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五零后六零后是最苦一代人,你怎么看?

作者&投稿:承彦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说起六零后,心里酸溜溜。

小时候,家里贫,弟兄姊妹一大群,吃不好,穿不好,放羊拾柴割青草,一样不干吃不上饭,挎个叉子地头转。

上学条件差,写字都是木板上趴,除了上课挤一块,课外从来不学啥。逮虱子,挤虮子,踢毽子,打陀螺,上学不如玩的多。农忙季节上课少,队里干活少不了,拾麦穗,薅稻秧,打坷垃,挖地头,小孩都当大人用。

一起上学几十人,最后上好的没几人,想干工作没出路。只得回家把地种,说媒结婚啥没有,比说的裸婚还干净!

重男轻女思想重,非生儿子都不中,生了女孩藏起来,东躲西躲去超生。计生办里天天抓,喇叭一响如报警,费死八难生个儿,娇养溺爱当祖宗,年年都把罚款交,开了清单也不清。

今年盼着明年好,一年一年长大了,上初中,升高中,孩子们赶上了好时候,考大学,门路宽,一本二本不上线,还有三本再扩收。超生罚款没还清,大学学费哪里出?欠旧账、拉新账,再难也得把学上,父母累得把腰弓,好歹供出个大学生。

城市工作找对象,没有房子谈不成,正赶上房价飞速涨,六零后开始夜夜愁,一分钱,舍不得花,攒着给儿子拿首付,啥时候能攒几十万?只好银行去贷款。

首付拿了还不算,还有彩礼在后边。五十多,一身病,还得外出把钱挣,一年到头不回家,年迈的父母丢家中,父母有病没人问,邻居们说你不孝顺。

回家过年闲几天,带着老人把病看,还有老亲和少眷,要拿礼物看一遍,省吃俭用苦自己,人情事礼少不了钱。

眼看儿子三十多,媳妇还是没着落,人前说话难抬头,夜夜愁得睡不着,打电话,发微信,东里西里托媒人,花钱再多都愿意,既买房子又买车。媒人一茬又一茬,都是女孩把男孩挑,有房有车还不管,还得要有大姑姐。

最苦就是俩儿的,负担繁重且不说,漂亮女孩找对象,弟兄俩的不罗罗,真是风水轮流转,女尊男卑倒过来,闺女都是小棉袄,儿子都是压头的山。俩儿遇到俩儿的,话没开口泪涟涟,两套房子两辆车,少说也得几百万,敲骨吸髓都榨干,到老落个没人管。

千难万难结了婚,接着得把孙子看,夫妻分居两地难,城市生活不习惯,吃喝拉撒全负责,媳妇还给脸色看,有了孩子负担重,老的还得再出钱。

六零后,想一想,自己还能有多少年,人生一世不容易,还是老伴两相怜,最好少把闲心操,快活一年是一年。



我认为是的,因为在他们这个年代,刚好经历了60年,这一年带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伤害,而且人们在这几年中的生活都是非常痛苦的。

那时候就是物资比较的匮乏,但是精神方面的话,其实压力不大的,大家都条件差不多,也没有什么攀比之类的

因为当时没有特别发达的科技,也没有很多就业机会,所以说他们是最辛苦的一代。

~

“人只要活得高兴,穷也不怕。”余华这话有道理吗?
答:我们知道,物质财富往往是影响一个人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进而影响人的 情感 。但是,人活着是为了什么?每个人心中的答案肯定都不一样,我相信只要能获得心中所求,再穷的人内心也充满希望与幸福!这句话说的没有毛病,人只要活的高兴,穷也不怕,其实像五零后与六零后的一代人,最能见证了贫穷时代...

为何六零七零后的家长应是要让自己的孩子做不喜欢的事,例如:考教资?
答:因为家长的生活阅历够深了,已经知道了现实的残酷,没有一定的文化是很吃亏的,他们为了自己的孩子有文化,就需要孩子去读书学习,但他们的能力有限,不能将孩子的学习中遇到的困难都排解掉,于是有些学习有困难的孩子就不愿意去读书了;另外,现实生活的艰难,迫使家长们为了自己的家庭生活的更好,不得...

求这句话的出处。
答:而我们的媚俗心,和“八零后”比较未必会弱。我很希望这一代 人,包括还在写着的“五零后”“六零后”,还有“八零后”,能写出让我惊异的、对我的审美构成溢出的作品,能写出丰富复杂、让人沉思、值得反复阅读的书, 它有,但是太少了,太少了。我想以后在一个所谓的市场条件下,这种文本可能更为稀缺。我很难说...

散文随笔:浅醉中年
答:因为我们管某一个年龄段叫什么后,就是从八零后开始的。在我们小时候根本没有四零、五零、六零、七零、八零后的说法。没有。一直到八零后成长起来之后,社会人管这些人叫八零后,然后以它为坐标两边延展,后边的叫九零后…就是因为八零后是极为特殊的一代。它特别在哪儿呢?八零后是一直...

五零后目录
答:五零后的人生历程自序:这是一部跨越时空的回忆录,记录着五零后一代人的成长与变迁。卷一:青灯与记忆 从启蒙的苦涩,到童年的琐碎,再到饥饿年代的坚韧,这段章节描绘了他们早期的生活片段,以及那个特殊年代的烙印。卷二:沉思与岁月 家族的历史与父辈的革命,姑姑们的温情故事,构成了他们对过去的...

如何看待专家的这些奇葩言论
答:他经常说要热爱生活,是啊,如果现在的人都能像他一样,一毕业就分配工作,不用存钱就有福利房,工作稳定又轻松,退休了,养老金比多数在职的劳动者都高。那谁都会热爱生活的,谁都会认为致富只是水到渠成的事儿。现在的专家大多都是五零后、六零后、七零后,不说他们都赶上了改革的红利,至少说...

我发现我妈有个特点,喜欢一本正经教育人!
答:五零后和六零后的爸爸妈妈多数都是说教方式,这与他们自己的成长环境有关。五六十年代的人们经历坎坷,靠革命意志战胜困难。在他们眼里精神战胜一切,认为他们的成功都是经验。要求孩子绝对听他们的话,特别有一些职业是教师,公安等更容易有职业病。教育孩子经常会管卡压,弄的下一代很不服气,表面听着...

银发经济发展现存问题
答:但是,随着五零后、六零后人群逐渐加入养老大军,他们对护理和养老环境的标准要求更高,市场也会出现养老到‘享老’的转变,高端市场也将成为刚需。” 洛杉矶...也正因如此,他们才会一改过去对养老机构的‘刻板印象’。” “行业可能会在三到五年后迎来成熟期,一方面,新一代老年人的加入,从消费习惯上推动行业趋向...

闲言碎语的散文随笔
答:无论达官,还是平民,都为一张嘴。吃了喝了钱没了,不吃不喝人没了。 7五零后六零后的爱情,先结婚后恋爱,争争吵吵,甚至打打闹闹,却能够白头到老。八零后九零后的爱情,先恋爱后结婚,缠缠绵绵,卿卿我我,却走着走着就散了。 8老年人说爱情如衣服,要好好爱护。穿在身上要合身,还要舒服。岁岁年年,缝缝...

2021至2050会是中国飞速发展、逐渐成为世界第一强国的30年么?_百度知...
答:有人就反问了,为什么中国经济现在全球第二,但是文化却并没有那么强?其实首先我们现在的文化明显比过去强多了,这个难道你没有感受吗?最直接的,过去哈韩韩日的,现在还有吗?另一个就是文化的发展是滞后于经济的,是需要一代人去推动的,五零后六零后出生于贫穷,他们的骨子里文化就强不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