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化学中,我们学习了有关溶质的知识,如图是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 (1)从图1中可得到的信息是(任 在初中化学中,我们学习了溶液的有关知识.如图甲是硝酸钾的溶解...

作者&投稿:布元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1)20℃时,KNO 3 的溶解度是31.6g(或KNO 3 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2)①③④
(3)ABD

在初中化学中,我们学习了有关溶质的知识,如图是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1)从图1中可得到的信息是(任写~

(1)根据溶解度曲线可查找任意温度下KNO3的溶解度,如20℃时KNO3的溶解度是31.6g;还可以表示物质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如KNO3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2)20℃时,KNO3的溶解度是31.6g,此温度下将20g硝酸钾溶于100g水中得到的溶液①是不饱和溶液,再加入30g得到的溶液②是饱和溶液且有固体剩余,再加热到50℃,因5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85.5g,因此得到的溶液③为不饱和溶液,再加入30g硝酸钾,此时溶液中的溶质共20g+30g+30g=80g,因此得到的溶液④还是不饱和溶液,再降温到20℃,得到的溶液⑤是饱和溶液且析出硝酸钾晶体为80g-31.6g=48.4g,因此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①③④(3)溶质质量分数=溶质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100%可知要改变溶质质量分数,可改变溶质或溶剂质量.A.溶液⑤是不饱和溶液,加入20g KNO3可溶解一部分,因此溶质质量增加,溶质质量分数增大,故A正确; B.加入50g水将溶液冲稀,溶质质量分数减小,B正确.C.升高温度,溶液中溶质溶剂质量都没改变,故C不能改变溶质质量分数D.加入100g30℃的甲的饱和溶液,再恢复到20℃,得到的溶液为20℃时的饱和溶液,因此溶质质量分数减小,故D能改变.故选ABD故答案为:(1)20℃时,KNO3的溶解度是31.6g(或KNO3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2)①③④(3)ABD

(1)由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可知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1.6g;(2)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1.6g,即100g水中最多溶解31.6g硝酸钾,则20g水中最多溶解硝酸钾的质量是:20g×31.6g100g=6.32g,所以向20g水中加入5g硝酸钾可完全溶解,溶质的质量分数是:5g25g×100%=20%,若使B中恰好没有固体剩余,即恰好使B中形成的是饱和溶液,则加入硝酸钾的质量是6.32g-5g=1.32g;故答案为:(1)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合理均可);(2)20%;1.32.

[初中化学]溶解时会放热的溶质有什么,溶解时吸热的溶质又有什么?
答:溶解时吸热的溶质包括:氯化铵、硝酸铵等。物质溶解于水或其它溶剂中,通常经过两个过程:一种是溶质分子(或离子)的扩散过程,这种过程为物理过程,需要吸收热量;另一种是溶质分子(或离子)和溶剂分子作用,形成溶剂合分子(或溶剂合离子)的过程,这种过程是化学过程,放出热量。当放出的热量大于吸收...

初中化学溶液溶质问题
答:所得KNO3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M/(M+N)×100 FeSO4.7H2O---FeSO4 278 152 M Y Y=76M/139克 所得FeSO4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的为(76M/139)/(M+N)×100 根据上述的计算结果可知三种溶液中溶质的关系为:(1)40M/31>(2)M>(3)76M/139,而三种溶液的质量相等,所以三种溶液...

在初中化学中,我们学习了溶液的有关知识.图l是KN03的溶解度曲线:(1)从...
答:(2)在实验过程中,因为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1.6g,所以向100g水中加入40g硝酸钾时,硝酸钾不能完全溶解,因此烧杯B中的现象是一部分硝酸钾没有溶解;若要将烧杯D中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有:降低温度,加入硝酸钾固体,恒温蒸发水.故填:一部分硝酸钾没有溶解;降低温度.

如何求化学反应中的溶质质量分数? 要求详细解释
答:摘要:“溶质质量分数计算”是初中化学学习的难点,也是中考化学考查的热点,每年在中考中均有不少同学为此栽了跟头,因此对溶质质量分数计算的正确理解和灵活运用显得至关重要。本文从几个方面对其进行解读,以帮助同学们走出误区。关键词:溶质质量分数计算;化学;学生 一、溶质不明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例1:将10克某物质溶...

初中化学的一些问题
答:(1).在某种特殊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升高溶液的温度,就有溶质析出。例如:Ca(OH)2。它的特性就是随着温度的升高,溶解度逐渐变小。这种情况下溶质就会改变。(2).在这种物质的某种特定温度下的(不)饱和溶液中,降低溶液的温度,就会有溶质析出。例如:KNO3,Na2CO3等等。这种情况下溶质就会改变。(3).在...

初中化学溶质计算题,他的精华在哪里?
答:我这有几道题,希望能帮您.[例]在20℃时,把25克蓝矾(CuSO4•5H2O)溶解在71克水中,恰好形成饱和硫酸铜溶液,计算20℃时CuSO4的溶解度。 [分析]蓝矾溶于水中形成硫酸铜饱和溶液,在该饱和溶液中,溶质是CuSO4,溶剂是H2O。蓝矾是带有5个结晶水的硫酸铜,在本题中计算溶质CuSO4的质量时,要把含水晶体CuSO4•5...

初中化学知识点:溶液的形成
答:对溶液的认识要注意以下几点:①溶质在被分散前的状态可以是固体、液体、气体。②溶液不一定都是无色的,其颜色由溶质、溶剂的性质而决定。③水是最常用的溶剂,酒精(乙醇)、汽油等物质也可以作溶剂。多种液体形成溶液时,量最多的一种为溶剂 中考,其余为溶质,但当溶液中有水存在时,不论水的量...

初中化学溶解度说课稿
答:使本节课的知识能得到延续、提高,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新课内容真正被学生所接受。 初中化学溶解度说课稿(二) 3.2溶液中教参注明是3课时,我们基本上是这样来分配这几块内容的:1.物质的溶解性及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2.物质的溶解度;3.物质从溶液中析出及溶液的组成和溶质质量分数。而第...

初中阶段的有关化学溶解度的问题 ~~~希望高人指点下~~~O(∩_∩)O...
答:1、中学主要讲的是水溶液,就以水做溶质来说吧:吸放热决定于2个因素:一是从固体(或液体)分散到水中,需要破环原来内部的作用力,需要能量;另一个因素就是,把原作用力破坏后形成的小的基团与水形成水合物(如氢离子与水形成水合氢离子等),会释放一部分能量。当前一个因素占主导作用,就是吸热...

初中科学,化学中的溶解
答:如果B溶质较多,A溶质较少,想要从溶液中获得较纯的B物质,应该用蒸发溶剂的方法,楼主再想,如果用冷却热饱和溶液,B物质多,会先析出,但A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大,也会有析出的可能,这样的话,就会影响纯度;所以应“适量”采取蒸发溶剂的方法使B物质析出,并且得到较纯的物质B(楼主可以联想海水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