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比多少教学设计 《比多少》一年级数学教案怎么写?

作者&投稿:壹孙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总课时数】: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知道“同样多”、“多”、“少”的含义,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2、初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培养学生互相合作的精神以及用数学的意识。

【教具准备】

主题图、小白兔图、砖图、小猪图和木头图。

【学具准备】

三角形、圆片、小花等学具。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三只小猪》

二、新授

1、出示主题图。让学生仔细观察:图上画的是什么?

2、师:这一天,河里的小鱼在水里游来游去。咦,那边为什么这么热闹?原来是热心的小猪们正在帮小白兔盖房子。房子旁边的桌子上摆满了好吃的东西,这肯定是热情好客的小兔子们用来招待小猪们的。

3、教学“同样多”。

(1)有几只小猪?几只小兔?小兔子们正在干什么?1只小兔搬了几块砖?那4只兔子共搬了几块砖?有多余的兔子吗?有多余的砖吗?师:没有多余的兔子,也没有多余的砖,那我们就说兔子的只数和砖的块数同样多。(板书:同样多)

(1)找一找,图上还有什么和什么同样多?

(2)小组交流,指名反馈。

4、教学“多”与“少”。

(1)找一找,图上有不一样多的两样东西吗?学生说,教师现场板书,并适机提问:谁多?谁少?

三、动手摆一摆

(1)教师摆橡皮和铅笔,学生模仿。(教师强调一个对着一个摆。)学生同桌互相说:橡皮和铅笔同样多。

(2)学生随意摆数个学具。数一数自己的学具,再和同桌比一比,看看谁多?谁少?在小组内比一比。

四、练习

完成练习一的第3题、第4题。

五、发散练习

利用今天学习的知识,看一看,比一比教室里的物体,你发现了什么?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比多少教学设计~

《比多少》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一年级数学上册《比多少》。
【教学目标】
1、利用远教资源和学生学具操作,让学生初步知道“同样多”、“多”、“少”的含义,并会结合生活说一说。
2、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3、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互助合作精神和运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比较方法的掌握。
【教学资源】
教师:农村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课程资源。
(视频、PPT课件、拓展资料等)
学生:学具盒。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
小朋友们,大家好!你们喜欢看动画片吗?谁能说一说你都看过哪些动画片?大家看过的动画片可真不少,今天呀鲍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一部非常好看的动画片,你们想看吗?下面请欣赏童话故事“小猪帮小兔盖房子”:
播放动画视频00:35-01:37(约1分钟)
二、新知探究
通过刚才的动画片,谁能给大家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
出示PPT课件:
1、一共有几只小兔?每只小兔搬几块砖呢?想一想:小兔和砖谁多谁少呢?为什么?
△利用PPT课件边讲解边演示,突出一一对应法,让学生在生动的情境中进行观察、比较,从而发现没有多余的,充分感知“同样多”。
2、小朋友们,继续在图上找一找,还有谁和谁同样多呢?你能说一说你的想法吗?
3、刚才有个小朋友说,小猪和木头同样多,你们同意吗?
谁能来说一说?
△利用PPT课件演示,突出一一对应法,让学生看到小猪少,木头多。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比多少”。
三、实践巩固
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做游戏吗?都喜欢呀,好,下面我们就来做游戏:
1、摆学具:
要求:同桌两人为一组。①摆的同样多。
②一个摆的多,一个摆的少。
2、排队游戏。
四、联系生活
刚才我们学习了比多少的知识,大家想一想,在我们生活中有没有“同样多”、“多些”、“少些”的例子呢?
五、知识应用
通过练习、巩固一一对应法比多少。
1、小猴子和小花猫谁多一些?――视频11:45(静态)
2、小公鸡和小鸭子谁少一些?――视频13:05(静态)
3、哪一盒的蛋糕多一些?――视频14:08(静态)
六、知识拓展
远教资源-拓展资料:
怎样做才公平
一年一度的动物运动会正在紧张地进行着。现在进行的是兔子拔河比赛,裁判员刚要吹哨,队伍中忽然有人喊了一声:“这样比不公平。”裁判员一看,确实不公平。
小朋友,你觉得这样比公平吗?该怎样办呢?

《比多少》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通过操作,初步知道“同样多”、“多”、“少”的含义,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习,使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在各种有趣的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合作意识和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会正确地进行“多”、“少”的比较。

难点:会比较几个物体的多少。

课时:一课时

学情分析

“同样多”、“多”、“少”儿童一般在入学前对它们都有初步的认识,但是并不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来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而往往是凭直觉,或者用数一数的方法来比较多少。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应使学生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播放书本上的图片,请学生讲讲图中的故事,引出比较。

二、激趣感知,掌握方法

1、观察图片,教师出示第一个问题:比一比,小兔和砖的数量谁多谁少?说说你的理由。

(1)学生讨论交流。

(2)汇报答案。

(3)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掌握比较同样多的方法。

(4)应用学习“同样多”。

2、观察图片,教师出示第二个问题:比一比,小猪和木头的数量谁多谁少?说说你的理由。

(1)学生交流问题。

(2)汇报结果。

(3)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掌握比较“多”、“少”的方法。

三、巩固拓展

1、教师出示问题:仔细看图,图中还可以比什么?快和小伙伴们说说吧!

2、学生交流并汇报结果。

四、巩固练习,拓展提升

1、观察图片,学生动手摆一摆。

2、选择练习“同样多”、“多”、“少”。

3、画一画“同样多”、“多”、“少”。

五、小结

想一想:这节课学到了什么?

六、布置作业

请同学们回家后拿出自己喜欢的物品,再动手摆一摆同样多或一行多,一行少,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比多少教学设计
答:教学”多些、少些”:1、图上有几只小猪?一共有几根木头?学生一边回答老师一边贴小猪头图片、木头图片。2、1个小猪头对着1根木头,最后有没有多余的小猪?有没有多余的木头?是小猪多还是木头多?谁多谁少?学生交流后请小组代表回答。教师板书:多少。教师说明:木头多小猪少,我们还可以说木头比...

比多少教学设计与反思
答:从图中你都知道了什么?随便选两种比一比,用上今天学得词,说一说.2.完成第40面的做一做.第43面的第4题.三.游戏巩固新知.(猜数玩区间套游戏)四.举例拓展延伸.五.总结收获.《比多少》教学反思 1、遵循“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这一原理设计了一系列活泼有趣,符合一年级特点的教学...

《比多少》1-5的认识和加减法教学设计
答:反思:“认识几和第几”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但对一年级小朋友来说,这个知识点小朋友很容易混淆。为了突破这个难点,我在设计教案时力求体现以下几个特点。 1、把静态的主题图动态化。教材的主题图是以场景的形式来表现的,而这个场景是静态的,缺乏动态性,我不拘泥于教材的束缚,把教材上的主题图重新作了调整,...

小学数学一年级《比多少》说课稿
答:三、 说重点、难点 会用一 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能准确地比出同样多、多些、少些,并会准确地表达出来,形成初步的观察、分析、比较能力。四、 说教学策略 学以致用,数学来源于生活,同时又用于生活,因此我们的教学尽量要让学生在自己的亲身经历中感悟、体会、认识数学。兴趣是最好的...

一年级下册数学解决问题比多少教学设计
答:明明有12个苹果 吃掉3个还剩9个

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解决问题教学设计比多少
答:教学内容:画线段图解决比多少的问题 教学目标:1、教会学生学会观察线段图,找到信息和问题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能正确列式计算。2、能用线段图,表示两个信息和1个问题。进一步理解加减法之间的关系。3、使学生逐步养成爱动脑分析、解决问题的习惯。教学重点:教会学生说,是怎样观察,怎样画的。教学难点...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比多少练习课》教学设计
答:1、多媒体课件展示小猪、小兔盖盖房子的情境动画。学生观看动画,用所看到的动画内容讲小故事给同学们听,把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课堂教学中。2、谈话导入:请小朋友看一看,在我们班中,是男同学多,还是女同学多。还是一样多?你是怎么知道的?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比较多少。板书课题:比多少 二、...

二年级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教案
答:二年级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教案介绍如下: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三信息窗的内容,本节内容是借助情境图呈现森林医生啄木鸟、喜鹊和黄鹂为树木捉害虫的情景。图中提供了有关三位树木医生捉虫只数的相关信息,借助这些信息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引入对综合...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求一个数比另一个多少教学设计
答:今天我们学习了“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多少或少多少”的实际问题,想想像这样的问题该用什么方法来解答呢?反思:新课标要求教学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结合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

中班数学比多少教案设计意图
答:四、设计意图 一一对应有两种方法,一种是重叠,另一种是并放。对于幼儿而言,通过重叠的方法更容易发现两个集合之间的对应关系,所以在活动区内应该先投放可供幼儿进行重叠比较的材料,然后再提供并放对应的材料。这样便于幼儿“发明”一一对应的方法,并通过这种方法发现物体之间的数量关系。可供幼儿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