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的“合肥”地区,到底有什么重要性? 三国合肥因什么地理位置而重要

作者&投稿:笃饱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三国时期,曹操和孙权对合肥这块宝地可以说是非常看重的,他们曾经因为合肥发动了十余次的大规模战争,并且是在短短的四十五年中。合作这块宝地在三国时期叫庐州,也就是包拯出生的那个地方,那里是水运非常好,地形地势都非常优越,所以那块宝地绝对是上风上水的好地方,也是兵家必争之地。

一、合肥地理位置非常好

合肥是一个地理相当好的地方,它东边挨着张八陵,西边挨着皖西山地,南边更加优秀,挨着长江,北方则直接紧邻着淮河,这样的地方,在古代的中国是没有几个的,这也就是为什么他们都想要争夺这块土地的原因,因为合肥可以给兵家非常有利的地理优势。在古代打仗,最重要的是什么,首先那就是征地和城池,一个地形相对完美的地方,会为一场战役的胜利打下很好的基础,因为胜利无非就是天时地利人和都缺一不可的,所以魏国和东吴才会对合肥这么感兴趣。

二、合肥非常适合水路航运

因为合肥挨着长江和淮河,所以那里是非常适合搞水路航运的,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大运河,三国时期的人们非常希望有一条大运河能为他们开启水路航运的先河,所以合肥绝对是最佳的一个位置,而颇有远见的曹操,也是积极去开发了大运河,而且他也是积极发动民众去做这个事情。

果然通过曹操的努力,合肥大运河成功开通,在这里,曹操也是功不可没的,所以人们把那条运河成为“曹操河”。兵家打战最在意的就是地理位置,那么多人流血付出,无非是想征讨更多的城池,扩张自己的地盘,然后统一天下,所以合肥就是上风上水的宝地,也是魏国和东吴一直想要收入囊中的土地。



三国时合肥叫什么??~

叫合肥县。
合肥古为淮夷地,商朝称虎方,西周称夷虎。周时庐子国建都于此。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废分封,立郡县,合肥属九江郡。
西汉高祖元年(前206年),项羽在九江郡地置九江王国。高祖四年(前203年),改九江王国为淮南王国。汉文帝六年(前174年),改淮南王国为淮南郡;十二年(前163年),复将淮南郡改为淮南王国。
汉武帝元狩元年(前122年),改淮南王国为九江郡,辖合肥等县,合肥县名始见于此。汉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年),置十三州,合肥县属扬州九江郡。
东汉光武帝建武元年(25年),改合肥县为合肥侯国。汉献帝建安五年(200年),废合肥侯国,复改为合肥县,扬州治合肥。
三国时,合肥县属魏国淮南郡,为扬州治。

扩展资料:
公元234年,孙权率军大举进攻合肥新城,魏明帝曹叡毫不示弱,亲自率军迎战孙权。尽管满宠建议撤出新城,退守寿春,可是曹叡坚持守护曹操的战略防线,守护先祖的基业,一步不退,在合肥新城亲自指挥作战。
魏明帝明确宣布了他的战略思想,同时亲往战场前线鼓舞士气,魏将满宠、张颖等据守新城,力战孙权,使得吴军久攻不下,曹叡又亲率大军来援,让孙权备受压力,最终只能被迫撤军,无功而返。
曹叡肇建了合肥新城,同时将合肥新城作为重要的战略据点,成为魏吴之间的重要军事门户,将合肥的战略防御意义提升到整体国防的高度。
合肥新城在历史上只存在了短短五十年,可是却因为发生了多次魏吴之间重大军事战争和重要的历史事件而在史书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合肥

《资治通鉴》胡注引《水经注》“淝水出九江成德县广阳乡西,西北入芍陂。自芍陂上施水,则至合肥。淝水又北过寿春县北,入于淮”,“夏水暴涨,施合于淝,故曰合肥”。合肥北通淮河,南达长江,具有“淮右襟喉、江南唇齿”的战略地位,三国时期更是曹魏军事重地。
在三国前期,也就是董卓入京到赤壁大战这段时间,合肥的重要性其实还没有这么大,当时,军阀混战的主战场大多集中在黄河流域为主的北方,南北对峙的局面没有形成,所以,合肥的价值没有显示出来,但是赤壁大战,曹孟德被烧的焦头烂额逃回北方后,南北对峙的局面逐步形成,合肥的价值就体现出来了。
在赤壁以后的曹操集团和孙吴集团并不完全是划江而治的,在安徽这一段,孙吴集团还占有了少部分江北的土地,主要以濡须口为主建立了军事据点,有人要说濡须口在哪?三国时候说的濡须口,其实就是今天我们说的裕溪口,也就是巢湖的裕溪河汇入长江的河口一带,这是个很重要的地方,孙权在赤壁后就占领了那里,做为孙吴集团在江北的军事重镇。
而曹操完败于赤壁后,也注意到这一带的重要性,他命令张辽,李典,乐进等将领率精兵驻守合肥,合肥,离孙吴的濡须口其实很近,隔着一个巢湖,合肥这里,退可守,因为他地处淮南重地,既利屯田戍边,又扼孙吴北取徐扬之路,实在是孙吴北上的一个必须拔掉的钉子;进可攻,因为他又南控巢湖,遥望建业,能够对东吴构成威胁。曹魏随时可以自淮河调水军至巢湖集结整备,然后从濡须入长江攻吴。所以东吴不得不在濡须口夹水立坞,以防曹魏南下入江。
正因如此,孙权在赤壁后数次率领大军,从濡须口北上猛攻合肥,就是希望将前线向前推进,以合肥为北屏障,以巢湖为水军根据地,必要时可以让水军北入淮河攻魏。以致将孙吴的势力范围从长江流域北上扩展到淮河流域,甚至做进一步北上的基础。由此可见,合肥的战略地位,实在重要,对于曹操集团和孙吴集团而言,实在不亚于荆州。
然而,数次的北上,孙权都被打败,屡屡止步于合肥城下,特别是逍遥津之战,孙权出动了东吴能出动的最大限额数目的10万大军,排出了甘宁,吕蒙,凌统等东吴最精锐的将领,竟然还是在逍遥津被曹操手下名将张辽的区区7000人马打败,孙权本人差点当了俘虏。
其实合肥大战的孙权惨败对孙权来说,是非常惨痛的,雄才大略的孙权可以在赤壁把曹操烧的焦头烂额,可以在荆州把关羽打的全军覆没,可以在猇亭把刘备打的滚回白帝城,但是,究其一身,到死都不能跨过合肥城一步!对于孙吴来说,拿不下合肥就意味着孙吴的势力范围始终只能局限于长江流域,饮马淮河始终是一个遥不可及的幻想了!这也注定了孙吴只能偏安江东一偶,永远也不能一统天下了!

《三国演义》中的合淝,现在是什么地方?
答:合肥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魏吴双方于208年至253年在此地爆发过6次冲突。建安十三年(208年)十二月,孙权进攻合肥,得到魏将蒋济的信函。蒋济在信中谎称大批援军将至,孙权信以为真,便撤兵。建安二十年(215年)八月,魏将张辽等守合肥。孙权攻之,被张辽突击,孙权人马皆披靡。孙权撤退时,又被张辽突...

三国时期“合肥”为什么如此重要,有什么用处吗?
答:巢湖,是中国第五大淡水湖,处于长江和淮河之间,分属两大水系的东淝河和南淝河在逍遥津汇流。新石器时期,人们在此定居。北魏郦道元所著《水经注》称:“夏水暴涨,施(南淝河)合于肥(东淝河),故曰合肥。”三国时期,曹魏和孙吴围绕合肥在45年里爆发10次大规模战争,曹魏四越巢湖不成...

安徽合肥有什么特产?
答:其产地长丰县位于安徽省合肥市北部,是国家无公害草莓生产示范基地,主要品种有日本的“丰香”和“女峰”及“香菲”、“鬼怒甘”,果实色泽鲜艳,体大而多汁,远销中外。 3.烘糕 合肥生产的烘糕,具有八百多年的历史,传说始于北宋末年。它的主要特点是香、甜、酥,具有润肺消喘的功效。久放不会变味,不减焦酥,便...

孙权因没有攻下合肥被诟病,三国时期合肥究竟有多重要?
答:合肥作为三国时期江淮东部地区最具战略意义的城市,其得失直接关系到孙权守淮战略的成败。著名的历史地理学家工作与总结的是最好的,合肥府为淮右襟喉,江南唇齿。自大江而北出,得合肥则可以西问陈、蔡,北向徐、寿,而争胜于中原;中原得合肥则扼江南之吭,而附其背矣。

三国时期合肥的地理位置如何?孙权多次率领大军攻打是为什么呢?
答:因此,淮南是魏吴两国军事对峙的重点地区。曹魏占据合肥,多了一个攻击点;吴国如果占据合肥,建业就有了外围屏障。如果吴国不能控制淮南地区,建业的所谓 "长江峡谷 "就会失去一半的保护作用。因为曹魏可以进入长江,与吴国隔江 "对峙",甚至直接在建业城下。肃州建业的威胁太大。孙权决心夺取合肥,曹操...

合肥有什么好玩的 合肥有什么好玩的地方适合小朋友
答:合肥位于安徽中部,江淮之间,长江三角洲西端,境内多为丘陵地带,平均海拔在20-40米之间。合肥是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15℃左右。二、合肥的历史文化古迹。三河古镇位于合肥市肥西区南端,是中国历史文化古镇,国家AAAAA 级旅游景区。三河古镇保存有明清和民国时期的独特建筑,以古城墙、古巷...

合肥位于中国哪个区域 合肥地处中国的哪里
答:合肥是安徽省省会,在安徽省中部,位于中国华东地区、长江三角洲西端,江淮之间。合肥地处中国华东地区、长江三角洲西端,江淮之间,安徽省中部,是长三角城市群副中心,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战略双节点城市 ,合肥都市圈中心城市 ,皖江城市带核心城市,G60科创走廊中心城市。合肥是一座...

合肥有哪些大学?
答:合肥共有18所本科大学,名单分别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安徽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农业大学、安徽医科大学、安徽建筑大学、合肥师范学院、安徽外国语学院、安徽新华学院等。本科大学,分为公办本科和民办本科。包括4种类型:公办一本、公办二本、民办二本、民办三本。录取批次,分为一本:(包括重点本科、普通...

三国时期曹操、孙权多次争夺合肥,合肥在当时有多重要?
答:合肥之战是东吴与曹魏之间为从东汉末至三国时期合肥的奋斗目标而进行的一场战斗。对于合肥之战,这不是一场战斗,而是五场大战。双方在这里爆发了五场主要冲突,从208起至253起。在215次(第二次)和253次(第五次)中,曹玮取得了巨大的胜利,东吴被击败而逃离。在208、233和234年,东吴未能进攻该...

三国时合肥叫什么??
答:叫合肥县。合肥古为淮夷地,商朝称虎方,西周称夷虎。周时庐子国建都于此。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废分封,立郡县,合肥属九江郡。西汉高祖元年(前206年),项羽在九江郡地置九江王国。高祖四年(前203年),改九江王国为淮南王国。汉文帝六年(前174年),改淮南王国为淮南郡;十二年(前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