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四忧

作者&投稿:策泻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读《论语》感悟(四十六)

原文 :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书中译文 :孔子说:“许多人对品德不去修养,学问不去传播,听说了正义之事不去接近,有不善的事不能改正,这个都是我所忧虑的。”

我的感悟 :

上一章,孔子的三大自信:默而识之,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

本章孔子提出了他的四忧: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

我经常读的这本书上说,春秋末年,天下大乱。孔子慨叹世人不能自见其过而自责,对此,他提出了四忧。

听樊登老师讲论语,则倾向于对自己的担忧。因为孔子很少要求别人,他凡是都从自身去找原因,他曾说过,“君子求诸己 ,小人求诸人”。

孔子对自己的四忧是:

1.“德之不修”。忽然某天某事上,对自己松懈了管理,不好好修炼自己的德行,忘了提升自己的道德品质。

2.“学之不讲”。对学问不进行钻研,懒得去讲课,不愿意去传播知识。

3.“闻义不能徙”。这里的“徙”是接近、靠近的意思。有时候会自满,忘了“见贤思齐”,听到好人好事不能跟着做,获知了正义之事,却不去接近。

4.“不善不能改”。有了过错或缺点,却不能及时改正。

孔子说过“君子忧道不忧贫”,真正的君子只忧愁自己的为人,不忧愁自己是否贫穷。可见,孔子特别注重道德品质的修养,完善自己的人格,进而造福社会。若不注重修德,可能就会言行失当,害人害己,严重时还会对整个社会造成不良的影响。

孔子的四忧最难的应该是“不善不能改”。他还说过“过而不改,是谓过矣。”有了过错而不改正,这才真叫错了。

是啊,“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但关键不在于过,而在于能否改过,保证今后不再重犯同样的错误。也就是说,有了过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对自身问题视而不见、听之任之、习以为常,坚持错误,不加改正。

生活中很多违法犯罪分子,他们从小认为我“大错不犯,小错不断”是没问题的,结果放松对自己的约束,而一步步由犯小错、违纪,到一般违法,最后发展到犯罪的道路。

例如:15岁的中学生陈某,原本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孩子。自从结识了社会上一群游手好闲的“朋友”,他逐渐无心学习,经常旷课。开始他还有些自责,觉得对不起父母和老师,后来便放纵自己,并因偷东西、打骂同学等受到学校纪律处分。他非但不接受教训,反而经常偷窃财物等,因此被公安机关拘留。但他仍不悔改,竟发展到结伙拦路抢劫,在短短几天内多次作案,最终因抢劫罪被判刑。

所以我们也要记住:“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从生活小事做起,避免不良行为习惯,防患未然。

“对品德不进行培养,对学问不进行钻研,听到好人好事不能跟近,有了错误不能及时改正。”这就是孔子所担忧的。记录在《论语》“述而篇”第三章。

~

子罕忧邻原文及翻译
答: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子畏于匡,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太宰问于子贡曰:“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子贡曰:“固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子闻之,曰:“太宰知我乎?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

论语中的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什么意思?
答:①毋意——不主观臆测;②毋必——不绝对肯定;③毋固——不拘泥固执;④毋我——不自以为是。出自《论语•子罕》:“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李零先生在《丧家狗》中对这句话的解释是,不臆测,不武断,不固执,不主观。钱穆先生在其《论语新解》中则译为“先生平日绝无四种心...

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答:翻译:孔子杜绝了四种弊病:不主观猜疑,不做绝对化判断,不固执己见,没有自私之心。出处:《论语·子罕》孔子所戒绝的这些毛病,在今天却屡见不鲜,给人们的沟通带来很大的障碍。意:随意猜测。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总会有人把猜测臆想的当作事实来陈述。没有亲见亲闻的事情,添油加醋,甚至无中生有...

沈屯子多忧原文翻译
答:沈屯子多忧原文翻译如下:沈屯子与朋友一块来到集市上,听说书人说到:“杨文广围困柳州城中,里面缺少粮食,外面的援兵被阻挡”时,他立时紧皱眉头,站在一旁唏嘘不已。朋友把他拉回家中,他竟日夜不忘此事,口中不住地念叨着:“文广被困在那里,怎么才能解脱呢?”竟因此忧愁得生了一场大病。

沈屯子多忧原文翻译逐句翻译
答:一、沈屯子多忧原文 沈屯子偕友入市,闻谈者言:“杨文广围困柳州城中,内乏粮饷,外阻援兵。”蹙然诵叹不已。友曳之归。日夜念不置,曰:“文广围困至此,何由得解?”从此悒悒成疾。家人劝之徘徊郊外,以纾其意。又忽见道上有负竹入市者,则又念曰:“竹末甚锐,衢上行人必有受戕者。

杞人忧天 对于杞人的担忧,长庐子和列子的态度格式怎么样的
答:遇其坏时,奚为不忧哉?”子列子闻而笑曰:“言天地坏者亦谬,言天地不坏者亦谬。坏与不坏,吾所不能知也。虽然,彼一也,此一也,故生不知死,死不知生;来不知去,去不知来。坏与不坏,吾何容心哉?”译文:长庐子听说后笑着说:“虹霓呀,云雾呀,风雨呀,四季呀,这些是气在天上...

沈屯子多忧文言文字词翻译有哪些?
答:《沈沌子多忧》沈屯子偕友入市,闻谈者言:“杨文广围困柳州城中,内乏粮饷,外阻援兵。”蹙然诵叹不已。友曳之归。日夜念不置,曰:“文广围困至此,何由得解?”从此悒悒成疾。家人劝之徘徊郊外,以纾其意。又忽见道上有负竹入市者,则又念曰:“竹末甚锐,衢上行人必有受戕者。”归...

多忧者亦有所待乎的全文翻译及出处
答:《沈屯子多忧》的全文翻译及注释如下:一、全文翻译:沈屯子与朋友一块来到集市上,听说书人说到:“杨文广围困柳州城中,里面缺少粮食,外面的援兵被阻挡”时,他立时紧皱眉头,站在一旁唏嘘不已。朋友把他拉回家中,他竟日夜不忘此事,口中不住地念叨着:“文广被困在那里,怎么才能解脱呢?”...

多忧者何?沈屯子也。何以言之?
答:《沈屯子多忧》的全文翻译及注释如下:一、全文翻译:沈屯子与朋友一块来到集市上,听说书人说到:“杨文广围困柳州城中,里面缺少粮食,外面的援兵被阻挡”时,他立时紧皱眉头,站在一旁唏嘘不已。朋友把他拉回家中,他竟日夜不忘此事,口中不住地念叨着:“文广被困在那里,怎么才能解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