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孙膑与《孙子兵法》三者间是什么关系? 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有什么区别,孙武和孙膑是什么关系

作者&投稿:麻琼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孙子是《孙子兵法》的作者,孙膑是孙子的后代。

1、孙子

孙武(约公元前545年—约公元前470年),字长卿,春秋末期齐国乐安(今山东省北部)人 。

中国春秋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尊称兵圣或孙子(孙武子),又称“兵家至圣”,被誉为“百世兵家之师”、“东方兵学的鼻祖”。 

孙武大约活动于公元前六世纪末至前五世纪初,由齐至吴,经吴国重臣伍员(伍子胥)举荐,向吴王阖闾进呈所著兵法十三篇,受到重用为将。他曾率领吴国军队大败楚国军队,占领楚国都城郢城,几近覆亡楚国。

2、孙膑

孙膑(生卒年不详),其本名孙伯灵(山东孙氏族谱可查),是中国战国时期军事家,华夏族。出生于阿、鄄之间(今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北),是孙武的后代。

孙膑曾与庞涓为同窗,因受庞涓迫害遭受膑刑,身体残疾,后在齐国使者的帮助下投奔齐国,被齐威王任命为军师,辅佐齐国大将田忌两次击败庞涓,取得了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的胜利,奠定了齐国的霸业。

唐德宗时将孙膑等历史上六十四位武功卓著的名将供奉于武成王庙内,被称为武成王庙六十四将。宋徽宗时追尊孙膑为武清伯,位列宋武庙七十二将之一。

3、《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又称《孙武兵法》、《吴孙子兵法》、《孙子兵书》、《孙武兵书》等,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兵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军事著作,早于克劳塞维茨《战争论》约2300年,被誉为“兵学圣典”。

共有六千字左右,一共十三篇。作者为春秋时祖籍齐国乐安的吴国将军孙武。

《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璀璨瑰宝,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赡,逻辑缜密严谨,是古代军事思想精华的集中体现。

《孙子兵法》被奉为兵家经典。诞生已有2500年历史,历代都有研究。李世民说“观诸兵书,无出孙武”。兵法是谋略,谋略不是小花招,而是大战略、大智慧。

如今,《孙子兵法》已经走向世界。它也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世界军事史上也具有重要的地位。汉代版《孙子兵法》竹简1972年出土于临沂银雀山汉墓中。

扩展资料:

《孙子兵法》的历史意义:

《孙子兵法》成书于春秋末期,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最早、最完整、最著名的军事著作,在中国军事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其军事思想对中国历代军事家、政治家、思想家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其已被译成日、英、法、德、俄等十几种文字,在世界各地广为流传,享有“兵学圣典”的美誉。

作为华夏文明乃至世界文明中璀璨的瑰宝,《孙子兵法》不仅仅是一部兵书,不仅止于中华文化中的重要遗产,她更是华夏智慧与朴素思想的象征。

《孙子兵法》的意义,不仅仅是一部军事著作,它更代表着炎黄子孙的智慧、思想、文化,是几千年华夏文明的结晶,是中华文明的智慧根基、源泉。

国人尊孙子为“兵圣”,而以色列当代战略学者Martin van Creveld(克里费德)之言可以代表国外的总评:“所有战争研究著作中,《孙子》the best(最佳),而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则只能屈居second best(第二)。”

在现代,孙子兵法的作用远远不再局限于一本军事著作的范畴,它还被广泛运用于政治斗争、商业竞争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给我们提供了许多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使我们办起事来多几分智慧,少走些弯路。

《孙子兵法》是中国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璀璨瑰宝,是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军事理论著作,也是中国古籍在世界影响最大、最为广泛的著作之一。

《孙子兵法》曾被誉为“前孙子者,孙子不遗;后孙子者,不遗孙子”。它所阐述的谋略思想和哲学思想,被广泛地运用于军事、政治、经济等各领域中。其内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赡,逻辑缜密严谨。

作者为春秋时期伟大军事家孙武,大约成书于2500年前的春秋末年,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军事理论著作,比欧洲克劳塞维茨(Clausewitz)写的《战争论》(On War)早2300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孙膑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孙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孙子兵法



在银雀山竹简出土之前,中国历史界一直在为“两个孙子”问题吵个不停。一直以来,传世的《孙子兵法》有十三篇。可是正史《汉书》记载,《吴孙子》有82卷,《齐孙子》有88卷,所以以前人们以为《孙子兵法》可能是经过了曹操大量删改之后流传于世的,因为曹操曾经给《孙子兵法》做注,只是保留它的精华部分。进而有人根据一些资料推断作者是孙武,但这本书没有广泛流传,后来只剩下一本在鬼谷子手里,鬼谷子把它给了孙膑,孙膑熟习此书之后,军事思想成熟,最终打败庞涓名扬天下,又把这本书完善了之后写出来并广泛流传。 后来,银雀山古墓发掘出来大量的西汉的竹简,上面有两种兵书。一种和如今的十三篇几乎一样多,一种和传世的完全不一样。这样,就证明了在曹操之前的西汉时期就有两种兵法并存于世,曹操删改说不攻自灭。也证明了确实有两种兵法,一种是《孙子兵法》,作者是帮助吴国五战攻破楚国首都的兵圣孙武,一种是《孙膑兵法》,作者是孙武的后代,又一个军事奇才孙膑。这两部书有较强的思想传承关系。现在有卖这两本竹简的影印版,可以参考一下。

中国古代有两个“孙子”,都有兵书传世。 一个叫“齐孙子”(意思是“齐国的孙老夫子”),他的兵法就是长期以来人们所称的《孙子兵法》。 还有一个叫“吴孙子”,他的兵法就长期失传,后来在长沙马王堆挖出来了,现在就只好叫做《孙膑兵法》了。 他们二人的关系,据说是爷爷和孙子的关系。

孙武、孙膑和孙子这三个人之间是什么关系?~

孙武和孙子是同一个人,孙斌是孙武的后代。
孙武是春秋时期的军事家,孙斌是战国时期齐国的军事家。
孙武:字长卿,是春秋末期齐国乐安人。中国春秋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尊称兵圣或孙子,又称兵家至圣。
孙武活动于公元前六世纪末至前五世纪初,由齐国到吴国,经过吴国重臣伍子胥举荐,向吴王阖闾进呈所著兵法十三篇,受到重用为将。
曾率领吴国军队大败楚国军队,占领楚国都城郢城,几近覆亡楚国。

孙膑:孙膑本名孙伯灵,是中国战国时期军事家,华夏族。出生于阿鄄之间,是孙武的后代。
孙膑曾与庞涓为同窗,因受到庞涓迫的害遭受膑刑,身体残疾,后在齐国使者的帮助下投奔齐国,被齐威王任命为军师。
辅佐齐国大将田忌两次击败庞涓,取得了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的胜利,奠定了齐国的霸业。

扩展资料:
孙武悟棋:
孙武在实战中不断地总结对弈的经验,结合祖父、父亲对棋的感悟,不断地推敲,并陆续地写了下来,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最后他写成了《棋经十三篇》。
《棋经十三篇》以齐国流行的阴阳说为基础,运用辩证的观点,把对弈中双方攻守的转换及其开局、布局、定势、谋算等技巧与军事谋略相结合,将军事理论融入到对弈之中。
田忌赛马:
田忌经常与齐威王赛马。马分上、中、下三等,田忌使之对等竞赛,又输给了齐威王。
孙膑知道了,就对田忌说:“下一轮比赛的时候,你用自己的上等马对齐威王的中等马,用自己的中等马对齐威王的下等马,用自己的下等马对齐威王的上等马,肯定能赢得比赛。”
田忌照孙膑所说的做,虽然输了一场,但却赢了两场,全局来说是赢了。齐威王从来没有输过,当然很惊讶,于是就询问田忌原因,田忌便将孙膑引荐给齐威王。
齐威王看到孙膑是个残疾人,脸上有犯罪的标志,对他并不看重。当孙膑开始阐述自己对兵法的简介时,齐威王放觉得他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于是便问他:“那么在你看来,如果不用武力,能征服天下吗?”
孙膑回答说:“这当然不可能,只有通过打胜仗,才能让天下归附。”有理有据地向齐威王指出:任何一个朝代都是靠武力解决问题的,胜仗是实现天下归顺的基础。
齐威王听了之后,很受启发,于是就询问孙膑关于兵法的事情。这是孙膑最擅长的地方,当然讲述得更精彩,齐威王都听得入迷了,当即尊称他为先生,并敬他为老师。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孙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孙膑

1、作者不同
《孙子兵法》作者为祖籍齐国乐安的吴国将军孙武。
《孙膑兵法》是齐国军事家孙膑创作的中国军事著作,孙膑是孙武的后代。



2、创作年代不同
《孙子兵法》的创作年代是春秋时期。
《孙膑兵法》的创作年代是战国时期。
3、章节不同
《孙子兵法》一共十三篇,共有六千字左右。包括:《计篇》《作战篇》《谋攻篇》《形篇》《势篇》《虚实篇》《军争篇》《九变篇》《行军篇》《地形篇》《九地篇》《火攻篇》《用间篇》。
《汉书·艺文志》称《孙膑兵法》有八十九篇、图四卷。1985年,文物出版社出版的《银雀山汉墓竹简(壹)》中,收入《孙膑兵法》凡16篇,其篇目依次为:擒庞涓、见威王、威王问、陈忌问垒、篡卒、月战、八阵、地葆、势备、兵情、行篡、杀士、延气、官一、五教法、强兵。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孙膑兵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孙子兵法

阐述一下《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的内容、结构等方面的共同点个不...
答:此两者同为诸子百家中“兵家”代表之一,据说孙膑是孙武的子嗣。 众所皆知《孙子兵法》是讲三十六中计谋策略的。 而《孙膑兵法》见下 《汉书·艺文志》称“《齐孙子》八十九篇,图四卷”,但自《隋书·经籍志》始,便不见于历代著录,概大约在东汉末年便已失传。1972年,临沂银雀山汉墓竹简出土,这...

孙膑兵法和孙子兵法
答:最后,在影响和应用上,孙膑兵法和孙子兵法都在中国军事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烙印。孙膑兵法的实战策略和战术布局被后世的军事家广泛借鉴和应用,成为中国古代军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孙子兵法的军事哲学和战略原则则成为后世军事家们研究和学习的经典之作,不仅对中国的军事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也对世界军事...

《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究竟是不是同一个人创作的?
答:《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并不是同一个人创作的。《孙子兵法》的创作者是孙子,又名孙武,出生于春秋晚期的齐国。《孙膑兵法》的创作者是孙膑,出生于战国时期,是孙子的后代。所以说,这两部军事著作并不是同一个人创作。但孙子和孙膑却有着血缘关系,孙子是孙膑的老祖宗。我们先来说说孙武。孙武...

孙子兵法是孙膑著的吗
答:不是的,《孙子兵法》是孙武所书,又称《孙武兵法》、《吴孙子兵法》、《孙子兵书》、《孙武兵书》等。而孙膑所著的是《孙膑兵法》,两者有很大的区别。《孙子兵法》是我国最古老、最杰出的一部兵书,历来备受推崇,研习者辈出。《孙子兵法》全书共十三篇。《始计篇》第一、讲的是妙算,即出兵前在...

《孙子兵法》与《孙膑兵法》有何不同?这两本书是同一个人写的吗?_百度...
答:《孙子兵法》与《孙膑兵法》有何不同?这两本书是同一个人写的吗?1.《孙子兵法》与《孙膑兵法》不同点是在攻城方面。这是因为在当时,城市已经成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人力、财力都集中在城市,城市已经成为一个战场。同时,武器和攻城器械的进步为攻城战提供了有利的物质条件。孙膑主张鼓舞士气...

孙武和孙膑是什么关系?
答:现存十三篇,所以也称《孙子十三篇》。篇目是:计、作战、谋攻、形、势、虚实、军事、九变、行军、地形、九地、火攻及用间等。1972年,在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出土的《孙子兵法》残简中,还有吴问等几篇佚文。《孙子兵法》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兵书,享有盛誉,被译成多种文字。孙膑 中国战国中期军事家...

孙子兵法与孙膑兵法是两部截然不同的兵法吗?
答:2、孙膑兵法比孙子兵法篇幅长很多很多。3、孙子兵法只叙述道理,而孙膑兵法有很多孙膑与田忌、威王关于战役前的对话,例子更鲜明。4、孙子兵法强调\“智”和\“仁”,孙膑兵法强调\“道”和\“势”,指出战争是政治手段的延续,要依靠人来打仗,并总结了诸多阵法。作品简介 1、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又...

孙子,孙武,孙膑是什么关系
答:既然子是一种尊称,所以说孙子就是对姓孙的人的尊称。因为孙武名气太大,孙子便成为了他的专属称谓。一说到到孙子,人们自然就会想到孙武和他的兵书。至于孙武、孙膑是否是同一人,我们来看看他们的人生经历。鲁襄公二十八年(前545年),孙武出生于齐国,关于他的确切出生地点,有着许多种说法。欧阳修在《...

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是一本书吗?
答:全书共十三篇。制订作战计划。《孙膑兵法》的作者是战国时期的孙膑所著,孙膑是孙武的孙子。全书八十九篇,图四卷。总结军事理论研究。1972年4月考古学家在山东省临沂市银雀山汉墓发掘发现竹简。经专家整理,其中有中国古代四大兵法《孙子兵法》《孙膑兵法》《六韬》《尉缭子》和《墨子》《管子》《晏子...

孙子兵法与孙膑兵法
答:孙膑兵法虽失传,但1972年的银雀山竹简揭示了古代另一军事瑰宝。其作品如《擒庞涓》等,展示了孙膑的智谋与用兵之道,善用诱敌深入和分化瓦解战术,以弱胜强。《孙膑兵法》与《孙子兵法》并论,揭示了古代军事智慧的丰富内涵,探讨了军事策略和战略思维的深度。孙膑的《孙膑兵法》虽未详细记录,但其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