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两个文言文选段,完成小题。 (7分)芙蕖 ① 自荷钱 ② 出水之日,便为点缀绿波;及其茎叶既生,则 “自荷钱出水之日”文言文翻译是什么意思

作者&投稿:牢态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小题1:(共3分,各1分)(1)一天比一天(或:一天天) (2)这、这样 (3)等到
小题1:(2分)(1)这些(以上)都是说它适于观赏(看)的方面。
小题1:(2分)要点:启迪我们要不断努力,不断进步,不断完善自己。(大意正确即可)

芙蕖 翻译 自荷钱出水之日,便为点缀绿波;及其茎叶既生,则又日高日上,日上日妍。有风既作飘摇之态,~

芙 蕖
清·李渔
芙蕖之可人,其事不一而足,请备述之。 群葩当令时,只在花开之数日,前此后此皆属过而不问之秋矣。芙蕖则不然:自荷钱出水之日,便为点缀绿波;及其茎叶既生,则又日高日上,日上日妍。有风既作飘摇之态,无风亦呈袅娜之姿,是我于花之未开,先享无穷逸致矣。迨至菡萏成花,娇姿欲滴,后先相继,自夏徂秋,此则在花为分内之事,在人为应得之资者也。及花之既谢,亦可告无罪于主人矣;乃复蒂下生蓬,篷中结实,亭亭独立,犹似未开之花,与翠叶并擎,不至白露为霜而能事不已。此皆言其可目者也。 可鼻,则有荷叶之清香,荷花之异馥;避暑而暑为之退,纳凉而凉逐之生。 至其可人之口者,则莲实与藕,皆并列盘餐而互芬齿颊者也。 只有霜中败叶,零落难堪,似成弃物矣;乃摘而藏之,又备经年裹物之用。 是芙蕖也者,无一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无一物一丝不备家常之用者也。有五谷之实而不有其名,兼百花之长而各去其短,种植之利有大于此者乎?

全文译文
芙蕖恰如人意的地方不止一样,请让我详细地叙说它。
各种花正当时(惹人注目)的时候,只在花开的那几天,在此以前、以后都属于人们经过它也不过问的时候。芙蕖就不是这样:自从荷钱出水那一天,便把水波点缀得一片碧绿;等到它的茎和叶长出,则又一天一天地高起来,一天比一天好看。有风时就作出飘动摇摆的神态,没风时也呈现出轻盈柔美的风姿。因此,我们在花未开的时候,便先享受了无穷的逸致。等到花苞开花,姿态娇嫩得简直要滴水,(花儿)先后相继开放,从夏天直开到秋天,这对于花来说是它的本性,对于人来说就是应当得到的享受了。等到花朵凋谢,也可以告诉主人说,没有对不住您的地方;于是又在花蒂下生出莲蓬,蓬中结了果实,一枝枝独自挺立,还象未开的花一样,和翠绿的叶子一起挺然屹立(在水面上),不到白露节下霜的时候,它所擅长的本领不会(呈献)完毕。以上都是说它适于观赏的方面。
适宜鼻子(的地方),那么还有荷叶的清香和荷花特异的香气;(以它来)避暑,暑气就因它而减退;(以它来)纳凉,凉气就因它而产生。
至于它可口的地方,就是莲籽与藕都可以放入盘中,一齐摆上餐桌,使人满口香味芬芳。
只有霜打的枯萎的叶子,七零八落很不好看,好象成了被遗弃的废物;但是把它摘下贮藏起来,又可以在明年用来裹东西。
这样看来,芙蕖这种东西,没有一时一刻不适于观赏,没有那部分那一点不供家常日用。(它)有五谷的实质而不占有五谷的名义,集中百花的长处而除去它们的短处。种植的利益难道有比它还大的吗

自从荷叶出水那一天
节选自李渔《闲情偶寄·芙蕖》
【原文】 自荷钱出水之日,便为点缀绿波;及其茎叶既生,则又日高一日,日上日妍。有风既作飘摇之态,无风亦呈袅娜之姿,迨(dài)至菡萏成花,娇姿欲滴,后先相继,及花之既谢,乃复蒂下生蓬,蓬中结实,亭亭独立,犹似未开之花,与翠叶并擎,不至白露为霜,而能事不已。此皆言其可目者也。可鼻,则有荷叶之清香,荷花之异馥;避暑而暑为之退,纳凉而凉逐之生。至其可人之口者,则莲实与藕,皆并列盘餐,而互芬齿颊者也。只有霜中败叶,零落难堪,似成弃物矣;乃摘而藏之,又备经年裹物之用。是芙蕖也者,无一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无一物一丝,不备家常之用者也。
【译文】 自从荷叶出水那一天,它就能为一池碧水做点缀;等到它的茎和叶长出,则一天比一天高,每天往上长,每天越来越艳丽。有风时就呈现出飘动摇摆的情态,无风时也有轻盈柔美的风姿。等到花蕊绽开,荷花顶出水面,风姿娇美,晶莹欲滴,你先我后,相继开放,等到花朵凋谢,它又在花蒂下生出莲蓬,蓬中结了果实,一枝枝独自挺立,还像未开的花一样,和翠绿的叶子一起挺然屹立(在水面上),不到白露霜降,它也不会收场。这些都说的是它适于观赏的方面。鼻子可以享受的,还有荷叶的清香和荷花特异的香气;避暑,让人感到暑气消退;纳凉,使人觉得凉气随人生出。至于它可口的地方,就是莲籽与藕,都可以放入盘中,一齐摆上餐桌,使人满口香味芬芳。只有霜打枯萎的叶子,七零八落很不好看,似乎成了被遗弃的废物;但是把它摘下贮藏起来,又能常年用来裹东西。这样看来,芙蕖这种植物,没有一时一刻不适于观赏,没有一丝一毫不能备作家常日用。
【点评】相看未用伤迟暮,别有池塘一种幽。

陈涉世家的练习题及答案、 急啊。。。
答:(2分) 答: 三、(北京课标A) 阅读文言文选段,完成19-23小题。(共11分)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

文言文对比阅读宫中
答:4. 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小题[甲]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 小题1:D 小题2:⑴彰显(显示)⑵痛心遗憾⑶安抚,抚慰⑷亲人(亲近的人) 小题3:咸畏而爱之 ∕刑政虽峻而无怨者∕ 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2分) 小题4:⑴全部来询问他们,就一定能使军队上下团结、和睦,才能高和才能差一点的人都能得...

文言文阅读苏武传直接表现
答:2.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小题 小题1:C小题1:D小题1:B小题1:D小题1:A小题1:开门授徒/仅有以自给/非其义一毫不取/家至贫/常终日绝食/邻里或以薄少致馈/时时不继/宁与妻子忍饿/卒不以求人小题1:①白白地在荒无人烟的地方使自己受苦,你对汉廷的信义表现在哪里呢?②隆冬寒天披着纸一样的薄...

自讨没趣文言文阅读答案
答:考点:文言文阅读 文言实词、虚词的理解 翻译句子 文意的把握。 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小题1:①通“返”,返回 ②道路 ③找到 ④辱(1个1分)小题1:①管仲说:“老马的智慧可以利用。” (2分)②子敬一向喜欢弹琴,(子猷)一直走进去坐在灵床上。(2分)小题1:老马识途 (1分) 有经验, 能...

阅读下面的文言选段,完成小题。(共8分)宣王好射齐宣王好射,说①人之...
答:(2)还有谁能用这弓?小题1:①齐宣王的可悲之处就在他被人蒙骗,自己却终生不知道。②告诉我们:一人个要有自知之明,才能知彼知已,洞察秋毫。 小题1: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词义即可,有时还要注意词语的特殊用法。小题1: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文的能力。要求具有...

《湖心亭看雪》对比阅读六篇(含答案和译文)
答:5.甲乙两文作者一个“看雪”一个“观潮”,请结合两文分析作者对所看(观)之景的描写手法的异同。(二)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下列各题。 (甲)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

文言文两则阅读答案
答:(五)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25-29题。(14分)【甲】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 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

课外文言文阅读选择题
答:2022-10-07 · TA获得超过2425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65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37万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1. 求课外文言文阅读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1—14题。 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 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

芙蕖文言文节选
答:7. 阅读下面两个文言文选段,完成小题 小题1:(共3分,各1分)(1)一天比一天(或:一天天) (2)这、这样 (3)等到 小题1:(2分)(1)这些(以上)都是说它适于观赏(看)的方面。 小题1:(2分)要点:启迪我们要不断努力,不断进步,不断完善自己。(大意正确即可) 小题1:此题考查的是文言实词的词义,平时应多...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选段,完成问题。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
答:1.C2.他们谈到祖先为了躲避秦朝的战乱,带领妻子儿女和乡人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3.桃源社会衣食住行样样不缺,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社会;不涉世乱、战祸,不受人世政权管辖的世外桃源;人们精神境界怡然自乐。4.(1)世外桃源 先忧后乐(2)选文表现了对恬静闲适、和平安乐、淡泊高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