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要概括《学记》的主要教育教学原则。

作者&投稿:谭宏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学记》认为是否把握教育、教学的基本原则是教育、教学成败的关键,认为一个不懂得教育教学规律的教师,学生就会“隐其学而疾其师,苦其难而不知其益也”。《学记》提出了一系列教育教学原则,可归纳为:
(1)预防性原则。“禁于未发之谓豫”,“发然后禁,则扞格而不胜”。这条原则强调防患于未然,教师对学生在学习或品德形成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不良行为应有预见性,预先防范。
(2)及时施教原则。“当其可之谓时”,“时过而后学,则勤苦而难成。”“时”含有按照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状况安排适当的教学内容的意思。
(3)循序渐进原则。循序渐进的原则在《学记》中表述为“孙”:“不陵节而施之谓孙”,“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节”主要指教学内容的先后次序安排要符合知识本身的难易程度和逻辑结构。
(4)学习观摩原则。“相观而善之谓摩”,“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学记》强调学习过程中同学之间的相互切磋研究,共同提高。

~

从学记中学到了什么
答:[2] 《学记》的成书年代大约为公元前四世纪至三世纪,据郭沫若先生考证,其作者可能是孟子的学生乐正克。《学记》全文共20节,1229个字,其篇幅短小精悍,内容相当丰富、精辟、 深刻,是我国先秦时期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的概括和总结。《学记》主要论述了教育作用与目的、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的原则、方法,以及教师问题等 ...

(转)《礼记·学记》是世界第一部教育学专著白韵说学
答:《学记》内容概说 《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是中国教育史上,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第一部专门论述教育和教学问题的论著,它比捷克大教育家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早面世一千八九百年。它从教育的作用、教育的目的、学校制度、教育内容、教学原则、教学方法以至师生关系、教师问题等方面,做了比较系统而精辟的概括和理...

人类历史最早专门论述教育的著作
答:《学记》专门对教育与政治的关系、学制、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原则方法等有关教育理论与实践的问题,做了比较系统而精辟的概括和理论上的阐述,含有丰富的教育思想。教育的价值 教育的根本价值,就是给国家提供具有崇高信仰、道德高尚、诚实守法、技艺精湛、博学多才、多专多能的人才,培养和养育经济与社会...

礼记学记讲了一个什么样的道理作者是怎样论述的
答:其文字言简意赅,喻辞生动,系统而全面地阐明了教育的目的及作用,教育和教学的制度、原则和方法,教师的地位和作用,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以及同学之间的关系,比较系统和全面地总结和概括了中国先秦时期的教育经验。艺术特色 《学记》是中国古代教育理论、教学原则、教学方法的总结。它的语言多用对比,从...

学记的原文是什么?
答:以《中庸》为其哲学基础的。其内容涉及教育作用、教育目的、教育制度、教育内容、教学原则、教学方法以及师生关系、教师问题等方面。《学记》专门对教育与政治的关系、学制、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原则方法等有关教育理论与实践的问题,做了比较系统而精辟的概括和理论上的阐述,含有丰富的教育思想。

世界上最早的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
答:《学记》文字言简意赅,喻辞生动,系统而全面地阐明了教育的目的及作用,教育和教学的制度、原则和方法,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在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以及同学之间关系。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以及同学之间的关系。比较系统而全面地总结和概括了中国先秦时期的教育经验。其文言简意赅,喻辞生动,文势流畅,...

被称为世界上第一部研究教学法的书是什么
答:《学记》的成书年代大约为公元前四世纪至三世纪,据郭沫若先生考证,其作者可能是孟子的学生乐正克。《学记》全文共20节,1229个字,其篇幅短小精悍,内容相当丰富、精辟、 深刻,是我国先秦时期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的概括和总结。《学记》主要论述了教育作用与目的、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的原则、方法,以及...

孔子的学习态度和教学方法
答:一、教学相长原则 《学记》明确提出“教学相长”,它源于孔子。孔子对教与学、师与生关系的认识是深刻的,辨证的。他认为只有很好地当学生,才能更好地当先生。他不但提倡学生要向老师学习,而且提倡老师要向学生学习,教学相长。他说:“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学相长是一条教育规...

学记是什么中的一篇,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的第一部专著
答:《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学记》是中国古代一篇教育论文,是古代中国典章制度专著《礼记》(《小戴礼记》)中的一篇,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专门论述教育和教学问题的论著。一般认为是战国晚期思孟学派的作品,据郭沫若考证,作者为乐正克。

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是
答:《学记》专门对教育与政治的关系、学制、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原则方法等有关教育理论与实践的问题,做了比较系统而精辟的概括和理论上的阐述,含有丰富的教育思想。《学记》的作者以托古改制的方式,用格言式的精美语言阐发了教育在移风易俗和建国君民中的作用,强调了教育为社会政治服务的目的,从而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