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河泊所遗址出土大量“汉代文化遗物”,发现了哪些重要遗迹?

作者&投稿:韶采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云南晋宁区的河泊所村是云南重要的考古基地,其在千年前曾是古滇王国的所在地,也是古滇文化的中心地带,在河泊所遗址当中出土了大量汉代文化遗物,其中包括封泥、简牍、大型建筑基址、道路等,这位研究汉代时期古滇王国的历史和中原地区与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往来提供了实物史料。

大量的封泥的发现证实了史书记载当中西汉时期,汉武帝率军攻打西南地区,战胜了古滇王并使古滇地区成为了中华大地的一部分。这些封泥包括了官印封泥和私印封泥,官印封泥有西汉时期在此设立的益州郡太守章和益州郡下二十四个县当中十八个县的长官印章封泥,私人封泥包括了“宋虞之印”“君冯私印”,说明在汉朝时期,公文往来皆用印泥封盖,而在此发现这些印泥,既显示出了古滇地区已经从属于汉朝,也表现出了滇文化和中原文化的交融。

简牍残片集中出土,应该是当时文书简牍一起销毁掩埋之地,这些简牍大多数已经残破不堪,字迹难辨,但是仍旧有几百片字迹清晰可见的,上面清楚的写有“滇池以亭行”“始元四年”等字,时间地点明确,应当是汉昭帝时期遗留下来的简牍,这些简牍也证明了西汉时期中原政权已经将古滇地区牢牢控制,纳入统一的封建王朝管理体制之下。

大型建筑基址、道路的发现,既能够证明这个地区在数千年前的繁荣,也能够让考古工作者大致推算出整个益州郡的范围以及其人口密度,此外,从建筑和道路上也能够找到中原文化和滇文化相互融合各自发展的线索,这些考古资料为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增加了许多史料。



发现了汉代有一个宝马的雕像,发现了汉武帝的真迹,而且发现了汉代妃子们穿的衣服。

滇国相印的封泥,局部的道路,陶罐,陶斧等等

大型的建筑基址,道路的发展见证了这个地区青年之前的繁荣,能让考古人员配上到当时的人口密度。

~

云南河泊所遗址出土“滇国相印”封泥,有着怎样的历史渊源?
答:这种字体经过鉴定,是西汉时期的字体,古代西汉时期益州郡就设立在滇池县,而滇国相印则很有可能是当年滇池县下面的益州郡所处位置的一个佐证。也就是说,现在云南何伯所遗址出土的这种封泥,从侧面上也可以证明在西汉时期成立的益州郡在云南地区行驶了中央集权的有力证据,对于我们国家在西汉时期的历史...

云南晋宁河泊所遗址发掘概况
答:在当时挖这么一个渠道又作何用?河泊所遗址地处河泊所遗址群的核心分布区,其所处位置十分特殊。在河泊所遗址群中分布有众多的台地和水系,对这些台地选点逐步进行发掘,了解其文化内涵、时代、功用及内部结构,将为从整体上分析河泊所遗址群的内部结构、功能和体系,提供考古学的实物资料。责编:韩翰 ...

晋宁河泊所遗址出土大量简牍、封泥,古代的封泥是怎么遗留下来的?_百度...
答:晋宁河泊所遗址出土大量简牍、封泥,古代的封泥是遗留下来的方式主要是通过对各种人物的保护和模样的肯定。并且做好对于整体考古文化积累和收藏。在近年合作所出现的遗址已经展现出了很多个人特色的色彩。他解释说是非常普通的一些东西里面包含很多泥巴,但是也是最重要的原始建筑材料。里面包含的内容都是人们...

都吉台的历史背景
答:都吉台村坐落在汉平昌故城遗址上,但这里出土了大量汉代以前乃至原始社会的文化遗存,说明早在5000多年前的龙山文化时期,这里就是山东半岛地区人类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该遗址对研究龙山文化、商周遗存及春秋战国时期齐、鲁、莒等诸侯国的势力范围、疆域、文化交流情况,对研究东夷文化及山东半岛地区与中原...

南阳汉文化的发源发展及繁荣
答:唐河上下堰陂古水利工程、新野召父渠遗址、镇平沿陵河水利遗迹、邓州大门堤、唐河千百堰等水利工程遗迹。 张衡墓(张衡博物馆)、汉司徒邓君之舍、杜茂墓、...南阳出土的400多块汉代画像砖,是南阳汉文化的又一“绝”,现集中收藏在地区文物研究所和新野汉砖博物馆里。这些画像砖多为东汉中、晚期的作品,以其内容的...

汉代墓葬文化
答:汉代西王母的传说流传甚广,甚而 *** 正式规定祭祀西王母,主要是因为西王母她拥有不死药,与当时汉代人追求长生不死的愿望相谋而合,因此在汉画像石中常可看见关于西王母的作品,再者或许是上述原因,使的在画像中的西王母面色与体态并非文献上所说的那样恐怖,反而庄重大方,雍容华贵。 东王公:相传东王公居住在东荒...

杜陵详细资料大全
答:汉代以来,杜陵一直是长安的游览圣地,文人学士常会集于此,登高览胜,并留下了许多诗篇。考古工作者对杜陵进行了调查,并对其周围的遗址进行了一些发掘,出土了很多文物。 基本介绍 中文名 :杜陵 地理位置 :西安市三兆村南 占地面积 :120多亩 陵寝主人 :汉宣帝刘询 保护级别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所属国家 :中国 ...

晋宁属于哪个省哪个市
答:晋宁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古滇国都邑治所、滇文化发祥地、云南青铜文化中心、伟大航海家郑和故里。河泊所遗址是目前所知滇池盆地分布面积最大的“古滇文化”的遗址群,保存了距今5000年以来的滇池变迁史。石寨山大遗址2021年入选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和国家文物局“十四五”时期大遗址之一。晋城古镇自庄蹻...

秦皇汉武时期的燕赵文化
答:魏统治期间,带来了先进的中原文化和魏国文化,使中山在经济、文化方面得到很大的发展。公元前379年前后,中山复国,迁都于灵寿(今河北平山三汲一带)。1974年以后,在今河北平山三汲村发现了中山国都灵寿故城和中山王墓遗址,出土大量精美文物,证实了中山国往日的辉煌和强大。中山夹居燕赵之间,疆域虽小,武力却很强盛,敢于...

为什么说徐州是汉文化发祥地
答:(3)古彭徐州丰富而灿烂的汉文化遗址和文化,亦可证明徐州就是中国汉文化的发祥地 ⒈楚王陵汉墓群及其出土文物 由于徐州是东方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又是兵家必争之地,所以刘邦建汉后不久,便把其四弟刘交封为楚王,都彭城,直至东汉灭亡,一共有18位刘氏诸侯建都彭城,长达400多年之久,所以汉文化在这里就显得极为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