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碳的性质与制取说课稿

作者&投稿:依红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二氧化碳的性质和制法》

我的说课内容选自科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五章《燃料》课题3第1课时。

我主要从以下5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我将从三个方面对教材进行分析。

1:教材内容的地位和作用:

《二氧化碳的性质与制法》是培养学生在实验室中制取气体时,对药品的选择、装置的设计、实验的设计等思路训练的最佳素材。同时也能使学生对二氧化碳的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利用学到的化学知识理解和解释相关的化学问题,提高科学素养水平。

2: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指导下,结合对内容的分析,我制定如下三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二氧化碳的性质,掌握制取它的原理与方法,掌握根据原理设计实验的方法及操作。

过程与方法目标:能通过观察 、对比,、实验获取信息,通过比较、归纳对获取的信息加工深化得出相应的结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对自然科学的学习兴趣,培养合作意识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3:基于对教学内容的分析和教学目标,可知教学重难点是如何选择合适的仪器,药品及以及如何武装装置并设计化学实验探究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

在深刻分析教材的基础上,这对一节成功有效的教学还是远远不够的,若想取得更好教学效果,还要对学生有一个很深刻的全面的了解。

二、学情分析:我将从知识经验和心理特点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1.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本课时的内容较贴近学生的生活,加上前面内容的学习,学生对二氧化碳的性质有初步的了解。学习了 制取氧气,对实验仪器的操作有了一定的掌握。

初中生的心理特点:求知欲强,.思维活跃。有强烈的自我表现欲,对化学实验充满强烈的好奇心,但是动手能力和分析能力较弱,不具备自主的实验探究能力。所以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法。

三、说教法和学法。

好的方法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有:启发诱导法、实验探究法、合作学习法,自主学习法,归纳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设计:

1、回忆氧气的实验室制取方法,温故而知新。实验室应该采用什么方法制取二氧化碳气体?问题引入新课。引导学生归纳出制取气体时发生装置与收集装置选择的依据。给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小组讨论,选择合适的发生装置。给出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小组讨论,选取合适的气体收集装置。

2、小组合作,搭建装置。

3、多媒体投影学生搭建的装置,小组讨论,观察对比,改进装置。

4、小组合作,写出实验步骤,动手操作。

5、成果展示,总结反思。

以上就是二氧化碳制取内容的学习。在此基础上研究收集到的二氧化碳的性质。

6、二氧化碳的性质探究。

实验一:做阶梯倾倒实验。学生观察到下层的二氧化碳先熄灭,上层的后熄灭。学生归纳得出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不燃烧而且也不支持燃烧。

实验二:将收集到的二氧化碳倒入软塑料瓶,向其中注满水。观察现象软塑料瓶变瘪,得出二氧化碳易溶于水。将软塑料瓶中的水倒入试管中,滴入几紫色石蕊溶液,观察到紫色石蕊变红。引导学生猜想,紫色石蕊为什么变红呢?是水?是二氧化碳?还是其他的任何物质?设计实验,验证猜想。将裁剪好的四颗小星星浸湿,第一颗喷醋酸,发现紫色的小星星变红。第二颗小星星放进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发现颜色变红。第三颗小星星烘干,放进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发现没有任何变化,然后将第三颗星星润湿,发现小星星的颜色变红,然后加热,发现星星的颜色又变蓝。通过对比实验,发现是紫色石蕊变红的是酸,不是水也不是二氧化碳。引导学生得出水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碳酸不稳定,受热易分解这一性质,并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三:学生操作向澄清的石灰水中吹气,观察现象,得出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这一性质,并且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7、课堂小结,进行课堂练习。

五、板书设计

最后,这是我的板书设计。我的板书简单明了地呈现了本节课的要点,便于学生形成知识框架,更有利于学生更加牢固的掌握知识,形成体系。

本节实验课,利用多媒体的教学方式,从新课程理念出发,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成为规律的发现者和归纳者。在二氧化碳制取方法和性质的探究过程中,以学生小组实验探究为主,旨在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能力。通过实验,让学生掌握规范的实验操作的规范性,锻炼学生的严谨的实验思维,并运用这种思维解决自己生活中大大小小的事,迎接以后人生道路上各种各样的挑战。

~

一氧化碳 详细介绍
答:性质 电子式及结构 碳的最外层有四个电子,氧的最外层有6个电子,这样碳的两个 单电子进入到氧的p轨道和氧的两个单电子配对成键,这样就形成两个键,然后氧的孤电子对进入到碳的空的P轨道中形成一个配键,这样氧和碳之间就形成了三个键。其电子式为:分子结构 一氧化碳分子为极性分子,但由于...

必修二《元素周期律》说课稿
答:必修二《元素周期律》说课稿2 一、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 本节内容选自全日制高级中学化学课本必修第一册第五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第二节。主要内容包括:原子序数和周期性的概念;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与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的周期性变化。以及了解两性氧化物和两性氢氧化物的概念等几个部分...

求一氧化碳的性质(化学方程式)
答: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1. 可燃性 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 任何可燃性气体点燃前要现验纯。2CO+O2 =点燃== 2CO2 现象:发出蓝色火焰、放热。煤炉中发生的三个反应分别是:C+O2 =点燃== CO2 CO2+C =加热== 2CO(吸热)2CO+O2=点燃= 2CO2 2. 还原性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 CO...

如图是某课外学习小组设计的制取一氧化碳并验证一氧化碳性质的实验装...
答:(1)从题中图可知a是锥形瓶;(2)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3)一氧化碳和氧化铁高温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4)检验二氧化碳选用澄清的石灰水,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5)一氧化碳有毒,燃烧生成二氧化碳;(6)镁带燃烧需要坩埚钳、酒精灯、砂纸...

碳的化学性质
答:高温下可与多种物质发生反应。1、在氧气中燃烧剧烈放热,发出刺眼白光,产生无色无味能使氢氧化钙溶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2、在空气中燃烧放热,持续红热,产生无色无臭能使氢氧化钙溶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CO2。3、作为还原剂碳作为还原剂拥有和氢气、一氧化碳相似的化学性质(但生成...

一氧化碳能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么
答:生成二氧化碳。一氧化碳(carbon monoxide),一种碳氧化合物,化学式为CO,化学式量为28.0101,标准状况下为无色、无臭、无刺激性的气体。在理化性质方面,一氧化碳的熔点为-205.1℃,沸点为-191.5℃,微溶于水,不易液化和固化,在空气中燃烧时为蓝色火焰,较高温度时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碳。

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的方程式
答: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不能生成四氧化三铁。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化学反应方程式如下:CO+Fe₂O₃=△=Fe+CO₂↑ 反应产物是铁和二氧化碳,不能产生四氧化三铁,也不能产生四氧化三铁 Fe₃O₄可以看成FeO·Fe₂O₃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不能产生氧化亚铁。...

《乙烯》说课稿
答:《乙烯》说课稿1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选自人教版幼师《化学》下册第八章第二节的第一课时。《乙烯》不仅是本章的一个重点,也是整个幼师化学的教学重点之一。本节教材内容主要是乙烯的结构、实验室制法、性质、用途。 二、教学目标 本节课要求学生达到如下三维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乙烯碳碳双键...

总结氧气,二氧化碳,碳,一氧化碳,甲烷,金属,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答:2).石墨的物理性质:深灰色,不透明,具有金属光泽,导电性优良,很软,有滑腻感 3).C60的物理性质:红色固体,有金属光泽,质脆 4).木炭的物理性质: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有很强的吸附性 炭单质的化学性质:稳定性,可燃性,还原性 一氧化碳 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不溶于水 化学性质:...

二氧化硫与一氧化碳的区别(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气味)说详细?
答:(3)一氧化碳易与人体血红蛋白结合,使血红蛋白失去携氧能力,机体缺氧而发生中毒,所以一氧化碳有毒。二氧化硫 物理性质 密度和状态:2.551g/L,气体(标准状况下)溶解度:9.4g/mL(25度)色态:常温下为无色 熔点:-72.4度(200.75K)沸点:-10度(263K)化学性质 二氧化硫可以在硫磺燃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