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的“气”有什么功能? 人体的精气的作用是什么?

作者&投稿:希荔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气指的是人体呼吸之气,也指脏腑组织的活动能力以及体内流动的富有营养的精微物质。中医有关“气”的理论是在中国哲学精气学说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在中医学理论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

(一)气的生成和来源

人体之气的来源主要有先天和后天两个方面:

1.先天之气来源于父母的生殖之精。因其禀受于父母,所以称为先天之气。人之始生,父精母精相合形成胚胎,新生命的气是先身而生的,所以又称为“元气”或“原气”。

2.后天之气后天之气来源有二:一是由肺吸入的自然界的清气,进入人体后参与人体气的生成。二是由饮食物化生的水谷精微之气,是人体后天营养的来源。

综上所述,人体的气是由先天之气、水谷精微之气和自然界的清气三者构成的。与气的生成最有直接关系的脏有肺、脾和肾。

肺主气,司呼吸,是人体内外之气交换的场所。通过肺的吐故纳新,自然界的清气不断进入体内,参与了人体之气的生成。

脾主升清,把水谷精微之气输布全身。由肺吸入的自然界清气与脾转输的水谷精微之气积于胸中气海,形成宗气,上走息道行呼吸,贯入心脉行气血,维持了人体生命活动的进行。

肾是原气之根。肾中精气以先天精气为基础,又需要后天水谷之气的补充,是人体生命活动动力和热量的发源地。

(二)气的生理作用

气的生理作用有以下几个方面:

1.温煦作用五脏六腑、四肢百骸都需要气的温煦才能保持正常的生理活动。《难经》说:“气主煦之。”是说气具有温煦的作用。具有温煦作用的气称为阳气,所以阳气不足便会出现形寒肢冷,脏腑功能减弱等病证。

2.推动作用脏腑的活动、血液的运行、津液的输布乃至人体的生长发育都需要气的推动。当气的推动作用不足时,就会出现脏腑功能减弱,血行迟缓,津液停留等病证。

3.防御作用是指气具有卫护肌表,防御外邪侵袭的作用。中医认为人体肌表要依靠气的温煦滋养,而肌肤腠理是人体的藩篱,能够保护人体不受外邪侵袭。一旦外邪侵入人体,人体之气也会起而应之,与邪气相争以驱邪外出。如果气虚不足,防御能力减弱,邪气就会乘虚而入,人体就会发病。

4.固摄作用气具有裹护体内液体正常流动而不外溢散失的作用。如血液在脉道内运行不溢出脉外,是“气摄血”的作用;津液的流行输布排泄,也需要气的固摄才不至于散逸;气还具有固摄精液的作用,防止其妄泄。气的固摄作用减弱,可导致体内液态物质的丢失。如“气不摄血”可导致各种出血症候;“气不摄津”可导致多汗、多尿、小便失禁等;“气不固精“

则可出现滑精、早泄等。

5.托举作用《素问五运行大论》说:“地为人之下,太虚之中者也。帝曰:凭乎?岐伯曰:大气举之也。”其大意是说地在太虚之中之所以不沉不陷,是因为有大气的托举。同样,人体腔内的脏腑能够各居其位而不错位或下沉,也是由于气的托举,所以人体气虚出现“中气下陷”的情况,就会导致胃下脱、肾下垂、子宫下垂等脏器下垂的病变。

6.气化作用所谓气化,是指通过气的运动而产生的各种变化,人体的气化实际上就是指人体的新陈代谢过程。

(三)气的分类

人体之气根据所在的部位和功能体现,主要有以下几种:

1.元气又称原气。元气禀受于先天,又不断地得到后天之气的培育。元气根于肾,为肾所藏。元气具有推动和温煦作用。它借助三焦的通路敷布全身,推动所有的脏腑组织器官发挥各自的功能活动,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可以说,元气是人体生化动力的源泉。元气越充沛,脏腑就越强盛,身体也就越健康。

2.宗气宗气是由肺吸入的清气与脾胃消化转输来的水谷精气聚于胸中结合而成,具有推动作用,主要推动肺的呼吸和心血的运行。《灵枢邪客》说:“五谷入于胃也,其糟粕、津液、宗气分为三隧。故宗气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脉,而行呼吸焉。”

3.营气营气又称荣气,是行于脉中具有营养作用的气。营气是脾胃化生的水谷精气进入脉道的部分。《素问痹论》说:“荣者,水谷之精气也,和调于五脏,洒陈于六腑,乃能入于脉也,故循脉上下,贯五脏络六腑也。”

营气具有化生血液和营养全身的作用。《灵枢邪客》说:“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是说营气注于脉中,成为血液的组成部分。营气营运周身,为脏腑、经络、筋骨、皮毛提供营养。

4.卫气卫气是水谷精气布散在脉外的部分,具有剽疾滑利、活动力强、流动迅速的特点,具有保护肌表、温养脏腑、调节汗孔启闭的作用。

卫气也是由水谷精气化生的。《灵枢营卫生会》说:“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营行于脉中,卫行脉外。”

人体之气除上述的元气、宗气、营气、卫气之外,还有脏腑之气、经络之气等等,对脏腑经络的代谢和功能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脏腑经络都是通过“气”来实现其生理功能的。



气的功能是推动、温煦为主,气的生成源于三个方面:

1 先天精气来源于父母,脏腑定位在肾,说明身体好不好跟父母遗传有重要关系。

黑色食物入肾,可以补充后天的精气。

2 后天水谷之气,是食物消化吸收后形成的气,脏腑定位在脾胃。

3 自然界的清气,由呼吸而入,脏腑定位在肺。

气的运动中医称为是“气机”,有升、降、出、入四种运动形式。

气会推动血液循环,气有推动、温煦、固摄、气化等作用。

气有防御的作用,可以抵御外邪入侵。(围绕身体有卫气,可以抵御外邪。)

气可以固摄人体,无处不在。



人体不同地方驻守的气有哪些不同的作用?~

不同地方驻守的气,其主要任务各不相同,但综合起来看则可归纳成几个方面:一是推动作用。就是说气可以促进人体生长发育,激发各脏腑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如饮食物的消化吸收与糟粕的排泄等),推动血液、津液的生成和运行。气虚而推动不力,就可影响到人体的生长发育,或使脏腑、经络等器官的生理活动减弱,血液或津液生成不足、运行迟缓等。
二是温煦作用。中医学认为,气的运动是人体热量的来源,维持并调节着人体的正常体温,保证人体各脏腑及经络的生理活动正常进行,并使血液和津液始终流动着而不致凝滞、停聚。如果温煦作用减弱,可出现体温偏低、畏寒、四肢不暖,当然过强又会造成体温升高、发生各种热病。
三是防御作用。气具有抵御邪气的作用。一方面,气可以护卫肌表防止外邪入侵;另一方面,气又可以与入侵的邪气作斗争,驱邪外出,使病体康复。就像古代战场打仗一样,需要配备盔甲和武器,而人体的气就同时具备了武器和盔甲两方面的功能。有了它,人在与病邪的战争中就有了胜算。气一亏虚,防御作用减弱,则抵抗力下降,易于感受外邪而发病,而在发病后正不敌邪,还可能使病情由轻转重。
四是固摄作用。就是说气可以保持脏腑器官位置的相对稳定;统摄血液防止溢出于脉外;控制和调节汗液、尿液、唾液、精液等体液的分泌和排泄,防止不正常的流失。如果气的固摄功能失常,气不摄血,可导致多种出血症;气不摄津,可导致多汗、多尿、口水多等症;气不摄精,可出现遗精。
五是气化的功能。气化作用即气自身的变化,也就是气的形成以及发挥作用的过程。如通过气化作用,饮食中的营养物质被吸收,转化成气、血、精、津液等各种精微物质,气、血、精、津液之间根据人体生命活动需要又互相转化,这些精微物质在各自发挥作用的过程中又消耗、转化或排泄。


中医解惑:关于人体之“气”的分类与含义问题
答:就笔者的体会来说, 气的功能概念完全可以包括在气的物质概念之内。这是因为“物质的气”与“功能的气”有“一体一用”的关系,有“体”才能有“用”,有“用”必定有“体”,不能因为气细微到肉眼看不见,并且“无形而有机”,就拿气的“用”来代替它的“体”。 北宋·张载的《正蒙·乾称篇...

中医的“气”的含义是什么?
答:而且以气的运动变化来说明人体各种生理现象和病理变化。气的概念,在中医学最早的经典医籍《黄帝内经》中使用极广,有人认为它是《内经》中哲学和医学理论的基石。应该说《内经》发展了古代唯物主义的精气说,从而形成了比较系统的气的理论。从人体生命的产生及形体的构成、各种生理功能、病理变化,精神...

中医说的正气是什么
答:脏腑之气中,尤重脾胃之气,因为脾胃是后天之本,气血荣卫化生之源。另外还有心肾之气,因为心为君主之官,肾为先天之本。正气:整个机体的生理功能和抗病能力,称作正气。正气就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由于正气具有活力很强的不断运动者的特性,对人体生命活动有推动,温煦,防御,...

空气有什么作用?
答:4、空气的流动可以帮助人体散热、更换室内空气、改善环境。5、传播声音,没有空气就听不到声音。6、可以产生升力,使飞机飞翔。7、产生阻力使降落伞缓慢降落。8、空气可以衰减宇宙射线。9、可以使流星燃烧,减少对地球的伤害。10、空气(Air)是地球周围的气体。它分层覆盖在地球表面,透明且无色无味,...

人体内的正气 中气 元气是指的那些器官代表的?
答:正气:同真气。生命机能的总称,但通常与病邪相对来说,指人体的抗病能力;中气: 脾胃等脏腑对饮食物的消化转输 、升清 降浊等生理功能。又称脾胃之气。有时仅指脾主升清的功能。脾胃功能产生中气,中气又支持脾胃之气。中气充足,即脾胃功能健旺;中气不足,即脾胃功能虚弱,运化失常。可见面色萎黄...

惰性气体有哪几种?都有什么作用?
答:6、氡又名氭,符号Rn。氡通常的单质形态是氡气,为无色、无嗅、无味的惰性气体,具有放射性。可用作实验室的中子源。氡还可用作气体示踪剂,用于研究管道泄漏和气体运动等。7、Og是118号元素,中文名为气奥,是一种人工合成的稀有气体元素。截止到2019年9月14号,气奥元素还没有相关的运用。参考...

气功中的气是指什么
答:这些部位不是孤立于体表的点,而是与内部的脏腑器官之气相通,外部多当肢节、筋肉或骨骼之间的凹陷处,因其功能上内外之气互相输通,位置上又以孔隙为主,所以称为“腧穴”。腧穴与腧穴之间由经脉、络脉及其连属部分构成的与内部的脏腑器官之气相通的,有规律地连贯形成的网络结构。

什么是离子气,作用是什么?
答:产生等离子体的气体,简称离子气。在等离子体中具有较高的导电性和流动性能,并且有极高的温度(17000~60000度)和能量。所谓等离子体就是被激发电离气体,达到一定的电离度(>10-x),气体处于导电状态,这种状态的电离气体就表现出集体行为,即电离气体中每一带电粒子的运动都会影响到其周围带电粒子...

中医正气意思是什么
答:反之,当人体正气不足,或正气相对虚弱时,卫外功能低下,往往抗邪无力,则邪气可能乘虚而入,导致机体阴阳失调,脏腑经络功能紊乱,以致引发疾病。故《素问・评热病论》说:“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正气抗御外邪入侵的这一功能,与免疫功能的防御作用,即抵御病原微生物感染的作用相当。正气的...

营卫之气是什么意思
答:营卫之气是指中医理论中的一种概念,主要指人体内营养和防御系统的功能状态。在中医理论中,人体被认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其中包括了营养系统和防御系统,这两个系统合称为营卫之气。营卫之气是指人体内营养和防御系统的功能状态,它们相互依存、相互作用,保持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营卫分别是中医理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