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市镇的社会经济

作者&投稿:澄垂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近年来,该镇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紧紧围绕“兴产业、聚人口、强基础、保稳定、促和谐”五大重点,全面推进创业富民、创新强镇发展战略,全力以赴抓好工业功能区块建设和松古盆地万人下山脱贫筏铺移民点建设,带动人口集聚、促进产业培育,努力实现古市经济社会新的跨越发展。农业形成了以9180亩名优茶为主的农业主导产业和蔬菜、干水果、食用菌、家禽、甲鱼等特色产业蓬勃发展;工业经济快速兴起,超前规划工业区块2400亩,并立足本地资源着力打造松阳茶产业加工基地和竹木制品产业区;同时,积极发展镇东北郊的卯山省级森林公园等绿色旅游项目。作为省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近年来,积极推进集镇建设,城镇功能日臻完善,公共设施日益齐全。
古市镇入选全国重点镇
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改委、财政部等七部委联合发文(建村[2014]107号),公布了全国3675个镇列为全国重点镇,古市镇榜上有名。
全国重点镇是小城镇建设发展的重点和龙头,七部委要求各地有关部门要按照提高质量、节约用地、体现特色等要求,在政策、土地及项目安排上对全国重点镇建设发展予以扶持。
我市此次有九个镇入选全国重点镇。古市镇是此次我县唯一入选的全国重点镇。
古市镇入选省级历史文化名镇
2015年3月,松阳县古市镇、湖州南浔区双林镇、菱湖镇和建德市梅城镇、宁波鄞州区鄞江镇、桐乡市崇福镇、永康市象珠镇等7个镇,被浙江省政府确定为该省新一批省级历史文化名镇。
近年来,浙江省各地遵循科学规划、严格保护的原则,及时编制相关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并依法报批。在切实加强对历史文化名镇的保护与管理方面,各地特别注重文化挖掘、民生改善、特色风貌塑造,注重保护历史文化名镇的传统格局、历史风貌、特色肌理和空间尺度,不断继承和弘扬富有地域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使之具有更加明显的浙江特色、浙江气派,走出了一条历史文化名镇规划管理保护的浙江道路。
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相关负责人表示,该省历史文化名镇在规划建设过程中,特别注重结合“两美”浙江建设和新型城镇化布局进行精心规划。比如梅城镇通过重整严州古城风貌和科学规划,形成了完整的小城市格局;崇福镇在古镇保护开发工作中,把编制规划作为古镇保护开发前期准备工作的重中之重。
旅游景点
卯山风景名胜区位于古市镇东北1公里处。面积约3平方公里,最高峰海拔431.8米。卯山山势平缓,秀松如展,怪石鳞鳞,昔为道家叶法善修炼之所。叶法善(616--720)字道元,松阳人,为唐朝名道士,深究道教精义和方丹金石之术。处高宗、则天、中宗历五十年,往来名山,常应诏入内廷,被尊为上宾。在道、佛两教中,以其声望和道术,始终未失尊宠。先天二年(713),拜鸿胪卿,再封越国公。法善不以爵位之尊贵所动,仍为道士。开元八年(720)老死在长安景龙观。二十七年,唐玄宗李隆基作《叶尊师碑记》悼法善。卯山山顶原有通天宫、点易亭、紫霞馆等久废,山腰有道院、俭公祠、白鹤洞等古迹犹存,俭公祠为松阳叶姓后裔纪念始祖叶俭而建。旁为叶俭第十七世孙叶法善道院,内有天师渠、浴丹池,泉清现底、水质甘冽,冬暖夏凉,终年不涸。
抗日战争期间,浙江湘湖师范、私立俭公中学曾设于此。山下东角垄村建于清乾隆年间的松阳郡赖氏宗祠,保存完好。1993年,台湾省台中市赖氏宗亲会曾来此寻根问祖。



古市镇的行政区划~

古市镇位于松阳县西北部,松古平原腹地,南邻县城11公里,距丽水80公里;北邻遂昌县城15公里,距龙游76公里。建镇始于东汉四年(公元199年),县置于此,距今已有1800余年,古市镇是丽水市最古老的集镇。全镇总面积47平方公里,辖30个行政村,5个居委会,2.2万人口,为松阳县北部五乡一镇的经济、文化和商贸中心,是松阳县第二大镇。2007年,该镇实现工农业总产值4.33亿元,其中:工业产值3.32亿元,实现财政税收677万元;农业产值1.01万元,农民人均收入达4106元。

古市镇建置于东汉建安四年(公元199年),距今已有1800余年历史,是丽水市最老的集镇之一,居浙南四大古镇之首,素有"历史重镇"、"处州粮仓"之美称。位于县西北部,地处瓯江上游,松古平原中部,距县城12公里,东邻望松乡,南连樟溪乡和斋坛乡,西邻新兴乡,北接赤寿乡和武义县,镇人民政府驻地古市,全镇总面积47平方千米,其中耕地649.53公顷,林地1180.93公顷,为松阳县第二大镇。

概念| 市镇经济?!
答:综上所述,概念“市镇经济”不仅关注商业活动的繁荣,还涵盖了市民阶层的物质追求和精神生活。它是中国古代社会经济与文化变迁的重要载体,尤其在工商业发达和市镇经济崛起的背景下,市民阶层的崛起和消费观念的转变,为市镇经济赋予了独特的文化意义。市镇经济的发展,无论在空间上还是时间上,都深刻地刻画...

乡镇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衡量指标都是有哪些呢?
答:首先是基本信息,这决定了一个地区能发展到什么水平的硬性条件。如人口数量、受教育情况、年龄分布。然后是统计的经济数据,如年投资额,其中包括,引进外资,使用内资等的占比。还有GDP,包括农业、工业、服务业分别占比多少。然后是负债水平和负债结构,看其是否处在合理水平。其次还可以看公共服务水平,...

九江镇的社会经济
答:继续坚持“物流带动,工贸并进”的发展战略,审时度势,勇敢创新,顺势而为,坚定执行《九江镇贯彻落实〈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实施方案》,努力打造“物流重镇、水产大镇、文化名镇”,争取把九江建设成为经济可持续发展、环境不断改善、群众素质不断提高的,以内河港口为依托集物流商贸、居住...

宋代城市发展特点
答:一、城市商品经济快速发展,经济职能出现了多样化在宋代,由于社会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的经济职能有了进一步加强。在城市建设上,那种传统的坊里制度逐渐被打破,出现了临街设店的景象;而在商品流通上,产生并逐渐推广了“交子”(纸币),“交子”的出现与应用进一步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在赋税制度上,也开始征收商税,据...

中国古代市镇经济的作用与性质
答:市镇经济的发展,在原有的城市和墟集之间形成一级市场,形成了城市、市镇、墟集三个层次的商品流通网络;手工业市镇的兴起,更有促进小商品生产和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的作用。但是,直到鸦片战争前,市镇经济的发展还很不平衡,偏重在中国的东南。市镇贸易的商品,还主要是农民自给有余的农产品和农家...

市镇经济和农村经济的区别?
答:一是诱因的不同。城镇经济多是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农村经济以农业生产为主。二是发展水平的不同。城镇经济一直是中国经济的中流砥柱,技术含量较高,对技术的需求高,经济发展水平高,生活水平也相对较高。而农村经济以农业生产为主,技术含量较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三是消费方式的不同。城镇消费者...

界市镇的经济社会
答:2009年全镇实现GDP27450万元,比上年(下同)增长20.82%;工农业总产值56074万元,增长26.21%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02.2万元,增长49.55 %;农民人均收入4262元,比上年增加364元;计生率85.04%,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在5‰以内,年末总人口46753人。全镇粮食产量稳步提高。全年大小春粮食播种...

试述中国古代社会商业城镇的兴起与发展?
答:封建经济繁荣,对外贸易:开通陆地和海上丝绸之路,陆上丝绸之路为主,中外贸易逐渐发展起来。 (汉武帝时期,张骞通西域所开辟,促进了对外贸易的发展),专门的“市”出现,长安、洛阳等大城市成为著名商业中心,王莽设“五均”官管理市场,以“市”为标志的全国性商业中心形成乡村商业活跃 6、隋唐时期 ...

列表概括宋代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表现?
答:2. 三级市场网络体系:宋代商业活动不仅限于城市,农村市场同样活跃。小贩和货郎的流动促进了农村市场的繁荣,农民的生活因此丰富多彩。同时,宋代还形成了以草市、市镇和城市为基础的市场网络体系,商业活动从城市扩展到了农村。3. 货币制度的革新:宋代货币制度发展迅速,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可以解释一下农业经济,商品经济,市镇经济的概念吗
答:当商品经济不断发展,商品之间的交换主要由市场调配时,这种社会化,由市场进行资源调配的商品经济就是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发展的高级阶段。中国古代市镇经济 中国古代市镇经济约兴于宋。因商业手工业发达,一些交通要道的草市以至墟集(见墟集、草市)转化为市镇,一些驻军处人烟繁聚亦成市镇。北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