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单位.秒.分.小时.是怎么样确定过程? 时间的单位(时分秒)是怎样来的?

作者&投稿:佘聂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至於对岸中国所使用的单位上更妙,我本人曾经听过所谓「256兆内存」的说法。原来,目前在对岸的「兆」就表示「M」的意思,所以256兆应该就是256MB。至於「内存」,就是电脑的「记忆体」,真是个有程度的说法啊(本 人第一次听到「内存」这个词,是听到某人的「口述」,由於说的人稍微有点大陆口音,我问了6、7次,一直听成「润唇」,怎样也不能理解:电脑和「润唇膏」有啥关系……)!至於目前硬碟容量都已经到了「GB」等级,对岸的说法则是「千兆」(G就等於千兆)。不过到底对岸这些「亿」、「兆」和SI单位怎麼对应,我上网找了一个「中国大陆数字前置字对照表」给各位参考。不过这单位和台湾的惯用法颇不同,大陆的「兆」和台湾的「兆」就差了6个0(106)呢!
中国大陆数字前置字对照表
指数形式 前置字及中文字 符号

1960年10月十一届国际计量大会确定了国际通用的国际单位制,简称SI制。

SI制:七个基本单位:长度m,时间s,质量kg,热力学温度(Kelvin温度)K,电流单位A,光强度单位cd(坎德拉),物质量mol

二个辅助单位:平面角弧度rad,立体角球面度Sr

SI基本单位的定义

米:光在真空中(1/299 792 458)s时间间隔内所经过路径的长度。[第17届国际计量大会(1983)]

千克:国际千克原器的质量。[第1届国际计量大会(1889)和第3届国际计量大会(1901)]

秒:铯-133原子基态的两个超精细能级之间跃迁所对应的辐射的9 192 631 770个周期的持续时间。[第13届国际计量大会(1967),决议1]

安培:在真空中,截面积可忽略的两根相距1 m的无限长平行圆直导线内通以等量恒定电流时,若导线间相互作用力在每米长度上为2×10-7 N,则每根导线中的电流为1 A。[国际计量委员会(1946)决议2。第9届国际计量大会(1948)批准]

开尔文:水三相点热力学温度的1/273.16。[第13届国际计量大会(1967),决议4]

摩尔:是一系统的物质的量,该系统中所包含的基本单元(原子、分子、离子、电子及其他粒子,或这些粒子的特定组合)数与0.012 kg碳-12的原子数目相等。[第14届国际计量大会(1971),决议3]

坎德拉:是一光源在给定方向上的发光强度,该光源发出频率为540×1012 Hz的单色辐射,且在此方向上的辐射强度为(1/683)W/sr。[第16届国际计量大会(1979),决议3]

基本量与导出量

物理量是通过描述自然规律的方程或定义新的物理量的方程而相互联系的。因此,可以把少数几个物理量作为相互独立的,其他的物理量可以根据这几个量来定义,或借方程表示出来。这少数几个看作相互独立的物理量,就叫做基本物理量,简称为基本量。其余的可由基本量导出的物理量,叫做导出物理量,简称为导出量。在国际单位制中共有七个基本量:长度,质量,时间,电流,热力学温度,物质的量和发光强度。物理学各个领域中的其他的量,都可以由这七个基本量通过乘、除、微分或积分等数学运算导出。

参考资料: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3219287.html?md=3
回答者:hendrik - 魔法师 五级 12-20 21:39

米:光在真空中(1/299 792 458)s时间间隔内所经过路径的长度。[第17届国际计量大会(1983)]

千克:国际千克原器的质量。[第1届国际计量大会(1889)和第3届国际计量大会(1901)]

秒:铯-133原子基态的两个超精细能级之间跃迁所对应的辐射的9 192 631 770个周期的持续时间。[第13届国际计量大会(1967),决议1]

安培:在真空中,截面积可忽略的两根相距1 m的无限长平行圆直导线内通以等量恒定电流时,若导线间相互作用力在每米长度上为2×10-7 N,则每根导线中的电流为1 A。[国际计量委员会(1946)决议2。第9届国际计量大会(1948)批准]

开尔文:水三相点热力学温度的1/273.16。[第13届国际计量大会(1967),决议4]

摩尔:是一系统的物质的量,该系统中所包含的基本单元(原子、分子、离子、电子及其他粒子,或这些粒子的特定组合)数与0.012 kg碳-12的原子数目相等。[第14届国际计量大会(1971),决议3]

坎德拉:是一光源在给定方向上的发光强度,该光源发出频率为540×1012 Hz的单色辐射,且在此方向上的辐射强度为(1/683)W/sr。[第16届国际计量大会(1979),决议3]

基本量与导出量

物理量是通过描述自然规律的方程或定义新的物理量的方程而相互联系的。因此,可以把少数几个物理量作为相互独立的,其他的物理量可以根据这几个量来定义,或借方程表示出来。这少数几个看作相互独立的物理量,就叫做基本物理量,简称为基本量。其余的可由基本量导出的物理量,叫做导出物理量,简称为导出量。在国际单位制中共有七个基本量:长度,质量,时间,电流,热力学温度,物质的量和发光强度。物理学各个领域中的其他的量,都可以由这七个基本量通过乘、除、微分或积分等数学运算导出。
回答者:zhulikezhu - 初学弟子 一级 12-20 21:42

SI单位系统是国际上通用的公制单位系统。制定SI单位的目的,是为了让世界上的度量衡单位一致,有助於国际间的经贸交流。
使用最基本的七个物理单位:公尺(米;m;长度单位)、公斤(kg;质量单位)、秒(s;时间单位)、安培(A;电流)、绝对温度(K;温度单位)、莫耳(mole;物质数量单位)和烛光(candela;亮度单位),可以导出其他各种单位。例如像是Hz(频率的单位),就是SI导出单位之一。
SI基本单位表
种类 单位 英文原文
长度 公尺或米 meter(也写作metre)
质量 公斤 kilogram
时间 秒 second
电流 安培 ampere
绝对温度 °K kelvin
照度 烛光 canela
物质数量 莫耳 mole
SI基本单位的七个基本物理量及单位,其他单位大多是由基本物理量单位所导出。

对电脑领域来说,SI单位还定义了许多的「单位前置符号」,因此十分重要。例如「100MB」的「M」是mega的缩写,表示1000000(106)。由於电脑产品的规格中,大量使用SI的单位前置字来表示数量的大小,但一般人未受过科学训练,对这些前置字常会感到十分陌生,因此本字典将SI单位列表出来,当各位在阅读相关文件时可作为参考,请参考「SI单位前置字对照表」。
SI单位前置字对照表
十进位形式 指数形式 前置字 符号 中文惯用语
1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1024 yotta Y
1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1021 zetta Z
1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1018 exa E
1 000 000 000 000 000 1015 peta P
1 000 000 000 000 1012 tera T 兆
1 000 000 000 109 giga G 十亿
1 000 000 106 mega M 百万
1 000 103 kilo k 千
100 102 hecto h 百
10 101 deca da 十
0.1 10-1 deci d 分,十分之一
0.01 10-2 centi c 厘(或写作「厘」),百分之一
0.001 10-3 milli m 毫,千分之一
0.000 001 10-6 micro ? 微,百万分之一
0.000 000 001 10-9 nano n 奈,十亿分之一
0.000 000 000 001 10-12 pico p 皮,兆分之一
0.000 000 000 000 001 10-15 femto f 飞(或作「费」),千兆分之一
0.000 000 000 000 000 001 10-18 atto a 阿
0.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1 10-21 zepto z
0.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1 10-24 yocto y
对一般人来说,「T」、「G」、「M」「k」、「m」「?」、「n」是最常见的几个前置符号。请各位特别注意:大写的M表示mega(代表106),小写的m表示milli(代表10-3),大小写不同就差了9个级距。另外,由於大写的K表示绝对温度,所以在SI单位中的「kilo」是用小写的k(代表103)来表示,较为严谨的科技文件上最好使用正确的写作形式。

看起来很简单,不是吗?在电脑界中,偏偏又有点不一样。在电脑领域中,当我们计算资料量的时候,通常会用bit、byte来当作基本单位。但资料量大的时候,大部分的人,也会使用之前所提到的SI前置字首,配合bit和byte来当描述资料的量。举例来说:当有人告诉你:「这是一条容量为256MB的记忆体模组」时,不正是在告诉你「这条记忆体模组所能储存的资料量,是256 000 000个位元组」吗?偏偏不是,依照电脑界的惯例,这些SI前置字首,尤其是「K」、「M」、「G」、「T」…这些字,并非如同一般的10进位,而是一种2进位的方式,请参看「2进位前置字首表」。
2进位前置字首表
符号 前置字首 代表的数量 10进位数值
E exa 260 1 152 921 504 606 850 000
P peta 250 1 125 899 906 842 620
T tera 240 1 099 511 627 776
G giga 230 1 073 741 824
M mega 220 1 048 576
K kilo 210 1 024
2进位前置字首表中的的符号,和SI前置字几乎是一模一样,只有「K」的大小写不同。在SI前置字中,表「1000」的k是小写,但在2进位前置字中,表「1024」的K是大写。

为何单位有这麼多麻烦呢?英文的大小写问题,中文的说法问题,又是bit又是byte的,还有2进位、10进位的不同,真是让人想不傻眼也难啊!
各位必须了解,在「很久很久以前」,科学家知道,电脑界的1k是1024,不是1000;工程师知道,电脑界的1k是1024,不是1000;电脑销售员知道,电脑界的1k是1024,不是1000;连电脑买主也知道,电脑界的1k是1024,不是1000……。
那是因此,以前电脑的制造商,以及买卖双方,都是有一定程度的专业人员。
但是,如果,当我们谈「电脑」时,几乎一定是指个人电脑。而「个人电脑」既然卖给一般人,那一般人也得搞清楚这些特殊的文数字,背后的意义为何。这时候,一般人不知道这事情,这麻烦就大了。
当数字「小」的时候,这麻烦不大。就像是「1k = 1000」和「1k = 1024」这档事,也不过就差24嘛!可是,如果你买了一台80GB的硬碟,按照惯例,厂商其实是用「10进位换算法」,也就是「80GB = 80 × 1000 × 1000 × 1000 bytes」来标示它的容量。但是,把硬碟装到电脑里,Windows要对它做「分割/格式化」的时候,你却发现,这硬碟只有74GB而已……少了6GB的容量(因为Windows惯例以1K = 1024)。这年头,消费意识高涨,正所谓「是可忍孰不可忍」,厂商居然敢乱标示容量,还不一状告到消保会/消基会去!这个问题,一直存在於电脑界,就算是《PC Shopper》的读者,大多也是不明了。本人观察读者回函,还是有人一直询问这方面的问题(各位编辑,你们好,请问我买的硬碟,真正的容量比标示的容量少很多,这是什麼缘故呢?……)。
为了解决2进位和10进位前置字造成的问题,IEC(International Electrotechnical Commission,或可称为「国际电子技术委员会」,中文翻译没有统一的标准)於西元1998年(也有说法是1999年)提出了一套「IEC标准前置字」,专门用在「电脑使用的2进位数字」上,请参考「IEC标准前置字对照表」。理论上,这种符号因为标示十分清楚,因此可以让事情变得简单。当你要买「256 MiB」的记忆体模组,那所有人就会知道你是要买容量为「256 × 1024 × 1024 bytes」的产品。如果你要买80 GB的硬碟,大家也就明白你是要买容量为「80 × 1000 × 1000 × 1000 bytes」的产品,这样就不会搞混了。
不幸的是,这种IEC标准前置字还未广获接受,目前几乎没在一般文件上被大幅使用过。
IEC标准前置字对照表
前置字首 符号 代表数值
kibi Ki 210 = 1 024
mebi Mi 220 = 1 048 576
gibi Gi 230 = 1 073 741 824
tebi Ti 240 = 1 099 511 627 776
pebi Pi 250 = 1 125 899 906 842 624
exbi Ei 260 = 1 152 921 504 606 846 976
使用严格的IEC标准前置字首,可以让单位的辨识变得容易,若使用标准的SI前置字,则1k = 1000,而1Ki = 1024;1M = 1000000,1Mi = 1048576,这样就相当清楚了。不过,目前使用IEC前置字的人并不多。

至於对岸中国所使用的单位上更妙,我本人曾经听过所谓「256兆内存」的说法。原来,目前在对岸的「兆」就表示「M」的意思,所以256兆应该就是256MB。至於「内存」,就是电脑的「记忆体」,真是个有程度的说法啊(本人第一次听到「内存」这个词,是听到某人的「口述」,由於说的人稍微有点大陆口音,我问了6、7次,一直听成「润唇」,怎样也不能理解:电脑和「润唇膏」有啥关系……)!至於目前硬碟容量都已经到了「GB」等级,对岸的说法则是「千兆」(G就等於千兆)。不过到底对岸这些「亿」、「兆」和SI单位怎麼对应,我上网找了一个「中国大陆数字前置字对照表」给各位参考。不过这单位和台湾的惯用法颇不同,大陆的「兆」和台湾的「兆」就差了6个0(106)呢!
中国大陆数字前置字对照表
指数形式 前置字及中文字 符号
1018 exa- 穰 E
1015 peta- 秭 P
1012 tera- 垓 T
109 giga- 京 G
106 mega- 兆 M
103 kilo- 千 k
102 hecto- 百 h
101 deca- 十 da
10-1 deci- 分 d
10-2 centi- 厘 c
10-3 milli- 毫 m
10-6 micro- 微 ?
10-9 nano- 纤 n
10-12 pico- 沙 p
10-15 femto- 尘 f
10-18 atto- 渺 a
对岸在单位的「翻译」上和台湾有很大的不同(像是两边的「兆」就差异颇大),因此在使用时最好要多注意。

AC97(2722次)
ACPI(1642次)
A/D converter(1618次)
hard copy(1607次)
Z-buffer(1307次)
FDDI(1263次)
A3D(1152次)
OpenType(1058次)
paper size(957次)
ADSL(947次)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 0

参考资料:www.hao123.com

时间单位“小时”是怎么确定的?~

六十进位制来自巴比伦,她们以六十这个因素做为计算数量的单位。但是巴比伦人并没有将时分割为60分,而是古埃及将一日分为12时的白天和12时的夜晚,她们也这样子来区分四季。古希腊天文学家,包括希巴谷和托勒密,定义太阳日的24分之一为时。 以六十进位细分时,使得秒是一太阳日的86,400分之一。此处虽然如此表示,但很难相信古希腊人需要定义秒[来源请求]古希腊的时间周期,像是平朔望月定义得非常精确,因为他们不是观察单一的朔望月,而是以相距数百年的食来测量朔望月的平均长度(日数)。不过,发展出摆钟来保持平时(相对於日晷所显示的视时),使得秒成为可测量的时间单位。秒摆的摆长在1660年被伦敦皇家学会提出作为长度的单位,在地球表面,摆长约一米的单摆,一次摆动或是半周期(没有反复的一次摆动)的时间大约是一秒。

在1956年,秒被以特定历元下的地球公转周期来定义,因为当时天文学家知道地球在自转轴上的自转不够稳定,不足以作为时间的标准。纽康的太阳表以1900年的暦元描述太阳的运动,所依据的是1750年至1892年的观测。In 1956.秒的定义如下:

自历书时1900年1月 0日12时起算的回归年的31,556,925.9747分之一为一秒

在1960年,这个定义由第十一次的国际度量衡会议通过。虽然这个定义中的回归年的长度不能进行实测,但可以经由线性关系的平回归年的算式推导,因此,有一个具体的瞬时回归年长度可以参考。因为秒是用於大半个20世纪太阳和月球的星历表中的独立时间变数(纽康的太阳表从1900年使用至1983年,布朗的月球表从1920年使用至1983年),因此这个秒被称为历书秒。

随著原子钟的发展,秒的定义决定改采用原子时做为新的定义基准,而不再采用地球公转太阳定义的历书秒。

经过多年的努力,英国国家实验室的路易斯·埃森和美国海军天文台的威廉·马克维兹测量出铯原子的超精细跃迁周期和暦书秒的关系。[1]使用过去普通的测量方法,接收来自无线电台、WWV的讯号,使用一个原子钟来测量时间,他们确定了月球相对於地球的轨道运动,也推断出太阳表面可能有相对於地球的运动。结果,在1967年的第13届国际度量衡会议上决定以原子时定义的秒作为时间的国际标准单位:

铯133原子基态的两个超精细能阶间跃迁对应辐射的9,192,631,770个周期的持续时间。

在70年代体认到重力时间膨胀会导致在不同高度的原子钟有不同的秒,因此每个原子钟都必须改正为在平均海平面的高度,以取得一致的秒(大地水平面的自转约改变×10−10的秒长,在1977年开始修正并且在1980年已经制度化了。)。用相对论的术语来说,秒被定义成在转动的大地水平面上原时。

在1977年,在BIPM的会议中又重新定义,加进了新的陈述:

铯原子在0k下是静止不动的。(This definition refers to a caesium atom at rest at a temperature of 0 K. )

修正过的定义似乎暗示理想的原子钟将只有静止的一个铯原子发射出单一的频率。在实务上,无论如何,这个定义意味者在那些原子钟之内的运作和外推的数值,秒的高精密度应该如上所述的考量到周围温度的补偿(黑体辐射)。

  时间单位时、分、秒

  时间是指物质运动过程的持续性和顺序性。任何客观存在的物质都会持续一定的过程。例如,从种子发芽到长叶、开花、结果,人从出生到死亡,这个过程的持续性,就是物质的时间属性。因此,同长度等一样,时间也是客观存在的一种量。

  白天和黑夜的自然循环、四季的变化等等是人类最早建立起来的时间观念。人们在同大自然的斗争中,又需要根据时间更好地进行生产劳动。人类逐渐利用日影的移动、燃料的燃烧、物质的流动等原理制成了早期的计时工具。例如,我国在夏代(约公元前二十一世纪至公元前十六世纪)就创立了立杆测影的方法。根据杆影的方位变化,确定不同的时间。日晷(读作guǐ)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计时器。日晷有一根固定的臂或针,还有一个刻有数字和分度的盘,将盘分成许多份,观察日影投在盘上的位置,就能分辨出不同的时间。日晷的计时精度能准确到刻(15分钟)。

  古代人还利用某些物质的流动现象来计时,如利用水从带有漏孔的容器或漏壶中流出的量来计量时间。我国古代的刻漏是在竹木制的刻箭上,按其一昼夜在水面上浮沉的长度分刻成100个间距,每个间距即为一刻,故有“百刻”之称。自西汉起用12个时辰来表示一昼夜的变化,每一时辰合今天的2小时。十二个时辰以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为名。从夜间十一时起到一时为子时,夜一时至三时为丑时,其余类推。

  古埃及人来表示一昼夜的变化是把白天定为10小时,夜晚定为12小时。由于四季的变化,白天和黑夜的长短不一样,后来把一昼夜变化均匀地分为24小时,每小时为60分,每分为60秒。这种计时方法一直沿用到今天,成为全世界公用的时间计量单位。

  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要求统一计量制度,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1960年,经第十一届国际计量大会通过,正式把“秒”作为国际单位制的7个基本单位之一。1984年国务院发布《关于我国统一实行法定计量单位的命令》也把秒作为时间的基本单位,并选定非国际单位制的时间单位天(日)、〔小〕时、分作为辅助单位。

  单位名称
  单位符号
  换算关系

  秒
  分
  〔小〕时
  天(日)
  s
  min
  h
  d

  1分=60秒
  1〔小〕时=60分
  1天(日)=24〔小〕时


  注:〔 〕里的字,在不致混淆的情况下,可以省略。

  ( )内的“日”字为天的同义语。

时间的单位顺序是怎么样的?
答:2、一瞬:二十念 3、一弹指:二十瞬 4、一罗预:二十弹指 5、一须叟:二十罗预 6、一昼一夜:三十须叟(所以你知道一刹那或者一念有0.018秒)上面的时间单位来源与印度,我们使用这些单位只是用作形容词,或许在印度算单位吧。7、刻:十五分钟 8、时(辰):两个小时 9、昼夜(天、日):十二个...

一小时等于几分钟?
答:1时(h)=60分(min)换算:一天=1440分钟 ,1小时=60分钟 ,1分钟=60秒;一刻=15分钟,一字=5分钟(闽南广东地区用法)小时(hour)是一个时间单位。小时不是时间的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时间的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是秒),而是与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相协调的辅助时间单位。除闰秒外,一小时一般等于3600秒...

秒怎么换算成小时
答:要把秒换算成小时,可将原秒数除以3600,也可以用原秒数乘以1/3600。解答过程如下:(1)1小时=60分、1分=60秒。所以,1小时=60×60=3600秒。(2)1小时=3600秒,换言之1秒等于1/3600小时。如:360秒=360÷3600=0.1小时。也可以是360秒×1/3600=1/10=0.1小时。

时间单位“小时”是怎么确定的?
答:结果,在1967年的第13届国际度量衡会议上决定以原子时定义的秒作为时间的国际标准单位:铯133原子基态的两个超精细能阶间跃迁对应辐射的9,192,631,770个周期的持续时间。在70年代体认到重力时间膨胀会导致在不同高度的原子钟有不同的秒,因此每个原子钟都必须改正为在平均海平面的高度,以取得一致的秒...

常用的时间单位有哪些?
答:世纪、年、季度、月、周、日、周、小时、分、秒。时间单位,是7种基本单位之一,长度、时间、质量、物质的量、光照度、电流 和(热力学)温度 是七种基本单位。 本词条中时间单位以时间从大到小列。现时每昼夜为二十四小时,在古时则为十二个时辰。当年西方机械钟表传入中国,人们将中西时点,分别称...

60秒有多长
答:60秒等于1分钟。秒是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符号为s。人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时间单位还有毫秒、分、小时、日、月、年等。其中,1分钟等于60秒,1小时等于60分钟或3600秒,1天等于24小时或86400秒,1年大约等于365天或31536000秒。60秒的时间虽然短暂,但在很多场合下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例如,在...

1分钟等于几小时
答:1小时等于几分钟?1时(h)=60分(min)换算:一天=1440分钟 ,1小时=60分钟 ,1分钟=60秒;一刻=15分钟,一字=5分钟(闽南广东地区用法)小时(hour)是一个时间单位。小时不是时间的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时间的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是秒),而是与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相协调的辅助时间单位。除闰秒外,一...

时间是以什么定义的?
答:在这样的情况下被定义的秒,与天文学上的历书时所定义的秒是等效的。生活中常用的时间单位还有:毫秒ms、分min、小时h、日(天)d、月m、年y等。现代宇宙学理论认为,宇宙大爆炸“之前”没有时间可言。“永远向前”指时间的增量总是正数。时间表达物体的生灭排列。“时间”简称“时”。时间就是物质...

几分几秒怎么用符号表示
答:分钟的缩写min,秒钟的缩写s。实际应用中,整数的角度已足够准确。有时需要更准确的量度,如天文学或地球的经度和纬度,除了用小数表示度,还可以把度细分为分和秒:1度为60分(60′),1分为60秒(60″)。例如40.1875° = 40°11′15″。要更准确便用小数表示秒,而不再加设单位。

时间的换算单位是怎么换算的啊,秒,毫秒,微妙,纳秒等
答:常见时间单位换算:1秒=1000毫秒(ms)1秒=1,000,000 微秒(μs)1秒=1,000,000,000 纳秒(ns)1秒=1,000,000,000,000 皮秒(ps)1秒=1,000,000,000,000,000飞秒(fs)秒、毫秒、微秒、纳秒、皮秒、飞秒每两级之间的换算进率为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