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认知觉醒》-1

作者&投稿:励功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人,生来混沌。根本原因在于出生时我们的理智脑太过薄弱,无力摆脱本能脑和情绪脑的压制与掌控,而觉醒和成长就是让理智脑尽快变强,以克服天性。

习惯之所以难以改变,就是因为它是自己巩固的——越用越强,越强越用。要想从既有的习惯中跳出来,最好的方法不是依靠自制力,而是依靠知识。

三位一体的大脑,缺一不可,相互关联。 

让理智脑变强大并不意味着要抹杀本能脑和情绪脑。换一个角度看,也没有必要抹杀,因为本能脑强大的运算能力和情绪脑强大的行动能力,都是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源。

让理智脑变强也不是为了对抗或取代本能脑和情绪脑,因为用力量对抗无异于用一方的短板去挑战另一方的强项,注定是没有出路的。 很多人成长过程中感到极度痛苦,就是因为他们总是用意志力去对抗本能和情绪,最后把自己搞得精疲力竭,却收效甚微。

本能脑和情绪脑力气大,就让它们负责干活,理智脑被上天赋予智慧,就让它去驱动本能和情绪。 三位一体的大脑,团结合作,谁也不能取代谁。 

焦虑的原因就两条: 想同时做很多事,又想立即看到效果。 

王小波说:“人的一切痛苦,本质上都是对自己无能的愤怒。” 

焦虑的本质也契合这一观点:自己的欲望大于能力,又极度缺乏耐心。

焦虑就是因为欲望与能力之间差距过大。 

人类有避难趋易和急于求成的天然属性,焦虑是来自我们大脑的生理结构。

在我们内内深处早就埋下了这样的种子:

急于求成,相同时做很多事;避难趋易,想不怎么努力就立即看到效果。 

这才是焦虑真正的根源!

焦虑是天性,是人类的默认设置。 

缺乏耐心是一种人类的天性。 耐心水平越高,越能克服天性的人,越容易成功。 

本章节里作者周岭讲述了几个关乎耐心的重要规律: 

1. 复利曲线

价值累积的普遍规律,即:前期增长缓慢,到达一个拐点就会突飞猛进。爱因斯坦曾说复利威力巨大,堪称世界的第八大奇迹。 

2. 舒适区边缘

揭示了能力成长的普遍法则,即能力都以“舒适区——拉伸区——困难区”三阶形式分布。困难区内,容易畏缩逃避;舒适区内,容易无聊走神;拉伸区内,可以既有成就又有挑战。 再舒适区边缘的拉伸区内,是一个临界点,也是高效成长的最佳位置,进步最快。 

3. 成长权重对比

揭示了“学习、思考、行动和改变”在成长过程中的关系。这四个变量形如环状扇形分布,表层的学习量投入再多,如若不盯住内层的改变量,也会事倍功半。权重关系规律是:改变量>行动量>思考量>学习量。最核心最底层的是改变量,虽然面积最小,但是效用最大。 

不以改变为前提的学习都是浪费时间,就像很多人报课、读书、打卡,却越学越焦虑。

4. 学习曲线

揭示了学习进展与时间的关系。刚开始进步很快,然后变慢,进入一个平台期。平台期看起来毫无进步,甚至可能退步,但其实是一个假象,随着大脑中神经元细胞继续连接和不断巩固,到了某一节点后,就会进入下一个快速上升阶段。 

这几个重要规律告诉我们:耐心的重要。因为终身学习,不会因为自己进步慢而沮丧,也不会因为别人成长迅速而焦虑。按自己的节奏,耐心。带着长远目标的结果,可期。 

荣格说过:“潜意识正在操控你的人生,而你却称其为命运。”  周岭在书中则用潜意识来表述与理性相对的感性,有处理信息速度极快的特点,多快?是理性速度的275000倍,天壤之别!

感性能力运用好了,就造就了顶级的成长。

1. 凭感觉学习

高手是先用感性能力帮助自己选择,再用理性能力帮助自己思考。 有位高手自创了“熔断不读书法”,就是读书时一旦看到有启发的内容,就停止读书,围绕触发点提问、思考。 就是感性在前(触动),理性在后(思考)。这样会帮我们感知真正适合自己并需要的东西,让自己处于学习的“拉伸区”。

2. 凭感觉找人生目标

人生目标很重要,周岭说,那是存放我们热情和精力的地方。 

真正的觉醒者会用感知力来代替思考力去寻找人生使命。

所谓,小事听从脑,大事听从心。 

3.捕捉感性6种方法

1/ “最”字法 :关注最触动自己的点

2/ “总”字法: 脑中总是挥之不去的点,总是放不下的事

3/ 无意识的第一反应 。 关注第一次见某人某事某处时,心中出现的不经思考的第一个念头。

4/ 梦境。 梦境是潜意识传递信息的一种方式,可能是内心真实想法的展示。 心理学里也有梦的工作。

5/ 身体 。不舒服,生病,都是身体的来信,提醒我们关注关心和改变。

6/ 直觉。 给一些来路不明、无法解释的信息开绿灯。 

元认知,是对认知的认知。

反观,是元认知的起点。当你开始反观自己的思考时,神奇的事情发生了:你能意识到自己在想什么,进而意识到这些想法是否明智,再进一步纠正那些不明智地想法,最终做出更好的选择。

而人生是由无数个选择组成的,不同选择的累加造就了不同的人生。

在《认知觉醒》书中,周岭用“灵魂伴侣” 将元认知形象化。他说,这个灵魂伴侣会时刻伴随、指引。

你走神,他会提醒你集中注意力;

你迷茫,他会站人生高处,帮你看情局势和格局;

你生气,他会帮你理清情绪,找到比生气更好的选择;

你无解,他会深入底层规律,提示你该抓住什么;

你懈怠,他会站在人生终点,警醒你现在应该做什么

如果拥有了这样亲密而无敌的灵魂伴侣——“元认知”,人生简直就是“非一般的感觉”啊!

如何获得元认知?周岭给出了四种方法:

1/ 从“过去”端获取 。学习前人的智慧和反思自身的经历。多读书,多学习,学以致用。

2/ 从自身的经历提取 。经历都是财富,反思经验教训,都是成长。

3/ 主动启用灵魂伴侣 ,避免 “从开始只想找根绳子,最后却牵出一头大象”。

这是我目前常犯的毛病,聚焦必须要做的事,不迷失在细节里,关键要用“未来视角”作为当前行动的指南针,走偏即止。

4/ 冥想。 监控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需要关注的地方。

元认知可以改变我们的命运,带我们起飞,但是前提是,拥有强大的元认知。这需要练习,练习,再练习。 周岭说,有反馈,并形成回路,就可以启动自我进化。在生活中,练习收集一点一滴的变化,反馈,激励。

如此往复,总有一天,成就与众不同的自己。 

~

读书笔记《认知觉醒》
答:书名:《认知觉醒:开启自我改变的原动力》共有17个想法 自序 开启自我改变的原动力 形容恰当形象 >我们对自己的无知使自己看起来就像一个“醒着的睡着的人”。>> 我们对自己的无知使自己看起来就像一个“醒着的睡着的人”。第三节 耐心:得耐心者得天下 认知觉醒,提高正确的科学的思想认识就自然...

《认知觉醒》读书笔记
答:《认知觉醒》读书笔记  我来答 1个回答 #热议# 作为女性,你生活中有感受到“不安全感”的时刻吗?影视小伟17 2022-07-24 · TA获得超过225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115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08万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上篇 内观自己,摆脱焦虑 第一章 大脑——一切问题的...

读书||《认知觉醒 开启自我改变的原动力》第一章
答:认知觉醒:开启自我改变的原动力 作      者: 周岭 出  版  社:人民邮电出版社有限公司 出版时间:2020-09-01 字      数:12.6万 所属分类: 经管/立志> 成功/立志 > 智商/智谋 疏雨圆荷-阅读记录 第二章  潜意识——...

《认知觉醒》深度解读(一)
答:这些远古社会我们所具有的生存优势变成了我们的阻碍。避难趋易和急于求成成为目前最突出的两个诉求。明明想读书,转向却去刷手机;明明想跑步,跑了两天就停下来了;明明知道应该这样,实际上却无法做到。我们生来就无力摆脱本能脑和情绪脑的压制与掌控,觉醒和成长是让理智脑尽快变强,克服天性。

《认知觉醒》笔记1一觉醒?
答:       2021年8月接触到这本《认知觉醒》,断断续续在10月看完,想对作者说一声谢谢你!其实早在2017年因为一些原因,就初感觉醒,这几年业体会到一些快感,收获了一些东西,做了一些努力,比如坚持跑步1年,阅读书籍200本以上,学习各种课程,考了一些资格证书,也是那时候...

《认知觉醒》-拆解陪读系列(1)
答:    周玲的《认知觉醒》-上篇 第一章:大脑-一切问题的起源     第一节:大脑:重新认识你自己     介绍人类拥有的三重大脑:本能脑,情绪脑,理智脑;三种大脑的发展进化时间不同,最久远的本能脑源于爬行动物时代,主管本能;相对古老的是情绪脑,源于...

16张视觉笔记,带你读透《认知觉醒》,告别无效努力
答:高效成长。以上内容只是我对《认知觉醒》一书部分精华的汇总,还有更多精彩内容等着你自己解锁。读书是为了成为更好的自己,而阅读只是成长改变最开始的环节,阅读后的思考,思考后的行动比阅读本身更为重要。所以一定要珍惜每一本好书带给我们的认知提升机会,一起行动起来,成为更好的自己!

《认知觉醒》(一)
答:1.真正的觉醒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渴望,立足长远,保持耐心,运用认知的力量与时间做朋友。2.人类的三重大脑 3.立足长远,主动走出舒适区;为潜在的风险克制自己,为可能的收益延时满足;保持耐心,坚持做那些短期内看不到效果的“无用之事”;抵制诱惑,面对舒适和娱乐时,做出与其他人不同的选择。4.人...

认识觉醒元认知读书笔记
答:文|申辰林 一、知识点 元认知是思维舵手的能力:自控力 元认知能力就是觉察力和自控力的组合。所以从实用角度讲,元认知能力可以被重新定义为:自我审视、主动控制,防止被潜意识左右的能力。(1)每当遇到需要选择的情况时,我们先停留几秒思考一下,就有可能激活自己的理智脑,启用元认知来审视当前的...

《认知觉醒》第一章读后感
答:刚刚读了《认知觉醒》的第一章,我颇为震撼,写得真是太好了,颠覆了我的认知。书中首先写了很多人都是靠着天性在生活,我仔细想想我就是这样的人,生活全靠本能,怎么舒适、简单怎么来,不愿意深入思考,凡事流于表面。这样的生活虽然舒适,可是感觉很无趣,终于想到要改变认知,渴望改变。这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