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黄浦区一模)某化学兴趣小组探究SO2和Cl2的化学性质,他们使用的装置和药品如图所示:(1)下列实

作者&投稿:伯牙吾台昂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1)(a) Na2SO3固体与浓HNO3反应的产物是硫酸钠和二氧化氮,不会产生二氧化硫,故错误;
(b) Na2SO3固体与浓硫酸反应可以生成硫酸钠和二氧化硫气体,故正确;
(c) 木炭与浓硫酸反应,产物有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但是二氧化碳会给实验带来麻烦,故错误;
(d) Cu与浓H2SO4反应可以生成硫酸铜和二氧化硫气体,故正确;
故选b、d;
(2)再检验氯气的性质时,由于氯气和氢氧化钠反应迅速,会导致装置内部气压迅速减小,导致倒吸,故答案为:防止倒吸;
(3)当A中产生足量Cl2时,氯气和水之间反应生成的次氯酸具有漂白性,能使品红退色,并且氯气可以和氢氧化钠之间反应,使得d中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所显示的红色消失,I2被Cl2氧化为HIO3,氯气的还原产物是盐酸,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5Cl2+I2+6H2O=2HIO3+10HCl,故答案为:a、d;5Cl2+I2+6H2O=2HIO3+10HCl;
(4)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能使品红褪色,具有酸性,可以和氢氧化钠发生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的红色会消失,此外还具有还原性,能和碘水之间反应得到氢碘酸和硫酸,使碘水褪色,如果SO2与Fe3+发生了化学反应,则会得到亚铁离子和硫酸根离子,可以用硫氰化钾检验三价铁是否存在,或是用氯化钡溶液检验硫酸根离子是否生成,故答案为:a、c、d;取少量试液加入KSCN溶液,不变红(或者加少量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5)上述实验可以得出氧化Cl2>Fe 3+,因为氧化性Cl2>I2>SO2,只需证明I2和Fe 3+氧化性强弱即可,可以向FeCl3溶液中滴加KI淀粉溶液并观察颜色变化得出结论,故答案为:向FeCl3溶液中滴加KI淀粉溶液并观察颜色变化.

SO2的化学性质~

一.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

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易液化(沸点是-10℃),易溶于水(1∶40)在常温、常压下,1体积水大约能溶解40体积的二氧化硫。它的密度比空气大。

二、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亚硫酸的酸酐,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漂白性)

1.SO2与水的反应

SO2+H2OH2SO3 (这是一个可逆反应)
H2SO3是不稳定的二元弱酸(具有弱酸性)

2. SO2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

与碱性氧化物反应:SO2+Na2O=Na2SO3

与碱反应:SO2+2NaOH=Na2SO3+H2O SO2+NaOH=NaHSO3 (SO2过量)

3. SO2的催化氧化

SO3+H2O==H2SO4

(SO3是一种无色固体,熔点(16.8℃)和沸点(44.8℃)都较低。SO3与H2O反应生成H2SO4,同时放出大量的热。)

在工业生产上,常利用上面两个反应制造硫酸。

4.SO2的漂白性

SO2能漂白某些有色物质。

使品红溶液褪色(化合生成不稳定的化合物加热后又恢复为原来的红色)
利用这一现象来检验SO2的存在。

5.SO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以还原性为主)
(1)较强的还原性:


SO2能使氯水、溴水、KMnO4溶液褪色,体现了SO2强还原性而不是漂白性。

(2)弱氧化性:
(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物质的量之比为2:1)

三、SO2用途
漂白剂、防腐剂、制硫酸.

一.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

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易液化(沸点是-10℃),易溶于水(1∶40)在常温、常压下,1体积水大约能溶解40体积的二氧化硫。它的密度比空气大。

二、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亚硫酸的酸酐,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漂白性)

1.SO2与水的反应

SO2+H2OH2SO3 (这是一个可逆反应)
H2SO3是不稳定的二元弱酸(具有弱酸性)

2. SO2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

与碱性氧化物反应:SO2+Na2O=Na2SO3

与碱反应:SO2+2NaOH=Na2SO3+H2O SO2+NaOH=NaHSO3 (SO2过量)

3. SO2的催化氧化

SO3+H2O==H2SO4

(SO3是一种无色固体,熔点(16.8℃)和沸点(44.8℃)都较低。SO3与H2O反应生成H2SO4,同时放出大量的热。)

在工业生产上,常利用上面两个反应制造硫酸。

4.SO2的漂白性

SO2能漂白某些有色物质。

使品红溶液褪色(化合生成不稳定的化合物加热后又恢复为原来的红色)
利用这一现象来检验SO2的存在。

5.SO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以还原性为主)
(1)较强的还原性:


SO2能使氯水、溴水、KMnO4溶液褪色,体现了SO2强还原性而不是漂白性。

(2)弱氧化性:
(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物质的量之比为2:1)

三、SO2用途
漂白剂、防腐剂、制硫酸.

(2013?黄浦区一模)在一定温度下,DNA双链会解链成单链,即发生DNA变性.Tm...
答:A、DNA分子中的G-C含量越高,Tm越高,说明DNA的Tm值受到G-C含量的影响,故A正确;B、0.15MNaCl所在的曲线与0.01MNaCl所在的曲线不重叠,说明DNA的Tm值受到离子浓度的影响,故B正确;C、本题采用的是高温解旋法,并没有使用解旋酶,因此不能说明双链DNA热变性与解旋酶的催化作用有关,故C错误...

(2013?黄浦区一模)单质M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M+O2→2MO,参加反 ...
答:设M的相对原子质量为x2M+O2=2MO2x 2×(x+16)12g 20g2x12g=2×(x+16)20gx=24根据MO的摩尔质量等于其相对分子质量,故MO的相对分子质量=24+16=40,所以MO摩尔质量40g/mol;故选B

(2011?黄浦区一模)在如图所示电路中,R1=R2>r,滑动变阻器R3的滑片P从...
答:当滑片向下移动过程中,滑动变阻器接入电阻增大,则外电路总电阻增大;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知,干路电流减小,电源的内电压减小,路端电压增大,即电压表示数增大.路端电压增大,R1两端的电压减小,则R2与R3并联电路两端的电压增大;由欧姆定律可知,通过R2的电流增大;则由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可知,通过R3...

(2011?黄浦区一模)如图所示的虚线为某电场的等势面,今有两个带电粒子...
答:A、由图无法判定两电荷在同一位置时所受电场力的大小,故无法判定两粒子带电量的大小关系,故A错误.B、由图可知电荷1如果不受电场力的话将沿直线向中心电荷运动,而本题中电荷1却逐渐远离了中心电荷,故电荷1受到中心电荷的斥力,而电荷2受到中心电荷的引力,故两粒子的电性一定不同.故B正确.C、...

(2011?黄浦区一模)如图所示,一列简谐横波在t时刻的波形图象,已知波的...
答:A、由图λ=4m,则频率f=vλ=0.5Hz,故A正确. B、周期T=1f=2s,则从t时刻再经过1s,a、b、c点通过的路程都为12cm.故B错误. C、根据简谐运动的特点:F=-kx,回复力大小与位移大小成正比,则质点a、b、c所受的回复力大小之比为4:2:6=2:1:3.故C正确. D、因为质点...

(2011?黄浦区一模)如图所示,底面积不同的薄壁圆柱形容器内分别盛有液体...
答:甲乙液面相同,对容器底部压强相等,根据公式P=ρgh可知,甲乙两的液体的密度相等;分别在两容器中放入一个完全相同的金属球后,小球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甲底面积大,所以液体甲在容器中升高的高度小,根据公式P=ρgh可知,甲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小于乙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故A、C都错.已知甲、乙液体对...

(2011?黄浦区一模)在“用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的实验中,(1)连接电...
答:(1)连接电路时,电键应处于断开状态;使用电流表时,电流应从它的正接线柱流入;(2)闭合电键S,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时,电压表示数变大,则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应该变小,所以滑动变阻器的下面应接右边的接线柱,如图所示:(3)该同学在实验时,多次改变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其目的是为了达到多次...

(2014?黄浦区一模)在化学发展史上,众多科学家们做出了卓越的贡献.①道...
答:Ⅰ、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若“”表示一个氮分子,则“”表示一个氮原子,符号为N.Ⅱ、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先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水在太阳光和催化剂条件下可分解产生氢气.化学变化过程中出现的顺序排列应是:CA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H2O 太阳光 .催化剂2H2↑+...

(2013?黄浦区一模)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均匀直角金属杆POQ可绕水平光滑轴...
答:金属杆POQ的重力力矩MG=34mg?32l=98mgl,因为杆子所受的安培力力矩与重力力矩相等,所以安培力的力矩为9mgl8.安培力的力矩M=BI?3l×32l?BIl×12l=4BIl2,解得I=9mg32Bl,因为OQ所受的安培力向上,则根据左手定则,电流从P点流入直角金属杆.故A、C正确,B、D错误.故选AC.

(2013?黄浦区一模)如图为某一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在20℃时,将40g该...
答:A、由图可知:20℃时该物质的溶解度大于40g,所以将40g该物质加入到100g水中能全部溶解且仍不饱和,故错误;B、该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所以若降温到10℃仍不饱和,溶液质量不变,正确;C、40℃时该物质的溶解度为40g,故升温到40℃溶液恰好饱和,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错误;D、50℃时...