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先生的散文集有哪些?

作者&投稿:宇田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1、周晔《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这篇课文是周晔写的回忆伯父的纪念性文章,通过回忆伯父鲁迅先生生前给自己留下的印象深刻的几件事,说明鲁迅先生是一个爱憎分明,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表达了作者对鲁迅先生的无比怀念、热爱与敬仰之情。

2、萧红《回忆鲁迅先生》

《回忆鲁迅先生》是一本描写鲁迅先生生平的书。作者萧红(1911年6月1日─1942年1月22日),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本书主要对鲁迅先生的生活进行了记述。

3、藤野严九郎《谨忆周树人君》

鲁迅写过一篇有名的散文《藤野先生》,回忆他在日本仙台医专留学时的老师藤野先生。(《藤野先生》最初发表于1926年12月10日《莽原》半月刊上)。

鲁迅逝世后,藤野先生写了一篇回忆鲁迅的文章,发表于昭和十二年(1937年)三月号的《文学案内》上。以下是该文的译文。

4、郁达夫《回忆鲁迅》

郁达夫比鲁迅小十五岁,但他们是同时代人。郁达夫写鲁迅,没有塑造光辉形象的任务.也没有谬托知己把自己写成[老战友]的意图,因而写得潇洒,正因为潇洒,也就真实。编入本书的《回忆鲁迅》长文和其他谈鲁迅的全部文字,尽可能采用最初发表的版本,不作任何删改,以存其真。

本书编入了郁达夫的《回忆鲁迅》长文和其他谈鲁迅的全部文字。读了这些文字,你会感到郁达夫对鲁迅的情谊是十分真挚的。

5、吴伯萧《早》

《早》这一篇文章主要记叙了三味书屋的陈设、后园的梅花和鲁迅书桌上“早”字的来历,赞扬鲁迅先生时时早、事事早的精神,暗示人们要珍惜时间。

吴伯萧先生不光记录访问的所见所闻,同时展开丰富的联想,把三味书屋的陈旧、简陋又精致的工笔描写与对蜡梅的充满生命活力的写意描写相结合,把现实的无声的静态描写与历史的有声的动态描写相结合,把借物喻人的写法和直抒胸臆的写法相结合,使得今天的三味书屋依旧充满文化气息,依旧折射出伟人的民族精神。



~

世说新语和朝花夕拾的读后感,各两篇,求助
答:鲁迅的“朝花夕拾”是鲁迅唯一的一部散文集。在“朝花夕拾”中作者将自己在童年和青年所难忘的人和难忘的事,用语言真情的流露出来。说明作者在童年和青年时所难忘的经历。在他童年里不是很好的。他做的每件事都得不到长辈的认同。这使他感到很难过,但是他没有感到人生的黑暗到来了。他则是将这些长辈的不认同改...

鲁迅散文诗集<<野草>>被人们称什么?
答: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256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53.8万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展开全部 鲁迅《野草》部分篇目解读 近些年来,对於鲁迅先生和鲁迅先生作品的研究已逐渐突破过去观念的束缚而走向深入。其中尤其是对先生的散文诗集《野草》的研究与解读,可以说是更接近原著的本意。这实在是一种很好的现象...

鲁迅的资料
答:1918年到1926年间,陆续创作出版了小说集《呐喊》、《彷徨》、杂文集《坟》、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等专集。其中,1921年12月发表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不朽杰作。1926年8月,因支持北京学生爱国运动,被北洋军阀政府所通缉,南下到...

求自五四运动以来至今,所有著名作家姓名及简介(包括80年代伤痕文学时期...
答:主要作品有长诗《毁灭》,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伦敦杂记》等。《荷塘月色》作于1927年7月,正是作者思想十分苦闷的时期。 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fu2)甘,1904年生,四川成都人。主要作品有中长篇小说《灭亡》、《新生》、《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

跪求几个读书摘记,要求 篇名 ,作者 ,读书摘记一两句话,然后写三四句感...
答:细读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享受着不时从字里行间中透 露出来的那份天真灿漫的感情,眼前不由出现了一幅幅令人神往的自然画。 我读鲁迅先生 这些对童年回忆的散文,正如读着发自迅先生心底的那份热爱自然,向往自由的童真童趣。 我仿佛看到了幼年的鲁迅, 趁大人不注意, 钻进了百草园, 他与昆虫为伴, 有采摘野花...

朝花夕拾猫狗鼠的读书笔记!~!!
答:《猫狗鼠》——在这篇文章里,鲁 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代表作有: 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 《狂人 迅先生清算猫的罪行:第一,猫对自己捉 总是尽情玩弄够了, 才吃下去; 日记》,并第一次使用"鲁迅"这个笔名;到的猎物, 中篇小说 《阿 Q 正传》 回忆性散文集 , 《朝 第二,它与...

朝花夕拾读后感
答:虽然在鲁迅的童年中有一些不愉快的事情,但不时从字里行间中透露出来的那份天真灿漫的感情,让人眼前不由出现了一幅幅令人神往的自然画。我读鲁迅先生这些对童年回忆的散文,正如读着发自迅先生心底的那份热爱自然,向往自由的童真童趣。我仿佛看到了幼年的鲁迅,趁大人不注意,钻进了百草园,他与昆虫...

有关鲁迅的资料
答:1927年到1936年间,鲁迅创作了很多回忆性的散文与大量思想性的杂文,翻译、介绍外国的进步文学作品。 鲁迅在上海期间,和宋庆龄、陈赓有交往。鲁迅所主持的文学团体和郭沫若、郁达夫主持的文学团体有矛盾。鲁迅扶植奖掖文学青年,包括柔石、白莽、萧军、萧红等,也和化名狄克的张春桥进行过论战。 自1931年起,鲁迅大力倡导...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写作背景及作者资料
答:明媚的春光照亮我的童年,我心中早有一座自己的百草园,在朗朗的读书声中颓然荒废。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写作背景是什么? 迅先生在他45岁时,回忆自己童年时期的往事写下的一篇回忆性散文.这是一朵“夕拾”的小花,字里行问蕴含着纯真、质朴之情。从文章的结构上看,写于1926年9.18.当时鲁迅正在厦门大学任教。

谁有朝花夕拾的读后感(500~~700字)
答:《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的一部回忆性散文集,原名为《旧事重提》。 我最喜欢的一篇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它描述了鲁迅先生儿时在家时在百草园得到的乐趣,以及在三味书屋读书时的乏味生活。 在文中,充分描绘出百草园这个荒原充满着无限的乐趣,那儿有“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鸣蝉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