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王书法的历史贡献

作者&投稿:乔婕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东晋时代的大书法家王羲之和王献之父子,史称二王。王羲之被誉为“书圣”。

中国书法史上"二王"有什么标志性意义~

二王在书法史上,特别是王羲之的行书,他使行书达到了历史的最高境界!例如他的《兰亭序》可以说前无古人,后无越者。因此二王的历史意义就是把行书推到历史的最高峰。

王羲 之和王献之.
王羲之(约321-379)字逸少,号澹斋,大书法家,为人坦率,不拘礼节,从小就不慕荣利,被后人尊为书圣。东晋琅琊临沂人(今山东临沂),居会稽山阴(浙江绍兴),由于记载不详,生卒年还有303—361年一说。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人称“王右军”。书法代表作《兰亭序》流芳千古,影响深远。

献之,字子敬,汉族,书法家、诗人,祖籍山东临沂,生于会稽(今绍兴),王羲之第七子。死时四十三岁。以行书和草书闻名后世。王献之幼年随父羲之学书法,兼学张芝。书法众体皆精,尤以行草著名,敢于创新,不为其父所囿,为魏晋以来的今楷、今草作出了卓越贡献,在书法史上被誉为“小圣”,与其父并称为“二王”。

天下第一行书的一脉相传
答:历史一下变得模糊不清,直到七世孙智永和尚这里,《兰亭集序》传承的链条才连接起来。据唐张彦远《法书要录》所收录唐人何延之《兰亭记》的记载,《兰亭集序》自写成之后,王羲之自己十分宝爱,决意将其传之子孙。王羲之的第七代孙智永,和侄子王孝宾(法号慧欣)一起出家,继承了王羲之的衣钵,精勤书法,常居永欣寺阁上临...

二王行书特征及重要意义
答:王羲之和王献之创造了一个时代书风,堪称书法史上的经典,它是书法发展到一个高峰时期的标志,历史发展到今天,对二王书风顶礼膜拜的虔诚心丝毫没减,二王书风的经典魅力依然夺人。然而,当我们今天面对二王书风时,一个现实的问题是,二王书风对我们当代书法创作的启迪何在,对书法革新的意义何在,这...

中国历史上书法家众多,为何现代人却只认二王?
答:今人周汝昌先生认为遒媚不是劲健的事,周汝昌先生曾专文“论遒媚”来分析了王羲之书法的这个特点,其分析语言平实,然立论精到,言他人所未能言,振聋发聩,使人警醒。但此一文章似并未引起学界的充分重视,甚是遗憾。袁昂《古今书评》评王献之书是“王子敬书如河、洛间少年,虽皆充悦,而举体沓拖,...

书法二王指的是
答:二王是指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和王献之。王羲之,字逸少,号澹斋,原籍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后迁居山阴(今浙江绍兴),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是东晋伟大的书法家,被后人尊腔竖弯为书圣。王羲之的书法作品很丰富,除《兰亭序》外,著名的尚有《官奴帖》、《十七帖》、《二谢帖》、《奉桔帖》、...

魏晋时期书法地位和影响
答:这一时期出现的书法大家如张芝、崔瑗、钟繇、卫夫人,王羲之、王献之等人,他们对整个古代书法的大发展都有着重要的艺术贡献。他们至今保留下来的作品,无论碑帖,还是墨迹的描摹,都对后世学习魏晋书法以及书法体势的创新等领域提供了强大的文化保障。也是后世历代书法大家学习书法的重要资料,尤其是唐朝时期...

宋代有哪些姓王的名人?
答:宋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有许多历史名人。其中,姓王的名人也不少,以下是一些较为出名的:1. 王安石:北宋时期的政治家、文学家、教育家,主张“变法”,提出了“青苗法”、“免役法”等一系列改革措施。2. 王禹偁:宋代著名的文学家和诗人,代表作有《宋人画传》、《岳阳楼记》等。3. ...

历史上有哪些姓王的名人?
答:郭沫若称他为新史学的开山,不止如此,他平生学无专师,自辟户牖,成就卓越,贡献突出,在教育、哲学、文学、戏曲、美学、史学、古文学等方面均有深诣和创新,为中华民族文化宝库留下了广博精深的学术遗产。5、王羲之 王羲之(303年—361年,一作321年—379年),字逸少,汉族,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

善耆[看点历史:多才多艺的肃亲王善耆]
答:金梁有记说:“王书法秀媚,工小词,客尝以‘人淡如菊’属对,王应声曰‘后来其苏’,其巧捷如此。” 肃亲王的书法在当时也已小有名气,近年陆续散见其传世遗作,有楹联、诗轴、镜心等。书赠丑卿先生诗轴:“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脚跳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此系手录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

列举中国古代各个历史时期书法发展的主要特征
答:魏晋精神、在书法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书法家当属王羲之, 人称“书圣”。王羲之的行书《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其子王献之的《洛神赋》字法端劲,所创“破体”与“一笔书”为书法史一大贡献。加 以陆机、卫瓘、索靖、王导、谢安、鉴亮、等书法世家之烘托,南派书法相...

古代皇帝中,书法造诣最深的是哪位?有什么著名的作品?
答:一、宋徽宗赵佶 宋徽宗赵佶为宋神宗第十一子,宋朝第八位皇帝。先后被封为遂宁王、端王。宋徽宗在登基之后便改革法治,颇有些想要成为明君的架势,但是后来经不住宦官奸臣蔡京等诱导,朝廷政治每日愈下。最后,金国的部队终于打到城下,无奈禅位于赵桓,后来被俘折磨而死,终年54岁。二、宋徽宗&ldq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