,有哪些重大发现
答:1955年,爱因斯坦与罗素联名发表了反对核战争和呼吁世界和平的《罗素—爱因斯坦宣言》。 1955年4月18日1时25分,他在医院逝世。 漫长艰难的探索广义相对论建成后,爱因斯坦依然感到不满足,要把广义相对论再加以推广,使它不仅包括引力场,也包括电磁场。他认为这是相对论发展的第三个阶段,即统一场论。[编辑本段]轶事 ...

罗素到底是因为哪本书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
答:《婚姻与道德》。1950年,罗素获得诺贝尔文学奖”。1950年代,他广泛撰写有关战争危险的文字,并越来越感到需要行动。他于1955年争取到爱因斯坦的支持(爱因斯坦在同意信寄达前不久逝世),发表了《罗素——爱因斯坦宣言》(或称《爱因斯坦——罗素宣言》)。他还向各国著名科学家征集签名,召开了一次世界性...

《罗素—爱因斯坦宣言》得到世界上许多著名科学家的支持和拥护,主要是...
答:A 《罗素—爱因斯坦宣言》强调了核战争将导致的严重后果,建议东西方科学家召开一个世界性的会议,敦促各国政府作出承诺,不再把他们的研究成果用于战争目的。

爱因斯坦的小传(100字左右)9点前给我,急急急急急急!!!
答:他对政治问题的最后一次发言,即1955年4月签署的“罗素—爱因斯坦宣言”,也仍然是呼吁人们团结起来,防止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在20世纪思想家的画廊中,爱因斯坦,就是公正、善良、真理的化身。他的品格与天地日月相争辉,他的科学贡献,人类将万世景仰。 本书不仅以翔实的史实勾勒出爱因斯坦伟大的一生,而且也从人类文化...

关于爱因斯坦
答:1915年11月25日的论文《引力的场方程》中,他放弃了对变换群的不必要限制,建立了真正普遍协变的引力场方程,宣告广义相对论作为一种逻辑结构终于完成了。1916春天,爱因斯坦写了一篇总结性的论文《广义相对论的基础》;同年底,又写了一本普及性的小册子《狭义与广义相对论浅说》。 1916年6月,爱因斯坦在研究引力场方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