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三国演义的几个问题

作者&投稿:利届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1.黄盖献苦肉计
2.袁熙
3.鲁肃
4.关平
5.袁术
6.许贡
7.严颜
8.虎威
9.张飞 邓茂
10.明

2.“洛神赋”其中“洛神”是意指谁的妻子?是周瑜还是袁熙?
3.孙权称帝后,何者被任命丞相?是鲁肃还是张昭?
4.关羽的养子是谁?使关平还是关兴?
5.哪一位君主,刘备没有去投靠?是袁术还是刘璋?
6.是谁向曹操报告孙策袭取许都之心,后被孙策所杀?是毛介还是许贡?
7.称蜀中有断头将军,无降将军,但是到最后还是投降张飞的将领是? 是严颜还是马超?
8.赵云救出幼主刘禅后被封为( )将军。
9.刘关张首战中是由谁率先斩杀哪个敌将( )( )
10.《三国演义》的作者是(罗贯中),( )朝人,共有(120)回。1.黄盖献苦肉计
2.袁熙
3.鲁肃
4.关平
5.袁术
6.许贡
7.严颜
8.虎威
9.张飞 邓茂
10.明

三国演义的几个问题~

  第一回 宴桃园豪杰三结义 斩黄巾英雄首立功
  第二回 张翼德怒鞭督邮 何国舅谋诛宦竖
  第三回 议温明董卓叱丁原 馈金珠李肃说吕布
  第四回 废汉帝陈留践位 谋董贼孟德献刀
  第五回 发矫诏诸镇应曹公 破关兵三英战吕布
  第六回 焚金阙董卓行凶 匿玉玺孙坚背约
  第七回 袁绍磐河战公孙 孙坚跨江击刘表
  第八回 王司徒巧使连环计 董太师大闹凤仪亭
  第九回 除暴凶吕布助司徒 犯长安李傕听贾诩
  第十回 勤王室马腾举义 报父仇曹操兴师
  第十一回 刘皇叔北海救孔融 吕温侯濮阳破曹操
  第十二回 陶恭祖三让徐州 曹孟德大战吕布
  第十三回 李傕郭汜大交兵 杨奉董承双救驾
  第十四回 曹孟德移驾幸许都 吕奉先乘夜袭徐郡
  第十五回 太史慈酣斗小霸王 孙伯符大战严白虎
  第十六回 吕奉先射戟辕门 曹孟德败师淯水
  第十七回 袁公路大起七军 曹孟德会合三将
  第十八回 贾文和料敌决胜 夏侯敦拔矢啖睛
  第十九回 下邳城曹操鏖兵 白门楼吕布殒命
  第二十回 曹阿瞒许田打围 董国舅内阁受诏
  第二十一回 曹操煮酒论英雄 关公赚城斩车胄
  第二十二回 袁曹各起马步三军 关张共擒王刘二将
  第二十三回 祢正平裸衣骂贼 吉太医下毒遭刑
  第二十四回 国贼行凶杀贵妃 皇叔败走投袁绍
  第二十五回 屯土山关公约三事 救白马曹操解重围
  第二十六回 袁本初败兵折将 关云长挂印封金
  第二十七回 美髯公千里走单骑 汉寿侯五关斩六将
  第二十八回 斩蔡阳兄弟释疑 会古城主臣聚义
  第二十九回 小霸王怒斩于吉 碧眼儿坐领江东
  第三十回 战官渡本初败绩 劫乌巢孟德烧粮
  第三十一回 曹操仓亭破本初 玄德荆州依刘表
  第三十二回 夺冀州袁尚争锋 决漳河许攸献计
  第三十三回 曹丕乘乱纳甄氏 郭嘉遗计定辽东
  第三十四回 蔡夫人隔屏听密语 刘皇叔跃马过檀溪
  第三十五回 玄德南漳逢隐沧 单福新野遇英主
  第三十六回 玄德用计袭樊城 元直走马荐诸葛
  第三十七回 司马徽再荐名士 刘玄德三顾草庐
  第三十八回 定三分隆中决策 战长江孙氏报仇
  第三十九回 荆州城公子三求计 博望坡军师初用兵
  第四十回 蔡夫人议献荆州 诸葛亮火烧新野
  第四十一回 刘玄德携民渡江 赵子龙单骑救主
  第四十二回 张翼德大闹长坂桥 刘豫州败走汉津口
  第四十三回 诸葛亮舌战群儒 鲁子敬力排众议
  第四十四回 孔明用智激周瑜 孙权决计破曹操
  第四十五回 三江口曹操折兵 群英会蒋干中计
  第四十六回 用奇谋孔明借箭 献密计黄盖受刑
  第四十七回 阚泽密献诈降书 庞统巧授连环计
  第四十八回 宴长江曹操赋诗 锁战船北军用武
  第四十九回 七星坛诸葛祭风 三江口周瑜纵火
  第五十回 诸葛亮智算华容 关云长义释曹操
  第五十一回 曹仁大战东吴兵 孔明一气周公瑾
  第五十二回 诸葛亮智辞鲁肃 赵子龙计取桂阳
  第五十三回 关云长义释黄汉升 孙仲谋大战张文远
  第五十四回 吴国太佛寺看新郎 刘皇叔洞房续佳偶
  第五十五回 玄德智激孙夫人 孔明二气周公瑾
  第五十六回 曹操大宴铜雀台 孔明三气周公瑾
  第五十七回 柴桑口卧龙吊丧 耒阳县凤雏理事
  第五十八回 马孟起兴兵雪恨 曹阿瞒割须弃袍
  第五十九回 许诸裸衣斗马超 曹操抹书问韩遂
  第六十回 张永年反难杨修 庞士元议取西蜀
  第六十一回 赵云截江夺阿斗 孙权遗书退老瞒
  第六十二回 取涪关杨高授首 攻雒城黄魏争功
  第六十三回 诸葛亮痛哭庞统 张翼德义释严颜
  第六十四回 孔明定计捉张任 杨阜借兵破马超
  第六十五回 马超大战葭萌关 刘备自领益州牧
  第六十六回 关云长单刀赴会 伏皇后为国捐生
  第六十七回 曹操平定汉中地 张辽威震逍遥津
  第六十八回 甘宁百骑劫魏营 左慈掷杯戏曹操
  第六十九回 卜周易管辂知机 讨汉贼五臣死节
  第七十回 猛张飞智取瓦口隘 老黄忠计夺天荡山
  第七十一回 占对山黄忠逸待劳 据汉水赵云寡胜众
  第七十二回 诸葛亮智取汉中 曹阿瞒兵退斜谷
  第七十三回 玄德进位汉中王 云长攻拔襄阳郡
  第七十四回 庞令明抬榇决死战 关云长放水淹七军
  第七十五回 关云长刮骨疗毒 吕子明白衣渡江
  第七十六回 徐公明大战沔水 关云长败走麦城
  第七十七回 玉泉山关公显圣 洛阳城曹操感神
  第七十八回 治风疾神医身死 传遗命奸雄数终
  第七十九回 兄逼弟曹植赋诗 侄陷叔刘封伏法
  第八十回 曹丕废帝篡炎刘 汉王正位续大统
  第八十一回 急兄仇张飞遇害 雪弟恨先主兴兵
  第八十二回 孙权降魏受九锡 先主征吴赏六军
  第八十三回 战猇亭先主得仇人 守江口书生拜大将
  第八十四回 陆逊营烧七百里 孔明巧布八阵图
  第八十五回 刘先主遗诏托孤儿 诸葛亮安居平五路
  第八十六回 难张温秦宓逞天辩 破曹丕徐盛用火攻
  第八十七回 征南寇丞相大兴师 抗天兵蛮王初受执
  第八十八回 渡泸水再缚番王 识诈降三擒孟获
  第八十九回 武乡侯四番用计 南蛮王五次遭擒
  第九十回 驱巨善六破蛮兵 烧藤甲七擒孟获
  第九十一回 祭泸水汉相班师 伐中原武侯上表
  第九十二回 赵子龙力斩五将 诸葛亮智取三城
  第九十三回 姜伯约归降孔明 武乡侯骂死王朝
  第九十四回 诸葛亮乘雪破羌兵 司马懿克日擒孟达
  第九十五回 马谡拒谏失街亭 武侯弹琴退仲达
  第九十六回 孔明挥泪斩马谡 周鲂断发赚曹休
  第九十七回 讨魏国武侯再上表 破曹兵姜维诈献书
  第九十八回 追汉军王双受诛 袭陈仓武侯取胜
  第九十九回 诸葛亮大破魏兵 司马懿入寇西蜀
  第一百回 汉兵劫寨破曹真 武侯斗阵辱仲达
  第一百一回 出陇上诸葛妆神 奔剑阁张郃中计
  第一百二回 司马懿占北原渭桥 诸葛亮造木牛流马
  第一百三回 上方谷司马受困 五丈原诸葛禳星
  第一百四回 陨大星汉丞相归天 见木像魏都督丧胆
  第一百五回 武侯预伏锦囊计 魏主拆取承露盘
  第一百六回 公孙渊兵败死襄平 司马懿诈病赚曹爽
  第一百七回 魏主政归司马氏 姜维兵败牛头山
  第一百八回 丁奉雪中奋短兵 孙峻席间施密计
  第一百九回 困司马汉将奇谋 废曹芳魏家果报
  第一百十回 文鸯单骑退雄兵 姜维背水破大敌
  第一百十一回 邓士载智败姜伯约 诸葛诞义讨司马昭
  第一百十二回 救寿春于诠死节 取长城伯约鏖兵
  第一百十三回 丁奉定计斩孙綝 姜维斗阵破邓艾
  第一百十四回 曹髦驱车死南阙 姜维弃粮胜魏兵
  第一百十五回 诏班师后主信谗 托屯田姜维避祸
  第一百十六回 钟会分兵汉中道 武侯显圣定军山
  第一百十七回 邓士载偷度阴平 诸葛瞻战死绵竹
  第一百十八回 哭祖庙一王死孝 入西川二士争功
  第一百十九回 假投降巧计成虚话 再受禅依样画葫芦
  第一百二十回 荐杜预老将献新谋 降孙皓三分归一统
  1.《三国演义》中忠义的化身是(关羽),我们所熟知的他忠、义、勇、 谋、傲的事情分别有:千里走(单骑)、华容道义释(曹操)、过五关、水淹(七军)、败走(麦城)。

  2.《三国演义》中智者的化身当属军师诸葛亮,他未出茅庐,便知天下三分之事,书中记叙了有关他的许多脸人口的事迹,如火烧(赤壁)、七擒(孟获)、六出(祁山)、空城计智退(司马懿)、挥泪斩(马谡)等.

  3.《三国演义》中桃园三结义的三弟兄分别是双股剑的(刘备),使丈八蛇矛枪的(张飞)和使(青龙偃月刀)的关羽.

  4."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进英雄.是非成败专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这是我国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的开篇词.

  5.写出两个与"三国”故事有关的成语或俗语:(万事俱备 只欠东风;陪了夫人又折兵)

  6.诸葛亮是《三国演义》中的主要人物,请写出小说中有关诸葛亮的两个故事的名称.列如:舌战群儒,(火烧赤壁) (七擒孟获)


  7.成语“万事具备,只欠东风”是根据《三国演义》《战役》中“周瑜定计火攻曹操”的故事深化而来的.
  请再写出源于《三国演义》的两个成语,并写出相应的人物及故事.
  成语(三顾茅庐)
  故事(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

  成语(刮目相待)
  故事(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
  1 懊悔无及
  出处:《三国演义》第九十八回:“令人往探之,果是虚营,只着数十面旌旗,兵已去了二日也。曹真懊悔无及。”
  2 傲慢少礼
  出处:《三国演义》第五十三回:“自襄阳赶刘玄德不着,来投韩玄;玄怪其傲慢少礼,不肯重用。”
  3 傲睨得志
  出处:《三国演义》第六十回:“原来曹自破马超回,傲睨得志,每日饮宴,无事少出,国政皆在相府议。”
  4 傲睨自若
  出处:《三国演义》第六十五回:“简雍在城下唤门。(刘)璋令开门接入。雍坐在车中,傲睨自若。”
  5 安身之地
  出处:《三国演义》第四十回:“近闻刘景升病在危笃,可乘此机会,取得荆州为安身之地。”
  6 不成体统
  出处:《三国演义》第十三回:“刻印不及,以锥画之,全不成体统。”
  7 宝刀不老
  出处:《三国演义》第七十回:“忠(黄忠)怒曰:‘竖子欺吾年老!吾手中宝刀却不老。’”
  8 倍道而进
  出处:《三国演义》第十一回:“曹兵闻失兖州,必然倍道而进,待其过半,一击可擒也。”
  9 不置褒贬
  出处:《三国演义》第七十二回:“尝造花园一所;造成,往观之,不置褒贬,只取笔于门上一‘活’字而去。”
  10 龙肝凤髓
  出处:《三国演义》第三十六回:“玄德曰:‘备闻公将去,如失左右手。虽龙肝凤髓,亦不甘味。’”
  11 一臂之力
  出处:《三国演义》第二十回:“愿助兄一臂之力,共诛国贼。”
  12 不出所料
  出处:《三国演义》第三十一回:“丰在遇中闻主公兵败,抚掌大笑曰:‘固不出吾之所料。’”
  13 不由分说
  出处:《三国演义》第十三回:“李傕随后掩杀,郭汜兵退,车驾冒险出城,不由分说,竟拥到李傕营中。”
  14 出言不逊
  出处:《三国演义》第二十三回:“此人出言不逊,何不杀之。”
  15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出处:《三国演义》第一回:“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16 初出茅庐
  出处:《三国演义》,诸葛亮初出茅庐,佐刘备用兵,观与张飞不服,行事诸多困难。
  17 名不虚传
  出处:《三国演义》第四十五回:“兵精粮足,名不虚传。”
  18 探囊取物
  出处:《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我向曾文云长言,翼德于百万军中,取上将之首,如探囊取物。”
  19 如入无人之境
  出处:《三国演义》第七回:“左冲右突,如入无人之境。”
  20 呼风唤雨
  出处:《三国演义》第一回:“角得此书,晓夜攻习,能呼风唤雨。”
  21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出处:《三国演义》第四十九回:“孔明索纸笔,屏退左右,密书十六字曰:欲破曹公,宜用火攻;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22 赤膊上阵
  出处:《三国演义》第五十九回:“许褚性起,飞回阵中,卸下盔甲,浑身筋突,赤体提刀,翻身上马,来与马超决战。”
  23 大仁大义
  出处:《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至于刘琮降(曹),豫州(刘备)实不知;且又忍乘乱夺同宗之基业,此真大仁大义也。”
  24 抵足而眠
  出处:《三国演义》第四十五回:“(周瑜)曰:‘久不与子翼(将*)同榻,今宵抵足而眠
  。’”
  25 诡计多端
  出处:《三国演义》第一百十七回:“绪曰:‘维诡计多端,诈取雍州。’”
  26 鼓角齐鸣
  出处:《三国演义》第七十九回:“前面鼓角齐鸣,一彪军出,放过马谡,拦住张郃。”
  27 缓兵之计
  出处:《三国演义》第九十九回:“孔明用缓兵之计,渐退汉中,都督何故怀疑,不早追之?”
  28 孔孟之道
  出处:《三国演义》第六十回:“松闻曹丞相文不明孔孟之道,武不达孙吴之机,专务强霸而
  居大位,安能有所教诲,以开发明公耶?”
  29 宽以待人
  出处:《三国演义》第六十回:“某素知刘备宽以待人,柔能克刚,英雄莫敌。”
  30 老弱残兵
  出处:《三国演义》第三十二回:“城中无粮,可发老弱残兵并妇人出降;彼必不为备,我既
  以兵继百姓之后出攻之。”
  31 闷闷不乐
  出处:《三国演义》第十八回:“意欲弃布他往,却又不忍;又恐被人嗤笑。乃终日闷闷不乐
  。”
  32 万死不辞
  出处:《三国演义》第八回:“貂蝉曰:‘适间贱妾曾言,但有使令,万死不辞。’”
  33 笑容可掬
  出处:《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果见孔明坐于城楼之上,笑容可掬,焚香*琴。”
  34 心术不正
  出处:《三国演义》第十九回:“宫日:‘汝心术不正,我故弃汝!’”
  35 忍辱偷生
  出处:《三国演义》第八回:“止因未与将军一诀,故且忍辱偷生。”
  36 身在曹营心在汉
  出处:《三国演义》第二五回
  37 怒目而视
  出处:《三国演义》第三回:“李儒见丁原背后一人,生得器宇轩昂,威风凛凛,手执方天画戟,怒目而视。”
  38 能征惯战
  出处:《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足智多谋之士,能征惯战之将,何止一二千人。”
  39 赔了夫人又折兵
  出处:《三国演义》第五十五回:“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
  40 威风凛凛
  出处:《三国演义》第七回:“看那少年,生得身长八尺,浓眉大眼,阔面重颐,威风凛凛。”
  41 休声美誉
  出处:《三国演义》第四回:“陈留王协,圣德伟懋,规矩肃然;居丧哀戚,言不以邪;休声美誉,天下所闻;宜承洪业,为万世统。”
  42 削铁如泥
  出处:《三国演义》第四十一回:“那青釭剑砍铁如泥,锋利无比。”
  43 招兵买马
  出处:《三国演义》第二十八回:“于是遂起军往汝南驻扎,招兵买马,徐图征进。”
  44 天愁地惨
  出处:《三国演义》第一百四回:“是夜,天愁地惨,月色无光,孔明奄然归天。”
  45 推诚相见
  出处:《三国演义》第八十五回:“臣与蜀主,推诚相信,知臣本心,必不肯杀臣之家小也。”
  46 土鸡瓦犬
  出处:《三国演义》第二十五回:“曹*指山下颜良排的阵势,旗帜鲜明,枪刀森布,严整有威,乃谓关公曰:‘河北人马,如此雄壮!’关公曰:‘以吾观之,如土鸡瓦犬耳!’”
  47 隐介藏形
  出处:《三国演义》第二十一回:“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
  48 无名小卒
  出处:《三国演义》第四十一回:“只见城内一将飞马引军而出,大喝:‘魏延无名小卒,安敢造乱!’”
  49 物伤其类
  出处:《三国演义》第八十九回:“‘兔死狐悲,物伤其类。’吾与汝皆是各洞之主,往日无冤,何故害我?”
  50 引虎自卫
  出处:《三国演义》第六十三回:“严颜在巴郡,闻刘璋法正请玄德入川,拊心而叹曰:‘此所谓独坐穷山,引虎自卫者也!’”
  51 有机可乘
  出处:《三国演义》第一百十回:“今魏有隙可乘,不就此时伐之,更等何时?”

官渡之战:

公元200年,实力强大的袁绍带十万精兵进攻曹操,曹操迎战,在官渡展开决斗。一开始战局对曹操不利,但由于袁绍骄傲自大听不进意见,而曹操重用人才,善于听取意见,主动偷袭烧毁了袁绍的粮草,袁绍大惊,仓皇后撤。这时候曹操乘势进攻,以少胜多,打败袁绍。袁绍退回北方一蹶不振。不久曹操基本统一了北方。
意义:官渡之战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

袁绍和曹操的一次大战, 官渡之战是袁曹双方力量转变、当时中国北部由分裂走向统一的一次关键性战役,对于三国历史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此战曹军的胜利不是偶然的,袁曹间的兼并争,虽属于封建割据势力之间的争斗,但实现地区性的统一,客观上符合人民的愿望 。

赤壁之战:

刘备孙权联合抗曹。孙权命周瑜为主将,程普为副,率三万精锐水军,联合屯驻樊口(今湖北鄂州境)的刘备军,共约五万人溯长江西进,迎击曹军。十一月,孙刘联军与曹军对峙于赤壁。曹操将战船首尾相连,结为一体,以利演练水军,伺机攻战。周瑜采纳部将黄盖所献火攻计,并令其致书曹操诈降,曹操中计。黄盖择时率蒙冲斗舰乘风驶入曹军水寨纵火。曹军船阵被烧,火势延及岸上营寨,孙刘联军乘势出击,曹军死伤过半,遂率部北退,留征南将军曹仁固守江陵。联军乘胜扩张战果,孙刘两军分占荆州要地。

蠡陵之战:

这个看三国时没注意,不好意思呀!希望能帮到你!

提五个关于《三国演义》的问题。要有难度并要有答案!20分钟要,答得好...
答:4.蜀汉灭亡根本原因是什么?请根据《三国演义》的情节至少列出两点证明你的观点。答:诸葛亮不能审时度势、穷兵黩武、不善用人等。缺乏对蜀汉实力与环境的自知;三国统治集团中蜀汉最弱,失荆州及刘备死后,蜀国由盛转衰,统一天下已不可能;蜀魏百姓均已厌战,诸葛亮逆此而行,连年北伐。不善用人:未...

《三国演义》提3个阅读问题并回答
答:1《三国演义》里哪位东吴小将和五虎将中关羽和黄忠的死有关?答案:马忠。2曹操和刘备在汉中大战时看见刘封想到的是自己的哪个儿子?答案:曹彰3当刘备去东吴娶妻的时候诸葛亮给赵云几个锦囊?答案:3个4陆逊被困石兵八阵时时谁救出来的?答案:黄承彦5《三国演义》哪个人和庞统一样有才华但很丑?答案:...

关于三国演义的问题
答:第三个问题:褒:曹操统一中国北方,创立魏国。那时黄河 流域是全国的中心地区。他改革了东汉的许多恶政,抑制豪强,发展生产,实行屯田制,还督促开荒,推行法治,提倡节俭,使 遭受大破坏的社会开始稳定、恢复、发展,是个了不起的政治家、军事家,而且也是个了不起的诗人贬:三国英雄,首推曹操,他的...

问些三国演义1-5回的问题
答:可丁原就死在他的异性儿子吕布的手上四:曹操是个疑心病很重的人,从他去投靠一父亲的好友而错手杀其全家就可以看的出来,而且明明知道自己错了怕人告密,残忍将其杀害五:这个很明显,其实想夸关羽猛,却不直接夸,而是先将对手猛夸,而后关羽一刀将其斩于马下,从侧面突出关羽的勇猛 ...

有关三国演义的20个问题?
答:2, 周瑜为何三番五次为难诸葛亮,最后不敌落个身败名裂的下场?难道真的是因为周瑜嫉妒诸葛亮的才能么?答案 在三国演义中周瑜三番五次为难诸葛亮的原因是怕将来诸葛亮之才对东吴的统一大业造成威胁,并且诸葛亮不可说降。周瑜如此做的原因是“恨诸葛之才不能为东吴所用”3, 赵云在长坂坡第一个杀死...

《三国演义》里提出5个有价值的问题(并解答)
答:出师表》前8年,隆中已经不属于南阳郡管辖。2、《后出师表》是不是伪作?答:不是的。3、诸葛亮借东风说明万事俱备只欠东风。4、庞统是东吴间谍,其必死无疑。这也是刘备不“三顾于凤雏”的原因。5、三国如何归晋?答:263年,魏灭蜀之战。265年,晋灭魏(禅让)。280年,晋灭吴之站。

急!各位大哥大姐,请帮我回答《三国演义》的几个问题!谢谢!!!
答:急!各位大哥大姐,请帮我回答《三国演义》的几个问题!谢谢!!!1)请简述“温酒斩华雄”的情节。2)请简述“草船借箭”的故事。3)请简述诸葛亮三气周瑜的经过。4)请简述“煮酒论英雄”的情节。 展开  我来答 2个回答 #热议# 职场上受委屈要不要为自己解释?yibing...

《三国演义》的几个问题。谁可以帮我?(可答几个就几个)我赶时间那...
答:2.他写了一封信诱骗曹休,曹休起先相信,后又怀疑,于是周鲂断发以表明自己确实对魏国一片忠心,从而欺骗了曹休,破了魏国大军。3.马超为西凉马腾之长子,父被杀后,出西凉为父报仇,誓杀曹操,杀得曹操割须弃袍,但后来受离间计兵败,投于汉中,最后于张飞大战于汉中,降于刘备。蜀国成立后,被封为...

新《三国》我看了一点儿,就产生许多疑问!
答:而生气离去。7、孙坚有妻有室,我真不明白他千里迢迢来会盟讨贼,却把他年方九岁的儿子孙权也带来。不知道他是来讨贼的还是来渡月假的。而孙坚真正的大公子孙策,书中称:江东小霸王的。可是在里面表现的还不如一个孩子! 真是可惜了 孙策一世英明。参考资料:三国演义 三国志 ...

有关三国演义的问题兼答案 10条 急!!!
答:答:华雄 5.吕布在哪里死?答:白门楼(下坯)6.曹操在收降一些黄巾军后,组成了一个什么军?答:青州军 7.东吴有什么天险?答:长江 8.卧龙和凤雏分别是谁?答:诸葛亮和庞统 9.三国最有名的医生是谁?答:华佗 10.字“恶来”的人名字叫什么?答:典韦(本人觉得非常厉害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