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的风俗有哪些?

作者&投稿:晨琰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壮族的风俗如下:

1.服饰

壮族在服饰上男子偏朴素,女子服饰较为丰富多彩,壮族人民喜欢在鞋、帽等用五色丝线绣上花纹,人物、鸟兽、花卉等刺绣,使得服饰更加色彩斑斓。

2.特色美食

五色糯米饭是壮族地区的传统风味小吃,由黑、红、黄、紫、白5种颜色的糯米饭组成。每年农历三月初三时,很多广西家里都会做这道传统特色美食。

3.择偶

广西壮族有的地方男女青年恋爱,至今还盛行一种抛绣球或者对唱情歌的活动。这种抛绣球、对唱情歌选择伴侣的风俗,是以前很流行的一种择偶方式。在歌场上,壮族男子与女子各自分成一堆,彼此先对唱一阵山歌,拉开适当距离。女生把做好的绣球,抛向自己心爱的男生。

新娘过河

流行在广西桂北地区龙胜各族自治县内的壮族婚俗。在桂北山区,本来只有四五十里的山路,却要涉水过五六次河,跨过三四座桥。所以成亲时,新娘过河过桥都要请人背。背新娘的人称为“水手”,多是未婚男青年。

过河时,鸣炮三声,喇叭齐鸣,“水手”两掌按住自己的膝盖,弓下腰,背好后才能过河或过桥。背新娘特别讲究文明礼貌,行动上不能有半点粗野,更不能调笑。所以背新娘的人多是品德最佳者。过河时,“迎娘”(由未婚女青年担任)在旁边给新娘打雨伞遮荫,在宽约五六十米的河面上,迎亲队伍拉成一条线,热闹非常。

上岸后,乖巧的“迎娘”把伞放得很低,不让别人偷看蒙着面纱的新娘。龙胜的壮族婚姻是要过“三关”闯“十门”的。先谈恋爱,后定亲,才能成亲,谓之“三关”。

迎接、对歌、出门、穿村过寨、过河过桥、入门、唱调、回门、回家、入洞房,谓之“十门”。“过河”只是“十门”中的第五个“门”,“十门”过了才能入洞房。



壮族民族习俗如下:

1、音乐方面:在集中本民族民间文学、音乐、舞蹈、技艺的基础上,壮族人民创造了壮戏。铜鼓是壮族最有代表性的民间乐器。

2、壮族人忌讳农历正月初一这天杀牲;有的地区的青年妇女忌食牛肉和狗肉;妇女生孩子的头三天(有的是头七天)忌讳外人入内;忌讳生孩子尚未满月的妇女到家里串门。

3、饰品方面:壮锦是壮族民间流传下来的一种独特的织锦艺术,已有一千年的发展史,与南京的云锦、成都的蜀锦、苏州的宋锦并称“中国四大名锦”。

4、客人到家,必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给客人以最好的食宿,对客人中的长者和新客尤其热情。用餐时须等最年长的老人入席后才能开饭;长辈未动的菜,晚辈不得先吃;

给长辈和客人端茶、盛饭,必须双手捧给,而且不能从客人面前递,也不能从背后递给长辈;先吃完的要逐个对长辈、客人说“慢吃”再离席;晚辈不能落在全桌人之后吃饭。

主要简介:

壮族(壮文:Bouxcuengh ,英文:Bourau),旧称僮(zhuàng)族,是中国人口最多的一个少数民族,民族语言为壮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

壮族源于先秦秦汉时期汉族史籍所记载的居住在岭南地区的“西瓯”、“骆越”等,在全国的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均有壮族分布,主要聚居在南方,范围东起广东省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西至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北达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江县,南抵北部。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壮族



壮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他们有着独特的风俗和传统习俗。以下是一些壮族的主要风俗:
1. 壮族歌舞:壮族人民善于歌唱和舞蹈,他们有着丰富多样的歌舞艺术形式,如“芦笙”、“三弦”、“踩高跷”等。
2. 壮族服饰:壮族的传统服饰非常华丽多彩,男性常穿长衫、马褂、短裤等,女性则常穿对襟襦裙、长衫等。
3. 壮族婚俗:壮族的婚礼非常庄重隆重,常常持续数天。婚礼上有丰富的仪式和习俗,如拜堂、过门、抢亲等。
4. 壮族节日:壮族有许多重要的传统节日,如壮年节、壮族三月三、壮族芦笙节等。这些节日上人们会举行各种庆祝活动,如舞龙灯、赛龙舟等。
5. 壮族饮食:壮族人民以米饭为主食,常常会有丰富的副食,如炒菜、腌肉等。他们还有一种特色的食物叫“酸汤米粉”,非常有名。
6. 壮族民居:壮族人民的传统民居是木结构的楼房,有着独特的建筑风格。壮族的村寨常常是依山而建,风景优美。
这只是壮族风俗的一部分,还有很多其他的习俗和传统。壮族人民热情好客,喜欢举办各种庆祝活动,保留和传承着自己的文化。

壮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其风俗习惯丰富多彩,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壮族风俗:
壮族歌舞:壮族歌舞是壮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壮族人民喜欢唱歌、跳舞,尤其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山歌、锣鼓舞、踩高跷等表演形式,深受人们喜爱。
壮族服饰:壮族服饰以色彩鲜艳、图案繁复、线条流畅为特点,男女装饰和款式有所不同。男子通常穿着黑色或蓝色的长衫、白色的裤子和黑色的布鞋,女子则穿着五彩缤纷的长衫、裙子和绣花鞋。
壮族婚礼:壮族婚礼是壮族文化中的重要仪式,通常会在农历正月或十月举行。婚礼前,男方要送娘家礼物,并邀请亲朋好友前来参加婚礼。婚礼当天,新郎要穿上锦衣华服,新娘则要化浓妆,双方家长要共同主持婚礼仪式。
壮族节日:壮族有许多传统节日,如壮族三月三、壮族花山节、壮族火把节等。这些节日通常都有独特的庆祝方式和活动,如舞龙舞狮、放烟火、赛龙舟等。
壮族饮食:壮族饮食以米饭、面食、蔬菜和肉类为主,口味偏重辣味和酸味。壮族人民喜欢吃酸笋、酸菜、辣椒等食品,同时也有许多特色美食,如螺蛳粉、酸汤鱼、糯米饭等。

~

中国民俗风情有哪些?
答:传统的庆祝活动则从除夕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元宵节。每到除夕,家家户户阖家欢聚,一起吃年夜饭,称“团年”。然后一起守岁,叙旧话新,互相祝贺鼓励。当新年来临时,爆竹烟花将节日的喜庆气氛推向高潮。我国北方地区在此时有吃饺子的习俗,取“更岁交子”之意。而南方有吃年糕的习惯,象征生活步步高。守...

少数民族的节日和风俗有哪些
答:2、彝族的火把节 火把节是彝族、白族、纳西族、基诺族、拉祜族等民族的古老传统节日,有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被称为“东方的狂欢节”,主要活动有斗牛、斗羊、斗鸡、赛马、摔跤、歌舞表演等。3、傈僳族的刀杆节 傈僳族刀杆节,傈僳语叫“阿堂得”,意思是“爬刀节”,它是居住在云南省怒江傈僳...

56个民族风俗有哪些?
答:5. 维吾尔族:维吾尔族主要居住在中国的新疆地区,以伊斯兰教信仰和独特的文化传统著称。古尔邦节、库尔班节等节日受到维吾尔族人民的重视。羊肉和面食是维吾尔族人的主要食物,烤肉和拌面等美食享誉全国。以上概述了部分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实际上,每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文化和传统,这些传统习俗代代相传,...

有哪些族的风俗
答:以下是一些民族的独特风俗:1. 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 蒙古族在每年的特定时期会举行盛大的那达慕大会。这一风俗体现了蒙古族人民的勇敢和热情。大会上会进行赛马、摔跤、射箭等传统比赛,还有歌舞表演。此外,蒙古族的饮食文化也颇具特色,如羊肉、奶制品等。2. 藏族雪顿节 藏族有一个重要的节日—&m...

哪些民族有独特的风俗
答:2、瑶族-舞火狗节。瑶族在中秋之日举行“舞火狗节”,舞火狗意在驱邪避邪。是日,姑娘们叩拜完祖先,然后舞蹈,青年男子则在一旁燃放鞭炮。待姑娘们玩够后,男女开始对歌。按照当地习俗,姑娘必须参加三次以上的舞火狗活动,才能结婚。3、苗族-跳月。每到中秋之夜,苗族全家团聚后,要到山林空地上...

民族习俗有哪些呢?
答:民族习俗有:1、春节:春节是一年之始,万象更新,主要活动是在除夕夜吃年夜饭、祭祀和守岁等,另外正月初一、二、三日是大年三天,也要祭祀供奉。这三天,一般除了做饭,不做任何工作,忌讳说不吉利的话,要拜访至亲和尊贵的亲戚。2、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元夕节、上元节、灯节。节日里...

中国56个民族的有趣习俗有哪些?
答:中国五十六个民族的风俗习惯如下:1 、阿昌族:分布在云南,人口2.7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手工业也很发达,尤其以善于打制长刀而闻名于世。有自己的语言。——采茶2、 白族:分布在云南、贵族、四川等地,人口159万余人,关于经营农业,有自己的语言。——盐渍杜鹃花,三道茶,大理三塔3 、保安族:分布在云南、青海等地,...

5个少数民族的风俗
答:5个少数民族的风俗有傣族泼水节、维吾尔族的礼仪、朝鲜族的饮食习惯、纳西族的东巴文化、藏族的三口一杯礼。1、傣族泼水节 傣族泼水节,又称浴佛节,也叫冷河伤寒节,是傣族、阿昌族、佤族、德昂族、泰族和东南亚的传统节日。在节日期间,人们用纯净水互相泼洒,以祈求洗去身上的陈年旧事和晦气,迎接新...

不同民族的节日习俗
答:4、东乡族东乡族和其他信仰宗教的民族一样,每年有三大节日,即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都来源于伊斯兰教。5、布朗族厚南节是布朗族盛大的年节,每逢农历三月清明节后7日,即阳历4月13日—15日举行。 节日里,主要活动是相互泼水,其仪式完全按照布朗族古朴的传统方式——迎接太阳的习俗举行,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