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品莲花指什么佛位? 念佛带业往生,九品莲花是什么意思?

作者&投稿:寇帝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八品莲花不指什么佛位。
莲花的别称:
1 芙蓉 《尔雅》:“荷,芙蕖,别名芙蓉,亦作夫容。”《说文》:“芙蓉花未发为菡萏,已发未为夫容。”李时珍《本草纲目》:“芙蓉,敷布容艳之意。”
2 芙蕖 《尔雅·释草》:“荷、芙蓿……其华菡萏,其实莲,其根藕。”疏:“皆分别莲茎、

阿弥陀佛
佛教的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九品往生,成佛的时间不同。都是成究竟圆满的妙觉位佛。
下面可能引用不准确,大概的意思是这样,仅参考
莲花开的时间:
上品上生:一生即开。0小时。
上品中生:经宿即开。12小时。(一夜)
上品下生:一日一夜。24小时。
中品上生:莲华寻开。24小时后。疑为三天。
中品中生:经于七日。疑为6日。
中品下生:经七日已。7日。
下品上生:经七七日。49天。
下品中生:经于六劫。6大劫。
下品下生:十二大劫。12大劫。

八品莲花指什么佛位~

莲花的别称: 1 芙蓉 《尔雅》:“荷,芙蕖,别名芙蓉,亦作夫容。”《说文》:“芙蓉花未发为菡萏,已发未为夫容。”李时珍《本草纲目》:“芙蓉,敷布容艳之意。” 2 芙蕖 《尔雅·释草》:“荷、芙蓿……其华菡萏,其实莲,其根藕。”疏:“皆分别莲茎、
莲花
莲花的别称: 1 芙蓉 《尔雅》:“荷,芙蕖,别名芙蓉,亦作夫容。”《说文》:“芙蓉花未发为菡萏,已发未为夫容。”李时珍《本草纲目》:“芙蓉,敷布容艳之意。” 2 芙蕖 《尔雅·释草》:“荷、芙蓿……其华菡萏,其实莲,其根藕。”疏:“皆分别莲茎、

这个内容出自佛说观无量寿佛经,给现在想往生极乐世界的人一个全面认识,如何才能得到最好的往生!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凡生西方有九品人。 上品上生者。若有众生愿生彼国者。发三种心即便往生。何等为三。一者至诚心。二者深心。三者回向发愿心。具三心者必生彼国。 复有三种众生。当得往生。何等为三。一者慈心不杀具诸戒行。二者读诵大乘方等经典。三者修行六念回向发愿生彼佛国。具此功德。一日乃至七日。即得往生。生彼国时。此人精进勇猛故。阿弥陀如来与观世音及大势至无数化佛百千比丘声闻大众无量诸天。七宝宫殿。观世音菩萨执金刚台。与大势至菩萨至行者前。阿弥陀佛放大光明照行者身。与诸菩萨授手迎接。观世音大势至与无数菩萨。赞叹行者劝进其心。行者见已欢喜踊跃。自见其身乘金刚台。随从佛后。如弹指顷往生彼国。生彼国已。见佛色身众相具足。见诸菩萨色相具足。光明宝林演说妙法。闻已即悟无生法忍。经须臾间历事诸佛。遍十方界。于诸佛前次第受记。还至本国。得无量百千陀罗尼门。是名上品上生者。” “上品中生者。不必受持读诵方等经典。善解义趣。于第一义心不惊动。深信因果不谤大乘。以此功德。回向愿求生极乐国。行此行者命欲终时。阿弥陀佛与观世音及大势至。无量大众眷属围绕。持紫金台至行者前赞言。法子。汝行大乘解第一义。是故我今来迎接汝。与千化佛一时授手。行者自见坐紫金台。合掌叉手赞叹诸佛。如一念顷。即生彼国七宝池中。此紫金台如大宝花。经宿即开。行者身作紫磨金色。足下亦有七宝莲华。佛及菩萨俱放光明。照行者身目即开明。因前宿习普闻众声。纯说甚深第一义谛。即下金台礼佛合掌赞叹世尊。经于七日。应时即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得不退转。应时即能飞至十方。历事诸佛。于诸佛所修诸三昧。经一小劫得无生法忍现前受记。是名上品中生者。” “上品下生者。亦信因果不谤大乘。但发无上道心。以此功德。回向愿求生极乐国。彼行者命欲终时。阿弥陀佛及观世音并大势至。与诸眷属持金莲华。化作五百化佛来迎此人。五百化佛一时授手。赞言。法子。汝今清净发无上道心。我来迎汝。见此事时。即自见身坐金莲花。坐已华合。随世尊后即得往生七宝池中。一日一夜莲花乃开。七日之中乃得见佛。虽见佛身于众相好心不明了。于三七日后乃了了见。闻众音声皆演妙法。游历十方供养诸佛。于诸佛前闻甚深法。经三小劫得百法明门。住欢喜地。是名上品下生者。”是名上辈生想 “中品上生者。若有众生受持五戒。持八戒斋。修行诸戒。不造五逆。无众过恶。以此善根。回向愿求生于西方极乐世界。行者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比丘眷属围绕。放金色光至其人所。演说苦空无常无我。赞叹出家得离众苦。行者见已心大欢喜。自见己身坐莲花台。长跪合掌为佛作礼。未举头顷即得往生极乐世界。莲花寻开。当华敷时。闻众音声赞叹四谛。应时即得阿罗汉道。三明六通具八解脱。是名中品上生者。” “中品中生者。若有众生。若一日一夜持八戒斋。若一日一夜持沙弥戒。若一日一夜持具足戒。威仪无缺。以此功德。回向愿求生极乐国。戒香薰修。如此行者命欲终时。见阿弥陀佛与诸眷属放金色光。持七宝莲花至行者前。行者自闻空中有声。赞言。善男子。如汝善人。随顺三世诸佛教故。我来迎汝。行者自见坐莲花上。莲花即合。生于西方极乐世界。在宝池中。经于七日莲花乃敷。花既敷已。开目合掌赞叹世尊。闻法欢喜得须陀洹。经半劫已成阿罗汉。是名中品中生者” “中品下生者。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孝养父母行世仁义。此人命欲终时遇善知识。为其广说阿弥陀佛国土乐事。亦说法藏比丘四十八大愿。闻此事已寻即命终。譬如壮士屈伸臂顷。即生西方极乐世界。生经七日遇观世音及大势至。闻法欢喜得须陀洹。过一小劫成阿罗汉。是名中品下生者。”是名中辈生想 “下品上生者。或有众生作众恶业。虽不诽谤方等经典。如此愚人。多造恶法无有惭愧。命欲终时遇善知识。为赞大乘十二部经首题名字。以闻如是诸经名故。除却千劫极重恶业。智者复教合掌叉手。称南无阿弥陀佛。称佛名故。除五十亿劫生死之罪。尔时彼佛。即遣化佛化观世音化大势至。至行者前。赞言善哉善男子。汝称佛名故诸罪消灭。我来迎汝。作是语已。行者即见化佛光明遍满其室。见已欢喜即便命终。乘宝莲花。随化佛后生宝池中。经七七日莲花乃敷。当花敷时。大悲观世音菩萨。及大势至菩萨。放大光明住其人前。为说甚深十二部经。闻已信解发无上道心。经十小劫。具百法明门。得入初地。是名下品上生者。得闻佛名法名及闻僧名。闻三宝名即得往生” “下品中生者。或有众生。毁犯五戒八戒及具足戒。如此愚人。偷僧祇物盗现前僧物。不净说法无有惭愧。以诸恶法而自庄严。如此罪人。以恶业故应堕地狱。命欲终时。地狱众火一时俱至。遇善知识以大慈悲。即为赞说阿弥陀佛十力威德。广赞彼佛光明神力。亦赞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此人闻已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地狱猛火化为凉风。吹诸天华。华上皆有化佛菩萨。迎接此人。如一念顷。即得往生七宝池中莲花之内。经于六劫莲花乃敷当华敷时。观世音大势至。以梵音声安慰彼人。为说大乘甚深经典。闻此法已。应时即发无上道心。是名下品中生者。” “下品下生者。或有众生作不善业五逆十恶。具诸不善。如此愚人以恶业故。应堕恶道经历多劫受苦无穷。如此愚人临命终时。遇善知识种种安慰为说妙法教令念佛。彼人苦逼不遑念佛。善友告言。汝若不能念彼佛者。应称归命无量寿佛。如是至心令声不绝。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称佛名故。于念念中。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命终之时见金莲花犹如日轮住其人前。如一念顷即得往生极乐世界。于莲花中满十二大劫。莲花方开当花敷时。观世音大势至以大悲音声。即为其人广说实相除灭罪法。闻已欢喜。应时即发菩提之心。是名下品下生者”

佛教所说的莲花指的是所有的莲花还是单指白莲或红色的
答:佛经记载印度共有四种莲花,即优钵罗华、拘物头华、波头摩华、芬陀利华,亦即青、黄、赤、白四种颜色的莲花,通常所说的莲花,是芬陀利白莲华。因莲花出污泥而不染,所以佛教借用莲花代表清净无染的境界。

佛教的紫色莲花代表什么
答:佛教紫色莲花,也称粉色莲花,代表出淤泥而不染,即入世之行,出世之心。莲花有五色:白、青、红、紫、黄,称为“五种天华”。

佛教中的莲花指的是睡莲还是荷花
答:莲花开放于炎热夏季的水中,炎热表示烦恼,水表示清凉,也就是在烦恼的人间,带来清凉的境界,这都是莲花所表征的美德。所以,比喻从烦恼得到解脱而生于佛国净土的人,都是莲花化生的。 三界的众生,以淫欲而托生,净土的圣人,则是以莲花而化身,因此,莲花表示清净的功德和清凉的智慧。所以,常见的佛像...

右手拿瓶子左手莲花指坐莲叶的是什么观音
答:、白衣观音(6化身)、圆光观音(4化身)、龙头观音(2化身)、杨柳观音(1化身),因此根据你所说的形态,好像都没有合适的观音像,我觉得恐怕是近代创作的,不按佛制的规定来表现的像,但这并不违背佛教的宗旨,本来法无定法,所有的显像都是因应而现。——因此,我觉得您说的可以像杨柳观音。

佛前供灯有三品,七品,九品是什么意思?
答:这是指供几品莲花灯而言,品级越高价格越高,功德越大。正信佛教没有这样的说法。要正确理解供灯的意义,随缘量力而为即可。灯是智慧、光明的表征,燃灯供佛是佛门中重要的供养之一。透过供灯的方式,能点燃您心中的「自性灯」,福慧增上、自觉觉他,故在佛前供灯可以称得上是供养之王。供养表法供...

佛教莲花手印代表什么含义?
答:能一降魔;二治病;三免劫;四各种成就;五去障;六登佛位。即得定开慧是也。 ○此咒虽只六个字,而光大圆明,妙用无尽,故名六字大明咒。此法威德无上,为密部极重要之法。 ○此咒即观自在菩萨微妙本心。昔菩萨自己持此咒印而成佛,曰正法明如来。此如来以应身而来娑婆,显菩萨身,助世尊行化。菩萨以大慈悲愿力...

佛教中的莲花指的是睡莲还是荷花
答:1. 在佛教中,莲花通常指的是荷花。荷花因其出淤泥而不染的特性,成为佛教象征清净、高雅和纯洁的重要意象。2. 佛教经文中有记载,人间莲花瓣数不多,天上的莲花瓣数则更多,而净土中的莲花更是千瓣以上。这象征着从烦恼到清净的转变,荷花生长在污泥之中,但绽放于水面之上,寓意着不受污染的境界。...

佛教中的莲花指的是睡莲还是荷花
答:对于圣人而言,是无形的,颢现于凡夫之前,便以人间所熟悉的形象来表现。所以,我们所见的佛像和佛经中介绍净土佛国中的圣贤,都是以莲花为座;或坐、或站,都在莲台之上,是代表著他们清净的法身,庄严的报身。(圣严法师著《学佛群疑》)佛教用莲花是什么意思?我国用梅花作国花,是象征我们的民族...

佛界的各位佛祖和菩萨地位高低是怎么排列的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答:一登此地,十方诸佛都为其灌顶,预祝即将入于佛位,所以又名灌顶位。十地的最后心,就成佛了。 十地菩萨的修行,诸经论中都分为三个阶段。从初地到六地,是有相有功用行的阶段。从六地到八地,是无相有功用行的阶段。从八地到十地,是无相无功用行的阶段。 4。佛。佛与菩萨又不同。菩萨在悟境上,与佛没...

佛的三身是什么样,从形象上如何区别法身佛,报身佛,化身佛
答:“三身”也称“三佛”,指三种佛身,即释迦牟尼的三种形象。按《大乘义章》的说法,佛有“法身”、“报身”、“应身”。第一,法身:又作法性身、自性身。指佛陀证悟的法性。佛以法性为体,故名法身。佛经上说:“断一分无明,证一分法身”。指的是佛陀自证的境界,是涅槃三德之一。阿罗汉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