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自省

作者&投稿:司马松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1. 太宗自省的文言文翻译贞观8年,太宗··········岂肯更言

贞观八年,太宗谓侍臣曰:“朕每闲居静坐,则自内省,恒恐上不称天心,下为百姓所怨.但思正人匡谏,欲令耳目外通,下无怨滞.又比见人来奏事者,多有怖,言语致失次第.寻常奏事,情犹如此,况欲谏诤,必当畏犯逆鳞.所以每有谏者,纵不合朕心,朕亦不以为忤.若即嗔责,深恐人怀战惧,岂肯更言!”【译】贞观八年,唐太宗对侍从的大臣们说:“我每当无事静坐,就自我反省.常常害怕对上不能使上天称心如意,对下被百姓所怨恨.只想得到正直忠诚的人匡救劝谏,好让我的视听能和外边相通,使下面没有积怨.此外近来见到来奏事的人,常显得心怀恐惧,连讲话也变得语无伦次.平时奏事,情况尚且如此,何况要折面谏诤,必然害怕触犯逆鳞.所以每当有人谏诤时,纵然不合我的心意,我也不见怪.假如立刻发怒斥责,恐怕人人心怀恐惧,岂敢再说话!”。

2. 文言文 太宗自省 译文

[《谏太宗十思疏》原文]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岂取之易守之难乎?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胡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为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总此十思,宏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并用,垂拱而治。何必劳神苦思,代百司之职役哉?

[《谏太宗十思疏》译文]臣听说要求树木长得高大,一定要稳固它的根底;想要河水流得远长,一定要疏通它的源泉;要使国家安定,一定要积聚它的德义。源泉不深却希望河水流得远长,根底不稳固却要求树木长得高大,道德不深厚却想国家的安定,臣虽然愚笨,(也)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何况(象陛下这样)明智的人呢?国君掌握帝位的重权,处在天地间最高的地位,不考虑在安乐时想到危难、用节俭来消除奢侈,这也象砍伐树木的根却要求树木茂盛,阻塞水的源头却希望水流得长远一样啊。

所有帝王,承受上天的大命,开头作得好的实在很多,能够贯彻到底的大概很少。难道夺取天下容易守住天下就难了吗?大凡在深重忧患当中必须竭尽诚意对待臣下,得志以后就放纵自己傲慢地对待一切人;竭尽诚意就能使胡和越这样隔绝、疏远的地方也能结成一体。傲慢地对待人,就是骨肉亲属也能成为各不相关的人。虽然用严刑来监督他们,用声威吓唬他们,结果大家只图苟且免除罪罚,却不怀念仁德,表面上恭顺而不是内心里悦服。怨恨不在于大小,可怕的是众人;(百姓和皇帝的关系,就象水和船一样),水能载船也能够颠覆船,这是应该深切警惕的。

如果真的能够作到:看见引起自己爱好的东西,就想到应该知足来警惕自己;将要兴建宫室土木,就要想到适可而止,使百姓安宁;想到君位高而且危,就要不忘谦虚加强道德修养;恐怕自己骄傲自满,就要想到江海所以巨大,是因为能居于百川之下;游乐忘返地打猎时,就要想到古人说的“一年三次”田猎为限度;忧虑自己松懈懒惰时,就要想到自始至终都要谨慎;怕自己耳目被堵塞、遮蔽,就要想到虚心接受下面意见;担心有谗邪的人在自己身边,就想到要自身正直,斥退邪恶的人;恩惠所施加,就要想到没有因为偏爱而给予不恰当的奖赏;惩罚所涉及,就要想到没有因为生气而滥用刑罚:总括这十思,扩大这九德的修养,选拔有才能的人而任用他们,选择好的意见采纳它,那些有智慧的就会施展他们的全部才谋,勇敢的就会竭尽他们的威力,仁爱的就会广施他们的恩惠,诚信的就会报效他们的忠心,文臣武将都能重用,(皇上)垂衣拱手就能治理好天下,何必劳神苦思,事事过问代替百官的职务呢?

朋友,我这回答您满不满意好歹回个话啊~~~我打字很辛苦的

3. 麻烦诸位帮我想一句古文自省

玩物丧志

故 事 :朝歌渊源: 春秋时,朝歌曾是卫国都城,卫国的卫懿公特别喜欢鹤,整天与鹤为伴,丧失了进取之志,常常不理朝政。人们把卫懿公的行为称作“玩物丧志”。

古人有诗云:

曾闻古训戒禽荒,一鹤谁知便丧邦。

荥泽当时遍磷火,可能骑鹤返仙乡?

业精于勤荒于嬉——唐·韩愈《进学解》

意思是说:学业由于勤奋而精通,但它却荒废在嬉笑声中,事情由于反复思考而成功,但他却能毁灭于随随便便。古往今来,多少成就事业的人来自于业精于勤荒于嬉。

要想自制,需靠本心。外物终究只是一个参考。

4. 有人会吴起自省文言文翻译么

吴起自省查阅了《百度文库》依然找不到你说的‘吴起自省’的文言文。

只查到《吴起守信》宋濂的一段。(原文)曩(昔)吴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

故人曰:“诺,期返而食。”起曰:“待公而食。”

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明日早,令人求故人。

故人来,方与之食。起之不食以俟者,恐其自食其言也。

其为信若此,宜其能服三军欤?欲服三军,非信不可也!(译文)从前吴起出去遇到了老朋友,就留住他吃饭。老友说:“好。”

吴起说:“我等待您一起吃饭。”老朋友到了傍晚还没有来,吴起不吃饭等待他。

第二天早晨,(吴起)派人去找老朋友,老朋友来了,他才和老朋友一起吃饭。吴起不吃饭而等候老朋友的原因是担心自己不用讲信用。

他这样守信,应该就是他能使军队信服的原因吧。想要使三军信服,不讲信用是不行的。

(你感觉不是这一段,请出示原文及出处。大家一起探讨。)



~

自省自律文言文
答:“自省”就是通过自我意识来省察自己言行的过程,其目的正如朱熹所说:“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四书集注》)孔子的学生曾子很能力行“自省”这一主张,他经常做到“吾日三省吾身”,即检查自己“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战国时荀子则把“自省”和学习结合起...

文言文检讨
答:3. 求一份文言文检讨书 自省文吾自求学始,知之甚少时无以为傲,略知一二时能假虎威。今已求知七八载,乃视天下渊博不过如此,于是行迹放浪姿态倨散,使文绩如逆舟松篙一退千里。久之吾学识将是望尘之辙,无力策及。吾思之,吾实不知天下渊博如山外有山天外有天,吾惟虚怀若谷勤勉奋学方能...

反省自己的话用文言文怎么说
答:自省 吾日三省吾身。省:检查、反省;身:自身。原指每日从三个方面检查自己,后指多次自觉地检查自己。

自我反省用文言文怎么说
答:”3,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出自春秋孔子《论语·里仁》白话文释义:孔子说:看见有德行或才干的人就要想着向他学习,看见没有德行的人,自己的内心就要反省是否有和他一样的错误。4,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出自春秋孔子《论语...

文言文检讨书
答:今天,我怀着愧疚和懊悔给您写下这份检讨书,以向您表示我对上课讲话这种不良行为的深刻认识以及再也不在上课的时候讲闲话的决心.我对于我这次犯的错误感到很惭愧,我真的不应该在早自习的时候说话,我不应该违背老师的规定,我们作为学生就应该完全的听从老师的话,而我这次没有很好的重视到老师讲的话。

有“自省”的文言文句子,急急急急急急急!!!
答:君子博学而自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也。 《劝学》

关于文言文的检讨书
答:检讨书写一些关于语文的文言文的知识点一定要多读多背,以书本为基础,长时间的进行有效的学习。检讨书开头:尊敬的XX老师:对不起,我错了。我不应该在这些简单的问题上丢分,我以后一定会加倍的注意的。久而久之,“字求其训,句索其旨”,这是宋代著名学者朱熹的读书经历。阅读文言文要把每个词...

曾国藩关于自省的文言文
答:曾国藩关于自省的文言文是:“每日必抽暇默省数次,此养身第一法也。静坐乃养心省察之工夫,实实落落,终日若有所得而日新又新者,皆从静坐得来。”曾国藩是清朝末年的著名政治家、军事家,他在修身养性方面有着深刻的见解和实践。他认为,自省是修身养性的重要手段,每天都要抽出时间进行...

文言文检讨2000
答:自省文吾自求学始,知之甚少时无以为傲,略知一二时能假虎威。 今已求知七八载,乃视天下渊博不过如此,于是行迹放浪姿态倨散,使文绩如逆舟松篙一退千里。久之吾学识将是望尘之辙,无力策及。 吾思之,吾实不知天下渊博如山外有山天外有天,吾惟虚怀若谷勤勉奋学方能稍识文采,藉峰触云,而放浪姿态正是求学之忌...

关于自省的名言警句
答:1.学礼仪,见贤思齐,见不贤而自省。 2.正己然后可以正物,自治然后可以治人。 3.在我们未来的人生道路上,我们应该具备那位先生,那种自省的能力。 4.功的起始点乃自我分析,成功的秘诀则是自我反省。 5.念了十几年书,想起来还是幼儿园比较好混。 6.我们常常不去想自己拥有的东西,却对得不到的东西念念不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