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分为哪几个阶段

作者&投稿:揣钢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童年分为哪几个阶段

童年分为哪几个阶段,智力的大门需要通过钥匙来开启,将现在出现的问题解决好,孩子才有可能发展得更好,家长们应当尽量参与孩子的生活,与孩子共成长。下面看看童年分为哪几个阶段。

童年分为哪几个阶段1

(一)胎儿期

从受精卵形成到胎儿娩出前,称为胎儿期。胎儿的周龄即为胎龄,正常孕期约为40周。妊娠期间,感染、创伤、毒品、药物滥用、放射性物质、营养不良、严重疾病或心理创伤均可影响胚胎及胎儿的正常发育,引起流产、早产、畸形或宫内发育不良等问题。孕妇营养过剩或血糖控制不良,可能导致巨大胎儿问题。因此,应做好孕前、孕期的保健,定期监测胎儿的生长发育,必要时做产前诊断,以保证胎儿的正常发育。

(二)新生儿期

自胎儿娩出至生后28天,属于婴儿期的一个阶段。此期在生长发育和疾病方面具有其特殊性,发病率及死亡率与其他阶段相比均较高。新生儿死亡率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卫生水平、评价妇幼卫生工作的一项重要指标。

(三)婴儿期

自出生至1岁的时期,包含新生儿期。婴儿期是生长发育极其旺盛的阶段,对营养的需求量相对较高,并因其生长发育的特殊性,食物的添加具有一定的要求和规律。在此期,各系统器官的生长发育持续进行,但不够成熟完善,尤其消化系统容易发生功能紊乱,造成营养问题,发生佝偻病、贫血、腹泻等疾病。此期来自母体的免疫抗体逐渐消失,自身免疫系统尚未完全成熟,易患传染病和感染性疾病。保健重点在于提倡母乳喂养、指导及时合理添加辅食、实施预防接种和预防感染、指导适宜心理发育的养育方法、早期各类发育迟缓与残疾筛查和早期干预。良好生活习惯培养和心理卫生的养成需要从此期开始。

(四)幼儿期

自1岁至满3周岁为幼儿期。此期儿童体格生长发育速度较前期减慢,但智能发育速度加速。活动范围增大,接触社会及事物增多,社会性明显发展。此阶段消化系统功能较前阶段明显成熟但还不完善,由于营养需求量仍然相对较高,食物转换仍然在进行中,所以适宜的喂养仍然是保持正常生长发育的重要内容。因为此期小儿对危险的识别和自我保护能力有限,要注意预防伤害的发生。

(五)学龄前期

自满3周岁至6~7岁。体格生长速度减慢,智能发育增快,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增强,好奇,自我意识快速发展,伙伴关系发展。此期小儿的'可塑性很强,应重视良好生活习惯的培训,注重社会性良好发展,注意眼和口腔的保健,预防传染病、伤害事故等。

(六)学龄期

自6~7岁至青春期前。除生殖系统外,各器官系统与成人接近,智能发育更加成熟,可接受系统的文化学习。此期应保证营养,注意心理保健、体育锻炼和保证充足的睡眠,做好眼及口腔的保健,预防伤害的发生。

(七)青春期

女孩从10~12岁开始到17~18岁,男孩从13~14岁开始至18~20岁结束,开始与结束年龄可相差2~4岁。体格生长再次加速,出现第2高峰。生殖系统快速发育趋于成熟,至本期结束,各系统器官发育已成熟。精神、行为和心理方面的问题开始增加。因此需加强良好社会适应的教育与生理、心理卫生知识教育(包括性知识教育),保证营养,做好高血压和肥胖的防治工作。

童年分为哪几个阶段2

儿童的年龄可划分为几个阶段

儿童时期是人生开始的一个重要年龄阶段,一般是指从出生到15周岁。儿童的年龄可划分为3个阶段,从出生到1岁为婴儿期,从1到3岁的这个时期称为幼儿期,从3岁到15的这个时期称为学龄期。

儿童时期生理、心理发育很快,不同的月龄和不同的年龄具有不同的生理与心理特征。因此,根据儿童各年龄时期的胜利与心理特征和不同的发展规律,进一步将儿童时期划分为3个年龄阶段。

从出生到12个月末的这一年龄阶段为婴儿期。也称为吃奶的孩子。在婴儿期开始的头1个月,又称新生儿期。新生儿是人们常说的没出满月的孩子。其中,婴儿期是儿童出生后的最初阶段。

幼儿期是儿童学龄前期之前的时期,儿童从婴儿期发育到幼儿期,无论是生理的还是心理的发育都是非常明显,各方面的发育和发展也都非常迅速。在学龄前期所接受的启蒙教育的程度,直接影响着儿童一生的生活方式、学习劳动能力,因此,这一时期是人的一生中最重要的受教育的时期。

儿童从3岁到15周岁这一年龄阶段为学龄期。这一时期儿童刚开始接受的教育属于启蒙教育,有条件的家庭都应该把孩子送进幼儿园去接受系统的启蒙教育,并使其从家庭或托儿所转入集体、伙伴生活。从家庭或幼儿园进入学校,这对儿童是一个重大的转折,家长要做好孩子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衔接工作,做好儿童适应学习生活的心理准备。

婴儿期是什么时候

一般来说,我们将刚出生到一岁的宝宝称为婴儿,婴儿的生长发育是非常迅速的,这是人一生中生长发育最旺盛的阶段。往往爸妈出差一个月回来,就会发现宝宝有很大的变化。

其实,总的来说,婴儿期是指婴儿出生后28天到满1周岁为婴儿期,又称乳儿期。这个时期为小儿出生后生长发育最迅速的时期,各系统器官继续发育和完善,因此需要摄入的热量和营养尤其是蛋白质特别高,如不满足,易引起营养缺乏。

出生一月后。宝宝出生一月之内的时间内,被称作新生儿,也就是新生儿期,而宝妈所处的时期就是月子期了。在新生儿期,宝宝的特点主要为睡得多吃得多,拉得也比较多,同时由于身体比较娇嫩,在洗浴护理和喂养方面都有诸多的注意事宜。对于体质差一点的宝宝还可能需专门喂养新生儿奶粉。

婴儿期。宝宝满了一月之后就被叫做婴儿了,一直持续到其满一周岁为止。在这段时间内,宝宝需要经历学会翻身、坐以及爬等各项任务,说话能力也不断地得到改善和提高,发育较好的宝宝已经能够较清楚地发出一些词语或音节了。饮食上开始慢慢吃辅食。

童年分为哪几个阶段3

(1)婴儿期:从出生到12个月末的这一年龄阶段。也就是人们所说的1周岁以内的“吃奶的孩子”。在婴儿期开始的头1个月,又称新生儿期。“新生儿”是人们常说的“没出满月的孩子”。婴儿期,是儿童出生后的最初阶段。

(2)幼儿期:儿童从1~3周岁末的这个时期称为幼儿期。这是学龄前期之前的时期,因此,也有人称为“先学前期”。儿童从婴儿期发育到幼儿期,无论是生理的还是心理的发育都是非常明显,各方面的发育和发展也都非常迅速。

(3)学龄前期:儿童从3周岁到6~7周岁这一年龄阶段。这是儿童正式进入学校之前的一段时间,即接受正规学习之前的准备阶段。这一时期儿童所接受的教育属于儿童启蒙教育,对他们一生中的学习及获得知识的能力、劳动技能的水平都极为重要。因此,有条件的家庭都应该把孩子送进幼儿园去接受系统的启蒙教育,并使其从家庭或托儿所转入集体、伙伴生活。在学龄前期所接受的启蒙教育的程度,直接影响着儿童一生的生活方式、学习劳动能力,因此,这一时期是人的一生中最重要的受教育的时期。

(4)学龄期:儿童从6~7周岁到15周岁这一年龄阶段,教育心理学中又把此期开始的6~7周岁至12~13周岁称为学龄初期,相当于小学时期。儿童进入学龄初期的重大变化是把以游戏活动为主的生活方式转变为以学习为主。这一时期的开始,使儿童从家庭或幼儿园进入学校,这对儿童是一个重大的转折,因此,要做好“幼小”(指从幼儿园到小学)衔接的工作。最重要的是要做好儿童事适应学习生活的心理准备。否则,将会发生对学校环境、学习生活适应不良等心理障碍,学龄期的后期阶段是从12~13周岁到15周岁。相当于初中时期。

学龄期的开始年龄,多数国家划在6周岁。我国解放前儿童7周岁入学,而目前满6周岁即可入学。儿童期向青年期过渡的时期是少年期,也称“过渡期”,有人把过渡期的学龄界限划为12~18周岁,而现代汉语词典中结实少年期为10到15~16周岁。可见,在近代儿童发育超前,儿童入学年龄提前等因素的影响下,对儿童期、过渡期(少年期)的年龄划分,各家有不同的意见。但是从生理、心理发育来看,真正的单纯、幼稚的儿童期是12~13周岁之前。本书的儿童心理卫生保健咨询的问题讨论重点上真正的儿童期,即从出生到学龄初期末。



童年的年龄段是几岁到几岁啊 童年的年龄段是几岁到几岁啊孩,孩子的性格和思想受家庭的影响很大,宝宝的智力程度体现在这些方面,孩子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童年的年龄段是几岁到几岁啊教你如何教育孩子。 童年的年龄段是几岁到几岁啊1 童年时期的年龄范围在6、7岁~12、13岁,属于小学阶段,是为一生的学习活动奠定基础知识和学习能力的时期,是心理发展一个重要阶段。在童年期,儿童的对学习和心理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家长的素质决定亲子关系的质量共同调节的教养方式向家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家长需要了解,孩子的发展与幼儿期相比,其心理发展和需求都出现了全新的特点;家长要善于调节自己的教育方式,既要给孩子以选择和决定的权力,又不能放任自流;善于处理好亲子之间的新矛盾和冲突;不能过分强制儿童,也不能过分地“溺爱”和过分保护;应该懂得,在与儿童的教育互动中提高自身的修养和教育能力。 儿童与父母的交往随年龄的增长而下降,与同龄伙伴的交往随年龄的增长而快速上升,与教师的交往在小学中年级以前随年龄的增长而上升,之后则一直维持在交往比率的20%左右。这种变化趋势表现出儿童人际交往和社会性发展的客观规律,特别值得父母和教师重视。 儿童是指出生到年满十八周岁,在这个时间段分为七个时期。 胎儿期就是怀孕四十周这个阶段,新生儿期指出生以后28天,婴儿期出生到一周岁,幼儿期值1-3周岁,学龄前期至3-6周岁,学龄期是指六周岁,青春期年龄范围是10-12岁,青春期体差异比较大。 我国大多数的医院规定十四岁以下应该在儿科就诊,在综合医院一般儿科就看到十四岁,在综合医院大部分只有儿内科,国际上有专家指出应该将儿科就诊年龄提高到十八周岁,所以在儿童的专科医院,尤其是内分泌疾病、青春期疾病,可以看到十八周岁。所以,在十八岁之前,未成年都属于儿童。 童年的年龄段是几岁到几岁啊2 童年是什么? 童年大约是指4-13岁之间,因为幼儿时期一般是0-3岁,而少年时期一般是12-14岁,而童年就是介于这其中的一个阶段,也就是上小学的时候,这一阶段的孩子,往往会对很多东西都充满好奇心,而且逐渐的开始培养自我的情绪和修养,是成长发育的一个基础阶段。 孩子生长发育的几个阶段 1、胎儿期:是在母体内胚胎发育完整的`时期。 2、婴儿期:是指出生到满一岁,这时是小孩在出生后生长速度最快的阶段。 3、幼儿期:是指1岁到3岁,这时生长速度会逐渐放缓,因为脑部的大小已经达到了成人的80%,而且语言,运动和思维等都已经开始逐渐的加强。 4、学龄期: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童年时代,一般是在6-13岁之间,是小学阶段,开始接触一些学习和生活的基础知识。 5、青春期:是13-18岁之间,这时的小孩出现了明显的性别特征,而且身高和体型也更加接近成人,性格也开始定型,也是生长发育的最后一个阶段。 童年的年龄段是几岁到几岁啊3 童年分为哪几个阶段 (一)胎儿期 从受精卵形成到胎儿娩出前,称为胎儿期。胎儿的周龄即为胎龄,正常孕期约为40周。妊娠期间,感染、创伤、毒品、药物滥用、放射性物质、营养不良、严重疾病或心理创伤均可影响胚胎及胎儿的正常发育,引起流产、早产、畸形或宫内发育不良等问题。孕妇营养过剩或血糖控制不良,可能导致巨大胎儿问题。因此,应做好孕前、孕期的保健,定期监测胎儿的生长发育,必要时做产前诊断,以保证胎儿的正常发育。 (二)新生儿期 自胎儿娩出至生后28天,属于婴儿期的一个阶段。此期在生长发育和疾病方面具有其特殊性,发病率及死亡率与其他阶段相比均较高。新生儿死亡率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卫生水平、评价妇幼卫生工作的一项重要指标。 (三)婴儿期 自出生至1岁的时期,包含新生儿期。婴儿期是生长发育极其旺盛的阶段,对营养的需求量相对较高,并因其生长发育的特殊性,食物的添加具有一定的要求和规律。在此期,各系统器官的生长发育持续进行,但不够成熟完善,尤其消化系统容易发生功能紊乱,造成营养问题,发生佝偻病、贫血、腹泻等疾病。此期来自母体的免疫抗体逐渐消失,自身免疫系统尚未完全成熟,易患传染病和感染性疾病。保健重点在于提倡母乳喂养、指导及时合理添加辅食、实施预防接种和预防感染、指导适宜心理发育的养育方法、早期各类发育迟缓与残疾筛查和早期干预。良好生活习惯培养和心理卫生的养成需要从此期开始。 (四)幼儿期 自1岁至满3周岁为幼儿期。此期儿童体格生长发育速度较前期减慢,但智能发育速度加速。活动范围增大,接触社会及事物增多,社会性明显发展。此阶段消化系统功能较前阶段明显成熟但还不完善,由于营养需求量仍然相对较高,食物转换仍然在进行中,所以适宜的喂养仍然是保持正常生长发育的重要内容。因为此期小儿对危险的识别和自我保护能力有限,要注意预防伤害的发生。 (五)学龄前期 自满3周岁至6~7岁。体格生长速度减慢,智能发育增快,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增强,好奇,自我意识快速发展,伙伴关系发展。此期小儿的可塑性很强,应重视良好生活习惯的培训,注重社会性良好发展,注意眼和口腔的保健,预防传染病、伤害事故等。 (六)学龄期 自6~7岁至青春期前。除生殖系统外,各器官系统与成人接近,智能发育更加成熟,可接受系统的文化学习。此期应保证营养,注意心理保健、体育锻炼和保证充足的睡眠,做好眼及口腔的保健,预防伤害的发生。 (七)青春期 女孩从10~12岁开始到17~18岁,男孩从13~14岁开始至18~20岁结束,开始与结束年龄可相差2~4岁。体格生长再次加速,出现第2高峰。生殖系统快速发育趋于成熟,至本期结束,各系统器官发育已成熟。精神、行为和心理方面的问题开始增加。因此需加强良好社会适应的教育与生理、心理卫生知识教育(包括性知识教育),保证营养,做好高血压和肥胖的防治工作。

童年的年龄段是几岁到几岁啊 童年的年龄段是几岁到几岁啊孩,孩子的性格和思想受家庭的影响很大,宝宝的智力程度体现在这些方面,孩子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童年的年龄段是几岁到几岁啊教你如何教育孩子。 童年的年龄段是几岁到几岁啊1 童年时期的年龄范围在6、7岁~12、13岁,属于小学阶段,是为一生的学习活动奠定基础知识和学习能力的时期,是心理发展一个重要阶段。在童年期,儿童的对学习和心理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家长的素质决定亲子关系的质量共同调节的教养方式向家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家长需要了解,孩子的发展与幼儿期相比,其心理发展和需求都出现了全新的特点;家长要善于调节自己的教育方式,既要给孩子以选择和决定的权力,又不能放任自流;善于处理好亲子之间的新矛盾和冲突;不能过分强制儿童,也不能过分地“溺爱”和过分保护;应该懂得,在与儿童的教育互动中提高自身的修养和教育能力。 儿童与父母的交往随年龄的增长而下降,与同龄伙伴的交往随年龄的增长而快速上升,与教师的交往在小学中年级以前随年龄的增长而上升,之后则一直维持在交往比率的20%左右。这种变化趋势表现出儿童人际交往和社会性发展的客观规律,特别值得父母和教师重视。 儿童是指出生到年满十八周岁,在这个时间段分为七个时期。 胎儿期就是怀孕四十周这个阶段,新生儿期指出生以后28天,婴儿期出生到一周岁,幼儿期值1-3周岁,学龄前期至3-6周岁,学龄期是指六周岁,青春期年龄范围是10-12岁,青春期体差异比较大。 我国大多数的医院规定十四岁以下应该在儿科就诊,在综合医院一般儿科就看到十四岁,在综合医院大部分只有儿内科,国际上有专家指出应该将儿科就诊年龄提高到十八周岁,所以在儿童的专科医院,尤其是内分泌疾病、青春期疾病,可以看到十八周岁。所以,在十八岁之前,未成年都属于儿童。 童年的年龄段是几岁到几岁啊2 童年是什么? 童年大约是指4-13岁之间,因为幼儿时期一般是0-3岁,而少年时期一般是12-14岁,而童年就是介于这其中的一个阶段,也就是上小学的时候,这一阶段的孩子,往往会对很多东西都充满好奇心,而且逐渐的开始培养自我的情绪和修养,是成长发育的一个基础阶段。 孩子生长发育的几个阶段 1、胎儿期:是在母体内胚胎发育完整的`时期。 2、婴儿期:是指出生到满一岁,这时是小孩在出生后生长速度最快的阶段。 3、幼儿期:是指1岁到3岁,这时生长速度会逐渐放缓,因为脑部的大小已经达到了成人的80%,而且语言,运动和思维等都已经开始逐渐的加强。 4、学龄期: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童年时代,一般是在6-13岁之间,是小学阶段,开始接触一些学习和生活的基础知识。 5、青春期:是13-18岁之间,这时的小孩出现了明显的性别特征,而且身高和体型也更加接近成人,性格也开始定型,也是生长发育的最后一个阶段。 童年的年龄段是几岁到几岁啊3 童年分为哪几个阶段 (一)胎儿期 从受精卵形成到胎儿娩出前,称为胎儿期。胎儿的周龄即为胎龄,正常孕期约为40周。妊娠期间,感染、创伤、毒品、药物滥用、放射性物质、营养不良、严重疾病或心理创伤均可影响胚胎及胎儿的正常发育,引起流产、早产、畸形或宫内发育不良等问题。孕妇营养过剩或血糖控制不良,可能导致巨大胎儿问题。因此,应做好孕前、孕期的保健,定期监测胎儿的生长发育,必要时做产前诊断,以保证胎儿的正常发育。 (二)新生儿期 自胎儿娩出至生后28天,属于婴儿期的一个阶段。此期在生长发育和疾病方面具有其特殊性,发病率及死亡率与其他阶段相比均较高。新生儿死亡率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卫生水平、评价妇幼卫生工作的一项重要指标。 (三)婴儿期 自出生至1岁的时期,包含新生儿期。婴儿期是生长发育极其旺盛的阶段,对营养的需求量相对较高,并因其生长发育的特殊性,食物的添加具有一定的要求和规律。在此期,各系统器官的生长发育持续进行,但不够成熟完善,尤其消化系统容易发生功能紊乱,造成营养问题,发生佝偻病、贫血、腹泻等疾病。此期来自母体的免疫抗体逐渐消失,自身免疫系统尚未完全成熟,易患传染病和感染性疾病。保健重点在于提倡母乳喂养、指导及时合理添加辅食、实施预防接种和预防感染、指导适宜心理发育的养育方法、早期各类发育迟缓与残疾筛查和早期干预。良好生活习惯培养和心理卫生的养成需要从此期开始。 (四)幼儿期 自1岁至满3周岁为幼儿期。此期儿童体格生长发育速度较前期减慢,但智能发育速度加速。活动范围增大,接触社会及事物增多,社会性明显发展。此阶段消化系统功能较前阶段明显成熟但还不完善,由于营养需求量仍然相对较高,食物转换仍然在进行中,所以适宜的喂养仍然是保持正常生长发育的重要内容。因为此期小儿对危险的识别和自我保护能力有限,要注意预防伤害的发生。 (五)学龄前期 自满3周岁至6~7岁。体格生长速度减慢,智能发育增快,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增强,好奇,自我意识快速发展,伙伴关系发展。此期小儿的可塑性很强,应重视良好生活习惯的培训,注重社会性良好发展,注意眼和口腔的保健,预防传染病、伤害事故等。 (六)学龄期 自6~7岁至青春期前。除生殖系统外,各器官系统与成人接近,智能发育更加成熟,可接受系统的文化学习。此期应保证营养,注意心理保健、体育锻炼和保证充足的睡眠,做好眼及口腔的保健,预防伤害的发生。 (七)青春期 女孩从10~12岁开始到17~18岁,男孩从13~14岁开始至18~20岁结束,开始与结束年龄可相差2~4岁。体格生长再次加速,出现第2高峰。生殖系统快速发育趋于成熟,至本期结束,各系统器官发育已成熟。精神、行为和心理方面的问题开始增加。因此需加强良好社会适应的教育与生理、心理卫生知识教育(包括性知识教育),保证营养,做好高血压和肥胖的防治工作。

一般来说2-12岁算是儿童时期属于童年。

~

人的一生按年龄可以分为哪四个阶段?
答:4、老年期:老年丧失期观与毕生发展观,感知觉退行性变化,退休生活,更智慧

百年历史可以划分为哪四个阶段
答: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可以分为四个阶段:1921年~1949年,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49年10月~1978年12月,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1978年12月~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召开,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2012年11月至今,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1、1921年~1949年,新民主主义革...

新中国成立以后分为哪几个历史时期?
答:第一阶段:1949-1953年,过渡时期。第二阶段:1953-1956年,三大改造时期。第三阶段:1956-1966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第四阶段:1966-1976年,文革十年动乱时期。第五阶段:1976-1978年,在徘徊中前进。第六阶段:1978至今,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分为几个阶段?
答: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第一个阶段(1949-1956):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时期。第二个阶段(1956-1966):十年探索建设时期。第三个阶段(1966-1976):文化大革命...

新中国70年分为三大阶段,第三个历史阶段是从哪一年开始的?
答:2012年。新中国70年的历史,可以分为三个历史时期,分别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2012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新中国成立至今分为哪几个阶段
答:四阶段: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实现(1949~1956年);二,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1956~1966年);三,“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内乱(1966~1976年);四,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1976年至今);

企业生命周期分为哪几个阶段
答:1、普通型 周期运行顺序:上升期(3年)→ 高峰期(3年)→平稳期(3年)→ 低潮期(3年)。普通型变化最为常见,60%左右的企业属于这种变化。它的4个小周期的运行相对比较稳定,没有大起大落。2、起落型 周期运行顺序:上升期(3年)→ 高峰期(3年)→低潮期(3年)→平稳期(3年)。起...

中国近现代历史主要可以分为哪几个时期?
答:中国近代史分为前后2个阶段,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是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从1919年五四运动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是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年—1919年)可分为以下3个发展阶段:1.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时期(19世纪40年代—60年代初)。2....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可以分为哪几个阶段?
答: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1949-1956):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时期。第二个阶段(1956-1966):十年探索建设时期。第三个阶段(1966-1976):文化大革命时期。第三个阶段(1978-今):改革开放时期。

小学几年一共有几个阶段?
答:根据学习的不同阶段,我们可以把学生分为:幼儿园学生、小学生、中学生、高等院校学生(大学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等等。学生是一种身份的名词,具有学籍的人都统称学生。年级是一个汉语词语。含义是:学校中依据学生修业年限分学生为若干级谓之年级。如我国现行学制一般规定小学修业年限为六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