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为什么要跪下来求大臣拿钱,也不直接抄家来的直接呢?

作者&投稿:阎水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崇祯皇帝是非常穷的,很多事情要做的话需要用到钱,然而国库里面根本拿不出来,无奈之下的崇祯只好去求自己的大臣们,求他们拿出钱来,然而即便是皇帝给他们下跪也不好使,他们即便是拿出来的也只是自己拥有的九牛一毛。这种情况下,崇祯为何不把这些大臣们抄家,这样一来他们的财产不就都清楚了吗?

崇祯皇帝是非常勤奋的一位帝王,不过大明朝在他的手里丢了,勤奋只不过是崇祯的一厢情愿,并没有人逼迫他这样做。大明主要的灭亡原因就是他重用一些贪财的东林党人。魏忠贤是忠是奸,我们他死后发生的几件事中就能看出。

魏忠贤死后大明的关隘直接被各路反王攻破,在他活着的时候大明的兵马依旧能够抵挡住闯王以及皇太极的猛烈进攻,而他一死各路兵马像是失去了灵魂,屡战屡败。

这并不能说他有统兵才能,而是他舍得为部队出钱出力,他虽然贪财,但国库从来都不缺钱花。东林党也贪财,但钱都进了自己的腰包,末代王朝不论什么事情都需要大量的金银来维持王朝的存在。

东林党、皇亲大臣都将贪来的钱放入了自己的口袋,而国库却是空空荡荡。打仗得有钱才能打胜仗,魏忠贤就是能够看清形势,钱固然重要,但是大明没了,自己算得上什么东西呢?所以还是乖乖将钱拿出,买枪造炮,采纳各路将军良好的建议。这样才将大明的江山保住,不过东林党人上台后,异常无耻,不仅将搜刮上来的民脂民膏全部放入自己的口袋,而且不论大小事钱都必须由国库支出。

要知道当时大明可是末年,哪有钱来供应这些人吃喝享受呢?因此崇祯皇帝采纳大臣的意见,选择让这些平日里吃的流油的人,慷慨解囊将金银借给国库,假以时日击败叛军再来归还。不过东林党认为皇帝借钱怎么可能还呢?所以选择了哭穷,不论你皇帝怎么说,就是一分钱都拿不出来。大家是不是觉得崇祯很笨,为什么不直接抄了这些大臣的家呢?当初杀死魏忠贤的时候,不是也为大明拿出了很多的银子吗?现在怎么就不行了呢?难道崇祯害怕这些大臣?我认为原因有两点:

朝中无可用之人

虽然东林党人卑鄙无耻,但也算有点才能,要是真的将这些人杀了,国家覆灭的可能更快,魏忠贤培养起来有才能的人,大多都被东林党迫害而死,所以现在朝中最有能力的就是这批人。如若为了钱将这些人抄家,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吗?况且朝中重臣东林党居多,这些人死了没有找到好的替代人选,国家怎能不亡?天下怎能安定?所以说东林党是崇祯的唯一依靠,不过幻想这些人卖力救国,他这一步棋可谓错之又错。

派谁去抄家?

前文有提及当时东林党人已经占据着朝堂 派东林党人去抄东林党的家这不是笑话吗?就算家被抄了难道会有很多钱吗?这些人贪财的也野心崇祯皇帝又不是不知道,与其没有结果还不如让这些人在朝中继续出力。虽然皇权至上,但当时已然没有当初朱元璋费宰相制度那种皇权霸气了。崇祯皇帝自尽的结局自己早已料到,不过为了有一丝翻盘的希望,他是不能动这些人的 所以他选择了哀求,不过他选择哀求的是一批还不如魏忠贤的吸血虫。



~

崇祯皇帝最后没钱抗敌,为何宁肯求那些亲贵,也不抄他们的家呢?_百度...
答:明朝末年的时候,面临内忧外患的局势,崇祯帝还想要挣扎一番,因为他不想成为亡国之君,为了镇压农民起义,崇祯帝低声下气的找大臣们借钱,可是这些大臣们一个比一个贼,早就为自己找了退路,崇祯帝找他们借钱他们也都是在敷衍,不愿意拿钱,就连崇祯帝的岳父都不肯出力,那么崇祯帝作为一国之主,为什么...

崇祯为何宁愿哀求大臣和亲戚,最后自尽也没有抄他们的家?
答:首先就是整个朝廷都被东林党人占据,无法派出抄家的人选,即使抄家后,那么所得的效果也不理想,所以崇祯帝就采取怀柔政策。希望可以通过自己自降身份去哀求他们,打动这些大臣以及皇亲国戚的内心,让他们明白,只要国在,他们的家在。但是在一群贪财之人面前,毫无同情心可言,同时崇祯帝所面对的也是一群...

祯是什么意思
答:1、宋献策听崇祯提到这个敏感问题,以为崇祯是担心对吴三桂的家眷也会进行拷掠,或者崇祯要为某个皇亲或者大臣说情。2、所以当众臣敦促皇帝以内帮填补*费,崇祯说:“今日内帮难告先生”时,他们依旧认定崇祯很富有;崇祯夫妇典卖宫中器具。3、他觉得自己比崇祯差多了,但有一点他说自己比崇祯强百倍,那...

崇祯皇帝为什么自杀?
答:这时,有一个太监神色紧张地跑来,跪地向崇祯报告:“皇上,内城也被攻破了”,崇祯忙问:“守城的官兵到什么地方去了?守城提督李国祯又在哪里?为什么会守不住?”太监回答道:“守城的官兵早已逃散。”接着又说:“皇上您还是赶紧设法逃走吧”,崇祯还想再问一些情况,这名太监转身便逃。崇祯连喊几声,可那太监连头...

明史李祯传原文及翻译
答:,我们将战守做为实在的事,看时机来对付。而且朝鲜一向遵守礼制,王师屯驻的地方,应当严禁骚扰抢占。”奏疏内进言赵志皋、石星应当去职。皇上下诏书责问李祯,只命令你讨论战守的事,为什么擅自涉及大臣的去留问题,姑且不要再过问此事。赵志皋从此不高兴李祯。有人打算立即擢用他为尚书,赵志皋因以前的...

雍正极怕“祯”字,即使偏旁不同也得避忌改为“正”?
答:就因为他们的名字同音,所以雍正登位后,为了避音讳,就让十四阿哥把本来的“祯”字改成“禵”字。这是不对的。“祯”是不用避“禛”的。别号渔洋山人的清初大诗人王士禛死后,家人因避雍正的胤禛讳,改名王士正。乾隆专门赐名士祯,谥文简。可见“祯”是不用避“禛”的。话说回来,兄既已叫胤禛,弟又叫胤祯,...

李自成兵临城下提出议和,崇祯为什么宁愿王朝覆灭也不点头?
答:但是底下的大臣也都是明白人,没有肯再为崇祯皇帝卖命。于是李自成在没有得到答复之下,权当做崇祯皇帝拒绝了他的议和要求。综合而言,崇祯皇帝远不是表面上的宁可王朝覆灭也不肯分割国土,只是不愿意背黑锅,而且为人太差没有人肯再为他卖命,最终才导致了双方的议和失败,才导致了明朝的覆灭。

起名最好不要带祯为什么?名字带祯的是累命吗?
答:按这方面来说,就是有可能累命。另外祯字五行属火,命理不缺火,缺其它的,而所缺的与火相克,那么硬要取名的是有可能适得其反,累命,也就是说对未来的运势发展产生不利影响,不过有些人即使出现累命,也不会与名字扯上关系,但找专业的取名人士咨询,他们可能就会觉得是名字取得不好,要求改名...

王维使至塞上全诗赏析是什么?
答:古诗中多用飞蓬比喻漂流在外的游子,这里却是比喻一个负有朝廷使命的大臣,正是暗写诗人内心的激愤抑郁和孤寂落寞。与首句的“单车”相呼应。万里行程只用了十个字轻轻带过。 然后抓住沙漠中的典型景物进行刻画:“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最后两句写到达边塞:“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到了边塞,却没有遇到...

中国另一个愚人节(天祥节)的来历?
答:于是,历史上最具讽刺意味的一幕――宋真宗“神降天书”就此展开,真堪称是自欺欺人的好戏。宋真宗因受奸臣蛊惑,借洗刷澶州之盟的耻辱一事,踢走了贤臣收纳了奸臣,为制造假祥瑞居然拿钱贿赂大臣,先骗自己再骗百姓,轰轰烈烈地耗民财唱假戏,导演了一幕幕闹剧。宋真宗也算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乾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