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念诵法是什么?

作者&投稿:频邢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正确的金刚念诵法是念兹在兹,轻松自如。

金刚念诵是一种最高的气功修炼法,重点在换气方面。换气时务必把嘴巴闭起来,或慢慢吸,或一吸进来就停住,等气满了再跟大家念诵,而吸气的时候只用心默念就好了。

一般念佛念到最后,喉咙都会沙哑,这是念佛的方法错了。正确念佛的方法是念兹在兹,轻松自如的,金刚念诵要念到把自己的身心融到空、无相、无我的境界里,然后唇齿不动,只有舌头在弹动。初步的功力达不到时,嘴唇微微动也无妨。

《金刚经》简介

《金刚经》是佛教重要经典,全名《金刚般若(bōrě)波罗蜜经》。金刚指最为坚硬的金属,喻指勇猛的突破各种关卡,让自己能够顺利的修行证道。般若为梵语妙智慧一词的音译,波罗意为完成(旧译:到达彼岸),密意为无极。

全名是指按照此经修持能成就金刚不坏之本质,修得悟透佛道精髓智慧,脱离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界而完成智慧(到达苦海彼岸),也就是所有十方法界的众生。如果想要修行成就佛菩萨,成就无上正等正觉,都要经过《金刚经》的真修实证,开悟而后成就。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金刚经》



~

观音心经的正确念法
答:念诵《心经》之后一定不要忘了回向。可以选择念诵一些常用的回向偈,如果你不想用通用的回向文,可以自己发愿直接回向。回向做完之后,你的功德才能汇聚到一个地方然后成就你的愿望。念诵《心经》的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能够你自己的内心要充满恭敬心,这会影响念经的效果,如果你能够掌握以上的念诵方法,并其...

金刚念诵的方法是什么?有音频或者视频资料吗??
答:高七师的网址上没有吗?不过听金刚念诵是学不会金刚念诵的,因为它根本和声音没关系,学习金刚念诵首先要大声念一段时间,感受不同发声在身体‘震动’的不同位置(关键喽),例如六字大明咒从嗡开始到轰,是从头到腹过程。这个,在声音里能听见?你可以去和高七师学,他在这方面可是内行,如果能亲耳...

地藏圣号念诵正确念法
答:地藏菩萨是佛教中的重要菩萨之一,地藏圣号念诵是信众向地藏菩萨祈求庇佑、祈福的一种修行方式。正确念诵地藏圣号的方法可以通过以下步骤来实践:1.内心净化:找到宁静的环境,放松身心,将注意力集中在地藏菩萨形象上。2.准备礼拜:可点燃香烛,摆放供品,并以虔诚的心态向地藏菩萨表达敬意。3.正确发音:地藏圣号为“NamoDiZha...

《地藏经》最完整念诵法是什么?
答:念“地藏王菩萨本愿经”。1.您很诚恳至心读诵是感应的条件,每天坚持定会有感应(地藏王菩萨邦您解决问题);但不应求感应神通从防偏邪,妨求大道菩提。2.如中断一品中可重读或略想已读内容,目的是思维义理接住。中途可以喝水,思维义理接住连续。3.每一品的名称要读,是经品的中心要点。4.正确的...

阿弥陀佛的正确念法(转法)
答:      阿(ā)是开口音,嘴巴张开,在喉部、胸部发音。这个“阿(ā)”字门,也就是密乘的“陀罗尼”——总持法门之一。密乘修法中,具有“阿(ā)”字门的观想和念诵法。“阿(ā)”字是梵文字母的生发音声,是一切众生的开口音。      所有...

念佛珠的正确方法是什么
答:其实佛珠正确的佩戴方法不是戴在身上,而是应该放在一个随身的口袋中,念佛时拿出来,不用时放回去。佛珠持在手上(不念佛时),应该是两圈,佛头向上,放在桌案上应该是三圈。佛珠念法是一句一转珠,到佛头不过去反过来在捻。108颗珠,一圈一百零八遍,其它按珠数记算。在心中念诵经文、咒语或佛...

金刚诵怎么尽快练成 金刚念诵的训练方法视频
答:平时经过寺院的时候,都会见到许多的和尚,按道理说他们应该都有一定的功夫,但是很多念佛持咒多年的人仍然会感觉一点功夫没有,甚至身体反而还越来越差,这基本都是没有掌握念诵的核心要点,也就是不懂得如何做到金刚念诵。那么金刚念诵如何尽快练成呢?1、金刚念诵,要一口气一口气地念,也就是一口气能念...

实践安那般若呼吸法
答:链接到缘,决定体验,下面是之前的日记,呼吸加入念诵的体会,打坐时以双盘的姿势,自然的呼吸,在吸进一口气之后,以金刚念诵的方式念诵佛号,金刚念诵是密宗的念诵方法,叩齿闭唇以舌头发音,以一口气的方式能念到哪里便停下来,并不马上急着吸气,关注点放在与吸气之间的那个“息”,等待身体自动想吸气...

请教菩提的用法,念诵的注意事项
答:将念珠展开,右手四指下托,念佛或持咒时,从母珠(最大的那一粒,也称佛头)旁的第一珠起,母指下掐,一句一珠,或一咒一珠,掐起到母珠时,应即刻由左向内转过头来,再从母珠旁的第一珠掐起,千万不要跨越或直掐而过母珠。经云:“不应越母珠,蓦过越法罪。”“因绳线表观音,母珠...

金刚持念诵密咒法,是出声,还是不出声嘴巴动但是心里头默念啊?
答:金刚持是说为了避免默念伤血,还有出声念伤气所以之法。 依个人修行的境界不同,金刚持是有很多层次的:(1)唇动、齿动、舌动、喉出微声、耳能闻,(2)唇动、齿不动、舌动、喉出微声、耳能闻,(3)唇不动微张、齿不动、舌动、喉出微声、耳能闻。修行者一到(3)的境界时,慢慢会进入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