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蛏王是什么东西? 蛏子皇里面黄色的白的是什么啊?能吃吗

作者&投稿:银轮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蛏王也就是竹蛏,为瓣鳃纲竹蛏科的大竹蛏、长竹蛏、弯竹蛏等贝类的通称。

其共同特征为:贝壳长,质薄脆,两片合抱成竹筒状: 贝壳表面被有一层发亮的黄褐色外皮,盲铜色斑纹,壳表面光滑无放射肋,生长线明显:足部肌肉发达,前端尖,左右扁,水管短粗,具环节;末端有触手,表面有相间排列的黑色和白色条纹。我国沿海均产,穴居,沿海渔民常以铁钩钩取。

竹蛏生活习性:

其适温范围为2-32℃,最适水温为15-27℃,并以摄食浮游植物和有机碎屑为主,大部分栖息在盐分较低,且水深20-50cm的海域中长竹蛏生活于潮间带中区至潮下带浅海的沙质海底,潜入底内的深度为20-40cm,栖息的密度很大:繁殖期在春、夏之间。  

大竹蛏穴居在潮间带中、下区和浅海的泥沙滩中,深度可达300-400 mm,洞穴斜约与滩面成70°-80°角。生殖期在5-7月。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竹蛏



“蛏王”书名叫做“竹节蛏”,是一种贝,个头很大,最大的一个有一两多重,皮很薄,全是肉!味道特别鲜美! “蛏王”在最寒冷的冬季出现.

深绿色的壳,像一节竹子,下面有黑白相间的“尾巴”,原来它是靠可伸缩的身体在洞里上下活动,受到惊吓,一下就收缩到洞底了,洞有1米多深,加上它收缩的速度很快,所以一般人捉不到它!“蛏王”需要好几年才会长得很大,越大的“蛏王”,岁数越大.

讲到这里,楼主应该明白了吧!!”蛏王”就是竹节蛏,是蛏子中的一种.

如满意,请采纳,哈哈!!



  蛏子,学名缢蛏,属软体动物,是双壳纲帘蛤目贝类动物,生活在海洋之中,为常见的海鲜食材。贝壳脆而薄呈长扁方型,自壳顶到腹缘,有一道斜行的凹沟,故名缢蛏。宁波沿海一带多滩涂,对养殖蛏子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是宁波大众海特产,宁海长街一带,面临三门湾,常年有大量淡水注入,海水咸淡适宜,饵料丰富,涂质以泥沙为主,因而蛏子生长快,个体大,肉嫩而肥,色白味鲜,故得名长街蛏子,据清《宁海县志》记载:蛏、蚌属,以田种之种之谓蛏田,形狭而长如中指,一名西施舌,言其美也。
  蛏肉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经测定,每百克鲜肉,含蛋白质7.2克,脂肪1.2克,碳水化合物2.4克,糖3克,钙133毫克,磷114毫克,铁227毫克,热量200千焦。蛏子还有一定的医药作用,具有补虚的功能。蛏肉甘、咸寒,用于产后虚寒、烦热痢疾,壳可用于医治胃病,咽喉肿痛。

竹蛏又名蛏子王,为海产双壳软体动物,体呈延长形,两壳合抱后呈竹筒状,故得竹蛏之名。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现已开始大规模人工养殖。



竹蛏科,俗称蛏子,是双壳纲帘蛤目贝类动物,生活在海洋之中,为常见的海鲜食材。形状呈长扁方型,形如剃刀,故英文称为剃刀贝(Razor Clam)。 清《宁海县志》记载:“蛏、蚌属,以田种之种之谓蛏田,形狭而长如中指,一名西施舌,言其美也”。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2/25/Ensiskils.jpg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f/f8/Steamed_razor_clam.jpg
蒜茸蒸蛏子

蛏子的什么部位不能吃~

蛏子的两个管子可以吃,内脏里的杂质需要清除,以及肉里的黑线要剔除,活的蛏子会动,会张开壳,而死去的蛏子一动不动,且水会很脏,下面介绍蛏子的做法:
准备材料:蛏子300克、雪菜100克、猪油15克、生抽15克、葱段15克、姜片3片、料酒15克
制作步骤:
1、将蛏子表面的泥土冲洗干净再加入1小勺盐浸泡两个小时,让蛏子里的泥沙吐干净

2、处理干净的蛏子掰开,去掉黑线及肉里的杂质,整齐的码在盘子里。

3、炒锅烧热,放入1大勺猪油融化,没有猪油的话就换普通食用油。油热后放入姜末炒香,再下雪菜炒至水分收干。

4、调入1大勺生抽,1小勺糖,继续翻炒均匀。糖是为了提味提鲜,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决定添加。

5、把炒好的雪菜码在蛏子上,放上葱段、姜片,再淋入1大勺料酒。雪菜的咸味够了就不用再额外加盐了。

6、放入水开了的蒸锅里,蒸5分钟。

7、取出来去掉葱段姜片,有水的话把多余的水分倒掉,点缀上小葱碎就可以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蛏子

蛏子的内脏不能吃,做时要把内脏取出,不然吃时牙齿会感到不舒服,买来的蛏子泡在淡盐水里,可使沙子吐干净,水烧开后蛏子焯10秒钟,壳会打开,然后挤出内脏,并取掉壳上的黑边即可炒之。
蛏子死了还能吃吗?一般来说,死过的蛏子不建议再食用,因为蛏子的蛋白质含量很高,死过以后容易滋生杂菌,从而很快变质,吃了对身体不好。
挑蛏子一定要挑活的,如果是死的就会吃坏肚子。买的时候向店家要一点海水,用于吐沙。把蛏子放在海水里完全浸没,如果没有海水就用家里的自来水加几勺盐代替。养个半天一天的让它静静地吐沙。
如果用水煮不开壳的就是死蛏子,扔掉不能吃。把煮好的蛏子肉从壳上取下,壳上有泥沙影响口感。吃的时候要将蛏子周边的一圈黑线去掉,还要将蛏肉里那块黑色的部分去除。

竹蛏和蛏子的区别哪个贵 竹蛏怎么洗干净
答:竹蛏和蛏子的区别 竹蛏(cheng)又名蛏子王,为海产双壳软体动物,体呈延长形,两壳合抱后呈竹筒状,故得竹蛏之名。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现已开始大规模人工养殖。常见的为大竹蛏(Solen grandis)。贝壳光滑,黄褐色,有光泽,壳质脆薄;表面突出,背缘与腹缘平行,后端纯圆,呈长方形,生长线明显,长...

圣子王海鲜的真正名字叫什么
答:蛏子,学名缢蛏。其中有一种叫竹蛏,长到足够大时,就是圣子王。当然了,很多捞汁圣子王都是剥壳的,其中不乏用普通蛏子代替的。下图1是竹蛏,图2是蛏子

竹节蛏和蛏王哪个贵?
答:蛏王贵。1、蛏王是指产自中国海域的一种大型蛏类,肉质鲜美,口感细腻,属于高档海鲜,价格较高。2、竹节蛏则是一种小型的蛏类,肉质也很鲜美,价格相对较便宜。

竹蛏是什么动物?
答:蛏是竹蛏科双壳软体动物的统称,别称蛏子、圣子等,我国约有20种,常见的有缢蛏、大竹蛏、长竹蛏等,具有极高的食用价值和经济价值,广泛分布于南北各沿海地区,下面来看一看竹蛏是什么动物吧!一、物种论述 竹蛏是常见的食用型贝类,别称蛏子、蛏子王等,在生物学分类上属于动物界、软体动物门、双壳纲...

蛏子王怎么做好吃又简单?
答:蛏子王,又称大蛏子,是一种肉质鲜美、营养丰富的海产品。在中国沿海地区尤为受欢迎,其做法多样,既能保留原汁原味,也能变化出多种风味。下面介绍一种简单又美味的蛏子王的做法——清蒸蛏子王。【清蒸蛏子王】材料:新鲜蛏子王若干(根据人数适量)姜片适量 葱段适量 蒜末适量 生抽适量 白糖少许 香油...

蛏子常见品种简单介绍 蛏子常见品种有哪些
答:3、长竹蛏。长竹蛏隶属于竹蛏科竹蛏属,俗称马刀贝、竹蛏皇,其身材细长、外壳薄脆、表面光滑,两壳闭合后就像一个细竹筒,因此而得名。4、大竹蛏。大竹蛏和长竹蛏同科同属,也叫大马刀贝、蛏子王,它的身长比长竹蛏略短,但贝壳宽度更宽、身材也更肥厚。竹蛏科的蛏子虹吸管较短肥,探出去肉感十足...

夏天,适合吃什么贝类海鲜
答:花螺 花螺又叫东风螺,和其他螺肉相比,因为肉质鲜美、酥脆爽口,肉质更加具有嚼劲,并且价格不高,而备受欢迎,所以很早就已经开始被大量养殖,是目前国内养殖比较成熟的一种贝类。竹蛏 竹蛏又名蛏子王,两壳合抱后呈竹筒状,外壳墨绿,所以顾名思义称为竹蛏。要想从海滩采蛏,需要当地有经验的渔民根据...

请问一下竹蛏和蛏子哪个高级
答:竹蛏又名蛏子王,为海产双壳软体动物,体呈延长形,两壳合抱后呈竹筒状,故得竹蛏之名。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现已开始大规模人工养殖。竹蛏分为大竹蛏和长竹蛏。蛏子,学名缢蛏,别名“小人仙”属软体动物,是双壳纲帘蛤目贝类动物,生活在海洋之中,为常见的海鲜食材。贝壳脆而薄呈长扁方型,自壳...

蛏子王和蛏子的区别?
答:1、外形不同:竹蛏为为贝壳长,质薄脆,两片合抱成竹筒状。蛏子为软体动物。介壳两扇,形状狭而长,外面蛋黄色,里面白色。2、特点不同:蛏子斧足大而活跃,能在洞穴中迅速上下移动,受惊时很快缩入洞内。竹蛏盲铜色斑纹,壳表面光滑无放射肋,生长线明显。3、生长环境不同:竹蛏栖息浅海泥沙中,...

竹蛏和蛏子区别哪个贵
答:竹蛏贵,区别是:第一:体型差别。虽然竹蛏和蛏子都是属于同一个物种,但是竹蛏就是蛏子的终极版本,竹蛏其实有一个另外的名字就是蛏子王。所以说蛏子跟竹蛏比较起来就是小巫见大巫了,竹蛏的体型可能比普通的蛏子要大三到四倍,最大的可能会相差几十倍也是有可能的。第二:竹蛏的营养价值更高。竹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