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写西湖的诗

作者&投稿:叶朋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1、《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宋代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译文: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微波粼粼,波光艳丽,看起来很美;雨天时,在雨幕的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也显得非常奇妙。若把西湖比作古美女西施,淡妆浓抹都是那么得十分适宜。

2、《夜泛西湖》——宋代苏轼

菰蒲无边水茫茫,荷花夜开风露香。

渐见灯明出远寺,更待月黑看湖光。

译文:夜晚的西湖,湖水、荷花和阵阵飘香,都让人销魂。昏昏的灯光、远处的寺庙,希望在夜更深的时候来欣赏西湖。

3、《木兰花令·次欧公西湖韵》——宋代苏轼

霜余已失长淮阔。空听潺潺清颍咽。佳人犹唱醉翁词,四十三年如电抹。

草头秋露流珠滑。三五盈盈还二八。与余同是识翁人,唯有西湖波底月。

译文:秋霜降后,长淮失去了往日壮阔的气势。只听见颍水潺潺,像是在代我哭泣伤逝。河上传来歌声悠扬,佳人还唱着醉翁的曲词。四十三年匆匆流去,如同飞电一闪即驰。生命像草上秋露晶莹圆润,遗落消失却不过一瞬。十五的月轮多么皓洁完满,第二天就会渐渐缺损。和我一样同醉翁相识,如今还剩有几人?唯有西湖波底的明月,曾经把所有的人照临。

4、《八声甘州·寄参寥子》——宋代苏轼

记取西湖西畔,正暮山好处,空翠烟霏。算诗人相得,如我与君稀。

约他年、东还海道,愿谢公、雅志莫相违。西州路,不应回首,为我沾衣。

译文:记住西湖的西岸,春日最美的山隈,就是那空明的翠微,如烟的云霏。算起来诗人中相处得宜。如我与您这样的友情,确实稀微,弥足珍贵。约定日后,像东晋宰相谢安那样,沿着直通大海的长江航道,向东引退、回归。别让这一高雅志向与未来事实彼此违背。不应在西州路上回首恸哭,为了我而沾湿衣襟,洒落泪水。

5、《菩萨蛮·西湖》——宋代苏轼

秋风湖上萧萧雨。使君欲去还留住。今日漫留君。明朝愁杀人。

佳人千点泪。洒向长河水。不用敛双蛾。路人啼更多。

译文:秋风徐徐,湖上风雨潇潇,你刚想启程,又被雨留住。今日枉自留你,明天我会十分忧愁。送行的佳人们的千滴泪,一起洒向钱塘江水。不用为分别而愁苦,你不见路上还有更多的人在洒泪相别。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这是苏轼游西湖遇雨写下的,写活了整场雨的过程!这首诗出自《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全文一共五首,是诗人在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六月二十七日游览西湖在西湖湖畔望湖楼时写下的组诗。诗人描写了自己游览西湖时看见的美景,给读者们展示了西湖曼妙的湖光山色。

下面我将这其中一首详细展示给您,希望对您的学习有所帮助~


原文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共5首,是宋代文学家、书法家苏轼谪居杭州期间创作的组诗。这五首诗写作者游览杭州西湖,描述作者乘船在湖中巡游时所看到的情景,展示了杭州西湖奇妙的湖光山色。而这首诗写坐船时所见,描绘了西湖的美丽雨景。


译文

乌云上涌,翻滚的乌云像泼洒的墨汁 ,却又在天边露出一段山峦,大雨激起的水花如白珠碎石,飞溅入船。

忽然间狂风卷地而来,吹散了满天的乌云,而那西湖的湖水碧波如镜,明媚温柔。


注释

1、望湖楼:古建筑名,又叫看经楼。位于杭州西湖畔,五代时吴越王钱弘俶所建。
2、翻墨:打翻的黑墨水,形容云层很黑。
3、醉书:饮酒醉时写下的作品。
4、遮:遮盖,遮挡。
5、白雨:指夏日阵雨的特殊景观,因雨点大而猛,在湖光山色的衬托下,显得白而透明。
6、忽:突然。
7、水如天:形容湖面像天空一般开阔而且平静。
8、跳珠:跳动的珍珠,形容雨大势急。
9、卷地风来:指狂风席地卷来。又如,韩退之《双鸟》:“春风卷地起,百鸟皆飘浮。”
10、六月二十七日:指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六月二十七日。


创作背景

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作者在杭州任通判。这年六月二十七日,他游览西湖,在船上看到奇妙的湖光山色,再到望湖楼上喝酒,写下这首七言绝句。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坐船时所见。诗人将一场变幻的风雨写得十分生动。他那时是坐在船上。船正好划到望湖楼下,忽见远处天上涌起来一片黑云,就像泼翻了一盆墨汁,半边天空霎时昏暗。这片黑云不偏不倚,直向湖上奔来,一眨眼间,便泼下一场倾盆大雨。只见湖面上溅起无数水花,那雨点足有黄豆大小,纷纷打到船上来,就像天老爷把千万颗珍珠一齐撒下,船篷船板,全是一片乒乒乓乓的声响。船上有人吓慌了,嚷着要靠岸。可是诗人朝远处一看,却知道这不过是一场过眼云雨,转眼就收场了。远处的群山依然映着阳光,全无半点雨意。事实上也确实是如此。这片黑云,顺着风势吹来,也顺着风势移去。还不到半盏茶工夫,雨过天晴,依旧是一片平静。水映着天,天照着水,碧波如镜,又是一派温柔明媚的风光。

诗人先在船中,后在楼头,迅速捕捉住湖上急剧变化的自然景物:云翻、雨泻、风卷、天晴,写得有远有近,有动有静,有声有色,有景有情。抓住几个要点,把一场忽然而来又忽然而去的骤雨,写得非常鲜明,富于情趣,颇见功夫。诗用“翻墨”写出云的来势,用“跳珠”描绘雨的特点,说明是骤雨而不是久雨。“未遮山”是骤雨才有的景象。“卷地风”说明雨过得快的原因,都是如实描写,却分插在第一、第三句中,彼此呼应,烘托得好。最后用“水如天”写一场骤雨的结束,又有悠然不尽的情致。句中又用“白雨”和“黑云”映衬,用“水如天”和“卷地风”对照,用“乱入船“与“未遮山”比较,都显出作者构思时的用心。这二十八个字,随笔挥洒,信手拈来,显示出作者功力的深厚,只是在表面上不着痕迹罢了。

此诗描绘了望湖楼的美丽雨景。才思敏捷的诗人用诗句捕捉到西子湖这一番别具风味的“即兴表演”,绘成一幅“西湖骤雨图”。乌云骤聚,大雨突降,倾刻又雨过天晴,水天一色。又是山,又是水,又是船,这就突出了泛舟西湖的特点。其次,作者用“黑云翻墨”,“白雨跳珠”形成强烈的色彩对比,给人以很强的质感。再次,用“翻墨”写云的来势,用“跳珠”描绘雨点飞溅的情态,以动词前移的句式使比喻运用得灵活生动却不露痕迹。而“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两句又把天气由骤雨到晴朗前转变之快描绘得令人心清气爽,眼前陡然一亮,境界大开。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宋代文学家。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苏洵长子。嘉祐二年(1057)进士。累除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端明殿学士、礼部尚书。曾通判杭州,知密州、徐州、湖州、颍州等。元丰三年(1080)以谤新法贬谪黄州。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宋徽宗立,赦还。卒于常州。追谥文忠。博学多才,善文,工诗词,书画俱佳。于词“豪放,不喜剪裁以就声律”,题材丰富,意境开阔,突破晚唐五代和宋初以来“词为艳科”的传统樊篱,以诗为词,开创豪放清旷一派,对后世产生巨大影响。有《东坡七集》《东坡词》等。



以下是苏轼的描写西湖的诗词: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 宋朝·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 宋朝·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朝曦迎客艳重冈,晚雨留人入醉乡。此意自佳君不会,一杯当属水仙王。 —— 宋朝·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一》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坡仙。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

他曾遍游祖国各地,还曾出川赴任。在任时重视兴修水利,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苏轼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其文纵横恣肆,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内容广阔,风格多样,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其书法为“宋四家”之一。

他的作品很多,流传下来的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寒食帖》《潇湘竹石图》《枯木怪石图》等。



~

苏轼的诗
答:1、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作者】苏轼 【朝代】宋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白话翻译:晴天,西湖水波荡漾,在阳光照耀下,光彩熠熠,美极了。下雨时,远处的山笼罩在烟雨之中,时隐时现,眼前一片迷茫,这朦胧的景色也是非常漂亮的。如果把美丽的...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其二的诗意 是诗意!不是诗
答:苏轼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其二 放生鱼鳖逐人来,无主荷花到处开。水枕能令山俯仰,风船解与月徘徊。释:此诗和同为苏轼在望湖楼所写,虽说是醉书,用词并未多加斟酌,但其中的意境仍然令人佩服。第一句说“放生鱼鳖逐人来”意指那些被放生的鱼根本不会怕人,而且还追着人走。这似乎是...

苏轼的古诗词要意思
答:西湖的美是那么恰到好处,正如美丽的西施,无论怎么打扮都是很漂亮的。 诗的前两句总写西湖山水风光,晴天和雨天的不同情态。晴空万里,阳光灿烂,湖面上闪烁着朵朵银花;近山苍翠,远山似黛;堤岸上垂柳飘拂,芳树间植其中。这样的风光,只有晴天方可饱览,而风雨交加,薄云低垂于湖面,湖水荡漾而尤见其充盈环湖群山时隐时...

苏轼在建了苏堤同时写了哪首诗?
答:《轼在颍州与赵德麟同治西湖未成改扬州三月十》,全文如下:太山秋毫两无穷,钜细本出相形中。大千起灭一尘里,未觉杭颍谁雌雄。我在钱塘拓湖渌,大堤士女急昌丰。六桥横绝天汉上,北山始与南屏通。忽惊二十五万丈,老葑席卷苍云空。朅来颍尾弄秋色,一水萦带昭灵宫。坐思吴越不可到,借君月斧...

饮湖上初晴后雨写作文二百字
答: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这,是把西湖写得最好的诗,是写西湖的千古名句---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晴.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4. 饮湖上初晴后雨 的景色100字 饮湖上初晴后雨(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这首诗...

关于西湖的带拼音诗句
答: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毕竟西湖六月中饮湖上初晴后雨 8.给两首关于写西湖的古诗 急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饮湖上初晴后雨[宋]·苏轼 水光潋滟睛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

关于颍州西湖的诗句
答:苏辙亦有《陪欧阳少师永叔燕颍州西湖》诗,赞美"西湖草木公所种,仁人实使甘棠重.归来筑室傍湖东,胜游还与邦人共[7]".写得真切朴实. 欧公蓄有石制屏风,他让苏轼、苏辙以此为题各作一首咏物诗.苏辙的《欧阳公所蓄石屏》诗,亦载于《栾城集》卷三,写得清淡无奇,诗如其人.而苏轼却极其用心地将《欧阳少师...

西湖杨柳美景的诗句
答:1. 关于西湖杨柳的诗句 关于西湖杨柳的诗句 1.有关庐山,西湖,小草,柳树的诗句 庐山的诗句。 登庐山绝顶望诸峤 谢灵运 山行非有期,弥远不能辍。 但欲淹昏旦,遂复经圆缺。 积峡忽复启,平途俄已绝。 峦垅有合沓,往来无踪辙。 昼夜蔽日月,冬夏共霜雪。 题庐山瀑布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

苏东坡与西湖
答:《宋史·苏轼传》:"﹝轼 ﹞后造堰闸,以为湖水畜泄之限,江潮不复入市。以馀力复完六井,又取葑田积湖中,南北径三十里,为长堤以通行者。"……闲话少说,苏东坡之于西湖,一是写了很多关于西湖的诗词,二是修建了苏堤,方便了百姓交通,也为今天的恋人多了一处定情的圣地。供参考。

饮湖上初晴后雨的作者是苏轼
答:《饮湖上初晴后雨》是一首赞美西湖美景的七言绝句,写于诗人任杭州通判期间。这首诗不是描写西湖的一处之景、一时之景,而是对西湖美景的全面描写概括品评。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宋 ] 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译文晴天,西湖水波荡漾,在阳光照耀下,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