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亏一篑出自哪篇文章 论语中提及成语功亏一篑的一段话是?

作者&投稿:东野翔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功亏一篑出自《尚书·旅獒》“为山九仞,功亏一篑”,意思是堆九仞高的山,只缺一筐土而不能完成,比喻做事情只差最后一点却没能完成,结果枉费工夫。
例句:
1、倘朝廷内外不和,动辄掣肘,必将使剿贼大事,功亏一篑。
2、这道堤防如果不抢在雨季前完成,就可能功亏一篑。
3、这个实验进入最后阶段更得小心,任何疏忽,都可能落得功亏一篑。

功亏一篑是何意?出自于哪?~

【释义】篑,土筐。堆一个土山,只差一筐没有完成。比喻事情只差最后一点又放下。
【出处】春秋·孔丘《尚书·族獒》。
周武王带兵讨伐残暴的商纣王,建立周朝。周武王知人善任,治国有方,使周朝迅速强大起来,百姓拍手称快。
各诸侯国也立即行动了起来,他们从四面八方携带着贵重礼品及自己的土特产品赶来朝贺。就连远离镐京的西戎人,也派来专使,并带来一条身长四尺、大尾长毛的名犬作为贺礼。周武王觉得这条狗十分稀奇,便高高兴兴地收下了。
在朝中担任太保的召公,一直随周武王东征西讨,艰苦创业,所以他非常清楚江山得来不易,也更知道守业的艰难。他觉得,江山初定,百业待兴,有必要时时刻刻提醒周武王,不要骄傲自满,沉醉于灯红酒绿的生活。于是,召公对周武王说:
“现在天下初定,四海臣服,远远近近,大大小小的国家或者送来奇珍异宝,或者带来土特名产,这当然是天子您的圣德。但以臣之愚见,玩赏之物是不能用贵贱来区分的,重要的是人的品德。德高,物才显得珍贵;无德,物也变得低贱。一个开明的君主,无论何时都不应该沉湎于声色享乐之中。”
周武王知道召公指的是什么,于是他对召公说:
“我不过收下西戎的一条狗,你觉得事情真的那么严重吗?”
召公马上说:
“天子,我只是有些担心,俗话说‘玩人丧德,玩物丧志’,把人当作玩物加以戏弄,有损于德行;将罕见的物品视为珍宝赏玩不休,会消磨志气。不是本地出产的犬马畜生,不必饲养;对人们衣食住行毫无补益的奇禽异兽,不该收留。”
周武王认为召公说的话有道理,便问召公:
“那些鸟兽之类的东西可以不要,而那些各国不远万里送来的贡品,难道也要退回去吗?”
召公看到周武王已听进了自己的话,便说:
“贡品自然可以收下,但那也为数太多,臣以为不如这样办,天子将一部分贡品分赠给同姓的诸侯,以表示您作为君主的诚信。”
说到这里,召公以目光征询周武王的意见,接下去又说:
“对国君来说,最重要的是手下要有一批得力助手,国家如果没有贤人治理,迟早都会垮掉。有作为的君主应该是群臣的表率,每时每刻都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看它是否合乎情理,尤其不可忽视细小的行为。我们都知道,大德是小德积蓄而成,这如同筑起百尺高的土山,土要一筐一筐地推上去,哪怕仅仅差一筐土,也还是没有达到百尺的高度(为山九仞,功亏一篑),岂不是太可惜了吗?天子,您是周朝的开国圣明君主,不能犯功亏一篑的错误,否则可是追悔不及呀!”
周武王听了召公的这番话,从心中感激召公对他的一片赤诚,感激他为国家社稷操劳的一片苦心。
周武王立即接受了召公的意见,将各国送来的奇禽异兽都放归大自然;将那众多的珠宝特产分赠给诸侯们。
诸侯们深感天子的厚恩,都竭尽全力地辅佐他治理天下,当时的周朝非常强盛,人心思归,百姓安乐,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

这个成语出自《论语·子罕》,孔子说:“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孔子的这段话告诉我们,影响成功的关键因素是我们自己,同时也告诉我们,一个人做事要想成功,必须做到三个方面

功亏一篑出处,所描述的地点在哪里?
答:【出自】:《尚书·旅獒》:“为山九仞,功亏一篑。”【故事】古时,有一个人要筑一座九仞(八尺=一仞)高的山。他堆了一年又一年,不论严寒酷暑,废寝忘食地从远处挖土,再挑土,再堆到山包上,终于有一天,他就要完工了。这一天也如往常一样,鸡刚叫就起床开工,一筐又一筐,眼看着山就要...

功亏一篑什么意思?出处是哪里?
答:【出处】:《尚书·旅獒》:「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释义】:亏:欠缺;篑:盛土的筐子。堆九仞高的山,只缺一筐土而不能完成。比喻作事情只差最后一点没能完成。 【读音】:gōng kuī yī kui 【近义词】:功败垂成 前功尽弃 【反义词】:大功告成 善始善终 【例句】...

成语功亏一?
答:[出处]《尚书·旅獒》:“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近义]棋输一着半涂而废为山止篑一无所得功败垂成半途而废前功尽弃 [反义]行满功圆大功告成善始善终坚持不懈 ⑹ 功亏一篑的成语 功亏一篑是一个成语,拼音是gōng kuī yī kuì,意思是堆九仞高的山,只缺一筐版土而不能完成权。...

论语中提及成语功亏一篑的一段话是?
答:这个成语出自《论语·子罕》,孔子说:“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孔子的这段话告诉我们,影响成功的关键因素是我们自己,同时也告诉我们,一个人做事要想成功,必须做到三个方面

功亏一篑
答:功亏一篑 《书经。旅獒》周武王灭了商朝,安定天下,声威显赫,四方蛮夷都来进贡。西方有个叫旅的国家,进贡了几只土产的獒犬。召公奭害怕武王玩物丧志,劝王继续修德慎行, 重视贤能,不要珍惜异物,以尽安定国家和保护人民的责任。如果不注意小节,最后会连累大德,就像堆积一座土山,已堆到九仞,只差...

论语十二章功亏一篑的原因
答:《论语十二章》功亏一篑的原因是:吾止也。一、原文 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二、译文 孔子说:“比如堆土造山,就差一筐土没有堆成就停止了,那是我自己停止的。比如填平土地,虽然只填上一筐土,那也是进步,我也要坚持干下去。”赏析 ...

为山九仞,功亏一匮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害群之马
答: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wéi shān jiǔ rèn,gōng kuī yī kuì),九仞:极言其高;亏:欠缺;篑:盛土的筐子。堆九仞高的山,只缺一筐土而不能完成。比喻做事情只差最后一点没能完成。中文名 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近义词 《尚书·旅獒》拼 音 功败垂成、前功尽弃 释 义 比喻做...

功勤一篑可成山 的意思
答:出自《尚书》的《旅獒》篇“为山九仞,功亏一篑”。意思是说,要建造九仞高的山,如果最后一筐土石不倒在山顶上,那么山的高度就不会达到九仞,就会造山失败,功亏于不能执着坚持。古时,天穿了个大洞,女娲不辞劳苦,炼石为浆,用以补天,历尽艰辛,终于有成。 此为劝人将勤补拙之意。特点...

功亏一篑是何意?出自于哪?
答:天子,您是周朝的开国圣明君主,不能犯功亏一篑的错误,否则可是追悔不及呀!”周武王听了召公的这番话,从心中感激召公对他的一片赤诚,感激他为国家社稷操劳的一片苦心。周武王立即接受了召公的意见,将各国送来的奇禽异兽都放归大自然;将那众多的珠宝特产分赠给诸侯们。诸侯们深感天子的厚恩,...

功亏一篑怎么读
答:你好,功亏一篑读gōng kūi yī kùi。功亏一篑出自《尚书·旅獒》:“为山九仞,功亏一篑”。其中篑指的是盛土的筐。功亏一篑比喻只差一点就能完成任务了。表示做事不能善始善终。功亏一篑的近义词有前功尽弃,半途而废毁于一旦等。反义词有大功告成,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等。功亏一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